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概述1
- 格式:ppt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27
视听语言(名词解释+分析题)词解释言:视听语言又称影视语言,是以影像和声音运动幻觉为基础,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
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作用结束时,物像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的时间,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理:又称格式塔心理,是指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心理倾向。
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就是指在摄影画面的有效框架中对各种结构的安排,以体现你的拍摄意图和表现你的拍摄构思。
黑、白、灰的颜色在画面构成中的比例关系。
影调在画面中表现为景物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也叫强烈调。
画面中明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景物的亮暗层次少,缺乏过渡,结人以超犷、硬朗的感觉。
又叫柔和调、柔调。
画面中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给人以柔和、含蓄、细腻之感。
中间调,又叫标准调。
明暗兼备、层次丰富、反差适中。
是指被摄人物或者景物在画面中呈现范围的大小。
当镜头对焦于无穷远处时,影片面至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即焦点到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
景深又称景深范围,是指处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对象在底片上能获得清晰影像的空间范围。
镜头拍摄其实就是一种极快的摇摄,所以又称甩摇、甩、闪摇、闪摇镜头等。
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主要是借助景物或道具来揭示思想抒发情感,起到介绍环境、叙述事件、传情达意的作用.直射光:又叫“硬光”,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照明。
:指光源被遮挡,光线通过多种途径绕开遮挡物,形成无方向性、均匀的、无阴影的照明。
:轮廓光是使被摄对象的边缘产生明亮的光线,勾划出被摄对象外沿的轮廓线条,突出被摄主体,使画面增强纵深感和立体感。
影视视听语言影视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文化形式,视听语言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通过图像、声音以及演员的表演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影视视听语言的运用能够深入触动观众的心灵,营造出独特的视听体验。
本文将探讨影视视听语言的种类、特点以及其对观众的影响。
影视视听语言的种类音效音效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各种声音的运用来丰富影片的视听效果。
音效可以分为自然音效和创意音效两类。
自然音效是指真实的环境声音,如风声、雨声、车辆行驶声等。
创意音效是通过合成或改造声音来产生的,用于表达一些特殊的情感或场景,如科幻电影中的太空飞船声音或恐怖电影中的惊悚音效。
配乐配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衬托出情绪、营造氛围以及增强场景的感染力。
配乐分为背景音乐和主题曲两种。
背景音乐在整个影片中贯穿始终,增强观众对情节的体验,它可以通过改变节奏、音调和乐器的运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主题曲通常是影片的一首歌曲,它既可以通过歌词表达剧情,也可以通过旋律传达主题。
台词台词是演员在影视作品中所说的台词,它不仅仅是角色对话的表达,还包含了表演者的情感和表演方式。
台词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需要考虑节奏、语调、语气以及情感的表达。
优秀的台词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和剧情,并且产生共鸣。
影视视听语言的特点多元化影视视听语言是多元化的,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影视作品中的各种视听元素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
例如,背景音乐可以通过和画面配合来凸显情绪,而配乐则可以通过旋律和节奏来表达角色的心情。
这些多元化的语言元素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
感染力优秀的影视作品具备很强的感染力,影视视听语言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角色的情感。
音效、配乐和台词的有机结合可以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加深观影体验。
线索提示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可以起到线索提示的作用。
视听语言讲义(修改版)第一节影视视听语言概述一、影视视听语言的早期形成史(一)萌芽时期:(1825—1895)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开启了影像视听时代的大门。
1825年发明的“幻盘”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最初始的基础;1872-1878年,英国摄影师慕布里奇的“奔马”拍摄实验。
1877年,雷诺(动画之父)的“活动视镜”利用该原理,但是在内容上进一步改进。
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使影像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
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二)单镜头时期:卢米埃尔时期(1895—)《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基本特征:(路易•卢米埃尔)1、抓住了物体运动这个特征2、摄影选择的角度是电影化的3、出现了故事片(事件片)来自生活,有头有尾的时间4、全部是单镜头5、电影风格是纪实性,人为参与降到最低(三)戏剧性分镜头时期:梅里爱(1896-)《贵妇失踪》《太空旅行记》把杂耍、魔术与电影结合,把戏剧引入电影1、发明了电影特技(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到访、叠化)2、乐队指挥式的机位、死板的全景3、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镜头4、题材广泛,科幻、神话居多,审美上酷爱人工环境5、把舞台东西板报银幕上来6、电影的风格是表现性,假定性和故事性(四)电影结构的出现时期:鲍特(1904-)《一个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1、分场景,出现了分镜头和特写2、多个空间、多场景完成了叙事3、首次使用了平行蒙太奇,交叉剪辑4、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五)完整的视觉语言形成时期:大卫•格里菲斯(美)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党同伐异》《一个国家的诞生》12本,1200多个镜头,使电影表现潜力得到空前的发挥。
