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之给水方式
- 格式:ppt
- 大小:630.50 KB
- 文档页数:30
给排水施工方法在建筑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供水、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安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给排水施工方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给水系统施工方法1. 管道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建筑物内部进行合理的给水管道布置。
一般来说,给水管道宜采用直线布置,避免出现过多的弯头和连接件,以减少管阻力。
同时,在水源设备附近设置检修口和截止阀,以便维修和调试。
2. 管道连接:常见的管道连接方式有焊接、螺纹连接和卡箍连接等。
对于较大直径的管道,一般采用焊接方法,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对于小口径管道,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和卡箍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3. 水泵安装:给水系统中的水泵是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选型和安装直接影响供水的压力和流量。
在安装水泵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址和固定,同时注意水泵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确保密封性和稳定性。
二、排水系统施工方法1. 管道铺设:在排水系统施工中,排水管道的铺设是关键步骤之一。
在选择排水管道材料时,应考虑其耐腐蚀性和耐压性能。
在铺设过程中,要确保管道与地面的接触良好,避免出现渗漏和坍塌等问题。
2. 排水井安装:排水井是排水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起到收集和转运污水的作用。
在安装排水井时,要注意井底的平整和井壁的牢固,以确保井内的污水正常流动。
同时,还需设置检修口和盖板,方便日常维护和清理。
3. 排水管道连接:排水管道的连接方式通常有橡胶环槽连接和管卡连接等。
在进行管道连接时,要注意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对于较长的排水管道,还需设置膨胀节,以吸收管道的伸缩变化,避免产生应力和破裂。
总结:给排水施工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施工方法可以确保供水和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给排水施工方法,包括给水系统的管道布置、管道连接和水泵安装,以及排水系统的管道铺设、排水井安装和管道连接等。
读者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建筑给排水重点整理:第一章建筑内部给水系统P212、建筑内部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给水管道、给水附件、给水设备、配水设施和计量仪表等组成。
P43、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支管和分支管,用于输送和分配用水至建筑内部各个用水点。
(1)干管:又称总干管,是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
(2)立管:又称竖管,是将水从干管沿垂直方向输送至各楼层、各不同标高处的管段。
(3)支管:又称分配管,是将水从立管输送至各房间内的管段。
(4)分支管:又称配水支管,是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处的管段。
4、目前我国用给水管道可采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
P55、常用阀门有(功能、场合):(1)截止阀,关闭严密,但水流阻力较大,因局部阻力系数与管径成正比,故只适用于管径≤50mm的管道上。
(2)闸阀,全于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宜在管径>50mm的管道上采用,但水中若有杂质落入阀座易产生磨损和漏水。
(3)蝶阀,阀板在90°翻转范围内可起调节、节流和关闭作用,操作扭矩小,启闭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
(4)止回阀,用以阻止管道中水的反向流动。
(5)液位控制阀,用以控制水箱、水池等贮水设备的水位,以免溢流。
(6)液压水位控制阀,水位下降时阀内浮筒下降,管道内的压力将阀门密封面打开,水从阀门两侧喷出,水位上升,浮筒上升,活塞上移阀门关闭停止进水,克服了浮球阀的弊病,是浮球阀的升级换代产品。
(7)安全阀,是保安器材为避免管网、用具或密闭水箱超压破坏,需安装此阀。
P66、水表的分类。
按计量元件运动原理分类:容积式水表、速度式水表(我国多采用速度式水表,速度式水表分为旋翼式和螺翼式两类)P87、水表常用术语:1)过载流量(Qmax):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办使用的上限流量。
2)常用流量(公称流量)(Qn):水表在规定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其数值为过载流量(Qmax)的1/2。
3)分界流量(Qt):水表误差限改变时的流量,其数值是公称流量的函数。
给排水专业知识一、引言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供水、排水和排污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给排水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二、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建筑物供给水的系统,包括冷水和热水系统。
给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水源、管道的布置、水压和水质等因素。
2.1 水源建筑物的给水系统通常通过与城市给水系统连通获取供水。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特殊情况下,需要考虑其他供水来源,如地下水井或水窖。
