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体前变向运球突破
- 格式:doc
- 大小:392.00 KB
- 文档页数:3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案课的设计: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突破三名防守队员——突破五名防守队员,不断增加练习难度,同时采用防守同学平展两臂的形式,解决运球队员体前变向重心过高的难题。
以篮球交叉步、滑步练习为手段,既发展学生无球技术又增强学生体能,使学生协调性得到发展。
通过拓展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符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
课时计划课的结构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次数组织形式与要求准备部分8/一、运球追拍熟悉球性练习二、球操:1.踝腕绕环2.全身绕环3.伸展运动4.体转运动5.腹背运动6.跳跃运动三、原地运球调整练习1.参与并指导学生熟悉球性练习2.领做,口令指挥学生球操练习3.语言引导学生原地运球练习。
1.认真听讲,明确练习要求。
2.自主练习,积极参与。
3.认真观察,随老师一起做球操练习。
4.原地运球调整练习2/4/2/4x8XX XX ▲XX XX XXX X X X X X X X X X ▲ X XX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基本部分30/一、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点:变向突然,侧身跨步,换手运球,快速推进重点:变向的突然性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1.示范讲解完整动作。
2.特别强调动作的重、难点并示范。
3.语言提示学生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时要注意抬头,观察场上变化。
1.认真观察教师示范、理解动作要领及重、难点。
2.按照教师提示进行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3.随时回答教师的提问。
3/8次分为4个小组XX XX ▲XX XX XX□□□□X X X XX X X X▲X X X XX X X XX X X X□□□□结构与要求基本部分30/1.原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过三名防守同学练习3.过五名防守同学练习二、拓展练习1.结合投篮提高学生实战能力2.篮球交叉步、滑步练习通过篮球基本步伐练习,发展学生体能三、合作探究探究学习其它运球摆脱防守的方法4.讲解示范过障碍物动作技术要点。
篮球运球过人技巧大全
初学篮球应该如何练习过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单手虚晃打破
右手持球活络推动,当挨近防卫球员时,活络压低篮球往左面拍,而且左脚向左面跨一步,然后活络拉回篮球至右侧,一同左脚发力往右蹬,进行单手活络向右侧变向。
利益:比照双手虚晃变向,单手的优势在脚步碎,速度快。
增肌第一黄金定律:4 个渐进超负荷的训练法
动作分化操练:
每组20 次,共5 组。
央求速度快,运球低。
2、虚晃体前变向
这个动作关于初专家或许有点难,正本这个动作是由榜首个动作完毕后再加上一个简略的体前变向。
左手持球推动,离防卫球员一步远时,左手把球往右侧拍,一同右脚右跨一小步。
然后把球拉回左面,左脚往左面夸一大步。
左手将球压低活络拍向右手,一同左脚发力往右侧蹬,完毕变向过人。
利益:崎岖大,利诱性强,面临防卫高手收效。
动作分化操练:
每次50 次,共4 组,需联络上个动作分化操练
3、虚晃回身过人
左手持球推动,挨近防卫球员时,左手把球往右侧拍,活络拉回进行右侧回身,完毕回死后将球运至右手,以防防卫球员死后掏球。
利益:动作快,过人功率高,面临速度快的防卫球员收效。
小伙三年怒减40 斤,回家后爸妈的反应是....。
打篮球的基本知识1、三威胁:是进攻队员接到球时所做的一种动作,对防守队员有传球、突破、投篮三种威胁。
2、试探步:是指队员接到球后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做试探性的迈步,以此来寻求防守漏洞进行进攻。
3、假动作:是进攻时的一种有效手段,包括投篮假动作、突破假动作、传球假动作。
4、体前变向过人:指在体前通过变换方向运球过人的技术5、背后运球过人:指在背后通过变换方向运球过人的技术6、胯下运球过人:指从胯下通过变换方向运球过人的技术7、转身运球过人:指以一只脚为轴运球转身过人的技术,包含前转身、后转身8、原地投篮:最基础的投篮方式9、运球急停投篮:运球突破或推进突然急停进行投篮的技术10、交叉步投篮:一种投篮脚步,适用于短距离运球移动进行投篮11、三步上篮:篮球入门的标志,很常用的得分方式,有个很大的理解误区,三步上篮不是真的迈三步,而是只迈两步,最后起跳上篮也算一步12、强力投篮:三步上篮的不同形式,三步上篮是单脚起跳,强力上篮是双脚起跳,身体侧对篮筐和防守进行投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技术对于初学者不适用,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
13、上反篮:指从篮筐另外一侧进行上篮的技术,难度比较高14、一步上篮:停球后迈一步直接起跳上篮,和三步上篮有所区别。
15、行进间接球上篮:指接到传球后直接上篮的方式16、空中接力:需要两人有高度的配合默契,一人将球抛到空中,另外一人在空中接到球直接投篮的技术17、扣篮:直接将球砸向篮筐里面的技术,最具有观赏性的得分方式18、后撤步投篮:指通过运球突然后退两步进行投篮的技术,也是很有观赏性19、欧洲步上篮:一种变相的三步上篮方式,区别就在于上篮路线和节奏上,欧洲步要求横向移动,以此来躲避前面的防守人20、胸前传球:指从胸前位置进行传球的技术21、击地传球:指通过击地方式进行传球的技术22、单手体侧传球:指从身体侧面进行传球的技术23、单手肩上传球:指单手从肩上进行传球的技术,适用于传长远球24、双手头上传球:指双手从头上进行传球的技术25、背后传球:指从背后进行传球的技术,此技术难度比较大,也更具观赏性26、三人绕8字传球:非常经典的一种三人的传球配合,用于训练下快攻的跑位意识27、交叉步突破:以从右边突破为例,先迈左脚的突破方式为交叉步突破28、顺步突破:以从右边突破为例,先迈右脚的突破方式为顺步突破29、交叉步摆脱:以向左边摆脱为例,右脚蹬地后先迈右脚向左边移动为交叉步摆脱30、顺步摆脱:以向左边摆脱为例,右脚蹬地后先迈左脚向左边移动为顺步摆脱31、后转身摆脱:通过后转身的方式加速摆脱对手的技术32、跳步急停:指运球或接球后双脚同时落地急停的技术33、跨步急停:指运球或接球后两脚依次落地急停的技术34、滑步:防守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脚步,通过降重心,快速进行一脚蹬一脚跨移动的技术35、攻击步:防守的一种脚步,用于上步防守有球队员36、人盯人防守:顾名思义,一人防一人,是篮球防守战术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37、有球防守:人盯人防守中的一环,防守有球队员的技术38、错位防守:指针对处于一个传球距离的无球队员的防守,通俗地讲就是持球队员左右两边的队员39、协防:指针对两个传球距离或者三个传球距离的无球队员的防守,通俗地讲就是无球队员和持球队员中间还有其他队友40、夹击:当一防一防不住的时候采取的防守策略,两人或三人进行夹击防守41、挡拆:指一名队友合理地将其他队友的防守队员挡住,进而给队友创造接球或者进攻的机会的配合42、突分:指一名队员突破进去遇到补防将球分给队友的配合43、传切:指一名队员先将球传给队友,然后再通过摆脱切入到篮下接队友的回传球上篮的配合44、策应:一般都是内线进行策应,因为身高比较高,视野比较开阔,策应队员接到球后要阅读场上情况,抓住机会就传球给队友进行得分的配合45、联防:区别于人盯人防守,联防是每个人负责自己的区域,谁进入到你的区域就是你要防守的人。