《视听语言》第一周:1、讲授内容:序概论:1、视听语言的含义2、视听语言的学习方法第一章新世纪的国际化语言第一节视听:新纪录媒介第二节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第三节影视作品的构成2、其它: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基础知识背景情况。
3、观看影片观摩影片《荣誉》、《天堂影院》的相应段落序概论:关于视听语言1、了解学生实习概况2、自我介绍3、提问:你心目中最喜爱的影视导演4、概述课程设置意义和学习方法5、指导学生记电影读解笔记6、正式讲课并放影片片断序关于视听语言1、视听语言的含义我们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表达, 影像艺术更是如此。
电影电视通过光波和声波进行的视听化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视听语言。
乐语言一样,有语言元素,有语法,有修辞,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从大的方面 ,可以将视听语言分为影像、声音、剪辑三大部分。
法国高等电影学校的入学考试题有七道,年年不变,任选四题。
其第一题是用十五段随意选出的例子,试剪辑成一段有趣的视觉段落,第二题是 : 用一盘录有各种音响素材的磁带,试剪辑成一段有趣的声音段落。
其目的是要分别考察学生的视觉构思能力和听觉构思能力。
电视和电影这一对孪生姐妹,在国外又叫视听艺术。
其实舞台上的综合艺术,都是包括了视和听的。
它们和音乐美术不一样,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
而舞台上的歌剧、舞剧、话剧,各种地方戏曲,都是综合了其他各门独立艺术的长处而产生的。
虽然它们的表现方法各异,话剧主要以对话表达剧情、歌剧主要以歌唱供人们欣赏。
然而,都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里把故事情节人物展示在人们面前,既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也诉诸于人们的视觉。
但是,由于舞台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人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是极为有限的。
电视和电影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上的极大自由,为人们视觉和听觉上的满足,提供了从所未有的方便。
舞台只有几十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几个固定的有限场景。
电视和电影则可以把五彩缤纷的整个世界呈现在你的面前。
如果说电影银幕是剧院墙壁上的一个奇妙的窗口,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来观望广阔的世界,电视则已经把这个窗口开到了你的家里。
名词解释1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又称影视语言,是以影像和声音运动幻觉为基础,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
2视觉暂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作用结束时,物像仍在视网膜上滞留~秒的时间,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暂留”原理。
3完形心理:又称格式塔心理,是指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心理倾向。
4镜头: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5长镜头: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6构图:就是指在摄影画面的有效框架中对各种结构的安排,以体现你的拍摄意图和表现你的拍摄构思。
7影调:黑、白、灰的颜色在画面构成中的比例关系。
影调在画面中表现为景物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8硬调:也叫强烈调。
画面中明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景物的亮暗层次少,缺乏过渡,结人以超犷、硬朗的感觉。
9软调:又叫柔和调、柔调。
画面中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给人以柔和、含蓄、细腻之感。
中间调,又叫标准调。
明暗兼备、层次丰富、反差适中。
10景别:是指被摄人物或者景物在画面中呈现范围的大小。
11焦距:当镜头对焦于无穷远处时,影片面至镜头光学中心的距离,即焦点到镜头中心点的距离便是焦距。
12景深:景深又称景深范围,是指处在不同距离上的被摄对象在底片上能获得清晰影像的空间范围。
13甩:甩镜头拍摄其实就是一种极快的摇摄,所以又称甩摇、甩、闪摇、闪摇镜头等。
14主观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15空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主要是借助景物或道具来揭示思想抒发情感,起到介绍环境、叙述事件、传情达意的作用. 16硬光:直射光:又叫“硬光”,是指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照明。
17:柔光:指光源被遮挡,光线通过多种途径绕开遮挡物,形成无方向性、均匀的、无阴影的照明。
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分析在丰富多彩的影视世界中,视听语言如同神奇的魔法,将故事、情感和思想以独特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它不仅仅是画面与声音的简单组合,更是一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手段。
视听语言中的“视”,主要指的是画面元素。
画面的构图、色彩、光影等,都在无声中诉说着故事。
比如,在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头男女主角相拥而立的画面,其构图采用了黄金分割比例,让人物处于画面的视觉重心,背景是辽阔的大海和天空,这种构图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宏大的氛围。
而色彩的运用也十分精妙,影片中蓝色代表着深邃与神秘,红色则象征着热情与激情。
光影的运用同样重要。
在悬疑片中,常常会使用明暗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来营造紧张和神秘的气氛。
暗处隐藏着未知的危险,明亮处则是主角们探寻真相的希望之光。
例如在《七宗罪》中,阴暗潮湿的街道,忽明忽暗的灯光,都让观众的心跳随着剧情的推进而加速。
“听”的部分则包括音乐、音效和对白。
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强大的情感引导作用。
当我们听到激昂的音乐时,往往会感受到角色内心的坚定和勇气;而舒缓的音乐则会让人感到宁静和忧伤。
比如《勇敢的心》中的配乐,那激昂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主人公为自由而战的决心,让人热血沸腾。
音效的运用能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比如在战争片中,枪炮声、爆炸声、喊叫声等音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而在一些恐怖片中,阴森的风声、诡异的脚步声等音效,则会让人毛骨悚然。
对白则是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直接体现。
生动、真实的对白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在经典喜剧《大话西游》中,至尊宝那些幽默风趣又饱含深情的对白,成为了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台词。
画面与声音的完美结合,能够产生更加震撼的效果。
