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部编版)总复习——俗语、谚语、歇后语及对联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每日必背17)
随着部编版新教材的使用,大家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积累尤其重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诵读积累,特意整理了小学必背古诗词和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每天积累一首诗,一句话,一句谚语、歇后语,三——四个成语,每周五天,周末检测复习。
总共20周,便于学生积累背诵,赶紧收藏吧。
(第三周)
星期三
一、古诗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名人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三、谚语
(),耳听为虚。
四、歇后语
芝麻开花——(节节高)
五、成语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
专项训练六积累与运用(1)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满招损,谦受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言必行,行必果。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吃一堑,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考点俗语歇后语谚语对联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每日必背22)随着部编版新教材的使用,大家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积累尤其重要。
为了帮助孩子们诵读积累,特意整理了小学必背古诗词和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每天积累一首诗,一句话,一句谚语、歇后语,三——四个成语,每周五天,周末检测复习。
总共20周,便于学生积累背诵,赶紧收藏吧。
(第四周)
星期一
一、古诗
夜宿山寺(新增·必背★)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二、名人名言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
三、谚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四、歇后语
狐狸尾巴——(藏不住)
五、成语
白发苍苍慈眉善目步履蹒跚。
知识精讲【知识梳理】一、谚语谚语是俗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总的来说有以下几大类:学习方面的谚语1、处处留心皆学问2、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3、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6、好学好问,什么都能学会;害羞不问,总有一天掉队。
7、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8、黄金有价艺无价。
9、活到九十九,书本不离手。
10、口是风,笔是踪。
11、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反复改。
1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3、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14、人生不读书,活着不如猪。
15、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16、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学好,多动脑;要学深,务求真 20、一天不练,手生脚慢;两天不练,功夫减半;三天不练,成了门外汉。
21、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2、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做人方面的谚语1、别人家金屋,不如自家草屋。
2、不会打鼓听声音。
3、不怕明拳打斗,只怕暗掌伤人。
4、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过。
5、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6、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7、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8、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0、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11、出门人,处处让三分。
12、船到江心补漏迟。
13、打蛇不死变蛇精。
1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15、待人自待自,害人自害自。
16、胆大做将军,胆小吓伤心。
1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8、挡路石头有人端。
19、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20、恶人自有恶人收。
21、富贵深山有远亲,贫穷对面不相认。
22、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
23、好话不在多說,有理不用高声。
知识精讲【知识梳理】一、谚语谚语是俗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总的来说有以下几大类:学习方面的谚语1、处处留心皆学问2、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3、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6、好学好问,什么都能学会;害羞不问,总有一天掉队。
7、花盆里长不出参天松,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
8、黄金有价艺无价。
9、活到九十九,书本不离手。
10、口是风,笔是踪。
11、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不厌反复改。
1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3、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14、人生不读书,活着不如猪。
15、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16、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学好,多动脑;要学深,务求真 20、一天不练,手生脚慢;两天不练,功夫减半;三天不练,成了门外汉。
21、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22、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做人方面的谚语1、别人家金屋,不如自家草屋。
2、不会打鼓听声音。
3、不怕明拳打斗,只怕暗掌伤人。
4、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过。
5、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6、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7、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8、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0、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11、出门人,处处让三分。
12、船到江心补漏迟。
13、打蛇不死变蛇精。
1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15、待人自待自,害人自害自。
16、胆大做将军,胆小吓伤心。
1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8、挡路石头有人端。
19、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20、恶人自有恶人收。
21、富贵深山有远亲,贫穷对面不相认。
