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对偶句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木兰诗里的对偶:(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
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是很古老的修辞手法,“互文〞〕。
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古代称“互文〞〕。
木兰诗鉴赏北朝长篇叙事民歌。
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
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
?古文苑?题为?木兰诗?,以为“唐人诗〞。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据诗中“可汗大点兵〞语,认为木兰“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严羽?沧浪诗话?那么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之类,“已似太白,必非汉魏人诗〞。
此后,历代都有人持“隋、唐人作〞之说,但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
?乐府诗集?列入?梁鼓角横吹曲?,亦题?木兰诗?,云是“古辞〞,并引陈释智匠?古今乐录?说:“木兰,不知名。
〞按?旧唐书·韦元甫传?载,韦曾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黄庭坚谓韦任朔方节度使,误〕。
又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可知梁代和北朝乐府歌曲中都存有“燕、魏之际鲜卑歌〞,且多“可汗之辞〞。
因此,?木兰诗?原先也可能是一首鲜卑歌。
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而到唐代为韦元甫重新发现,并拟作?木兰歌?一首〔?文苑英华?〕。
至于“朔气〞二句这样的对偶诗句,齐、梁诗中已经习见,自是文人加工痕迹。
所以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小学古诗部分对偶句积累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峤《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烛明。
——杜甫《春夜喜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
留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对偶句
天寒烟柳寂,竹影斜阑干。
青冥万里沉,白日望故乡。
闻客楚歌声,忆昔游戏时。
美人何处觅,朝朝暮暮惜。
春色满园关,古诗对偶句。
欢歌万古流,流芳百代芬。
扒开清风谱,欢欣共清歌。
登堂按琴弦,艳曲响山河。
一袭红绡裳,青衫凝韶华。
玉佩金陨态,银把芙蓉斜。
桃花满树春,飞絮带月华。
古诗洒红尘,春风吹醉花。
江山多秀美,名古号青史。
英雄走天涯,烽火照青空。
权倾苍茫里,一把紫芝宫。
百品出萧萧,古诗荡时空。
桃花满树春,柳丝拂帘裳。
居士谈吟诗,心怕暗中香。
琴弦拂佳句,音讯飘百方。
情如行云流,意如满月圆。
古诗赋曲意,书里有梦来。
山水洗心灵,月色照春台,花香弥漫处,仙韵幽古来。
花影拂窗前,红妆融月开,醉眼欲朦胧,吟韵满玉台。
池塘金莲湖,古诗绕林花。
细水长流处,对偶句思华。
薰风浸细节,芳菲绕古栏。
把酒临蓬莱,乐歌入宫墙。
梦里醉古诗,春风吹庭院。
碧云落西江,秋月照楚天。
长沙枫叶处,烟波几时还?一曲清歌情,古诗对偶句。
- 1 -。
古诗对偶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远的文化底蕴,使其在中华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古诗的对偶句是古诗的一种表达方式,由两个字或两个词组成,呈现相对的意义或情感,具有特殊的作用和独特的表达效果。
古诗的对偶句能够呈现对称美和韵律感。
对偶句常常通过对比和平衡的方式来表现诗人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通过将相对的意义或情感呈现在句子的两个部分中,对偶句能够在结构上达到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美感。
同时,对偶句能够与古诗的韵律相契合,使整首诗的音乐感更加突出。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比山川与自然界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宏观意境,美妙的对偶句使诗歌的整体形象更加鲜明。
古诗的对偶句能够加深语言的表现力和意义的丰富性。
对偶句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呈现出事物的特殊性和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事物的特点。
通过对偶句的运用,古诗能够在有限的字词中蕴含更多的含义和意象,加深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月光和霜的对比,既表达了夜晚的静谧之美,又暗示了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使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古诗的对偶句能够表达情感的转折和冲突。
对偶句常常通过将互为对立的意义或情感呈现在句子的两个部分中,表达情感的反差和冲突,从而丰富了古诗的情感内涵。
通过对偶句的运用,诗人能够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复杂多变的情感,使读者在情感的冲击下产生共鸣。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微雨乍润芙蓉小,晚霞漫染柳条红”,通过对比微雨润芙蓉与晚霞染柳条红,表达了从夜晚凉爽到炽热白昼的情感转折,传递了作者秋夜即将结束的感慨。
古诗的对偶句能够增加句子的韵律和节奏感。
对偶句常常通过呈现相对的意义或情感,增加了古诗句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整首诗的节奏更加流畅和鲜明。
通过对偶句的运用,古诗能够在有限的字词中实现音乐和韵律的追求,使读者在诗歌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音乐的美感。
相照应的句子是什么相照应的句子通常指的是对偶句,即用相似的结构和词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句子,以达到强调和美感的效果。
下面将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例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两句诗分别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两句句式结构相似,句首使用了同样的季节词,春江潮水与海上明月相互照应,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辽阔。
用对偶句的方式将春江、海平、海上月与江水、天地、明月相对呼应,更加强化了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
分析:1. 强调主题。
通过使用对偶句,诗人将主题突出,让读者更加注意和感受诗歌中的内容。
在这首诗中,相对呼应的句子通过对春江、海、月的描绘,更加深刻地表现了春江之美和海月之壮观。
2. 增强形式美。
对偶句的特点是结构对称、语言韵律和谐,这种美感在诗歌、歌曲和广告语中经常运用。
对偶句的句式、词语和语气都需要匹配,不仅是内容,还包括声音、节奏、语调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的统一对于句子的推敲和修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 表现情感。
句子之间的呼应、对应和衔接,可以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视听场景。
在诗歌中,通过对偶句的使用,可以将表达的情感倍增,情感因此更加深刻。
4. 加强记忆效果。
对偶句在寥寥数语中表达主题,较易记忆,而且圆润婉转,充满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可以提高句子的可读性和可记忆性。
例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来自明代文学家文天祥的《正气歌》,句式结构相对称。