原地单手体前变向运球动作要领原地单手体前变向运球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动作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技巧。
在比赛中,球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动作,从而迅速变换方向,摆脱防守球员,创造得分机会或传球给队友。
下面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原地单手体前变向运球的要领。
一、动作要领的基本技巧1.脚步站位与运球姿势:在进行原地单手体前变向运球时,球员需要采取一个平稳扎实的站位,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重心略微向前倾斜,便于身体的灵活转动。
运球手的手臂要夹紧身体,保持肘关节和手腕关节呈直线状,便于控制篮球的运动轨迹。
另外,眼睛始终要注视着篮球,保持对场上形势的观察。
2.运球动作:球员需要用弹性脚步将自己的身体重心转移到另一条腿上,同时用手掌将篮球向下压,使其反弹回自己手中。
在篮球反弹到手中的瞬间,要利用手腕的力量将篮球向前推出,同时身体也要向前倾斜,形成一个向前加速的姿势,以迅速改变方向。
3.变换运球手:在进行原地单手体前变向运球时,球员还需要及时、顺畅地将篮球从一只手传递到另一只手,这就需要手部的灵敏和协调。
在篮球运动中,左右手的运球能力要保持平衡,以便在面对防守球员时随时变换运球手,不被对手轻易抢断。
二、技巧训练的重要性原地单手体前变向运球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球员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和技巧训练,才能够熟练掌握。
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才能在比赛中随时随地灵活运用这项技术,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得分和传球利器。
技巧训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手部灵敏度的训练:通过频繁的运球动作来提高手部的灵敏度和把握力,使得球员在高速运球时能够更好地控制篮球,做出更为迅速、准确的变向动作。
2.跑动姿势与协作训练:原地单手体前变向运球更多地是配合跑动姿势进行的,因此需要球员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大量的有球跑动训练,磨练跑动速度和灵活性。
3.篮球意识的培养: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球员需要逐渐培养自己的篮球意识,学会观察和分析比赛中的动态,准确判断对手的防守动向并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篮球过人投篮技巧1、背后运球+后撤步这套动作先是以一串连贯的背后运球开始,在运球的过程中突然双手合球,并向自己的后方做跳步动作,与防守者拉开一定距离后进行投篮。
这个动作的要点是根据自己与防守者的距离,与篮筐的距离来控制跳步的幅度,避免跳步后没有拉开与对方的距离而投篮遭到干扰,或者是距离篮筐过远影响了投篮的质量。
2、双向体前+换手过人这项动作利用的是不同节奏的运球方式,开始阶段先慢慢地靠近对方,准备过人时,先小幅度向右侧做一个体前变向,误导对方以为你要进行突破。
待对方的防守重心偏移后,再大幅度将球拉回左侧,最后利用交叉步过人。
这个动作除了教授在街球场经常使用外,NBA 中例如艾弗森、纳什等过人高手也非常青睐此技能。
3、运球探步+转身过人这个动作是街球王教授(The Professor)使用最多,也是他本人非常喜欢的招数之一。
当面对防守者时,他会先向对方的一侧迈出一小步,使对方误以为自己要加速突破。
随后向另一侧快速转身,迅速过掉对手。
转身时一定要贴近对方,如果距离太大,会让对方有跟进补防的机会。
4、溜底线背身运球过人同样是教授经常使用的一种动作,当他运球至底线处,他会先将背部对着防守者,以右手运球。
随后突然做出一个背后运球,转身面对篮筐,用左手运球突破对方。
这个动作的完成需要有速度作为担保,速度越快,对方越容易被过掉。
5、投篮假动作(拜佛)过人这招就是坊间流传的“拜佛”动作。
在运球突破的的过程中,突然将球向回拉,并做出投篮的动作。
这时候防守者会顺着球的方向进行补防,并下意识起跳试图干扰。
当他起跳时,迅速挺直投篮动作改为继续突破,防守者就这样被晃飞了。
使用这个动作有一个必要前提:你要具备一定的投篮能力。
否则对方会完全无视你的投篮假动作,专注于防守你的突破。
一体化《篮球项目》模块二第一单元第1课《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方法》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指导教师: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育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以学定教,学科育人。
通过创建结构化的学习情境,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将教学重难点转化成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练环节当中。
从单一技术教学、组合练习、弱队抗下的学练,再到课堂联赛,做到学、练、赛、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篮球意识和运动能力,实现能力外化于行,品格内化于心,进而形成学科素养。
二、教材分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一体化篮球教程模块二第一单元第1次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它是篮球运球突破技术之一,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容易与其他动作衔接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在模块一己经有过该项目的学习,本课重点从技能应用的方面入手,着重要解决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的变向时跨步位置和快速跟进两个问题,通过创设结构化的学练情境和手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技能,在学练和比赛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篮球意识和运用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该学段学生活泼好动,学习兴趣高,模仿能力较强,十分喜欢篮球运动。
