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883.88 KB
- 文档页数:10
工业工程视频案例介绍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的基本指导思想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共有十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工程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现代制造系统、会计学、综合训练等。
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构建和运行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评价和运行管理的能力。
现代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ERP系统来体现的,因此,本实验模块的训练也是围绕着ERP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来展开的。
ERP是一个庞大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包含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全部内容。
本实验模块只针对其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部分开展实验。
由于ERP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度集成化的软件系统,仅有ERP软件,很难真正开展教学实验。
只有经过详细的实验设计,进行有目的的实验模块分解和功能重组,形成具体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才能使学生掌握ERP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运行机理。
本实验模块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突出对ERP系统基本参数的设置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运行的训练。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ERP系统基本参数的设置ERP系统运行生产过程仿真图1 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图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的基本内容由于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见图2),所以,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与其它实验模块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本实验模块的各个实验项目将大量采用由其它实验模块的相关实验所得到的数据。
下面是本实验模块各实验项目的基本内容:ERP系统基本参数设置实验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ERP系统基本数据的能力,这是进行ERP系统实施的重要工作,也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包括三个实验:1、产品结构BOM设计实验,通过现场分析产品图纸或产品实物,定义产品结构层次和零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绘制出产品结构树和零部件明细表。
用PDCA解读PPAP去年在其它网站发了关于PPAP的东西,最近经过了一些修改,发到这里,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馈,以便进一步完善。
欢迎大家不吝赐教。
导语说起PPAP,对于汽车以及零部件行业的人士来说一定很熟悉,特别是对于从事供应商质量的人士来说更是必须掌握的。
现实的情况是对PPAP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一旦有新项目,或者符合PPAP手册所要求重新提交PPAP要求的,则要求供应商提交PPAP资料,而供应商也按手册要求的内容将资料提交过来。
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PPAP手册以及公司相关程序的要求,但往往让人感觉到是为了PPAP而进行PPAP,实际上是否真正理解了PPAP,则是大家需要考量的问题了。
一直以来,觉得PPAP手册对各个要素的描述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不够系统,逻辑性也没有得到体现。
查看了第四版PPAP手册,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在前言里增加了PPAP过程流范例,但仍然觉得不够细致,没有以具体的生产过程为中心来进行描述。
因此,在这里以此为重点内容做更详细的讨论,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
众所周知,做质量工作或者项目管理的,都熟悉PDCA的循环,同样,在这里将结合PDCA循环对APQP和PPAP进行说明。
众所周知,单独地谈PPAP显然违背了PPAP的初衷。
PPAP的意义是用来确定供方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并且是在执行所要求的报价时的产量生产节拍条件下的实际零件生产过程中,具有持续满足这些要求的潜在能力。
PPAP所体现的,其实就是APQP(产品先期质量策划)的各个阶段的输出。
而APQP本身体现着PDCA的循环,定义和策划阶段就对应于循环中的P环节,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这两个阶段就对应于循环中的D环节,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对应于循环中的C环节,而反馈,评定和纠正阶段则对应于循环中的A环节。
如下图(APQP与PDCA)所示。
因为APQP体现着PDCA的循环,所以,作为APQP输出的PPAP来说,同样体现着PDCA的循环。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1 目的为使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特规定了生产过程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生产过程的策划、实施、确认等各环节的控制。
3 职责3.1 制造部负责组织生产过程的策划、实施和控制;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并负责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3.2 研发中心负责产品的定型和技术文件的编制;负责策划原材料、配件选型能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负责策划控制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等。
3.3 市场部负责制订销售计划并跟踪管理;负责产品的销售、交付和与顾客的沟通工作。
3.4 质量部负责产品过程质量控制、验证与放行。
3.5采购部负责生产过程所需物资的采购。
3.6物管部负责物资的接收、发放与库存管理工作。
3.7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人员培训工作。
