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血压急骤下降,心率无大改变(继发于低血容量者可 有心动加速)
5.立即卧床症状可缓解
三、心脏性(心血管性)晕厥
1、作为心脏性最常见病因的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传导系统疾病、 植入抗心律失常器械功能障碍。 心动过速,如阵发性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和药物诱发 的心律失常。
2、其它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病 梗阻性心脏瓣膜病 急性心肌梗死 / 缺血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心房粘液瘤或心房肿瘤 心包疾病 / 心包填塞 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 血管盗血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症) 肺动脉栓塞 / 肺动脉高压
脑代谢率极高,脑组织占人体体重的 2% ,耗氧量却达 20% 。能源储备如氧气、糖、 ATP 却十分有限。使得大 脑需要持续的能量和氧气供给。 能量和氧气供给依赖于供的血液量,正常全脑的血流量 为 800~1200/min ,血流量受下列因素影响:平均动脉 压、平均静脉压、颅内压、脑血流阻力(主要为脑血管 阻力及血液粘稠度)。脑的灌注压大概就是平均动脉压 与平均颅内压之差。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可在相对 较宽的灌注压力范围内,维持脑血流的稳定。 平均动脉压的维持受心率、心排血量和和血管阻力影响, 当这三者变化时,且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不能保证 正常的脑血流的供应则造成患者意识丧失。
三、晕厥后期 意识恢复,对周围环境能正确理解,仍有面色苍白,全 身软弱无力,不愿讲话或活动,或者有恶心、打哈欠、 过度换气、心动过缓、头痛,偶有精神错乱。
晕厥病因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VVS,又称反射性晕厥) 二、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 三、心脏性(心血管性)晕厥
一、神经介导性晕厥
1、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VVS,也称血管减压性晕厥、单纯 性晕厥),通常由非血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所致,为最常见的 晕厥原因。 VVS是由多种因素触发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和 心动过缓所致的自限性是晕厥发作。发病主要是因为交感神 经和迷走神经调节反射存在障碍引有关,由于外周化学或机 械感受器受到刺激,冲动传入延髓的心血管调节中枢,引起 神经血管反射,患者从交感神经兴奋突然转为抑制,而迷走 神经则过度激活,其传出纤维分别作用于血管和心脏,导致 外周张力突然降低,引起低血压;同时,由于心脏起搏传导 受到抵制,引起窦性心律突然骤降,造成大脑缺血、缺氧, 从而发生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