2.2 管道布置给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水源位置进行合理安排。
水源到每个水龙头之间的管道应有适当的坡度,以确保水流畅通。
2.3 水压给水系统的水压要保证足够,以满足建筑物内各个水龙头的用水需求。
通常使用水泵提升水压,但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水量合理选取水泵的类型和规格。
2.4 水质给水系统的水质影响到建筑物内各种设备和用水设施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设计给水系统时,需要考虑水质检测和处理设备,保证供给水的安全和卫生。
三、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内废水的排除系统,包括污水排放和雨水排放。
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污水的排放标准、管道的布置和排水设备的选择。
3.1 污水排放污水排放是指建筑物内各种污水的集中排放。
在设计排水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排放标准,保证污水排放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常见的污水排放设备包括下水道、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3.2 雨水排放雨水排放是指建筑物内雨水的排除。
在设计雨水排放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屋面面积和雨水排放的位置。
常见的雨水排放设备包括雨水管道、雨水收集装置和雨水处理设备等。
3.3 管道布置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要合理安排,以确保污水和雨水畅通排放。
在管道布置中,应考虑到管道的坡度、弯头和分支管道的设置等。
3.4 排水设备选择排水设备的选择要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进行合理选择。
常见的排水设备包括排水管、排水阀门、排水泵和沉淀池等。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在给排水工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问题1:水龙头没有水流出来,该如何解决?解决办法:首先检查给水系统是否正常供水,其次检查水龙头是否被堵塞,可以拆卸水龙头进行清洗或更换水龙头。
给排水工程技术引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如其名字所示,它主要是应对城市的“给”与“排”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给”指的是供水,而“排”则是指的污水排放。
虽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但大量的水资源也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供水不足、污水难处理等。
因此,给排水工程技术的科学化和严格规范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给水工程给水工程是指为城市或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生活所需水资源的工程,其覆盖范围主要涵盖水源、水处理、供水及保护四个方面。
(一)水源水源是指给水工程的水资源来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蓄水工程。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存在巨大差异,传统的水源获取方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优质水源成为了现代城市给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
(二)水处理水处理是指在给水工程中对水资源进行过滤、加药、沉淀、消毒等处理方式,以确保供水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不同的水源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在给水工程中,科学、精准地确定处理工艺和处理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三)供水供水是指在经过前两个环节后,将处理后的水资源送至城市或工业企业的用水点。
这也就要求给水工程必须有可靠的供水设施,如水管、水塔、水泵站等,在保证水源量的同时也能保障城市用水的平稳需要。
(四)保护保护是指保护水源、水环境和后排水等,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水资源受污染,确保城市供水水质安全。
这也是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排水工程(一)污水收集污水收集是指将城市或工业厂区中产生的污水集中到处理厂,处理后再向外排放的过程。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泵站。
管网建设是污水收集的基础设施,它能够将城市的污水集中收集并送至污水处理厂。
污水泵站在污水收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收集、提升和输送作用。
(二)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经过一系列现代化的环节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相关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放至水源之中。
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给水系统,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建筑;给水;管道;系统;水箱;水压;中图分类号:g25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给水方式是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给水方案。