但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篮球意识和对比赛的理解还比较差,女生掌控球的能力稍低,学习中会有畏难情绪。
学生技能方面在模块一的教学中己经初步掌握该技能,但是在有防守移动过程中动作技术不会应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将技能学习渗透在游戏、比赛中,通过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体验,帮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突破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式:学练赛评内容分布表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课中提出安全要求。
2.充分做好篮球专项准备活动,尤其是踝腕关节、膝关节等。
3.做练习时,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遵循运动规律。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性质。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促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内容分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比赛中使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
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他运动衔接,对球的保护好等特点。
变向运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以及利用这个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
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
本次课为本单元第一次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行进间运球以及初步尝试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是:(右手变左手为例)运球前进中,右手拍球的右侧方,使球从自己的体前右侧反弹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脚蹬地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用肩保护好球,换左手运球,向前推动。
该技术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控球水平,还需要手脚的协调配合。
对球性相对较好的同学来说,第一节课初步掌握应该没有问题,但对于控球水平差的同学来说,要掌握该技术不是一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所以,通过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分析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将该节课解决的重点为:变向换手,侧肩护球;难点为手脚配合;易犯错误是:球的变向不明显、手脚不够协调、球变向后向前推动脚步跟上不连贯,这都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注重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对象分析】篮球运动是学生较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初二(5)班学生的纪律较好,也比较喜欢运动,但因为初一时学生没有掌握好运球的基本技术,篮球基础较差,加上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项技术动作复杂,要求控制球的水平高,较难掌握,,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技术学习存有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让技能学习与乐趣学习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是重点突破的方向。
篮球教学----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讲述讲授课一、教材简析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特点:这是当对手堵截运球前进的路线时,突然向左或向右改变运球方向,借以摆脱防守的一种运球方法。
如,运球队员从对手右侧突破时,先向对手左侧变向运球,然后向右侧变向。
变向时,右手拍按球的右后上方,把球从自己的右侧按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用肩保护球,然后换手运球,加速前进。
2、实行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之下所确定的篮球教材的内容之一。
根据学生已能较自如地在移动中控制好球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迅速向前推动。
目的是进一步提升运球突破水平,提升手控球水平和手脚协调配合水准。
二、教学目标1、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激发与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2、要求95%学生掌握实行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并能在篮球游戏中尝试使用所学技能。
3、学生身心素质得到锻炼和提升,发展个性,开发潜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地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提升社会适合水平。
4、学生主动学练,有兴趣,有创新,敢于表现自我。
三、教学理念坚持以“快乐体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安排上,紧密注重学生的学练情趣,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理念,我在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篮球实行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为主线,激发学练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开发创新思维。