4 工作程序4.1 生产过程策划4.1.1 市场部负责根据公司的年度销售目标、客户订单意向、市场预测等资料和信息,制订月销售计划;研发中心负责根据销售计划确定产品的所有配置,编制技术文件,策划控制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质量部根据技术文件提出质量控制要求;生管员负责根据销售计划和产品清单制定《月生产计划》;制造部负责依据《月生产计划》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策划,综合平衡生产能力,制定排产计划,并组织过程的实施。
4.1.2 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
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1)在工作现场能够获得作业指导书、工艺规范等相关指导文件,规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2)为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提供证据,所配备使用监视和测量资源(设备、人员、软件和信息资料等)数量、性能、测量范围以及使用方法等应满足监视和测量要求,其特性或能力与被监视和测量的产品和服务特性相适应。
3)在作业指导书中明确工序监视和测量点及验收标准,确保过程和结果符合要求。
4)控制基础设施和环境,设备的实际状况和各种参数能力适用于特定对象和场所,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标题: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它包含了生产作业计划的详细信息和操作指导,对于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以及其内容和编写要点。
一、明确生产目标和计划1.1 确定生产目标: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应明确生产的目标和计划,包括生产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等。
1.2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安排、人员配备等。
1.3 调整计划: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二、编写作业指导书2.1 制定作业流程:根据生产计划,编写作业流程,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2.2 指导作业人员:作业指导书应明确指导作业人员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3 完善作业指导书:不断完善作业指导书,及时更新操作流程和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监控生产过程3.1 定期检查生产进度:监控生产过程,定期检查生产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2 调整生产计划: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
3.3 提升生产效率:通过监控生产过程,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四、培训作业人员4.1 培训计划制定:制定作业人员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和现有员工技能提升。
4.2 培训内容明确:培训内容应明确,包括生产流程、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4.3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五、改进生产作业计划5.1 采集反馈意见:定期采集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反馈意见,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2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反馈意见,制定改进计划,优化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指导书。
5.3 持续改进:不断持续改进生产作业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持企业竞争力。
一、原辅材料的接收和储藏:1.不能接收破损、肮脏或有害虫污染过的和不符合公司规定标准的原辅材料。
2.接收后的原辅材料必须在每一个托盘或包装上贴好明显的标识。
3.各种不同的原辅材料、包装物必须分别存放,并放在干净的托盘上,不能与地面接触4.原辅材料的存放要与墙面保持50cm的距离。
并在每排之间留出通道,以便于卫生清洁。
5.为了避免原辅材料存放太久或被害虫污染,库存量应合理.产品及原材料要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操作,并建立必要的追溯记录。
6.托盘和叉车必须保持干净,维修得当。
7.所有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单独放到指定区域,设备零备件必须和食品原料、包装材料隔离存放.8.用于实验用的原材料与常用原材料应隔离存放,并放在指定区域,且要定期检查,以免混淆发生质量问题。
9.生产所退的质次品,必须严格放在指定区域(拒收区),并由采购与供方联系及时处理。
10.进厂的原材料质检部必须严格按原辅材料检验标准进行抽检,合格的入库,不合格的严格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执行。
11.包装材料中不能有铁钉、刀片、玻璃等异物存在.12.属于罐装或桶装的原辅料,必须保证铅封完好。
二、生产过程GMP控制:1.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掺入金属、木屑、玻璃等杂质。
●在特定的地点使用筛子、吸铁石、过滤器等设备进行预防.必须在每条生产线的终端处安装金属探测仪,金属探测仪必须配备警报装置和自动剔除装置。
●以上措施必须得到定期监控,并记录在案,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对金属探测仪的操作、日常监控和测试制度。
●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纠正措施和报告程序,来应对金属探测仪的失常情况,这些措施包括对上次检测后生产的产品进行区分、隔离和重新检测。
2. 在入口处和生产区内合适的地方必须安装洗手设备,同时配备烘手机.必须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消毒器,内盛适当浓度的消毒液,并定期检查。
3.所有的厕所、浴室和更衣室必须保持干净卫生,不能有害虫、老鼠和霉菌。
每个月都要对公司所有员工的更衣柜进行卫生检查,必须严格禁止在更衣柜内存放食品或饮料。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江思定编写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4年12月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I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emulation experiment一、实验的目的和任务该综合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后对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生产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过程控制、MRP系统的原理和设计等)进行一次系统性较强的综合运用,以便更全面深入地领会与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的基本目标较好地掌握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的了解,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综合实验课程的训练,达到如下目标:1.