比如在动作片中,激烈的打斗场面配上紧张刺激的音乐和音效,能够极大地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而在爱情片中,温馨的画面搭配轻柔的音乐和甜蜜的对白,能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美好。
然而,视听语言的运用并非随意为之,而是要根据影片的主题、风格和受众来精心设计。
名词解释1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又称影视语言,是以影像和声音运动幻觉为基础,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
暂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作用结束时,物像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的时间,物理学上称之为“视留”原理。
3完形心理:又称格式塔心理,是指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心理倾向。
4镜头: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5长镜头:长镜头就是在每一个统一的时空里,用推拉摇移等方法多层次、多景别、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或时间进展的镜头。
6构图:就是指在摄影画面的有效框架中对各种结构的安排,以体现你的拍摄意图和表现你的拍摄构思。
7影调:黑、白、灰的颜色在画面构成中的比例关系。
影调在画面中表现为景物的明暗层次、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8硬调:也叫强烈调。
画面中明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景物的亮暗层次少,缺乏过渡,结人以超犷、硬朗的感觉。
9软调:又叫柔和调、柔调。
画面中明暗对比弱,反差小,给人以柔和、含蓄、细腻之感。
中间调,又叫标准调。
明暗兼备、层次丰富、反差适中。
10景别11焦距12景深:13甩:14主观镜头:15空镜头:.16硬光:17:柔光:18轮廓光:光:主光是对被摄对象进行照明的主要光线,所以主光又称“塑型20副光:22场面调度:(摄影机)调度。
23轴线:线规则:反拍:26内反拍:29画同步画分离: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
太奇”:“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
它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本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意思是构成、引申在电影方面,就是剪辑和组合,即电影导演或剪辑师将拍在胶片上的一系列镜头及录在声带上的声音(包括对白、音乐、音响)组成影片的方法与技34蒙太奇节奏:节奏可以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
视听语言名词解释
视听语言是一种通过同时使用视觉、听觉和语言进行交流的方式。
它基于通过视觉和听觉信号传达信息的原理,使得交流更加直观、生动和全面。
视听语言广泛应用于电视节目、电影、演讲、教育、广告等各个领域。
视听语言的特点是能够同时传达视觉和听觉信息,通过图像、声音和语言的结合来传递更加准确和有力的信息。
视听语言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运用色彩、画面、声音和文字等元素,达到让观众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和感受内容的效果。
在电视节目和电影中,视听语言主要通过画面和声音的表现手段来传递信息。
画面的运用包括摄影技巧、画面构图、特效等,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境,强化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的表现力。
声音的运用包括背景音乐、配音、音效等,能够营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和氛围,增强观众的情绪体验。
视听语言在演讲和教育中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演讲者可以通过姿势、肢体语言和表情来加强演讲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在教育领域,视听语言可以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增强学习的效果和记忆的持久性,使得知识更加生动和有趣。
视听语言在广告中的运用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提升广告效果。
通过精心设计和运用视觉和听觉元素,广告可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特点、优势和吸引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兴趣。
总之,视听语言是一种通过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和语言的交流方式,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和全面地传递信息。
它在电视节目、电影、演讲、教育、广告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吸引观众和听众的注意力,提升交流的效果和影响力。
第二章影视视听语言.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第二章影视视听语言第一节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从某中意义上讲,景别的选择就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
不同景别,往往表现着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视觉韵律和节奏。
景别不同,表现内容和功用均不相同。
远景镜头远景即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如果细分,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远景画面特点为开朗、塑展,一些宏大形体的轮廓线能够在画面中表现清楚。
如张艺谋的影片《英雄》,在秦国攻打攻打赵国一场戏当中,多次使用远景镜头来展现秦军虎狼之师的威猛强大,千军万马全副武装,喊声震天,一声令下,箭如飞蝗铺天盖地地射将下来,展示了宏大壮烈的战争奇观,气势磅礴,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在无名与残剑在箭竹海展开意念中决斗的一场戏中,摄影师则通过远景镜头展示了空间环境的湖光山色、水光潋滟的景象,营造了幽静、安谧、优美的情调,给人以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之感。
全景镜头全景即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种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
如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三姨太梅珊出于对颂莲的嫉妒,故意大清早在陈府屋顶平台上唱戏,颂莲寻声而去,这时导演将颂莲安排在两栋犬牙交错的房屋之间这样一个全景中,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交代,隐喻出现颂莲已身不由己地陷入妻妾间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的境遇。
中景镜头中景即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更重视具体动作和情节,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