在教学环境上,充分利用有限的运动场地实行合理的布局,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人手一球得以更多的篮球体验。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讲解加深印象,利用练习体会技术,利用挂图解决难点,利用音乐烘托气氛。
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实行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音像、挂图、音乐及相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协助学生理解篮球运动的知识。
2、教师安排场地及布置器材,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逐字稿
以下是一篇关于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逐字稿: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中非常常用的技术之一,以下是一些步骤和要点,帮助你掌握这项技术:
1. 准备姿势:开始时,你需要保持身体平衡,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双手持球置于胸前。
2. 开始运球:用指尖将球向一侧拨出,同时身体跟随球的方向移动,目光注视着球。
3. 变向换手:当球到达另一侧时,用另一只手的手掌将球接住,同时身体继续跟随球的方向移动。
4. 继续运球:当球回到另一侧时,再次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将球向另一侧拨出,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你到达目的地或完成运球。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要点包括:
1. 保持身体平衡和放松。
2. 用指尖和手掌将球快速、准确地移动。
3. 目光注视着球,以便更好地控制球的轨迹。
4. 练习多次重复,以增强技巧和熟练程度。
在练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时,可以尝试不同的变向方式和速度,以提高你的技术水平。
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使用或不正确的技巧导致受伤。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心得发表时间:2020-03-03T14:24:49.31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9期作者:辛喜[导读]山东省平原县第二中学253100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运球队员利用突然改变运球方向来突破防守的一种运球方法,它在篮球比赛中运用比较广泛。
此技术虽然十分实用,但对学生的运球突破能力、手控制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能力要求很高。
本人从事篮球教学和校队训练已有二十年,深深体会到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重要性。
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初学者易犯的错误,做简要的概述和分析。
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以右手运球向对手右侧突破为例):一、掌握好预备姿势和距离,这是运球突破的条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略屈膝,挺胸抬头,做好护球动作,尽量让球大部分时间粘在手中以便随时做出反应。
即传球、运球和投篮 “三威胁”姿势。
持球队员与防守者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离防守者太远,变向上步时,不能超越防守者;离防守者太近,变向时,易断球。
易犯错误:运球时低头弯腰、没屈膝降低重心、左臂也不屈肘保护球;与防守者的距离掌握不好。
纠正方法:一是原地低运球。
要求: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即降低重心、抬头、无球臂屈肘保护球。
二是变向运球过障碍物练习。
要求:控制好与障碍物的距离。
二、利用假动作迷惑对手,这是运球突破的前提做假动作突破时,要求学生不但要有熟练的控球能力,而且还要有很好地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尤其是小范围内快速移动身体重心的能力。
只有做到“假动作逼真,真动作迅速”,才能在瞬间完成真假动作的转换。
突破时膝盖突然放松,同时脚踝收紧,前脚掌着地,上身同时前倾,左肩微侧,稍稍下沉,右脚前迈(步幅不可过大,重心落在右脚),做顺步突破状,迈步之后仍然是前脚掌着地,从脚掌到膝盖保持紧张。
变向时,利用右脚的前脚掌发力,右脚向左前方迈出,并带动大腿,使身体向左转体。
即实现重心迅速从右向左的转移,但身体重心不要升起。
身体移动与球的变向要同时进行。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方案【设计理念】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课程性质。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
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他运动衔接,对球的保护好等特点。
变向运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以及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
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
本次课为本单元第一次课,主要是让学生巩固行进间运球以及初步尝试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是:(右手变左手为例)运球前进中,右手按拍球的右后上方,使球从自己的体前右侧反弹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脚蹬地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用肩保护好球,换左手运球,向前推进。
该技术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控球能力,还需要手脚的协调配合。
对球性相对较好的同学来说,第一节课初步掌握应该没有问题,但对于控球能力差的同学来说,要掌握该技术不是一节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因此,通过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技术分析以及结合学生的实际,将该节课解决的重点为:变向换手,侧肩护球;难点为手脚配合;易犯错误是:球的变向不明显、手脚不够协调、球变向后向前推进脚步跟上不连贯,这都是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确定】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1. 学生能说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 约75%的学生能初步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60%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跨步、侧肩、换手运球动作。
