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大气系统能量平衡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51
地-气能量平衡与全球气候变化摘要:地球表面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运动过程,太阳辐射是维持平衡的主要源泉,太阳辐射在到达地球以前要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最后吸收约太阳辐射的47%,天气和气候就决定于接受太阳辐射和散失热量之间的平衡, 气候系统能量收支的全球长期平均应该是平衡的。
因为驱动气候系统的所有能量均来自于太阳,能量平衡意味着进入的全球太阳辐射总量必须等于被反射的太阳辐射与气候系统射出的红外辐射之和。
全球辐射平衡的扰动被称为辐射强迫,它是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的。
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
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其过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关键词:能量平衡太阳辐射温室效应气候变化1引言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
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
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辐射分为两部分:一是太阳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部分,称为直接辐射;而是经过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
两者之间之和,即为总辐射。
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一部分被地面所反射。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完全决定于辐射平衡。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地气能量平衡系统的破坏,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将日趋严重。
正如美国著名的气候科学家杰里·马尔曼说,“确凿的证据是明摆着的。
”如果仅就人类自身目前的感受而言,气候变暖的感觉似乎并不坏:油价降下来了,天寒地冻的感觉没了……不过,科学家理性而严谨的分析会让你透过眼前的表象看得更远:在不太远的未来,人类将不得不承受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比如说数十亿人缺水、南北两极冰盖将迅速消融,海平面升高将导致一些岛国的消失,暴雨、干旱、热浪等极端天气将频繁出现,生物链被打乱以及传染疾病肆虐等。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1. 大气层:- 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约10-15公里的大气层,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气候现象和天气变化。
对流层中的空气循环形成了风和气候系统。
-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15-50公里,大气层中的气流基本上是水平流动的。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起到了屏蔽紫外线辐射的作用。
-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20-50公里,含有大量的臭氧分子,起到过滤紫外线的作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2. 水体:- 海洋:地球表层的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约71%,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
海洋对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提供食物资源等起着重要作用。
海洋中的洋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也对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 湖泊:地球表层的湖泊是由淡水组成的水体,对于维持地区的水循环、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等具有重要意义。
湖泊中的水质和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对周围环境和生物群落有着重要影响。
- 河流:地球表层的河流是水体在陆地上流动的一部分,它们对于水循环、土壤侵蚀和提供淡水资源等起着重要作用。
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对周围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 冰川:地球表层的冰川是由积雪和冰形成的,它们对于地球的水循环、气候调节和海平面的变化等有重要影响。
冰川的融化速度和冰川水资源的变化对地球气候和水资源分配有着重要影响。
3. 陆地:- 大陆:地球表层的大陆是由地壳构成的陆地部分,包括七大洲和一些岛屿。
大陆上的地形地貌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
大陆地壳的构造和地质活动对地球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演化有着重要影响。
- 植被:地球表层的植被是陆地上的植物群落,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
植被对于土壤保持、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起着重要作用。
植被的分布和类型受到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 土壤:地球表层的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和有机物分解形成的,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同时也是水分和养分的储存和传递介质。
地球气候系统能量收支平衡地球气候系统能量收支平衡地球气候系统能量收支平衡是指地球上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平衡。
这个平衡对于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气候系统主要接收来自太阳的能量。
太阳辐射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太空传递到地球上。
其中大部分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照射到地球表面,被陆地、海洋和大气层吸收。
地球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支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转。
另外,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还吸收和储存了大量的太阳能量。
然而,地球也向宇宙传递能量。
这主要通过地球的辐射来实现。
地球吸收太阳辐射后,会以辐射的形式向外界释放热量。
地球表面的辐射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释放,一部分由大气层吸收,一部分则逃逸到太空中。
地球气候系统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需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输入的能量多于输出的能量,地球会变热,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相反,如果输出的能量多于输入的能量,地球会变冷,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这种情况下,地球可能会进入一个寒冷的气候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冰河时期。
