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导读
- 格式:pptx
- 大小:769.65 KB
- 文档页数: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6修正)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字号:主席令第55号发布日期: 2016.11.07实施日期: 2017.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本法变迁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1228]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含草原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煤炭法、动物防疫法、证券法、种子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2013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3修正)[2013062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2016)[201611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6修正)[201611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立第三章学校的组织与活动第四章教师与受教育者第五章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第六章管理与监督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八章变更与终止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未作规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执行。
第三条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一、回顾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其中,民办教育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
为了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近日正式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二、总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着重于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和支持,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该法案共分为六章,分别为总则、民办学校的设立和管理、招生就读、师资队伍、财务管理和监督检查等。
在每一章中,都对民办教育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深入探讨1. 民办学校的设立与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对民办学校的设立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规定。
这些规定不仅限制了民办学校的设置条件,还对学校的管理、运营和师资队伍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些举措旨在提高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保障学生的权益,让更多的家庭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权。
2. 招生就读针对民办学校的招生和就读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也做出了具体规定。
其中包括招生公平、学费收取、招生宣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建立公正的招生制度,为广大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3. 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要求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样,对教师的资质、待遇和评价等进行统一规定。
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民办教育事业。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表示欢迎。
这一系列的规定和举措有望为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然而,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法案的实施和执行情况,确保这些规定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终稿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迈出了新的一步。
梳理教育、人社、市监部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职责依据一、教育部门监管职责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条第一款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民办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第八条第一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
第十二条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对民办学校实行督导,建立民办学校信息公示和信用档案制度,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六十二条民办学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八)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的。
第六十四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擅自举办民办学校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公安、民政或者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责令停止办学、退还所收费用,并对举办者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99号)第三十二条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日常监督,定期组织和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民办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促进民办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民办学校进行监督时,应当将监督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人员签字后归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确立了民办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在促进民办教育是依照宪法和教育法制定为了实现科教兴国的理念的策略,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维护民营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2002年12月28日,第九第三十一届会议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12日6月29日,第三次会议201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中国>,等等。
该法律的决定“首次矫正,根据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24次会议关于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第二次矫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2年12月28日颁布,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目录1法律修正案2法律目录3法律全文法律的修订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届会议通过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律》等12部法律的决定》,第一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律》进行了修改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改法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第三章学校的组织和活动第四章教师和受教育者第五章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第六章管理和监督第七章支持和奖励第八章变更与终止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全面的法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非国家财政资助的国家事业单位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教育法的规定。
第三条民办教育事业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附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修订的背景及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九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动教育等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民办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国务院三十条”),就民办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和鼓励政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上位法规定,回应民办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教育部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修订工作。
围绕《实施条例》修订工作,教育部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全面梳理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实施条例》修订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广泛征求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委托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实施条例》修订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调研了10余个省份,走访了100多所民办学校,召开了80余场座谈会,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修订的草案。
草案形成以后,又分别邀请民办教育研究专家、民办学校校长、民办学校举办者、民办培训机构负责人以及法学专家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意见。
此后,又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经过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目前的《征求意见稿》。
二、修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修订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三十条”为依据,以强化“支持”政策、加强“规范”管理为主线,以促进民办教育稳定、健康发展为目的,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按照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坚持法制统一原则、落实修法各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坚持落实落细、注重条文可操作性;坚持改革创新、增加制度供给的基本思路,对《实施条例》内容做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对31个原条文进行了修改,新增19个条文,删除8个条文,同时调整了章节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8年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立第三章学校的组织与活动第四章教师与受教育者第五章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第六章管理与监督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八章变更与终止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未作规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执行。
第三条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四条民办学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
民办学校应当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五条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国家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家鼓励捐资办学。
国家对为发展民办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民办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
第九条民办学校中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