3.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在游戏中体验运用所学技术成功过标志物的快乐。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说课稿一、设计理念篮球运动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之一。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中心”。
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练习中尽可能地启发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去探索、思考;倡导探究、合作、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分层教学,强调学生的运动体验,让学生享受、体验到篮球运动的快乐及学以致用。
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
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
二、教材、学情分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是篮球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易与其它动作衔接,保护球好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
因此,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
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范文写作通过该项篮球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篮球运动是广大学生,尤其是男同学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制球能力,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学以致用的实用比赛技术,这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兴趣动力。
但女生与男生的基础与学习兴趣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与加强女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女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的预设方面,女生应该与男生体现层次性。
技能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突破的方向。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三、教学内容分析: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
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他运动衔接,对球的保护好等特点。
变向运球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以及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
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
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篮球运动是学生较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
高二(2)班学生的纪律较好,也比较喜欢运动,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篮球运球基础与控制球能力,他们渴望通过学习掌握学以致用的实用比赛技术,这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与兴趣动力。
但女生与男生的基础与学习兴趣相比毕竟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与加强女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女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的预设方面,女生应该与男生体现层次性。
技能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是突破的方向。
五、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1、学生能说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动作要点,了解此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约70%的学生能初步做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基本动作,60%学生能较连贯地完成跨步、侧肩、换手运球动作。
3、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在游戏中体验运用所学技术成功过标志物的快乐。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球的变向换手难点----手控制球,上下肢协调配合,变向换手后“左突左运球、右突右运球”七、教学策略:1、开始部分:采用问题导入课题(问题:在篮球比赛中,当我们运球线路被对方阻截时,我们该怎么办?①停止运球②传球③突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青少年篮球等级考试1—9级
青少年篮球等级考试共分为“四等12级”,其中1到6级由西安USBA等官方考点进行测试,7到9级在西安体育学院进行测试。
1到9级的考试内容如下:
1级:半场跑篮。
2级:左右手半场跑篮。
3级:体前变向跑篮。
4级:全场运球变向行进间低手投篮。
5级:罚篮、全场运球变向行进间低手投篮。
6级:全场多种变向运球勾手上篮、跳投。
7级:传接球跑篮、交叉步突破跳投。
8级:传接球顺步突破跳投、3分球。
9级:3分球、冲抢篮板、传接球跑篮、运球突破、持球突破、跳投。
随着测试等级的增加,难度也在逐级增加,不同测试等级,达标时间不同。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青少年篮球等级考试官网或咨询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