语言韵律和谐地表现出文天祥公正坚韧的个性,同时在人生与死亡之间做出了感慨。
对偶句在诗歌和散文中都有广泛的运用,例如“风烟俱净天山雪,与清泉涤世间”,“来如春梦,去如朝云”,等等。
分析:1. 呈现思想。
对偶句因为结构对称,可以将两个概念、两种思想或两种情感连接起来,使其相互呼应、相辅相成,进而以强烈的对比突显某个思想、情感或概念。
2. 突出主旨。
对偶句的运用,可以使思想内容的重点更加明确与突出,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接受语言的表达。
以对偶拟人的诗句唯美的悲伤地【篇一:以对偶,拟人的诗句唯美的悲伤地】以下是街道网为大家整理的《唯美的对偶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诗词鉴赏频道与你分享!唯美的对偶诗句第一篇《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句:过五关 ,斩六将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登高极目, 览水送归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言必信 ,行必果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长江人钓月, 旷野火烧风山抹绿, 燕剪柳风吹云动星不动, 水推船移岸不移指鹿为马, 画地为牢水不干, 鱼不尽人生有乐地, 流水无尽期功盖天下 ,誉满山河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是我师漫步半月溪畔, 徘徊六角井傍志士惜日短, 愁人嫌夜长三杯竹叶穿心过, 两朵桃花上脸来名扬四海 ,声震八方桃灼灼, 柳依依与天地并寿, 同日月齐光日晚爱行深竹里 ,月明多上小桥头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满招损, 谦受益杏花初落疏疏雨 ,杨柳轻摇淡淡风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棋逢敌手, 将遇良才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黑发不知勤学习, 白发方悔读书迟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三、把诗句补充完整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四、仿写句子: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让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你,是?唯美的对偶诗句第二篇《古诗中的对仗》唯美的对偶诗句第三篇《古诗英译中对偶的处理》古诗英译中对偶的处理【摘要】将中国古诗翻译成英文,既要尽可能地传达原意,又要保留原作的形式。
这里译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对偶的处理。
保留还是不保留,如何保留,就构成了译者斟酌内容和形式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古诗;对偶;翻译;保留中国的古诗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显著特色,就是对偶的运用。
古诗对偶句春天是一幅美丽的景象,千万朵花开,芳香四溢,百花竞妍,可以比喻为婉约动人的古诗对偶句。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古诗对偶句中流传下来的优美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春江花月夜,皓月闪万家,小舟已过万重山。
绿竹笼里青蛙,红莲点点香风来。
花开彼岸,莺啼近楼。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些经典诗句中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古诗词语,也能感受到一种传承的美好情怀。
古人把自己的情感和所处的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比喻的古诗对偶句。
这些完美的比喻使诗歌在言简意赅的时候,仍然可以迸发出非凡的魅力。
继承古诗词的精神,我们也可以以古诗对偶句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情和实际环境完美结合起来,以比喻形式表达出来。
例如,在一幅极具张力的景象中,也可以写出一个古诗对偶句:光摇曳照九重,惊起燕雀上苍穹。
这种古诗对偶句的特色有很多,它可以把两个事物或两个情景对比起来,充分表现出环境和情绪的变化,同时又有着绝佳的韵律美感,是一种十分精妙的文学表达形式。
经典古诗中虽然句子精炼,但表达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
那些遥远的古代,曾经有过多种的文学表达形式,而比喻的古诗对偶句,可以把诗人的情感得到最完美的表现。
也可以说,古诗对偶句是一种十分优美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经久不衰的文学传统。
古人的古诗对偶句表达的是美好的景物,但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随着古诗的流转,古人所写的古诗对偶句将永映史册,可以令人回味无穷。
[对偶诗句大全]对偶的诗句篇一:[对偶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古诗1、《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1、《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2、《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3、《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5、《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拓展:绝句作者:杜甫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词中的对偶和排比如何运用到个人文章中古人的诗词作品中常常运用到对偶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些手法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鲜明的效果,成为了古代文学的一大特色。
对偶和排比的运用既能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又能使语言更加简练精炼。
那么,如何将对偶和排比运用到个人文章中呢?首先,对偶是指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用相对的词语或结构进行搭配,以达到表达对比或平衡的效果。
对偶手法常常用于古诗词的写作当中,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一句非常典型的对偶句。
在个人文章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写作手法,用对偶来强调作者的观点或感受。
例如,写一次旅行的经历时,我们可以使用对偶手法来表达对不同景色或者人文风情的对比。
比如,“在大山深处观赏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而在繁华都市里感受到了都市的喧嚣与忙碌”,这种使用对偶的方式,既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观点,又能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排比是指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者相似的结构,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排比手法常常被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者强调某一观点。
例如,屈原的《离骚》中有一句“心之忧矣独无聊以矣”,在这句话中,屈原通过重复使用“以矣”这一结构,来强调他内心的忧愁和孤独。
在个人文章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排比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强调某个观点。
比如,写一次重要的考试经历时,我们可以使用排比来描述不同的备考阶段或者不同科目的复习情况。
