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件鉴定控制程序(含表格)
- 格式:xls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5
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1.0目的规范检验和试验,防止未经检验和试验及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加工和交付。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产品的入库检验和试验、过程控制中的检验和试验及产品最终检验和试验。
3.0职责3.1 技质部是检验和试验的管理部门。
负责编制检验指导书,负责生产全过程的检验和试验,对产品的合格与否进行判断。
3.2 生产车间负责实施生产过程的自检、互检,保证不合格的产品不转序,并配合处理不合格品。
4.0管理程序4.1 进货验证(检验):4.1.1 采购回来的原材料、外协加工模具进厂后,由质检人员根据原材料技术要求或与供方签订的供货合同进行验证。
对原材料的验证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报告》中。
4.1.2进货验证内容包括:a.供货方是否为合格供方;b.原材料供应商应提供该批供货产品的合格证明书,必要时要求提供检测数据和检验报告;c.外观检查,包括产品的包装量、数量、商标、品牌、规格型号;4.1.3验证合格后,方可入库或由生产车间投放生产。
如验证不合格,应通知采购人员联系处理。
4.2过程检验:过程检验分为首检、自检、巡检、工序完工检验4.2.1首(末)件检验4.2.1.1在如下情况时应进行首检,防止工序因素的变化导致成批的报废:a.每批加工的首件;b.调整或改进工艺后加工的首件;c.设备维修或工装更换维修后加工的首件;4.2.1.2首检由质检员进行,质检员应将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上作出标识,并保留到该批产品完工。
首件检验未经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首件检验应填写《工序检验记录》。
4.2.2自检操作人员在正常生产时,应按规定的检查频次、检查项目对加工的产品进行自检,将有缺陷的不合格品挑出,与合格品分开放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4.2.3巡回检验4.2.3.1正常情况下,质检员按关键工序抽检所有产品,发现问题,应尽快分析原因,及时指导作业者或联系有关人员加以纠正,问题严重时,应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要求其改进。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确保产品制造工艺的正确性,以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
3.术语3.1首件:每批次产品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3.2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产品按工艺规程的要求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并为产品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3.3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4.职责4.1 品质部负责组织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4.2 生产车间只有在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才能组织批量生产;4.3各车间有责任配合品质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只有首件鉴定和检验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4.4 品质部应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5.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5.1首件鉴定范围a)新产品(加工工序多或复杂)在工艺定型前的首件;b)不连续的批生产,间隔一年后又恢复生产的首件;c)设计图纸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d)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e)合同要求指定的首件。
5.2首件鉴定的内容a)首件生产所依据的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协调、有效,并能指导生产;b)产品加工的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适合批量生产;c)所用采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d)选用的所有设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要求;e)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f)首件质量与其质量记录是否相符,质量问题是否按规定得到处理;g)有顾客要求的工序是否经顾客签署认可。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确保产品制造工艺的正确性,以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批量不合格品.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
3.术语3。
1首件:每批次产品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3。
2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产品按工艺规程的要求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并为产品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3。
3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4.职责4.1 品质部负责组织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4。
2 生产车间只有在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才能组织批量生产;4.3各车间有责任配合品质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只有首件鉴定和检验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4.4 品质部应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5。
