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883.88 KB
- 文档页数:10
工业工程视频案例介绍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的基本指导思想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共有十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工程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现代制造系统、会计学、综合训练等。
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构建和运行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评价和运行管理的能力。
现代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ERP系统来体现的,因此,本实验模块的训练也是围绕着ERP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来展开的。
ERP是一个庞大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包含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全部内容。
本实验模块只针对其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部分开展实验。
由于ERP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度集成化的软件系统,仅有ERP软件,很难真正开展教学实验。
只有经过详细的实验设计,进行有目的的实验模块分解和功能重组,形成具体的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案,才能使学生掌握ERP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运行机理。
本实验模块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突出对ERP系统基本参数的设置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运行的训练。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ERP系统基本参数的设置ERP系统运行生产过程仿真图1 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图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的基本内容由于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见图2),所以,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与其它实验模块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本实验模块的各个实验项目将大量采用由其它实验模块的相关实验所得到的数据。
下面是本实验模块各实验项目的基本内容:ERP系统基本参数设置实验部分,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ERP系统基本数据的能力,这是进行ERP系统实施的重要工作,也是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包括三个实验:1、产品结构BOM设计实验,通过现场分析产品图纸或产品实物,定义产品结构层次和零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绘制出产品结构树和零部件明细表。
用PDCA解读PPAP去年在其它网站发了关于PPAP的东西,最近经过了一些修改,发到这里,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馈,以便进一步完善。
欢迎大家不吝赐教。
导语说起PPAP,对于汽车以及零部件行业的人士来说一定很熟悉,特别是对于从事供应商质量的人士来说更是必须掌握的。
现实的情况是对PPAP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一旦有新项目,或者符合PPAP手册所要求重新提交PPAP要求的,则要求供应商提交PPAP资料,而供应商也按手册要求的内容将资料提交过来。
表面上看,似乎完全符合PPAP手册以及公司相关程序的要求,但往往让人感觉到是为了PPAP而进行PPAP,实际上是否真正理解了PPAP,则是大家需要考量的问题了。
一直以来,觉得PPAP手册对各个要素的描述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不够系统,逻辑性也没有得到体现。
查看了第四版PPAP手册,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在前言里增加了PPAP过程流范例,但仍然觉得不够细致,没有以具体的生产过程为中心来进行描述。
因此,在这里以此为重点内容做更详细的讨论,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
众所周知,做质量工作或者项目管理的,都熟悉PDCA的循环,同样,在这里将结合PDCA循环对APQP和PPAP进行说明。
众所周知,单独地谈PPAP显然违背了PPAP的初衷。
PPAP的意义是用来确定供方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并且是在执行所要求的报价时的产量生产节拍条件下的实际零件生产过程中,具有持续满足这些要求的潜在能力。
PPAP所体现的,其实就是APQP(产品先期质量策划)的各个阶段的输出。
而APQP本身体现着PDCA的循环,定义和策划阶段就对应于循环中的P环节,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这两个阶段就对应于循环中的D环节,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对应于循环中的C环节,而反馈,评定和纠正阶段则对应于循环中的A环节。
如下图(APQP与PDCA)所示。
因为APQP体现着PDCA的循环,所以,作为APQP输出的PPAP来说,同样体现着PDCA的循环。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1 目的为使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特规定了生产过程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并执行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生产过程的策划、实施、确认等各环节的控制。
3 职责3.1 制造部负责组织生产过程的策划、实施和控制;负责对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并负责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3.2 研发中心负责产品的定型和技术文件的编制;负责策划原材料、配件选型能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负责策划控制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等。
3.3 市场部负责制订销售计划并跟踪管理;负责产品的销售、交付和与顾客的沟通工作。
3.4 质量部负责产品过程质量控制、验证与放行。
3.5采购部负责生产过程所需物资的采购。
3.6物管部负责物资的接收、发放与库存管理工作。
3.7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人员培训工作。
4 工作程序4.1 生产过程策划4.1.1 市场部负责根据公司的年度销售目标、客户订单意向、市场预测等资料和信息,制订月销售计划;研发中心负责根据销售计划确定产品的所有配置,编制技术文件,策划控制生产和服务的提供;质量部根据技术文件提出质量控制要求;生管员负责根据销售计划和产品清单制定《月生产计划》;制造部负责依据《月生产计划》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策划,综合平衡生产能力,制定排产计划,并组织过程的实施。
4.1.2 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应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
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1)在工作现场能够获得作业指导书、工艺规范等相关指导文件,规定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2)为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提供证据,所配备使用监视和测量资源(设备、人员、软件和信息资料等)数量、性能、测量范围以及使用方法等应满足监视和测量要求,其特性或能力与被监视和测量的产品和服务特性相适应。
3)在作业指导书中明确工序监视和测量点及验收标准,确保过程和结果符合要求。
