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益气复脉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发布时间:2021-07-22T15:48:11.8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作者:高淑彩[导读] 观察益气复脉联合西药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高淑彩(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内科;河北衡水053000)【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复脉联合西药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1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按数字化随机表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加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40mg配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低流量吸氧、应用强心苷类药物、适量利尿剂、ACEI/ARB、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等正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5.2g/d,静脉滴注,共2周。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心衰症状改善疗效、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6分钟步行距离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疗效显著(P<0.05),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心衰症状改善明显(P<0.05)。
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BNP 明显降低,LVEF明显增加(P<0.05),LVEDV、LVESV明显减小(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
心衰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1.43%(见表2),心绞痛症状疗效改善总有效率92.38%(见表1)。
结果:益气复脉联合西药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不良反应1例作者:姜兰兰, 袁静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安徽,芜湖,241000刊名:安徽医药英文刊名: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年,卷(期):2010,14(4)被引用次数:1次1.王喜梅;闫凌云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山东医药2005(19)2.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 20033.程建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健康教育[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04(04)4.张仁有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应用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 2004(09)5.李家泰临床药理学 20076.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反应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20031.王喜梅.闫凌云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山东医药2005,45(19)2.吴敏.郭卫宾.王敏.赵燕.赵胜乾.李红艳.Wu min.Guo Wei-bin.Wang Min.Zhao Yan.Zhao Sheng-qian.Li Hong-yan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临床军医杂志2008,36(1)3.张仁有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应用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山西医药杂志2004,33(9)4.包满珍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8例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21(5)5.宋晓娜.王子彪.周丽.SONG Xiao-na.WANG Zi-biao.ZHOU Li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血管刺激性、溶血性和过敏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2010,08(27)6.曲勇.Qu long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14)7.肖智谦.陈平姬.陈永坚.吴英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BNP浓度的影响[期刊论文]-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27(2)8.张青堂.李安民.李娜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原医刊2006,33(8)9.崔明祥.张俊圣力素治疗劳累性心绞痛46例[期刊论文]-山东医药2005,45(17)10.肖智谦.陈平姬.陈永坚.吴英伟.XIAO Zhi-qian.CHEN Ping-ji.CHEN Yong-jian.WU Ying-wei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左心室泵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医学文选2005,24(2)1.姜荣香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不良反应2例[期刊论文]-淮海医药 2012(5)本文链接:/Periodical_ahyy201004058.aspx。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将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抗凝等一般规范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点,1次/d,治疗10天。
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对照组缓解较慢。
结论早期使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且可以稳定病情。
【关键词】心绞痛;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53-01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属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症,由于冠脉内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使病情发展较危重,及早重视,正确用药是防止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
现将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接诊的56例ua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56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58岁。
对照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67。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卧床休息、吸氧、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抗凝等一般规范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点,1次/d,治疗10天。
1.3 疗效观察项目观察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绞痛缓解及消失时间;心电图st-t段下移改善程度,st-t段下降的导联数目,t波的波幅改变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①明显有效:心绞痛未再发作,疼痛症状消失,心电图st-t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st段下移回升>1mm,但未达到正常;倒置的t波变浅>50%以上;t波由低平转为直立。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8日~2013年1月8日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明显大于对照组(72.0%),且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乏力的不良反应,但均不影响治疗。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心绞痛;不稳定型;疗效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其是内科的常见急症,患者的预后较差,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现为急性心肌梗死。