了解和掌握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设计和规划的具体方法;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团队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和掌握根据需求预测、MPS、MRP、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4. 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实验一、和生产管理相关的各部门业务处理(共8课时)(一)实验要求营销管理1>掌握营销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营销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理解销售与售后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营销与生产、财务等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营销管理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4>根据系统配备的案例,建立一套营销数据进行操作练习。
5>通过在线帮助,学习与营销管理相关的知识。
生产管理1>掌握生产管理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生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2>了解生产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生产管理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4>根据系统配备的案例,建立一套数据进行操作练习。
5>通过在线帮助,学习与生产管理相关的知识。
采购管理1>掌握采购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采购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实验室作业指导书【最新资料,⽬WORD⽂档,可编辑修改】第⼀部分:化验室⼿册⼀、组织机构及职责⼆、实验室设施与环境三、化验仪器药品的管理控制四、检验样品的管理五、化验室记录清单第⼆部分实验室检验规程⼀、概况(⼀)质量⽅针及⽬标(⼆)执⾏标准(三)⼈员构成情况(四)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情况(五)主要检验项⽬及周期⼆、职责和权限三、⼯作要求四、考核制度(⼀)考核表(⼆)⼯作分⼯表(三)记录五、安全操作规程(⼀)防⽕(⼆)灭⽕(三)防爆(四)防毒(五)防风六、设备仪器操作规程(1)722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2)分析天平操作规程(3)PH计操作规程(4)冰箱操作规程(5)⼲燥箱操作规程(6)⽔浴锅操作规程(7)浊度仪操作规程(8)蒸馏⽔操作规程(9)超声波洗涤操作规程(10)显微镜操作规程七、溶液配制及标定(1)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及标定(2)盐酸溶液配制及标定(3)硫酸溶液配制及标定(4)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及标定(5)碘溶液配制及标定(6)x 溶液配制及标定(9)配置溶液的⼀般要求⼋.样品试验⽅法第三部分⾷品安全管理⼀、⾷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品安全检查制度三、原料采购制度四、从业⼈员健康管理制度五、从业⼈员个⼈卫⽣制度六、仓库卫⽣岗位责任制第四部分检验的基本知识⼀、⾷品检验的基础知识⼆、检验试剂的要求三、检验器⽫的要求四、检验的⼀般步骤五、检验的⼀般要求六、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七、实验室安全⽤电知识企业标准QB/LHH6406□□⼝□⼝第六部分检验⽅法第七部分校验仪器记录化验室⼿册引⾔吴忠兰花花实业有限公司成⽴于2010 年10 ⽉,占地164 亩,检验科化验室⾯积2058 平⽅⽶,微⽣物、理化实验室现有技术⼈员4 名,微⽣物实验室负责⽣产加⼯环境、原辅材料购进、使⽤,⽣产各环节半成品、成品的微⽣物监测,严格按照化验规划化验,确保达标,理化实验室负责理化指标(⾷品添加剂、营养成份)的检测,确保公司的“猛豹“合格率达到100% ,编制说明检验科化验室作为吴忠兰花花实业有限公司的检验机构,在控制原料质量、产品质量及⽣产车间卫⽣状况⽅⾯起着重要作⽤。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2017年7月课程名称: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编码:010331018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工业工程适用教学计划版本:2017版教学计划课程总学时:48实验(上机)计划学时:4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本大纲以2017版工业工程教学培养计划为依据,结合《生产计划与控制》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制定编写对应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工业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课,也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实验项目是《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生产计划方法的理解,增加实际应用能力。
本课程实验以机械制造、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等为先修课程。
对后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及其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具有指导意义。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生产计划安排的主要理论方法,并培养学生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中计划安排的方式,初步掌握相关生产计划软件的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金蝶软件生产计划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基础数据录入及各模块的系统设置方法,掌握需求预测、主生产计划及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四、实验基本要求1、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选定及其选定原则说明根据金蝶软件的内容及模块设置,以及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中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本实验课程选择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作为本课程的实验项目。
