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解剖及临床
- 格式:pdf
- 大小:2.11 MB
- 文档页数:7
(一)泪腺lacrimal gland:位于眶上壁外侧的泪腺窝内,呈扁椭圆形,有10余条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的外侧部。
泪腺分泌泪液,借瞬目活动将之涂于眼球表面。
(二)泪小管lacrimalductule:上、下各一,分别位于上、下睑的皮下,起自泪点,分别向上或下垂直走行,再折向内侧水平走行,开口于泪囊。
(三)泪囊lacrimal sac:位于眶内侧壁前部的泪囊窝内,为一膜性囊,其上端为盲端,下端移行于鼻泪管。
眼轮匝肌有纤维越过泪囊深面并与囊壁相连,肌收缩时可牵拉泪囊使之扩大,以利泪液流通。
(四)鼻泪管nosolacrimal duct:紧贴于骨性鼻泪管的内面,为续于泪囊下端的膜性管,开口于下鼻道的外侧壁。
1.2.1 泪液的检查2009-11-05 09:26:53来源:网络作者:佚名【大中小】浏览:91次评论:0条学习目标掌握泪器的解剖生理、常见的泪器异常和泪液生理、泪液异常及其对配戴角膜接触镜的影响,能够进行泪液的检查。
知识要求一、泪器1.泪器的解剖生理泪器包含泪液的分泌系统和排出系统。
分泌系统由泪腺和副泪腺组成,排出系统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泪器的解剖结构如图1-18所示。
(1)泪腺泪腺位于眼眶前部外上方的泪腺窝内,其排泄导管约10~20根,开口于外上穹窿部结膜处。
在结膜上有副泪腺。
泪腺的功能是分泌泪液。
(2)泪小点泪小点为泪道的起始部,位于距内眦约6 mm的睑缘上,上下各一个,分别称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
泪点开口面向泪湖,通过虹吸作用将泪液导入泪小管。
(3)泪小管始于泪小点,开始时垂直于睑缘,长约1~2 mm,然后再转水平向鼻侧前行,最后上、下泪小管在内眦角处连通合成泪总管,再与泪囊相接。
泪小管可将泪液导入泪囊。
(4)泪囊位于泪骨的泪囊窝内,其顶端闭合成一盲端,下端与鼻泪管相接。
正常泪囊长约12 mm,管径约4~7 mm。
泪囊可暂时存留泪液并将泪液输送至鼻泪管。
(5)鼻泪管上与泪囊相接,下端逐渐变窄,开口于鼻道内。
鼻腔疾病可引起泪道感染或鼻泪管阻塞,而发生溢泪。
泪液自泪腺分泌经排泄管进入结膜囊,依靠瞬目运动和泪小管虹吸作用向内眦汇集于泪湖,而后进入泪小点,通过泪道排入鼻腔,一部分泪液则在眼球表面暴露部分蒸发。
2.常见的泪器异常常见的泪器异常包括泪道阻塞、泪器炎症和肿瘤。
(1)泪道阻塞泪道阻塞可因先天因素、创伤、烧伤、炎症粘连、异物、肿瘤和手术后粘连等引起,可发生于泪小点、泪管、泪囊和鼻泪管等部位。
主要临床表现是溢泪。
(2)泪器炎症泪器炎症常见的有泪腺炎、泪小管炎和泪囊炎。
二、泪液泪液的生理(1)泪液的功能1)冲洗湿润结膜及角膜。
2)泪液膜可提高角膜的光滑度和屈光性。
3)泪液中的溶菌酶有抗菌能力。
泪器在结构上可分为泪液分泌部和泪液排出部。
泪液分泌部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等外分泌腺。
泪腺为反射性分泌腺,在受到外界刺激,如角膜异物、化学物质刺激等,或感情激动时分泌大量增加,起到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的作用。
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为基础分泌腺,分泌的泪液量很少,是正常情况下维持角膜、结膜湿润的基本分泌,能减少眼睑和眼球间摩擦。
泪液排出部(泪道)包括上、下泪小点和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
在正常情况下,除了很少量的泪液通过蒸发消失外,大部分泪液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作用,通过泪道排出。
在眼睑闭合时,泪小点暂时封闭,眼轮匝肌收缩,挤压泪小管和泪囊,迫使泪囊中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
睁开眼睑时,眼轮匝肌松弛,泪小管和泪囊因自身弹性扩张,腔内形成负压,泪湖的泪液通过重新开放的泪小点被吸入泪小管和泪囊。
泪器病的主要症状是流眼泪,其原因有二:一种是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人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称为泪溢。
一种是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外,称为流泪。
临床上区分是由于泪道阻塞引起的泪溢还是因眼表疾病刺激引起的高分泌性流泪十分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泪器也发生老化,主要表现为泪腺组织萎缩。
组织学上,是泪腺组织逐渐被细纤维结缔组织所代替,同时,随着正常滤泡组织的消失,浆细泡呈现增生,色素沉着和脂肪变性也跟踪而来,萎缩所带来的后果是泪腺分泌功能减退,但主觉和他觉方面并不一定引起明显的症状,在少数情况下由于泪液分泌减少,使眼球失去正常的滋养,也可以出现烧灼、异物感、发痒及畏光等类似干燥性结膜炎的症状。
其中男性比女性更为明显。
另外老年人的泪小点变小,容易外翻,常导致泪小管功能不全,因而易发生泪溢。
泪道的应用解剖医学课件汇报人:2023-12-13•泪道概述•泪道的解剖结构•泪道的生理功能与调节机制目录•泪道疾病及其诊断方法•泪道手术及其适应症与禁忌症•泪道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01泪道概述泪道是眼部的重要结构,负责将泪液从眼球表面引流到鼻腔,以保持眼球湿润和清洁。
泪道定义泪道位于眼睑内侧,由上、下两个泪小点开始,分别向上、下引流泪液。
泪道位置泪道的定义与位置泪道的主要作用是引流泪液,以保持眼球湿润和清洁。
同时,泪道还具有防止细菌入侵、保护眼球免受感染的作用。
泪道的功能包括引流泪液、防止细菌入侵、保护眼球免受感染等。
此外,泪道还具有调节眼表温度、维持眼压稳定等功能。
泪道的作用与功能泪道的功能泪道的作用泪道的生理结构泪小点是泪道的起始部分,负责将泪液从眼球表面引流到泪道中。
泪小管是连接泪小点和泪囊的部分,具有弯曲和狭窄的特点,容易发生阻塞。
泪囊位于眼睑内侧,是泪道的中间部分,负责储存和暂时储存泪液。
鼻泪管是连接泪囊和鼻腔的部分,是泪液排入鼻腔的通道。
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02泪道的解剖结构位于眼眶内侧壁前部的骨性凹陷区,呈卵圆形,上方为盲端,与鼻泪管相连,下方开口于下鼻道。
泪囊窝泪囊壁泪囊内容物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其中粘膜层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包括泪液、泪囊上皮细胞和分泌物等,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030201连接泪囊与结膜囊,具有引流泪液的作用。
上下泪小管连接上下泪小管,汇合形成泪小管,具有引流泪液的作用。
泪总管连接泪囊与鼻腔,是泪液排入鼻腔的通道。
泪囊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