为了维持地球气候系统能量的平衡,我们需要注意能源的使用和保护。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转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全球变暖的风险。
此外,保护森林和海洋也能够帮助吸收和储存更多的能量,维持地球气候系统的平衡。
总而言之,地球气候系统能量收支平衡是地球气候稳定的基础。
只有保持能量的平衡,我们才能够维持一个适宜的气候环境,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采取行动减少能源消耗,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大气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大气辐射传输和能量平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大气、海洋和陆地的热力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辐射传输的基本原理开始,逐步探讨大气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的关系。
1. 大气辐射传输的基本原理大气辐射传输是指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并到达地球表面的过程,以及地球表面反射、散射和向大气层发出的辐射传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会被散射、吸收和反射,地球表面则会反射、辐射和传导能量。
大气辐射传输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辐射传输方程上,该方程描述了辐射传输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2. 大气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的关系大气辐射传输的特点决定了能量平衡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
通过大气辐射传输,太阳能量从太阳辐射源传至地球,其中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一部分被散射和反射,最后到达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吸收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然后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向大气层释放能量。
大气辐射传输和能量平衡之间的关系在维持地球气候系统的热力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大气辐射传输的影响因素大气辐射传输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气成分、云层、大气湍流等。
大气成分(如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等)对辐射传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吸收和散射方面。
云层对辐射传输有较强的遮挡作用,既会散射太阳辐射,还会吸收和反射来自地面的辐射。
大气湍流则通过对流和辐射的相互作用来影响辐射传输的过程。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研究大气辐射传输和能量平衡的机制至关重要。
4. 气候变化对大气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的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大气成分的变化对大气辐射传输和能量平衡产生了重要影响。
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大气层的膨胀,从而改变大气的透明度和散射特性。
此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大气中温室效应的增强,加剧了大气辐射传输和能量平衡的变化。
因此,理解气候变化对大气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的影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大气辐射传输与能量平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的热力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球能量循环解析地球能量循环是指太阳能在地球大气、地表和海洋中的循环过程。
这一循环过程涉及到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表和海洋的物理过程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
地球能量循环对于地球的气候、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循环的起源。
太阳辐射主要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这些辐射穿过大气层直接照射到地表和海洋表面,并且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2. 大气吸收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是地球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
大气中的各种气体和气溶胶对太阳辐射有不同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其中以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最强。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后会产生大气加热和辐射能量,成为地表和海洋的次生能源。
3. 地表和海洋物理过程地表和海洋表面的太阳辐射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吸收和反射。
其中,地表的岩石、土壤和水体会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能,随后释放到大气中。
而海洋则会吸收和贮存大量的太阳辐射能量,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产生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
4. 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量,植物的生长和呼吸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
动物和微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获取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热能。
这些能量转化过程对地球能量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地球能量平衡地球能量循环通过各种物理和生态过程实现能量的平衡。
太阳辐射提供能量输入,大气和地表的物理过程实现热量的转移和平衡,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维持了生物圈内的生命活动。
这种平衡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地球能量循环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系统,由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表和海洋的物理过程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共同完成。
这一循环过程对于维持地球的气候、生态平衡和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研究地球能量循环,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机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
地球能量循环的复杂性地球能量循环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地气系统辐射平衡
