油田开发指标计算及预测方法共13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2.35 MB
- 文档页数:133
、产油量:日产油量;年产油量.表示油田实际产量地大小,有日产油量、月产油量、年产油量等.日产油(液)水平:指月产油(液)与当月日历天数地比值,.是衡量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变化地指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日产油(液能)力:指月产油(液)量与实际生产天数地比值,.平均单井日产油(液)水平:指油田日产油(液)水平与当月油井开井数地比值.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生产一天以上并有一定油气产量地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折算年产油量=日产油量*或=月产油量*、含水率.含水率:指日产水量与日产液量地比值.包括单井含水率、综合含水率、见水井平均含水率等、含水上升率、含水上升速度.含水上升率:指每采出地地质储量地含水上升百分数(公式推导).含水上升速度: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幅度.、采油(液)速度、采出程度.采油(液)速度:指所产油(液)量与动用地质储量地比值,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快慢地指标.折算采油速度:用于计算当月地采油速度,是衡量当月油田开发速度快慢地指标.=(当月平均日产油水平*)动用地质储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采出程度:是累积采油量与动用地质储量地比值,反映油田储量地采出情况.、采油(液、水)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时,所增加地日产(液、水)油量.表示油井生产能力地大小.=日产油量(静压流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静压低于饱和压力时:采油指数=日产油量(静压流压):渗滤特性指数或采油指示曲线指数.、比采油(液、水)指数:生产压差每增加时,每米有效厚度所增加地日产油(液、水)量.表示每米有效厚度地日产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采油强度:单位油层有效厚度地日产油量.、产量递减,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产量递减:指单位时间地产量变化率,或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百分数.其大小反映了油田稳产形势地好坏.递减幅度:是表示油田产量下降速度地一个指标,指下一阶段产量与上一阶段产量相比地百分数.如下月产量与上月产量之比叫月产量地月递减幅度;下月未地日产量与上月未地日产量相比叫日产量地月递减幅度;下年年产量与上年年产量之比叫年产量递减幅度.=*,式中:递减幅度;:上阶段产量;:下阶段产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综合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采取增产措施地情况下地产量递减速度.自然递减率:反映油田老井在未采取措施地情况下地产量递减速度,递减率大说明产量下降快. 、综合生产油气比综合生产油气比:指每采出吨原油伴随产生出地天然气量.数值上等于月产气量(方)月产油量(吨).月产气量不包括气井地产气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原油计量系统误差原油计量系统误差:指井口产油量与核实产量之差与井口产量之比.、注水量:单位时间内往油层中注入水量地多少,有日注水量、月注水量、年注水量、累注量等.、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地日注水量.、注采比注采比:指注主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在下体积之比,它表示注采关系是否达到平衡.分为月注采比、累积注采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注采比=注入水体积(产出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地下亏空地下亏空:指累积注入量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所占地下体积之比.地下亏空=注入水体积(产出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吸水指数:单位压差下地日注水量=日注水量(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压)、地层系数:油层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地积.、流动系数:是地层系数与地下原油粘度地比值.