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5。
1首件鉴定范围a)新产品(加工工序多或复杂)在工艺定型前的首件;b)不连续的批生产,间隔一年后又恢复生产的首件;c)设计图纸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d)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e)合同要求指定的首件。
5。
2首件鉴定的内容a)首件生产所依据的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协调、有效,并能指导生产;b)产品加工的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适合批量生产;c)所用采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d)选用的所有设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要求;e)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f)首件质量与其质量记录是否相符,质量问题是否按规定得到处理;g)有顾客要求的工序是否经顾客签署认可。
首检工作管理规范(含表格)首检工作管理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1.1建立书面化的首检作业的控制流程,确保所有首检经过有效确认。
2.0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制造部插装和自动化车间IPQC首检样板的确认。
3.0定义首检指新产品或转线时生产管理需提前按照相关生产资料要求做好第一个产品交由品质部IPQC再次进行物料,工艺及功能的一致性检验确认。
4.0职责4.1.制造部生产领班或组长负责新产品或转线时提前按照相关资料要求做好首检。
4.2.品质部IPQC负责首检的核对检验及确认。
4.3.制造部PIE负责首栓的功能及工艺再次核对确认。
4.4.本指南由品质部负责维护,各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5.0自动化车间首检内容:5.1准备工作:制造部自动化生产领班或组长在收到指令单(计划)后,按照要求填写转拉通知单并知会相关责任部门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如资料、物料、检测仪器设备、软件设置及程序文件拷贝的准备)。
5.2生产管理上料:生产线根据收/发料单,清点相关机型、编号、规格以及站位相符的物料上线,并通知IPQC查料准备贴片。
5.3IPQC查料:IPQC先检查站位表是否与BOM相应位置元件的编号规格描述相符,确认合格后再根据站位表核对物品的站位、编号/规格是否与要求相符(RoHS产品要注意物品是否有相应标示)。
5.4样品送检:技术员按照坐标程序,BOM单、元件摆放位图贴出首板自检确认无误后通知生产管理对元件的方向以及贴装准确性进行初步检查后,开出“IPQC-SMTPCBA首件确认记录表”,并写明指令、客户、机型、批量、PCB板版本号等内容,连同首检样板给IPQC核对。
送检样板为2PCS。
5.5IPQC首检核对:IPQC收到生产线送检的首检样板后核对相关BOM、ECN、图纸等进行首检样板确认。
IE负责复核IPQC确认结果,特别是针对有选贴位置的元件,以及有方向的元件进行复核,以确保首检样板的正确无误。
对于欠料漏空物料的样板:生产线送检单上及“IPQC-SMTPCBA 首件确认记录表”上要备注清楚样板上物料因何原因漏空,并且要写明后续处理方式,且需物控部经理及制造部IE签名确认。
生产三级检验管理程序(ISO9001-2015)1.目的:为使产品实现在生产每个过程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满足产品和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公司的在制品品质管控。
3.职责:3.1操作员负责送检。
3.2品管员负责首件检验、巡回检验、专职检验。
3.3班组长及下工序品管员负责互检。
4.定义:无。
5.内容:5.1首件检验:5.1.1首件检验的时机:5.1.1.1开机生产后的第一件产品;5.1.1.2机器、模具维修后的第一件产品;5.1.1.3原材料更换后的第一件产品;5.1.1.4员工交接班后的生产的第一件产品。
5.1.2首件必须由操作员报检/送检的形式,品管接到首件检验通知必需在2分钟内进行检验。
首件检验较多时,品管员需先通知的先检验。
5.1.3首件不合格时,继续调整机台设备及操作方法,直到首件确认合格为止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5.1.4首件要在产品生产前报检/送检,不可以待产品全部生产完成后再去报检/送检。
5.1.5首件必须填写《首件检验记录表》,由生产操作员填写,填写完成后将首件产品与《首件检验记录表》一起交至品管员处进行报检,品管员经检验合格后在《首件检验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5.1.6首件样品必须保留在机台旁边,在本次生产完成后由现场班组长或品管人员与末件产品做对比检查,确认产品是否发生变异,若已经发生变异,须及时向前追溯。
5.2自检:5.2.1操作员对照首件、图纸、工艺及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对产品外观、尺寸、结构进行确认,特别是需要组装的产品,要进行实配。
5.2.2自检人员在自检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要立即停止生产,上报现场主管,且通知品管员现场确认,经确认不可使用后要继续向前追溯,直追溯到第一件不良品为止;不良品要及时隔离且标示,由生产部及时安排人员返修,返修后由现场班组长及品管员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5.2.3品管员要对异常进行记录,为下次生产做预防,从根本上去避免此种不良的再次发生;再次生产该产品时要将此次的不良原因告知生产人员,并将首件挂在设备旁边;5.2.4要为生产员工提供必要的自检条件及手段;(例如检验标准和检验器具等)5.2.5自检频率:随机,不固定,但要保证每类别产品数量较多5次以上,10PCS 以下的产品数量需要全检性的自检;5.2.6在自检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相关人员支持、配合的要及时提出,上报现场主管或品管员处理,不允许自作主张,盲目生产,导致批量不良出现。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新产品或已存在的老产品有重大变更时的首件鉴定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铁路机车新产品或已存在的老产品有重大变更时的首件鉴定及供应商/材料首件鉴定。
3参考文件:记录控制程序4职责:本流程与程序为质量部归口责任管理,其它职责参见9条款中流程图定义.5定义和缩写:QTP: 产品合格认证程序6内容:6.1技术部依据客户要求及规范编制与下发产品的QTP;6.2技术部依据QTP的要求,评估并确认产品的测试能力;6.3技术部和生产部共同完成首件的生产;6.4如果客户需要第三方测试报告,技术部负责填写《产品认证/测试(第三方)申请表》,得到批准后,送样到第三方测试中心,批准后的第三方测试申请表交给质量部备案;如果客户认可公司内部测试,技术部负责填写《测试申请单》并完成测试;6.5由第三方测试的,质量部负责跟踪测试结果,把第三方测试报告给技术部;由内部测试的,技术部依据QTP要求完成测试,提交测试报告;6.6如果第三方测试或内部测试结论为合格,项目小组组长应组织进行内部首件鉴定并形成报告;如果为不合格,技术部负责新产品的改进,并重新开始首件生产与测试;6.7如客户需要,销售部应向客户提交首件鉴定申请并组织提交首件鉴定资料,并与CS一起负责来公司首件鉴定的日程安排与管理。
