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分析

  • 格式:wps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分析

指导老师:周华

学号:201141020120

姓名:王超

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分析

我国现代旅游业与改革开放事业同时起步,经过30 余年的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功,20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旅游业持续升温,旅游已然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旅游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性极强,主要影响如居民经济状况的提升,经济意识的萌发,审美倾向的现代化,人际关系扩大化,婚姻与家庭维系重情感依托等。总体而言,旅游在社会影响上以有利方面占主导地位,尤以经济方面最为突出。

但是旅游并不是万灵药,相反,过度的开发还会导致很严重的生态影响,如果过多游客短时间集中于同一地点甚至会造成人口污染。同时,就像我们近些年出现的现象,假日堵车、景点看人潮等等负面问题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接踵而至。其中对社会、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影响也表现突出,使得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严重失衡,由此引发的当地居民与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在国内旅游中按游客进行分类主要有一日游游客和过夜的旅游者,相对应的旅游行为为短期假日旅游和正常的长期旅游。其带来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经济、环境、文化三方面影响。

1.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旅游对社会经济负面影响主要由假日旅游短期人口涌入和一些地区发展不协调造成。

在假日旅游方面:假日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节奏快、游客量大。每年黄金旅游周,各地景区客流量远远超过接待能力,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超负荷承载,景区管理、配套服务协调组织失控,自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观景审美情绪等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在对旅游点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哄抬了物价,对当地居民造成严重影响。

近些年旅游业的兴起所表现的积极影响过大,主要是对地方产业的优化改革和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因此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但是很多缺少良性指导,甚至出现了许多欺骗消费者的虚假景点,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三方面表现(1)外来资本介入,造成旅游收益漏损。外来投资者利用已有的销售网络、营销优势、管理经验等提升了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外来投资者的资本优势和市场经验也会使当地居民失去开发利用原属于他们的资源的主动权,外地投资者的进入使当地经济出现了旅游收益漏损,而且外部投资规模越大,受益越大,漏损越严重。(2)一些地区过

分依赖旅游业,增加经济的风险。有些地方过分夸大了旅游业的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得对原有产业结构产生过大冲击,过分依赖旅游业,必然会增加地区经济的风险性:一是旅游业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反应很敏感,因而易随外部经济、政治等环境的变化而波动,这会带来经营风险;二是很多地区旅游规模小,旅游季节短,带来的收益较低,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三是旅游导致消费品和服务涨价,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3)造成贫富差距增大,由于发展旅游需要一定资金基础,资本比较富裕的人可以利用手中的资金开设旅馆或开设如农家乐等盈利项目,而那些生活比较贫困的人由于缺乏资金只能从旅游中获得相当少的利益。随着旅游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在乡村中表现尤为明显。

2.旅游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是对自然环境为主的景点的影响,旅游业对生态环境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理论上说,旅游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型产业,如果合理开发,管理科学,对于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在很多情况下给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和负面影响,包括水质污染、土壤压实、植被损害(如树根的暴露)、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等。比如一些旅游区“掠夺式”的开发模式,无论是旅游开发的规模还是强度都超过了景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阻碍了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致使一些景区面临丧失旅游价值的风险。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由于盲目发展旅游,大面积砍伐上游和周边森林,使这里原湖泊水位逐年下降,致使黄龙钙华堤已开始退化、变色。

二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等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它们的影响也分两方面:一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素质问题,由于游客特有的物质摄取心理及不检点的行为,使得蜂拥而来的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毁损掉这些价值不菲的宝物,有人把观摩用的石刻等抚摸的十分光滑,还有到处出现的“xx到此一游”等等。不过由于近年来舆论力量的上升这些不文明现象渐渐下滑。二是旅游景区开发设计的不合理,如敦煌,每年要接待几百万游客,旅游旺季蜂拥而至的游客使得石窟中弥漫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人体散发的湿热气,使得壁画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

3.旅游业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旅游业对地区的文化冲击在我国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影响,也是我国学者研究最多的领域,我国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旅游发展,各地文化有一种同化的现象,各地文化的原真性、独特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会把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到当地,而当地居民也要对外来文化有一个适应过程。当旅游目的地为适应外来旅游者的需要而对自身采取各项改造措施时,这种改造多要屈从于外来旅游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当地的文化就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影响我们并不能一概而论都是不利的,在开发较为成熟的景区往往也会让人感受到良好的文化氛围,然而我国现今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比

较缺乏合理的指引,调控。主要出现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紧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人性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改善,地理的封闭性被打破,旅游地文化的独特性受到强烈冲击。

(2)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渐失其原有的意义、价值和特色。现代旅游是一种大众社会生活文化,也是大众化的文化消费。而过多的人涌入景区加大了消费大众化的现象。这使现在的景区文化消费趋向于大城市消费形式而失去其自身特色。

(3)旅游地区文化设限宽松化,社会道德观念扭曲,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旅游区吸收了一些与自身文化特性不和谐的东西,甚至接受了一些同自身文化相悖的东西。再者,由于经济利益驱使,很多景区出现许多违法事情如色情、赌博、强买强卖等现象,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秩序的安定。这也导致流失了很多潜在的客源。

除上文所说三点不良影响及其原因之外,近年来旅游问题产生的很大原因还是国民自身的问题。

许多与旅游者相关的因素如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旅游动机等都影响他们的旅游行为,进而左右其旅游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有环保意识的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对生态影响方面较为敏感,他们会注意自己在景区内的行为,如尽量不随手扔垃圾,不随意踩踏植被;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游客会有意克制自己做出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举动;游客的旅游动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出于专门去欣赏某地奇妙自然风景的游客与那些为了躲避日常琐事或工作压力的游客相比,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环境破坏行为相对较小。当然,游客参观不同景点的原因不同,不同游客参观同一景点的原因也不同,不同游客在同一景点从事相似活动的原因也不同,所有这些原因都或多或少影响游客及其旅游行为。由于旅游者使用交通工具的不同,一些旅游活动方式会比其他活动方式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显著。如和步行相比,骑马、登山地车、乘机动车辆等活动方式对土壤和植被影响相对较大。

旅游业需要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必须具有长远的目光,不能只看到当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应采取科学的手段解决当下问题并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首先,对于近年来出现的短期假日旅游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1)健全旅游市场信息网络,旅游者依靠信息决定旅游行为,有利于维护自己权益。旅游接待部门依靠信息,有计划地疏导和调节,提前做好接待准备。建立和健全旅游信息网络,对于保护和发展假日旅游必不可少。

(2)推行分时、分地带薪假日旅游模式,带薪假日旅游的分时、分地性可对假目旅游热潮起到分流作用,调节旅游目的地的淡、旺季差别,缓解假曰旅游的负面影响。

(3)运用价格杠杆的市场机制。假日是一个客观现象,人们在选择假日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