我院近年来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8日~2013年1月8日收治的不穩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40~75岁,平均55.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中关于UAP的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病程1~18年,平均7.6年,且所有患者中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在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的基础上给予扩冠、抗凝、抗血小板、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药物的应用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肾钙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2649)治疗,方法为将40mg 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注射液稀释于9%氯化钠溶液250ml中行静脉滴注,1次/d。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Aug 31(16)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是继发于冠脉阻塞的急性加重且疼痛感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一种疾病,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亦是临床治疗的难点[1]。
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是目前治疗UAP 重要原则。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CDCI )系蛋白酶激活剂,可改善心肌缺血[2]。
通心络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可活血止痛[3]。
我院采用通心络胶囊与CDCI 联合进行治疗取得理想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UAP 患者88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
观察组中男17例、女27例;年龄49~75(67.05±3.91)岁;病程1~3(1.92±0.42)月。
对照组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47~73(66.88±2.97)岁;病程1~3(1.89±0.38)个月。
两组患者病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UAP 诊断标准[4];(2)无心脏膜瓣疾病;(3)均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4)无恶性心律失常及相关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哮喘者;(2)精神异常及酒精依赖症者;(3)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4)急性心肌梗死者;(5)合并出血类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1.3方法1.3.1综合治疗根据《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3],给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连续治疗14天。
1.3.2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CDCI (生产厂家: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649),CDCI 40mg 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混合后静滴,1次/d ,共给药14d 。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Jul 31(13)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其病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胸部不适、心绞痛、左心衰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改善细胞能量代谢,促进蛋白质、酶类活性,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病机为瘀血、气滞致使血脉不通,其治疗应活血化瘀、舒筋通脉。
丹红注射液包含多种活血化瘀中药成份,临床应用广泛。
本研究选取我院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组对比,旨在分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
对照组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41~72(55.77±5.12)岁;病程0.5~11.2(5.83±2.42)年;体质量指数18.2~24.3(22.57±2.04)kg/m 2;心绞痛类型:稳定型41例,不稳定型12例。
观察组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38~75(56.42±5.86)岁;病程0.7~11.4(6.01±2.55)年;体质量指数18.6~24.9(23.11±1.92)kg/m 2;心绞痛类型:稳定型40例,不稳定型13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内科学》(第8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2];(2)经心电图检查确诊;(3)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变异性心绞痛;(2)本研究药物禁忌证;(3)合并恶性肿瘤;(4)精神障碍。
·临床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夏杨,李强,张惠军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疗效及其对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等相关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UAP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79例)和常规组(抗凝、扩张冠状动脉等基础治疗,77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PAPP-A、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Hcy)、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8.73%vs 89.61%,P<0.05)。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干预组和常规组PAPP-A、内皮素1及Hcy、白细胞介素(IL)1、IL-6、TNF-α、hs-CRP及sI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干预组PAPP-A、内皮素1、Hcy、IL-1、IL-6、TNF-α、hs-CRP及sICAM-1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16.2±1.4)mU/L vs(17.7±1.8)mU/L,(60.3±5.5)ng/L vs(66.7±6.3)ng/L,(17.6±2.0)μmol/L vs(18.7±1.7)μmol/L,(81.2±20.1)ng/L vs(94.2±22.1)ng/L,(284.2±62.6)ng/L vs(311.2±59.3)ng/L,(370.2±86.2)ng/Lvs(451.2±97.2)ng/L,(2.8±0.5)mg/Lvs(6.7±3.6)mg/L,(26.5±7.6)ng/Lvs(37.8±8.5)ng/L,P<0.05,P<0.01]。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6(029)005【摘要】目的:探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IL-18、Cys-C、Hcy、MMP-9)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30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2例,A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 C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3组均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分别在3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
结果治疗后3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A组较B、C两组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降低(P<0.05)且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降低血清IL-18、Cys-C、Hcy、MMP-9水平。