如果鉴定结论为有条件通过或不通过,质量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纠正措施并提交于客户。
6.8对于供应商材料的FAI过程可按《新材料评审认证表》执行,其需得到技术与质量部门的批准,具体见文件《新材料认证评审控制程序》。
6.9依据产品开发时对关键物料的风险评估,对F3级材料须进行首检工作,质量部组织参照《关键物料首件鉴定表》对供应商及物料进行首检工作。
7表格与记录QTP测试报告首件鉴定表关键物料首件鉴定表测试申请表产品认证/测试(第三方)申请表8更改摘要:9流程图。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确保产品制造工艺的正确性,以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
3.术语3.1首件:每批次产品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3.2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产品按工艺规程的要求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并为产品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3.3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4.职责4.1 品质部负责组织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4.2 生产车间只有在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才能组织批量生产;4.3各车间有责任配合品质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只有首件鉴定和检验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4.4 品质部应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5.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5.1首件鉴定范围a)新产品(加工工序多或复杂)在工艺定型前的首件;b)不连续的批生产,间隔一年后又恢复生产的首件;c)设计图纸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d)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e)合同要求指定的首件。
5.2首件鉴定的内容a)首件生产所依据的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协调、有效,并能指导生产;b)产品加工的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适合批量生产;c)所用采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d)选用的所有设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要求;e)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f)首件质量与其质量记录是否相符,质量问题是否按规定得到处理;g)有顾客要求的工序是否经顾客签署认可。
Procedure Document 程序文件
IFAI Control内部首件鉴定控制程序 Q-MSP-0023REV.03 1/11 Internal Document内部文件 Internal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FAI) Control 内部首件鉴定控制程序
Prepared by/Date 编制/日期: Approved by/Date 确认/日期: Released by/Date 批准/日期: Silijuan/QS Engineer 司丽娟/体系工程师 Wangyi/Quality manager 王奕/质量经理 Alain/ QS Manager representative Alain/质量体系管理者代表
Name / Function 姓名/职位 Name / Function姓名/职位 Name / Function姓名/职位 The original signed copy of this document is held by the Quality Dept.签字原件保存在品管部
Document number 文件编号: Language语言 Version: 版本 Status / Distribution No./Date 受控状态/发放号/日期
Q- MSP- 0023 CE 03 Procedure Document 程序文件
IFAI Control内部首件鉴定控制程序 Q-MSP-0023REV.03 2/11 Internal Document内部文件 Revision History 修订记录 Revision 版本 Date 日期 Revised Sections, Description, Reason for changes 修订章节,描述,更改原因 00 2008-10-12 IRIS system is established, first revision is released. IRIS体系建立,初始版本 01 2009-04-02 According to implement of first revision, modify item 6.6 Suppliers’ FAI Process Flow and FAI Application Form, define the sequence and requirement of IFAI and customer FAI; modify item 6.2 and 6.5. Revision is updated.综合初版实施情况,修订6.6供方FAI流程及首件鉴定申请表;明确内部首件鉴定与客户首件鉴定的顺序及要求,修订6.2及6.5条款;更新版本。 02 2010-07-22 Document template update, stipulate IFAI procedure, and replace the original procedure document ”FAI Control Procedure” Q-MSP-0023REV.01文件模版更新,规定内部首件鉴定流程,替代原程序文件《首件鉴定控制程序》Q-MSP-0023REV.01 03 2010-08-20 Modify flowchart, Revision update根据管理要求细化流程,版本更
铁辉工贸企业标准THJY-02-SJJDCX- A10首检鉴定控制程序2016-02-19 发布 2016-03-01 实施铁辉工贸发布1前言本标准由技术质量部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质量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技术质量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批准人:本标准于2016年2月首次发布。