第二章设立第十条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举办民办学校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民办教育促进法2013修订新旧对照2013修订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相较于旧版在多个方面有了重大的更新和改进。
以下将对新旧版进行对照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该法律在保障民办教育权益方面的有着哪些变化和进步。
一、法律名称旧版:《民办教育促进法》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13年修订后,这部法律在名称上进行了修改,更加凸显了法律的国家属性,强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责任。
二、法律目的旧版:保障和促进民办教育事业有序、健康地发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并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自由。
新版:保障和促进民办教育事业有序、健康地发展,保障国家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自由和公民的受教育权。
新版增加了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内容,更加强调了国家在民办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三、法律适用范围旧版: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和其他民办教育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行为,适用于民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行为。
新版: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和其他民办教育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行为,适用于民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行为,适用于民办学校和其他民办教育机构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
2013年修订后,新版增加了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的内容,强调了政府与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四、民办学校的设置旧版:民办学校的设置,应当遵循社会需要和教育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和登记。
新版:民办学校的设置,应当遵循社会需要和教育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和登记。
新版中增加了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和登记的内容,更加凸显了其他部门对民办学校设置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五、教育质量保障旧版: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应当符合国家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问答作者:辽信来源:《共产党员·上》2015年第08期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哪些主要内容?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于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由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0号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共十章68条。
第一章总则,共8条,包括本法的适用范围、民办教育事业的性质和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的方针等内容。
第二章设立,共10条,包括设立民办学校的条件等内容。
第三章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共8条,包括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和校长的职权。
第四章教师与受教育者,共7条,包括民办学校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权利等内容。
第五章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共5条,包括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制度等内容。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共5条,包括有关部门的管理与监督等内容。
第七章扶持与奖励,共9条,包括国家对民办学校的扶持与奖励等内容。
第八章变更与终止,共8条,包括民办学校变更与终止的规定等内容。
第九章法律责任,共4条,包括对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等内容。
第十章附则,共4条,包括施行时间等内容。
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未作规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执行。
问:民办教育事业的性质和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的方针是什么?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问:设立民办学校的资格和条件是什么?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九、十条规定,举办民办学校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
民办教育促进法心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2年1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设立第三章学校的组织与活动第四章教师与受教育者第五章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第六章管理与监督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八章变更与终止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未作规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执行。
第三条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四条民办学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
民办学校应当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五条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国家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家鼓励捐资办学。
国家对为发展民办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民办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
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6.05.26•【字号】•【施行日期】2006.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办教育正文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已由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6年5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年5月26日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2006年5月26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条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民办教育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民办学校属于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
第三条民办学校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
举办民办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可以依法取得合理回报。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以及布局和结构合理的原则,制定民办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并采取措施,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民办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服务、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的服务、监督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财政、价格、土地、税务、公安等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
第六条鼓励举办实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民办学校。
第七条鼓励民间组织和个人捐献资产举办民办学校或者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
试析《民办教育促进法》
李颖
【期刊名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年(卷),期】2003(000)035
【摘要】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中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来自于资金、师资和生源,《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对于缓解民办高校的压力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从现阶段民办高校发展的这三大难题的分析入手,试评价该法的积极作用及不足.【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李颖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认真学习《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创辽宁民办教育发展新局面--在辽宁省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座谈会上的讲话 [J], 张德祥
2.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创辽宁民办教育新局面——在辽宁省学习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座谈会上的讲话 [J], 张德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J],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J],
5.《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的动因、重心及立法建议——兼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 [J], 余中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适用范围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未作规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执行。
资料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律。
法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未作规定的,依照教育法和其他有关教育法律执行。
第三条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四条民办学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
民办学校应当贯彻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五条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国家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国家鼓励捐资办学。
国家对为发展民办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民办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
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分别负责有关的民办教育工作。
第九条民办学校中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
《民办教育促进法》解读
陶西平
【期刊名称】《学前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4()7
【总页数】3页(P23-25)
【关键词】民办教育;法制化阶段;法律效率;执法效果;社会监督
【作者】陶西平
【作者单位】国家总督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7
【相关文献】
1.民办教育:欲与“公办”试比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解读[J],
2.民办教育发展的保障与促进--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J], 范国睿
3.民办教育的事实与立场--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观念基础的解读 [J], 吴华;蒋新峰;童锦波;周宵龙
4.民办教育合理回报制度的法律解读——基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分析 [J], 李柏杨
5.民办教育合理回报制度的法律解读——基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分析 [J], 李柏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