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课件必修1 第2课
- 格式:ppt
- 大小:8.83 MB
- 文档页数:49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习之路 1、近代中国的国情①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落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历史任务注意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创设前提、开辟道路。
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①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五四运动(性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3)四个阶段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含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个“新”:①领导权----有无产阶级领导----决定性意义;②革命前途----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所属世界革命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检测题一、选择题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④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富国强兵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走不通,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愿意领导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③资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政党和革命纲领④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四运动5.五四运动的性质属于()A.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B.亚洲觉醒中的民族解放运动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世界无产阶级革命6.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这其中先后经历的阶段,表述和排序均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B.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C.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D.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A.农民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9.中国民主革命分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B.革命领导权不同C.革命前途不同D.革命对象不同10.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③近代探索复兴之路,部分仁人志士取得了初步的成功④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需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革命阶段。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课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背景(1)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罗网,取得日新月异进步时,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2)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3.艰难探索(1)历程:①阶级: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②形式: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2)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是要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打压民族资产阶级。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1.开端:五四运动(1)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2)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2.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3.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4. 四个阶段: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5.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争和解放战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组织是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6.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7.体现特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1)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2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解析与论证: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必然性。
3.预测与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4.辨析与评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党的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科学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伟大飞跃的根本原因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议题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后,国内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观点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探究任务](1)(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观点一是否正确?(2)(描述与分类·政治认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哪些条件。
提示:(1)观点一错误。
(2)①过渡的设想和理论基础: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阶段;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1953年,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过“一化三改〞,改造生产关系,解决私有制,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这些设想、理论,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方针和理论根据。
②政权条件: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中,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权,党成为执政党,党的方针、策略可在施政中贯彻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