【总页数】2页(P141-142)【作者】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作者单位】魏县人民医院河北邯郸056800;青县人民医院河北沧州062650;魏县人民医院河北邯郸056800;魏县人民医院河北邯郸056800;魏县人民医院河北邯郸05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冯琛;刘新桥;刘正芳2.超早期溶栓后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J], 赵可俭;曾淑秀;高向红;王胜;郑光波;王凤庭;3.加味益气降浊汤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痰阻心脉证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清TIMP-1、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 [J], 谭忠伦4.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J], 苏铭5.银杏酮酯滴丸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脂、血清NO、ET水平的影响 [J], 翟雪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关于《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关键被用于医治心绞痛及其亚急性心肌梗死的輔助医治,还可用以医治心肌炎、银屑病和术后视网膜下流血的医治,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静脉注射的情况下,最好是不必滴的太快,要不然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应用的情况下是需要留意一些事宜的。
二磷酸腺苷钙为蛋白激酶伴侣蛋白,可另外激话蛋白激酶A 和蛋白激酶C(cAMP仅激话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是一种别构酶,由2个催化亚基和2个调整亚基构成,催化亚基具备催化反应蛋白(或酶)磷酸化功效。
故二磷酸腺苷钙可催化反应人体内最基本的细胞生物学新陈代谢——氧化磷酸化反映和三羧酸循环,使大部分蛋白和酶类造成特异性,激话身体各种各样反映,另外造成很多ATP,改进体细胞和氧化磷酸化,进而完成其推动神经再生、转换出现异常体细胞、软化血管、左室平滑肌、改进心肌缺血等功效。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使用方法使用量肌肉注射:本产品20Mg溶解盐水2ml中,每天1-2次静脉滴注:本产品20-40Mg溶解250-500注射液中,每天1-2次。
危重症者可酌情考虑加量心脑血管患者15天为一治疗过程,牛皮癣患者能加量到60-80Mg/天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适用范围:心绞痛、亚急性心肌梗死的輔助医治,也可以用以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术后视网膜下流血和银屑病,并可輔助别的抗癌新药治疗白血病。
副作用:本产品副作用罕见,少许恶心想吐、困乏,总想睡觉等一般性可承受反映,对肝、肾脏功能无影响。
忌讳:对本产品过敏症状禁止使用。
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心绞痛以发病性胸口痛为关键临床症状,依据心绞痛的疼痛位置、特性、時间等,心绞痛的临床症状能够小结为下列几层面:心绞痛的临床症状疼痛产生位置:心绞痛产生时疼痛位置关键坐落于胸骨后或左胸口区,有手掌心尺寸范畴,乃至横穿侧胸,界线不很清晰。
疼痛有时候可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有时候会放射性至下颌部,有时候到腰脚部。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
效观察
王喜梅;闫凌云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45)19
【摘要】2003年1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与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67)
【作者】王喜梅;闫凌云
【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鹤壁,458030;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丹红联合硝酸甘油、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J], 马翠英
2.丹红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J], 李香枝
3.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J], 杨铁君;陈永凤
4.地尔硫卓联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J], 侯明桥
5.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J], 杨铁君;陈永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李文秀;李永东【摘要】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属于蛋白激酶激活剂,是较新型的人体第二信使——环腺苷酸的衍生物,可优化细胞能量代谢,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心功能.近年来其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皮肤病、脑卒中等方面的应用也积极开展.%Calcium dibutyryl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s a new type of derivative of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 cAMP) which belongs to human second messengers .It is the stimulators of protein kinases that can optimize the cell energy metabolism, resist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adhesion ,protect ischemic myocardial cells,thus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recent years , its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 congestive heartfailur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s getting wid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kin dis -eases and stroke is actively rolling out as well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05【总页数】4页(P985-988)【关键词】冠心病;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作用机制【作者】李文秀;李永东【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属于蛋白激酶激活剂,是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的衍生物,在体内能使蛋白酶A和蛋白激酶C,催化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反应,使机体产生大量ATP[1],还对人体内磷酸二酯酶的降解具有一定的抵抗力[2],从而产生大量的腺苷三磷酸,使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得以改善。
注射用尼可地尔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戚猛;缪娜;周莹;缪佳铭【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22(7)15【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联合应用注射用尼可地尔与二丁酰环磷腺苷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来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均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7%较对照组的78.95%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
治疗前两组心电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12导联心电图J-T间期最长和最短的差值(J-Td)(33.21±2.24)ms、12导联心电图Q-T最长和最短的差值(Q-Td)(43.22±2.31)ms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43、10.400,P<0.05)。
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次数(0.65±0.22)次/周,发作持续时间(5.03±1.25)min/次,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9、8.405,P<0.05)。
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尼可地尔与二丁酰环磷腺苷可改善其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总页数】4页(P122-125)【作者】戚猛;缪娜;周莹;缪佳铭【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化痰祛瘀通脉汤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通心络胶囊联合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3.冠心舒通胶囊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4.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5.通心络胶囊联合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王凯;林文【期刊名称】《中医药临床杂志》【年(卷),期】2015(27)2【摘要】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诊断明确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和丹红注射15d,15d为1个疗程。