22、狗不嫌家穷,儿不嫌母丑。
23、好话不在多說,有理不用高声。
专项训练六积累与运用(1)谚语俗语歇后语对联观棋不语真君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满招损,谦受益。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言必行,行必果。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吃一堑,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人一双手,做事没帮手,十人十双手,拖着泰山走。
考点俗语歇后语谚语对联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是同义词。
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谚语是俗语的一种。
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内容包含广阔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部编版⼩学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及对联打开QQ浏览器,查看⾼清⼤图⼀、俗语(1)种⽠得⽠,种⾖得⾖。
前⼈栽树,后⼈乘凉。
千⾥之⾏,始于⾜下。
百尺竿头,更进⼀步。
(2)⼗年树⽊,百年树⼈。
树⾼百尺,叶落归根。
树⽆根不长,⼈⽆志不⽴。
(3)有⼭皆图画,⽆⽔不⽂章。
⽩马西风塞上,杏花烟⾬江南。
清风明⽉本⽆价,近⽔远⼭皆有情。
雾锁⼭头⼭锁雾,天连⽔尾⽔连天。
(4)予⼈玫瑰,⼿有余⾹。
平时肯帮⼈,急时有⼈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5)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遍天下,⽆理⼨步难⾏。
⼀时强弱在于⼒,万古胜负在于理。
(6)⽴了秋,把扇丢。
⼆⼋⽉,乱穿⾐。
夏⾬少,秋霜早。
⼋⽉⾥来雁门开,雁⼉脚上带霜来。
⼀场秋⾬⼀场寒,⼗场秋⾬要穿棉。
⼋⽉暖,九⽉温,⼗⽉还有⼩阳春。
⼆、谚语(1)⼀年之计在于春,⼀⽇之计在于晨。
⼀⼨光阴⼀⼨⾦,⼨⾦难买⼨光阴。
(2)朝霞不出门,晚霞⾏千⾥。
有⾬⼭戴帽,⽆⾬半⼭腰。
早晨下⾬当⽇晴,晚上下⾬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就来到。
(3)桂林⼭⽔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五岳归来不看⼭,黄⼭归来不看岳。
(4)⼈⼼齐,泰⼭移。
⼆⼈同⼼,其利断⾦。
三个臭⽪匠,顶个诸葛亮。
⼀个篱笆三个桩,⼀个好汉三个帮。
(5)兵来将挡,⽔来⼟掩。
不⼊虎⽳,焉得虎⼦。
眼见为实,⽿听为虚。
近朱者⾚,近墨者⿊。
(6)尺有所短,⼨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
病从⼝⼊,祸从⼝出。
⼀⾔既出,驷马难追。
⽐上不⾜,⽐下有余。
(7)少年不知勤学苦,⽼来⽅知读书迟。
⼀⽇读书⼀⽇功,⼀⽇不读⼗⽇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
(8)莫道君⾏早,更有早⾏⼈。
近⽔知鱼性,近⼭识鸟⾳。
路遥知马⼒,⽇久见⼈⼼。
读书须⽤意,⼀字值千⾦。
听君⼀席话,胜读⼗年书。
(9)有意栽花花不发,⽆⼼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利于病,忠⾔逆⽿利于⾏。
树欲静⽽风不⽌,⼦欲养⽽亲不待。
常将有⽇思⽆⽇,莫把⽆时当有时。
《名诗句、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考点综合全解及专项练习考点梳理名诗句包括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中的名句,以及常见的、常用的古诗名句。
通常可分为描写景物的诗句、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描写亲情(友情)的诗句、描写送别情境的诗句、表达人生哲理的诗句、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写惜时(劝学)的诗句、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名言警句通常包括爱国、理想、读书、劳动、惜时、勤奋、节俭、奉献、诚信、恒心、谦虚、团结、亲情、友情、尊师等类型。
谚语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大多是一两个短句。
谚语内容极为丰富,如气象谚语、农业谚语、社会谚语、学习谚语等。
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本意,所以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通常包括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故事类。
对联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与孟昶。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巧学妙记怎样理解歇后语歇后语可以分成四种类型,掌握了它的组成和形式,我们就能很快地领悟它所表达的意思了。
1.谐音类如:两个狐狸打架——一派胡(狐)言2.喻事类如:茶壶煮饺子——有嘴道(倒)不出3.喻物类如:蚕豆开花——黑心4.故事类如:和孙猴子比跟头——差着十万八千里《名诗句、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考点题型全解考点1 名诗句例1 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景物的诗句。
小升初语文(部编版)总复习
俗语、谚语、歇后语及对联
一、俗语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3)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4)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5)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6)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二、谚语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3)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5)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7)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10)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歇后语
(1)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2)竹篮子打水——场空
(3)芝麻开花——节节高
(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7)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8)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9)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10)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四、著名对联
1.励志对联
(1)上联:效苏秦之刺股折桂还需苦战
下联:学陶侃之惜时付出必有回报
(2)上联:一卷诗书满腹才华试问天下谁为王者下联:万丈豪情千秋伟业敢对苍穹我是英雄2.读书对联
(1)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2)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3.品德修养对联
(1)上联:立品如岩上松,心历千百载风霜,方可柱明堂,而成大厦下联:检身若璞中玉,经磨数十番沙石, 乃堪琢圭璋,而宝庙廊
(2)上联:孝若曾子参,才当得一字可
下联:才如周公旦,容不了半点骄
4.名胜古迹对联
(1)上联:清风明月本无价
下联:近水远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
(2)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5.古今人物对联
(1)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
(2)上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下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