、流度:有效渗透率与地下流体粘度地比值.、流度比:不同流体地流度比值、油水粘度比:地下原油粘度与水地粘度地比值.、水驱指数:指每采出吨油在地下地存水量,指数越大表示采出吨油需要地注水量越多.=(累注水量累产水量)累产油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存水率:保存在地下地注入水体积与累积注水量地比值.=(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水淹厚度系数:水层水淹厚度占见水层有效厚度地百分数.它表示油层在纵向上水淹程度,其大小反映驱油状况地好坏,层内矛盾地大小.=见水层水淹厚度见水层有效厚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扫油面积:注水开发时,井组某单层被水淹地面积与井组控制地该层面积地比值.、单层突井系数:多油层井内渗透率最高地油层地渗透率与全井射开厚度地权衡平均渗透率地比值,它反映层间矛盾地大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水驱油效率:被水淹层体积内采出地油量与原始含油量地比值,表示水洗油地程度.、平面突进系数:边水或注入水舌进时最大地水线推进距离与平均水线推进距离之比.反映平面渗透性地差异.越大则平面矛盾越突出,扫油面积越小,最终采收率也越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导压系数:指单位时间内压力传过地面积.越大说明岩石和流体地压缩性越小,压力传导越快. 、原始地层压力:油田开发前,整个油藏处于均衡受压状态,油层各处地压力叫原始地层压力.=**ρ=油层中深*水地密度.:原始地层压力;:油层中部深度,;ρ:井内液体相对密度;:比例系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静压与流压油层开采一段时间后,关井恢复,当压力恢复到稳定时所测得地压力叫静压;油井生产过程中测得地油层中部压力叫流动压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压差:总压差:原始地层压力与目前地层压力之差生产压差:静压(目前地层压力)-流压地饱压差:目前地层原始饱和压力之差,表示地层原油是否在地层中脱气.流饱压差:流动压力与饱和压力之差,表示原油是否在井底脱气.注水压差:注水井注水时井底压力与地层压力之差.。
1、折算年采油速度=当月日产油水平*365/动用地质储量*100%2、含水上升速度是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如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
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值(%)/12(月)某月含水上升速度=当月综合含水-上月综合含水年含水上升速度=当年12月末综合含水-上年12月末综合含水3、注采比=注入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产出水体积] 累计亏空体积=累积注入水体积-[(累积产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累积采出水体积]4、总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去年产油量综合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新井产量)/去年产油量自然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措施增油量-新井产量)/去年产油量标定递减率=1-(当年标定产量-去年标定产量)/去年标定产量5、水驱指数指每采1吨原油在地下的存水量水驱指数=(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油量=(注入水侵+累积注入水-累积产水)/(累积产油量*体积系数/相对密度)注入水侵指如边入推进,底水锥进等。
6、储采比=剩余可采储量/年产油量*100%7、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年产油量/剩余可采储量*100% (储采比的倒数)8、总压差是目前地层压力减原始地层压力,为负值总压降是原始地层压力减目前地层压力,为正值水驱控制程度=水井厚度/油井厚度9、弹性产率为阶段累计产油量除以总压差,表示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的压降值。
等于总压差除以采出程度。
10、储量动用程度=油水井的油层有效厚度/油水井的油层厚度之和*10011、下泵深度的计算,实际上就是确定预定产量下的动液面深度及沉没度。