4)控制基础设施和环境,设备的实际状况和各种参数能力适用于特定对象和场所,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标题: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件,它包含了生产作业计划的详细信息和操作指导,对于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以及其内容和编写要点。
一、明确生产目标和计划1.1 确定生产目标: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作业指导书应明确生产的目标和计划,包括生产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时间等。
1.2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安排、人员配备等。
1.3 调整计划: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二、编写作业指导书2.1 制定作业流程:根据生产计划,编写作业流程,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2.2 指导作业人员:作业指导书应明确指导作业人员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3 完善作业指导书:不断完善作业指导书,及时更新操作流程和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监控生产过程3.1 定期检查生产进度:监控生产过程,定期检查生产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2 调整生产计划: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进度和质量。
3.3 提升生产效率:通过监控生产过程,不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四、培训作业人员4.1 培训计划制定:制定作业人员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和现有员工技能提升。
4.2 培训内容明确:培训内容应明确,包括生产流程、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
4.3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五、改进生产作业计划5.1 采集反馈意见:定期采集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反馈意见,了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5.2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反馈意见,制定改进计划,优化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指导书。
5.3 持续改进:不断持续改进生产作业计划,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持企业竞争力。
一、原辅材料的接收和储藏:1.不能接收破损、肮脏或有害虫污染过的和不符合公司规定标准的原辅材料。
2.接收后的原辅材料必须在每一个托盘或包装上贴好明显的标识。
3.各种不同的原辅材料、包装物必须分别存放,并放在干净的托盘上,不能与地面接触4.原辅材料的存放要与墙面保持50cm的距离。
并在每排之间留出通道,以便于卫生清洁。
5.为了避免原辅材料存放太久或被害虫污染,库存量应合理.产品及原材料要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操作,并建立必要的追溯记录。
6.托盘和叉车必须保持干净,维修得当。
7.所有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单独放到指定区域,设备零备件必须和食品原料、包装材料隔离存放.8.用于实验用的原材料与常用原材料应隔离存放,并放在指定区域,且要定期检查,以免混淆发生质量问题。
9.生产所退的质次品,必须严格放在指定区域(拒收区),并由采购与供方联系及时处理。
10.进厂的原材料质检部必须严格按原辅材料检验标准进行抽检,合格的入库,不合格的严格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执行。
11.包装材料中不能有铁钉、刀片、玻璃等异物存在.12.属于罐装或桶装的原辅料,必须保证铅封完好。
二、生产过程GMP控制:1.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掺入金属、木屑、玻璃等杂质。
●在特定的地点使用筛子、吸铁石、过滤器等设备进行预防.必须在每条生产线的终端处安装金属探测仪,金属探测仪必须配备警报装置和自动剔除装置。
●以上措施必须得到定期监控,并记录在案,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对金属探测仪的操作、日常监控和测试制度。
●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纠正措施和报告程序,来应对金属探测仪的失常情况,这些措施包括对上次检测后生产的产品进行区分、隔离和重新检测。
2. 在入口处和生产区内合适的地方必须安装洗手设备,同时配备烘手机.必须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消毒器,内盛适当浓度的消毒液,并定期检查。
3.所有的厕所、浴室和更衣室必须保持干净卫生,不能有害虫、老鼠和霉菌。
每个月都要对公司所有员工的更衣柜进行卫生检查,必须严格禁止在更衣柜内存放食品或饮料。
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江思定编写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4年12月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指导书I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emulation experiment一、实验的目的和任务该综合实验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生产计划与控制》后对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如生产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过程控制、MRP系统的原理和设计等)进行一次系统性较强的综合运用,以便更全面深入地领会与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的基本目标较好地掌握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设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材料有较好的了解,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综合实验课程的训练,达到如下目标:1.了解和掌握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设计和规划的具体方法;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团队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和掌握根据需求预测、MPS、MRP、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4. 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实验一、和生产管理相关的各部门业务处理(共8课时)(一)实验要求营销管理1>掌握营销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营销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理解销售与售后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营销与生产、财务等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营销管理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4>根据系统配备的案例,建立一套营销数据进行操作练习。
5>通过在线帮助,学习与营销管理相关的知识。
生产管理1>掌握生产管理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生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2>了解生产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生产管理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4>根据系统配备的案例,建立一套数据进行操作练习。
5>通过在线帮助,学习与生产管理相关的知识。
采购管理1>掌握采购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认识、掌握采购管理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