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 格式:pdf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整体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骨折病症,在进行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方式与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相比,更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下地负重行走,并且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应用的作用优势相对比较突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康复出院以及骨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3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病例资料以及治疗、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70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75岁。
在对于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检查与诊断中显示,其中,35例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在日常生活中导致的,3例患者的骨折病症是由于车祸造成的,在对于骨折患者的病情类型划分中,按照Evans分型方法,32例患者的骨折病症属于Ⅲ型,6例患者骨折病症属于Ⅳ型。
另外,在对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筛选中,主要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资料选取。
首先,患者年龄在70岁及以上;其次,患者骨折病症发生前髋关节能够负重行走,并且没有明显的疼痛;再次,骨折发生后有明显的移位,并且属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后,患者骨折类型按照Evans分型在Ⅲ型及以上。
此外,在X 射线检查中显示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上述病症特征患者。
1.2 护理方法对于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护理实施中,主要分为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两个阶段。
1.2.1 术前护理首先,对于患者进行术前护理中,其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方案确定两相内容。
其中,对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的心理护理,主要是由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相对比较大,因此,手术前患者及其家属难免会存在有较多的顾虑,这对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实施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方法以及效果、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的耐心讲解和介绍。
三种植入物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发布时间:2021-07-22T15:44:11.9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作者:裴东红郭彩虹侯英娟[导读] 比较三种植入物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裴东红郭彩虹侯英娟通讯作者(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陕西榆林718000)摘要:目的:比较三种植入物治疗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随机分组,分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组、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对比分析三种植入物的治疗效果。
结果:防旋髓内钉组手术用时较比其他两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置换组、防旋髓内钉组与锁定加压钢板组相比,各项评分差异显著(P<0.05),置换组与防旋髓内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股骨头置换与防旋髓内钉置入治疗法,较比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优势更显著,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加速患者恢复,降低了手术风险。
关键词:三种植入物;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引言: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65岁以上群体,致死率较高,探究发现,采取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三种植入物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可加速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
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06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偏瘫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植入物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分组,置换组(n=45),平均年龄:79.8岁;防旋髓内钉组(n=50),平均年龄:78.5岁。
锁定加压钢板组(n=55),平均年龄:78.7岁;患者年龄均≥65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具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具体的方法如下:置换组:(1)以患者髋关节为起点入路,打开节囊,对取出后的股骨头进行测量,做好髋臼内壁清理工作;(2)扩髋后,将股骨侧假体试模打入,复位髋关节,检查假体试模的稳定性和匹配度等,确保髋关节的灵活性,反复进行双下肢屈曲、内收等试验,确认无误后,取出假体试模。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李越,杨光毅,王宏,刘志明(雅安市中医医院骨科,四川雅安625000)【摘要】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3例。
年龄75~93岁,平均81.5岁,均为新鲜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
平均随访31.5个月,观察住院时间、行走负重时间、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
结果平均住院23d,术后3d均能扶助行器行走,术后15~29d(平均21d)能完全负重行走,术后3~6个月肢体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无一例死于术后并发症。
随访期内假体无脱位,髋臼无明显磨损。
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16例,可6例。
优良率为81.8%。
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折;股骨骨折/外科学;髋假体;人工关节;老年人;关节成形术,置换,髋;股骨转子间;人工股骨头文章编号:1009-5519(2012)15-2287-03中图法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Clinical effective observation of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for treating elderly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Li Yue,Yang Guangyi,Wang Hong,Liu Zhiming(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Ya′a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a′an,Sichuan625100,China)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存在固定不牢、早期活动和负重易致骨结构破坏、不愈合、髋内翻下肢短缩、卧床时间长等缺点,老年患者常并存各种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不宜长时间卧床。
doi:10.3969/j.issn.1008 0287.2020.06.029·临床论著·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冯殿发1,崔采云2摘要: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AF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 将9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50例)和AFHA组(42例)。
比较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留置导尿管时间、部分负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2个月。
VAS评分和留置导尿管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部分负重时间AFHA组早于PFNA组(P<0 05)。
并发症发生率PFNA组高于AFHA组(P<0 05)。
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3个月AFHA组高于PFNA组(P<0 05),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AFHA和闭合复位PFNA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AFHA部分负重时间更早,并发症更少,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 42;R68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87(2020)06-0847-04Effectcomparisonoftwosurgicalmethodsfortreatmentof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inelderlypatients FENGDian fa,CUICai yun (SectionⅠ,DeptofOrthopaedics,FuxinMineralGeneralHospitalofLiaoningProvinceHealthIndustryGroup,Fuxin,Liaoning 12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comparetheefficacyofclosedreductionproximalfemoralnailanti rotation(PFNA)fixa tionandartificialfemoralheadarthroplasty(AFHA)for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inelderlypatients.Meth ods The92casesof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inelderlypatientsweredividedtoPFNAgroup(50cases)andAFHAgroup(42cases),accordingtotreatmentmethod.PostoperativepainVAS,catheterizationtime,startingpartialweight bearingtimeand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werecompared.HipfunctionwereevaluatedwithHarrisscaleat3monthsaftersurgeryandlastfollow up.Results Allcaseswerefollowedupfor8~12months.Postopera tiveVASandcatheterizationdaysoftwosurgicalmethodsweresimilar(P>0 05).Startingpartialweight bearingtimeinAFHApatientswassignificantlyearlierthanthatinPFNAfixationpatients(P<0 05).Complicationinci denceratewashigherinPFNAgroupthanthatinAFHAgroup(P<0 05).HarrisscalesofhipfunctionwerehigherinAFHAgroupthanthatinPFNAgroupat3monthsaftersurgery(P<0 05);thedifferenceofHarrissaclesinbothgroupswasnotsignificantatlastfollow up(P>0 05).Conclusions For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inelderlypatients,AFHAandclosedreductionPFNAinternalfixationcanachievesatisfactoryclinicaloutcomes.However,AFHAbenefitsearlierweight bearing,lesscomplications,betterhipfunctionrecoveryinearlystageaftersurgery.Keywords:proximalfemoralnailanti rotation;artificialfemoralheadarthroplasty;femoral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作者单位:1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骨一科,辽宁阜新 1230002日照市中心医院骨科,山东日照 276800作者简介:冯殿发,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研究,E mail:feng201262@126.com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易发生创伤性内环境紊乱、负氮平衡、肺部感染、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