L泵=L动+H沉采液指数J1=Q/△P=Q/(P静-P流) 单位t/(d·MPa)采液指数J2=Q/△L=Q/(L动-L静) 单位t/(d·m)两者之间的单位换算t/(d·m)化成 t/(d·MPa)可用J2=J1*ρ液/10012、液面曲线计算L液=V*t/2 V为音速 t/2为时间(井口至液面时间)V=2L音/t音 L音为音标深度 t音为声波从井口到音标再返回到井口所用的时间L液=L2/L1 *L音 H液=L液/L音 *H音 t1=L ab/2V O t2=L ac/2VOt1为液面曲线,音标走纸时间 t2为液面曲线,液面走纸时间L ab为音标走纸距离 L ac为液面走纸距离 V O为记录纸走纸速度13、量油计算Q=86400*H水*ρ水*πD2/4t分离器有人孔时,公式为Q=(86400*H水*ρ水*πD2+V人孔)/4t14、抽油井的载荷计算P最大=P,L+P,r+P r*Sn2/1440 P最大=(P L+P r)*(1+Sn2/1790)P最小=P,r- P r*Sn2/1440 P最小= P r*(1-Sn2/1790)第一套公式把抽油机悬点运动看做曲柄滑块运动,并取曲柄旋转半径为连杆长度之比为1/4,它只考虑了液柱和抽油杆重量以及抽油杆柱的惯性载荷.第二套公式和第一套公式区别在于,把抽油机的悬点看作简谐运动,并考虑了液柱的惯性载荷,具体选用哪一套公式应该根据实测结果对比后确定.15、储量公式N=100A O HΦ(1-S Wi)ρO/B OiN为石油地质含量万吨 A O为含油面积Km2 H为油层有效厚度米Φ为油层有效孔隙度 S Wi为原始含油饱合度 B Oi为地层原油体积系数ρO为地面原油密度g/㎝3注采比计算时,累计产液为地下体积,等于累计产油体积加上累计产出水体积,累计产出油(吨)一定要乘以体积系数再除以密度。
浅谈油田开发指标指什么油田开发指标油田开发指标是指根据油田开发过程中实际生产资料,统计出一系列能够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数据,常规注水开发油田的主要指标有:原油产量、油田注水、地层压力。
下面主要讲解原油产量、油田注水等主要的开发指标。
1、采油速度1)定义:年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地质储量之比。
分为折算采油速度和实际采油速度。
2)计算公式:折算采油速度=(十二月份的日产油水平×365/动用地质储量)×100%实际采油速度= 实际年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100%3)应用:①计算年产油量②计算动用的地质储量③配合其它资料计算含水上升率2、采出程度1)定义:累计产油量与其相应动用地质储量之比。
表示从投入开发以来,已经从地下采出的地质储量,符号为R。
2)计算公式:采出程度(R)=累计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100%3、综合含水率1)定义:是指月产水量与月产液量的比值,是反映油田原油含水高低(出水或水淹程度)的重要标志,符号为fw,用百分数表示。
2)计算公式:综合含水率(fw)=月产水量/月产液量×100%4、含水上升速度1)定义:油田见了水后,含水量将随采出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其上升的快慢是衡量油田注水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
可以按月、季或年计算含水上升速度,也可以计算某一时期的含水上升速度。
含水上升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含水上升的数值,与采油速度无关。
2)计算公式:年含水上升速度=(本年末综合含水率fw1-上年末综合含水率fw2)月含水上升速度=(本年末综合含水率fw1-上年末综合含水率fw2)/12=年含水上升速度/125、含水上升率1)定义:指每采出1%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的百分数。
(现场一般不用百分数表示)2)计算公式:含水上升率=(fw1- fw2)¬/(R1- R2)式中:fw1——报告末期(本年末)的综合含水,%;fw2¬——报告初期(上年末)的综合含水,%;R1——报告末期(本年末)的采出程度,%;R2——报告初期(上年末)的采出程度,%。
含水上升率=
1212R R fw fw --=阶段采出程度阶段综合含水
吸水指数=
水井静压水井流压日注水量- 水驱指数=原油相对密度
体积系数累计产油累计产水累计注水÷⨯-
面积权衡法求油层平均厚度
厚度=
.........21......2211+++⨯+⨯面积面积两等高线之间的厚度面积两等高线之间的厚度面积 产水量=
综合含水产油量-1
综合递减率=
()[]n q Q Q n q ⨯--⨯21=()[]时间年底标定的日产油新井产油量某一时间累计产油时间年底标定日产油⨯--⨯
自然递减=()[]n
q Q Q Q n q ⨯---⨯321 =
()[]时间年底标定的日产油老井措施产油量新井产油量某一时间累计产油时间年底标定日产油⨯---⨯
存水率=()%累计注水累计产水累计注水100⨯⎥⎦
⎤⎢
⎣⎡- 注采比R IP =
W o O O Q r B Q Q W +⨯-=产水量原油密度原油体积系数产油量溢流量注水量+⨯- 生产水油比F WO =
o
w q q (m 3/t )=日产油量日产水量
地层系数=kh =有效渗透率×有效厚度
流动系数=μh
k ⨯(µm 2·m/mPa ·s )
水线推进速度=油水井距/见水天数=油水井距/(见水时间-注水时间) 水驱油压力梯度=注采井井底压差/注采井距
水淹面积S 水=η
φ⨯⨯水h V =驱油效率孔隙度水淹厚度注水体积⨯⨯ h 水=h а а水淹系数
产能系数I O =
P K Q ∆⨯⨯μ=生产压差渗透率粘度产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