结果:试验组心电图心肌缺血、心绞痛好转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功能的改善有显著疗效。
【总页数】3页(P200-202)【关键词】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作者】王凯;林文【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医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相关文献】1.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探究[J], 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2.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探究[J], 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3.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J], 段保良;李文娟;赵运法;李志红;赵永娟4.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J], 夏杨;李强;张惠军5.丹红注射液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J], 苏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发布时间:2022-06-06T08:11:07.07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月3期作者:贾媛媛[导读]二丁酰环磷腺苷钙(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贾媛媛(海关总署机关服务局医疗保健处;北京100730)【摘要】目的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用dbcAMP-Ca(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1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仅采用dbcAMP-Ca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变化情况。
结果与甲组(76.00%)比较,乙组(94.12%)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甲组比较,乙组治疗后LVEF、SV更高,LVEDD、LVESD更低(P<0.05);与甲组比较,乙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更低(P<0.05)。
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用dbcAMP-Ca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功能本研究为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预后,在该疾病治疗中联合dbcAMP-Ca与琥珀酸美托洛尔,以期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将2016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1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患者共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68-82岁,平均(79.15±3.28)岁。
乙组患者共51例,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龄69-81岁,平均(79.11±3.25)岁。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将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抗凝等一般规范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点,1次/d,治疗10天。
结果治疗组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对照组缓解较慢。
结论早期使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且可以稳定病情。
【关键词】心绞痛;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3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53-01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属于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症,由于冠脉内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使病情发展较危重,及早重视,正确用药是防止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
现将2009年11月至2012年11月接诊的56例ua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56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58岁。
对照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67。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卧床休息、吸氧、硝酸酯类制剂、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抗凝等一般规范治疗。
治疗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点,1次/d,治疗10天。
1.3 疗效观察项目观察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绞痛缓解及消失时间;心电图st-t段下移改善程度,st-t段下降的导联数目,t波的波幅改变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①明显有效:心绞痛未再发作,疼痛症状消失,心电图st-t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
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疼痛持续时间缩短;心电图st段下移回升>1mm,但未达到正常;倒置的t波变浅>50%以上;t波由低平转为直立。
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t 均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期间,通过观察各项疗效指标,得出以下结果:①治疗组:明显有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无心肌梗塞发生。
②对照组:明显有效9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有2例发生心肌梗塞。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无出血现象,见表1。
3 讨论
ua是指除劳累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组心绞痛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并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较急、较重。
这类患者发病的病理基础是血小板聚集、冠脉内附壁血栓形成及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但形成的血栓多数未使冠脉完全闭塞,从而引起相应心肌供
血减少或暂时中断。
由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决定了临床上的不稳定性,如不及时有效的救治,易于进展至心肌梗塞的可能。
治疗原则是稳定病变、减少死亡和发展至心肌梗塞的可能。
冠状动脉血栓中,成分主要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色血栓”,而纤维成分少,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可以抑制血栓加重或新的血栓形成,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危险事件发生[2-3]。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为淡黄色块状物或粉末,系化学合成的环磷腺苷的衍生物,属蛋白激酶激活剂。
对细胞的渗透性比环磷腺苷强,且能对抗机体内磷酸二酯酶的降解作用,作用时间较为持久和迅速。
可改善心肌缺氧、扩张冠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
结果显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uai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基本痊愈率为68.2%,而对照组为35.7%,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价格适中,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
[3]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6新进展与临床案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