2首件鉴定控制程序1 围对于新产品或重大升级产品的首件进行过程和成品的全面检查,以确保设计图纸、生产工艺满足产品要求,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
适用于公司部、客户及供应商产品及零部件的首件鉴定的实施。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THCG-02-GFCX-A02 供方管理程序THJS-02-BHCX-A0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THRL-02-YGCX-A01 员工管理制度THJS-02-JYCX-A02 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3 术语和定义3.1 首件产品对于改变加工对象或设计、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后生产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首件(批)产品称为首件产品;3.2 首件检验(FAI)为防止批量不合格品的产生,对新产品、重要特性发生变更的产品或生产间隔1 年以上的产品,在其首次批量生产时,对其代表性质量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和记录的活动。
3.3 部首件鉴定(IFAI):公司部组织的首件鉴定。
客户首件鉴定(CFAI ):由客户方在现场进行的首件鉴定。
供方首件鉴定(SFAI):指公司对工序外协供应商产品进行的首件鉴定。
4 管理职能1业务部负责与顾客联系有关首件鉴定、沟通的事宜;2生产部联系和解决工序外协供应商相关首件鉴定事宜及供应商不符合项整改的跟踪;3技术质量部技术组负责编制首检鉴定的相关技术文件并关闭最终的整改项目;4技术质量部检验组负责首件产品的相关技术要求的控制,负责对供方的产品进行首件检验;4.5 生产部负责首件鉴定的配合工作。
5管理容与要求1鉴定需求识别2当新项目的产品、当前产品进行重大升级或者当前产品工艺变更时,需对首件产品进行鉴定。
过程品质控制程序(ISO9001-2015)1、目的对本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测和试验,以判断产品加工过程状态是否合格,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标识和控制。
确保只有经检测、试验合格的产品才能继续生产。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术语3.1首件:指下列情况下生产的第一件合格产品。
a)每个工作班次开始;b)生产中更换操作者或更换品种后;c)更换模具、工装、机床维修后;d)工艺文件做了更改后。
3.2末件:是在班次结束,更换新品种前及调整生产设备、工装和工艺参数前生产的最后一件产品。
4、职责4.1品质部4.1.1负责过程质量检验标准文件的制定;4.1.2负责生产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及检验记录的归口管理,并配合技术部进行产品的检验策划;4.2技术部4.2.1负责生产流程计划与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4.2.2负责产品生产工艺的确定及工艺改进;4.2.3负责产品标准作业指导书的编制;4.3生产各车间4.3.1负责产品生产工艺的调整;4.3.2负责生产前各种物料的准备,工序作业中的自检;4.3.3负责对已检产品进行标识控制和处理并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得转入下一工序或加工使用。
5、工作程序5.1产品检测策划5.1.1技术部对产品的过程生产制定控制计划,及生产工艺流程。
5.1.2品质部根据产品技术部编制的《控制计划》,制定产品工序质量检验指导书,并对检验项目配置相应的检测工具。
5.1.3品质部和生产部根据产品的试制进度计划,对IPQC,组长及操作工进行产品质量、检验要求及量检具使用的培训。
5.2产品生产准备5.2.1在生产开始前生产车间组长对人员进行生产安排,并向操作工明确生产作业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5.2.2技术部技术员对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装夹具进行检验和验证,是否处于可生产的状态,各种生产物料是否齐备。
5.2.3IPQC对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和过去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向生产员工进行说明,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检查。
首件鉴定程序1目的规定了首件鉴定的职责、鉴定对象、鉴定内容、工作程序、报告和记录。
其目的是对生产的首件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审查,以核对是否符合设计和技术文件的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军品试制、批量生产前和批量生产中有重大更改后生产的军品的首件。
3 职责首件鉴定由工艺部门归口管理并组织实施;质管、设计、检验部门、生产单位参加。
若首件鉴定作为生产(工艺)定型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作为合同的指定项目,顾客代表应参加。
4 程序4.1 鉴定对象4.1.1 试制产品的成品及重要的零、部、组件的首件;4.1.2 生产(工艺)定型批的成品的首件;4.1.3 在成批生产过程中,产品图、技术条件、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制造的首件;4.1.4 产品转厂生产,停产两年以上复产制造的首件;4.1.5 合同要求指定的项目。
4.2 鉴定内容4.2.1 图纸、技术文件应正确、完整、协调、统一有效。
4.2.2 首件与设计要求的符合性。
4.2.3 选用的器材与规定要求的符合性。
4.2.4 选用的加工设备、试验设备、检测设备、工艺装备和计量器具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5 生产环境条件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4.2.6 首件质量记录完整,文实相符。
4.3 工作程序4.3.1 《首件鉴定目录》由工艺部门编制,总工程师批准。
若首件鉴定作为生产(工艺)定型的一个组成部份,或作为合同指定的项目,顾客代表应参加会签。
4.3.2 生产单位负责组织首件的加工,单独开具工序流程卡,并加盖“首件”印记。
作为首件加工的零件应明确标识,加盖“首件”印章或挂“首件”标志(签)。
4.3.3 检验部门对加工的首件按规定进行检验,做好原始记录,并填写《首件检验报告》。
4.3.4 由企业主管领导主持召开鉴定会:a) 审查首件的制造过程;b) 填写《首件鉴定报告》;c) 对鉴定中提出的有异议的问题进行复验。
4.3.5 鉴定合格的首件按工艺路线流转或保存。
4.3.6 鉴定未被通过的首件,允许用后续产品递补,重新进行首件鉴定。
编号:CDBJ/SJ-001产品首件鉴定程序综合办公室2015年4月发布 2015年4月实施编辑:审核:批准:产品首件鉴定程序1.目的为确保新产品制造工艺的正确性,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