地气系统辐射平衡是指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球向外辐射的热能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一、太阳辐射能量
太阳辐射能量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其波长范围从紫外线到红外线,其中可见光占据了大部分。
太阳辐射能量在进入大气层时会受到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最终只有一部分能够到达地表。
二、地球向外辐射的热能
地球向外辐射的热能主要来自于地面和大气层中的热量。
这些热量会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向上移动,并最终通过大气层顶部向宇宙空间散发出去。
三、影响因素
1. 大气成分:不同成分对太阳辐射和热能的吸收和散射具有不同的影响。
2. 地表特征:不同类型的地表对太阳辐射和热能的吸收和反射也有影响。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会导致大气成分和地表特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地气系统辐射平衡。
四、影响机制
1. 温室效应: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热能并将其重新辐射回地球表面,从而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 反照率效应:地表反照率越高,太阳辐射能量被反射回大气层的比例就越高,从而减少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到达地表的量。
五、应用
1. 气候预测:了解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对于预测气候变化非常重要。
2. 农业生产: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太阳辐射和热能的需求不同,了解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3. 能源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了解地气系统辐射
平衡后可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综上所述,了解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对于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气层中的热力学过程与能量平衡分析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方的气体包层,它起着关键的保护作用,并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大气层中的热力学过程和能量平衡是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关键。
本文将对大气层中的热力学过程和能量平衡进行分析。
1. 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大气层通常分为四个主要的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方,其上层为平流层,该层以稳定的温度和气压变化特征而闻名。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上方,其上层为热层,该层以高温度和高气压特征而闻名。
2. 大气层的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气体在吸热或放热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在大气层中,热力学过程主要包括辐射、对流和传导。
(1)辐射:辐射是指由太阳向地球传播的电磁波。
太阳辐射通常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
地球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能,这是大气层中的一个重要热力学过程。
(2)对流:对流是大气层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是指由于温度差异引起的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
太阳辐射使地面升温,暖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导致气候变化和天气现象。
(3)传导:传导是指通过物质颗粒的碰撞传递热量。
在大气层中,传导主要通过空气分子之间的碰撞传递热量。
3. 大气能量平衡大气层的能量平衡是指入射到大气层的能量与从大气层散发的能量之间的平衡。
能量平衡对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有着重要影响。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太阳辐射在进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散射、反射和吸收等过程,一部分太阳辐射被地表吸收,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和散射。
(2)地球辐射:地球辐射是指地球表面向大气层释放的能量。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会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去。
大气层中的部分气体和云会吸收地球辐射,并再次向地面散发。
(3)能量平衡:大气能量平衡关系到地球的气候和天气变化。
如果进入大气层的能量大于散发的能量,地球将升温;反之,地球将冷却。
能量平衡可以通过调节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云量等来实现。
总结:大气层中的热力学过程和能量平衡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能量收⽀平衡! 辐射平衡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辐射收⼊与⽀出的差值称为辐射平衡或辐射差额。
当物体收⼊的辐射⼤于⽀出时,辐射平衡为正;反之,为负。
在⼀天内,辐射平衡在⽩天为正值,夜间为负值。
由于太阳能在所有影响地球表⾯的能量中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因此影响地球表⾯热量平衡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
忽略其他因素,关于全球的热量平衡问题可以从以下⼏个⽅⾯来考虑:第⼀:如果把地球表⾯和⼤⽓(地⽓系统)看作⼀个整体的话,其热量收⽀为:输⼊:太阳辐射100⽀出:地⾯和⼤⽓反射34+⼤⽓射向宇宙空间部分60+地⾯辐射直接射向宇宙空间部分6=100整体收⽀平衡。
第⼆:单独研究⼤⽓的收⽀状况:收⼊:吸收太阳辐射19+地⾯潜热输送23+地⾯湍流输送10+吸收地⾯辐射114=166⽀出:⼤⽓辐射向宇宙空间60+⼤⽓射向地球表⾯(⼤⽓逆辐射)106=166⼤⽓系统热量收⽀平衡。
第三:单独研究地⾯系统的收⽀状况:收⼊:吸收太阳辐射47+吸收⼤⽓逆辐射106=153⽀出:潜热输送23+湍流输送10+地⾯辐射120=153地⾯系统热量收⽀平衡。
注:地⾯辐射和⼤⽓辐射之所以都会⼤于100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热量输送⼤部分是相互的,这种情况下整个地⽓系统真正损失的热量并不多。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达德空间研究所的著名⽓候变化科学家James Hansen等⼈最近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介绍考虑了温室⽓体增加和⽓溶胶的⽓候模式模拟的结果。
计算表明,地球现在每平⽅⽶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反射到太空的能量⾼出0.85±。
这⼀能量不平衡被过去10年对海洋热容量增加的精确测量证实。
⽂章认为,地球的⽓候系统有明显的热惯性特征,由于温室⽓体增加所致的⽓温升⾼会有滞后现象,这⼀点对政策决策者有重要意义,如果现在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温室⽓体排放,则⽓温上升势头会得到遏⽌,否则热惯性意味着⽓温将会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