比如,“早起背单词、晚上刷试卷、熬夜背书,如此苦难重重,然而经过努力,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种使用排比的方式既能让读者明确地了解到作者的困难与努力,又能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综上所述,古诗词中的对偶和排比可以运用到个人文章中,以达到强调观点、描述情感或者增强表达力的效果。
作为作者,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对偶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具有个性化和艺术化的特点。
当然,在运用这两种手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篇章的整体结构,使我们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加精准凝练,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笠翁对韵古诗文
《笠翁对韵》是中国古代的一本诗歌和韵文合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对偶句和韵文。
以下是一些《笠翁对韵》中的对偶句和韵文:
对偶句:
1. 秋月白,晚霞红。
2. 青松翠竹,白鹭飞鸿。
3. 云对雨,雪对风。
4. 春夏秋冬,东西南北。
5. 梅对菊,李对桃。
6. 柳绿花红,莺飞草长。
7. 山川秀丽,景色宜人。
8. 风轻云淡,雨细烟斜。
9. 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10. 春种秋收,夜明昼暗。
韵文:
1.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6.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7.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0.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2.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4.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5. 风过,云飘扬。
花落,叶断肠。
6. 云卷云舒云还在,花开花落花已殆。
7.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8.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9.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10.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1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2.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1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7.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8.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19.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20.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2.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3.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4.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25.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26.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7. 过五关斩六将
28.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29.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 室有惠崇山水人怀与可风流
31. 亲贤臣远小人
32. 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3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4. 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
35. 鸿门晏桃园盟
36. 登高极目览水送归
37. 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
38. 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39. 孙行者祖冲之
40.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41.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2.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43. 言必信行必果
44. 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45.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46. 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47. 桃灼灼柳依依
48.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49. 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
50.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1. 雪茫茫雨霏霏
52.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53.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54. 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55. 山抹绿燕剪柳
56.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57. 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58. 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59. 满招损谦受益
60. 指鹿为马画地为牢
61. 斯人千古少此曲世间无
62. 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63. 水不干鱼不尽
64.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65. 人生有乐地流水无尽期
66.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67. 私心重骨头软
68. 功盖天下誉满山河
69.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70.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71. 心胸阔天地宽
72.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73.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74.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5. 朝前看往前走
76. 清风明月苍松怪石
77. 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78.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79. 鬓虽残心未死
80. 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
为你精心推荐:
比喻句 | 排比句 | 拟人句 | 夸张句 | 反问句 | 设问句 | 对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