2、每个实验项目应达到的教学要求和具体规定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应熟悉金蝶软件中生产计划相关模块的基本操作方法,重点掌握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的操作方法,了解企业生产计划安排的基本流程。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六、教材(讲义、指导书)《生产运作管理》,陈秋荣、马士华编,科学出版社,2015《生产计划与控制》,李怀祖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05《生产计划与控制》,吴爱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生产运作管理》,陈秋荣编,科学出版社,2009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实验成绩根据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平时表现情况及操作能力,出勤情况综合评定。
PPAP和APQP各阶段输出清单(附全套表单下载)做零部件的朋友都很清楚,需要给顾客提交⼀个叫PPAP的东西,我们做STA/SQE的朋友也都很熟悉,需要给每个零部件签署PSW这么⼀个玩意⼉,天啦,⼀般的⾏外⼈看的是⼀头雾⽔,好懵啊。
其实⼤家有所不知,PPAP可以称得上是零件的宝典,它包含了许多零件的秘密,你没有说明书,你就打不开这些秘密哦,今天闪亮君就给⼤家详解⼀下打开PPAP这个宝典的密钥。
⼀.PPAP的前世今⽣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中⽂全称为⽣产件批准程序,是IATF 16949的五⼤⼯具之⼀,AIAG的《PPAP⽣产件批准程序⼿册》是做⽣产件批准的国际通⽤指导⽂件,⽬前最新版为第四版,我们通常所说的PPAP我们通常认为有⼴义和狭义之分,⼴义的PPAP是指在新品开发,⽣产条件变更等完成之前进⾏重要APQP要素的审核并运⾏,简称PPAP运⾏审核;⽽狭义的PPAP就是我们最熟悉的PPAP⽂件包的提交了。
PSW (Part Submission Warrant)中⽂全称为零部件提交保证书,PSW是PPAP⽂件包的提交⽂件之⼀,同时也是APQP最终收尾,盖棺定论的重要⽂件,是供应商向顾客证明已经具备了能够向顾客提供持续满⾜顾客要求产品能⼒(哇喔,真的好拗⼝)的担保书,国际惯例认为PSW的签署完毕表明了顾客认可零部件可以批量供货。
⼆、 PPAP基本概念1. PPAP⽬的(1)⽤来确定供应商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顾客⼯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2)在执⾏所要求的⽣产节拍条件下的实际⽣产过程中,具有持续满⾜这些要求的能⼒。
2. PPAP应⽤对象适⽤于散装材料、⽣产材料、⽣产件或服务件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现场。
对于散装材料,不要求PPAP,除⾮经授权的顾客代表规定。
3. PPAP适⽤范围关于什么情形下需提交PPAP恐怕是我们很多合作伙伴⾮常迷糊的事情,那闪亮君就和⼤家⼀起重温⼀下适⽤范围,加深印象吧。
生产计划与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常用的生产计划和控制方法。
3.能够应用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生产计划的概念与分类–了解生产计划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生产计划的分类方式。
2.生产控制的概念与基本原理–理解生产控制的定义和目标。
–掌握生产控制的基本原理。
3.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学习生产计划制定的基本步骤。
–掌握推算法和模拟法两种常用的生产计划制定方法。
4.生产控制的方法与工具–了解常用的生产控制方法,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等。
–掌握一些常用的生产控制工具,如Gantt图、PERT/CPM图等。
5.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案例,探讨如何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控制。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生产计划和控制方法的应用。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练习:设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和考试,检验学生对于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应用能力评估: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包括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的活跃度等。
五、教学资源1.教材:教师将提供相关的教材。
2.课件:教师将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实例案例:教师将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进度安排课时内容第一周介绍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二周生产计划的分类与制定方法第三周生产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四周生产控制工具的应用第五周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案例分析第六周复习与总结七、教学参考1.《生产计划与控制》王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
5。
2。
2 样件试制- 4 - 5.2。
3 试生产- 4 - 5。
2。
4 生产- 4 - 5。
2.5 零件编号- 5 -5.2。
6 最新更改等级- 5 -5。
2.7 主要联系人和电话号码- 5 -5。
2。
8 零件名称- 5 -5.2。
9 编制日期- 5 -5。
2.10 核心小组成员- 5 -5。
2。
11 供应商名称- 5 -5.2。
12 修订日期- 5 -5。
2.13 供应商批准/日期- 5 -5。
2。
14 供应商编码- 5 -5。
2。
15 质量特性- 6 -5.2.16 客户记载栏- 6 -5.2。
17 工序- 6 -5。
2。
18 NO- 6 -5。
2。
19 说明- 6 -5。
2。
20 生产设备、装置、夹具、模具- 6 -5。
2.21 编号- 6 -5。
2。
22 特性- 6 -5。
2。
23 产品特性- 6 -5。
2。
24 过程特性- 6 -5.2.25 质量特性- 6 -5.2。
26 规格/公差- 7 -5.2。
27 评价测量方法- 7 -5。
2。
28 样本数量- 7 -5.2。
29 样本频率- 7 -5。
2。
30 控制方法- 7 -5.2。
30.1 控制方法抽样方案的实施基准参考- 7 -5。
2.30。
2 控制计划中特殊特性的控制方法- 9 -5。
2。
31 维修- 10 -5。
2.32 防错- 10 -5。
2。
33 反应计划/应急措施- 10 -5。
3 控制计划的输出- 10 -5。
4 控制计划的评审- 10 -5.5 控制计划的文件化- 10 -5.6 控制计划文件审核- 11 -5.7 控制计划文件修改和更新- 11 -6 参考文件- 11 -7 使用记录- 11 -8 作业流程- 11 -附件- 12 -附件一控制计划样本- 12 -控制计划编制手册1 目的本手册描述了控制计划的定义、职责权限、管理要求、文件化、审核,以及更新。
为公司控制计划文件编制的程序化、规范化,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有效沟通, 控制过程提供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