3.术语3.1首件: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
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3.2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部件按设计图样和工艺规程的要求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并为零部件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3.3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
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4.职责4.1 检验员负责组织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4.2 操作者只有在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4.3各部门有责任配合检验员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只有首件鉴定和检验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5.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5.1首件鉴定范围a)新产品(加工工序多或复杂)在工艺定型前的首件;b)不连续的批生产,间隔一年后又恢复生产的首件;c)设计图纸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d)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e)合同要求指定的首件。
5.2首件鉴定的内容a)首件生产所依据的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协调、有效,并能指导生产;b)产品加工的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适合批量生产;c)所用采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d)选用的所有设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要求;e)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f)首件质量与其质量记录是否相符,质量问题是否按规定得到处理;g)有顾客要求的工序是否经顾客签署认可。
Internal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FAI) Control 内部首件鉴定控制程序Prepared by/Date 编制/日期: Approved by/Date 确认/日期: Released by/Date 批准/日期:Silijuan/QS Engineer 司丽娟/体系工程师Wangyi/Quality manager王奕/质量经理Alain/ QS Manager representativeAlain/质量体系管理者代表Name / Function 姓名/职位Name / Function姓名/职位Name / Function姓名/职位The original signed copy of this document is held by the Quality Dept.Document number文件编号:Language语言Version:版本Status / Distribution No./Date受控状态/发放号/日期签字原件保存在品管部Q- MSP- 0023 CE 03Revision History 修订记录Revision 版本Date日期Revised Sections, Description, Reason for changes修订章节,描述,更改原因00 2008-10-12 IRIS system is established, first revision is released.IRIS体系建立,初始版本01 2009-04-02 According to implement of first revision, modify item 6.6 Suppliers’FAI Process Flow and FAI Application Form, define the sequenceand requirement of IFAI and customer FAI; modify item 6.2 and 6.5.Revision is updated.综合初版实施情况,修订6.6供方FAI流程及首件鉴定申请表;明确内部首件鉴定与客户首件鉴定的顺序及要求,修订6.2及6.5条款;更新版本。
3) 发生异常或工艺更改后的首件产品。
2、 检验流程3、 2.1.1装配新产品检验流程4、 1)装配车间班组依工艺流程加工调试 ,并按检验标准、要求进行自检5、 2)品管IPQC 人员在装配加工调试时:《应调出各相关检验依据文件或样品 ,1并从旁协助和同时 就外观等易于判定之特性予以确认6、3)装配班组认定生产之产品合乎要求时,将该首件交IPQC 进一步检验7、4)1 PQC 人员依据检验文件、规范,对首件进行全面的检查,1如判定不合格,1应向装配班组提 出•并要求改善,直到判定合格为止-8、5)1 PQC 判定合格,或判定不合格但属设计问题或装配班组无法改善之问题时 由IPQC 填写《首件检验报告》一式三联,呈品质主管审核-9、6)经品管主管审核之 《首件检验报告》 及首件产品由IPQC 人员直接送往技术部门,1由技术二、1、目的:三、为确保生产品质,避免出现批量性品质问题,特制定本规章。
四、2、适用范围五、本公司各制造单位的生产加工过程 ,1均应进行首件检验FI 并依本规章执行。
六、3、权责七、1)品管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八、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九、--、首件检验规定 十、1、定义卜一、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制造单位各工序加工生产的产品 求后I,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台)产品(半成品、成品)。
十二、.首件检验时机十三、1)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十四、2)每一制造命令(订单)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1经自我调试确认P 判定合乎要员作检验。
7)技术部技术人员经检验后,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兀并填入《首件检验报告》中- 8)技术部、品管部判定合格后,《首件检验报告》一联由品管部保留,1 一联由开发部保留,一联转制造部,制造单位可以正式量产•9)技术部、品管部判定不合格时,如属装配原因时:PI应由装配班组改善、调试直到合格为止;如属设计原因时P应停止生产?由技术部负责拟出对策加以改善后M方可恢复生产F并需重新作首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