给水方式必须依据用户对水质、水压和水量的要求,结合室外管网所能提供的水质、水量和水压的情况,卫生器具及消防设备在建筑物内的分布,用户对供水安全可靠性的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或经综合评判来确定。
建筑内部给水方式选择应按原则进行。
一、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1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生活用水的系统,水量、水压应满足要求,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2生产给水系统:供给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用水及冷却、产品和原料洗涤等用水,其水质、水压、水量因产品种类、生产工艺不同而不同。
1.3消防给水系统:一般是专用的给水系统,其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水量和水压的要求。
给水方式有1.3.1直接给水室外管网的水直接进入室内管网。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和水量能满足室内用水要求时,应采用这种简单,经济的给水方式。
这种给水方式有时需设置水箱来调节。
采用水箱时应注意水箱中水的污染防治问题。
1.3.2间接给水室外管网的水通过水箱或者升压设备后进入室内管网的,用水的压力和流量基本不受给水管网的影响。
间接给水又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2)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3)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
(4)设气压给水设备的给水方式。
1.3.3分区给水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在竖向上必须分为几个区,否则会因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造成管道及附件漏水、低层出水流量大、产生噪声等不利影响,严重时会损坏阀门、管道爆裂。
二、建筑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分析1、直接给水方式建筑物内部只设有给水管道系统,不设增压及贮水设备,室内给水管道系统与室外供水管网直接相连,利用室外管网压力直接向室内给水系统供水。
时间:给水方式即为给水方案,它与建筑物的高度、性质、用水安全性、是否设消防给水、室外给水管网所能提供的水量及水压等因素有关,最终取决于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总水压H和室外管网所具有的资用水头(服务水头)H0之间的关系。
H——室内给水系统所需总水压H0——室外管网所具有的资用水头给水方式有许多种,介绍几种基本方式,在工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几种,综合组成所需要的形式。
一、直接给水方式适用范围:室外管网压力、水量在一天的时间内均能满足室内用水需要,H>H。
供水方式:室外管网与室内管网直接相连,利用室外管网水压直接工作。
特点:系统简单,安装维护可靠,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内部无贮水设备,外停内停。
图1 直接给水方式二、水泵水箱供水方式1、单设水箱供水图2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适用:室外管网水压周期性不足,一天内大部分时间能满足需要,仅在用水高峰时,由于水量的增加,而使市政管网压力降低,不能保证建筑上层的用水时。
供水方式:室内外管道直接相连,屋顶加设水箱,室外管网压力充足时(夜间)向水箱充水;当室外管网压力不足时(白天),由水箱供室内用水。
特点:(1)节能(2)无需设管理人员(3)减轻市政管网高峰负荷(众多屋顶水箱,总容量很大,起到调节作用)(4)屋顶造型不美观(5)水箱水质易污染。
注意:①采用该方式,应掌握室外供水的流量及压力变化情况,及室内建筑物内用水情况,以保证水箱容积能满足供水压力时,建筑内用水的需要。
②仅适用于用水量不大,水压力不足时间不很长的建筑。
V不大于20m3。
2、水泵水箱联合供水适用:室外管网压力经常不足且室内用水又不很均匀的供水方式,水箱充满后,由水箱供水,以保证用水。
特点:水泵及时向水箱充水,使水箱容积减小,又由于水箱的调节作用,使水泵工作状态稳定,可以使其在高效率下工作,同时水箱的调节,可以延时供水,供水压力稳定,可以在水箱上设置液体继电器,使水泵启闭自动化。
图3 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三、水泵给水方式1、恒速泵适用:室外管网压力经常不满足要求,室内用水量大且均匀,多用于生产给水。
设计说明书一、给水系统分类给水系统按用途可分为三类:1.生活给水系统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洗涤、沐浴、烹饪等生活用水。
2.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
3.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灭火用水。
二、给水系统组成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由下列各部分组成:1.引入管自室外给水管将水引入室内的管段,也称进户管。
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在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中,广泛采用流速式水表,它是根据管径一定时,水流速度与流量成正比的原理制作的。
流速式水表按翼轮构造不同分为两类:叶轮转轴与水流方向垂直的为旋翼式水表,适用于用水量及逐时变化幅度小的用户;叶轮转轴与水流方向平行的为螺翼式水表,使用于用水量大的用户。
水表前后的阀门用以水表检修、拆换时关闭管路,泄水口主要用于系统检修时防空管网的余水,也可用来检测水表精度和测定管道进户时的水压值。
水表及其前后的附件一般设在水表井中,温暖地区的水表一般设在室外,寒冷地区为避免水表冻裂,可将水表井设在采暖房间内。
在建筑内部的给水系统中,除了在引入管上安装水表外,在需要计量的某些部位和设备的配水管上也要安装水表。
为利于节约用水,住宅建筑每户的进户管上均应安装分户水表。
分户水表或分户的数字显示宜设在户门外的管道井中,走道的壁龛内或集中于水箱间,以便于查表。
3.给水管道给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
目前我国给水管道主要采用钢管和铸铁管。
焊接钢管耐压、抗振性能好,单管长,接头少,且重量轻;铸铁管性脆、重量大,但耐腐蚀,经久耐用,价格低。
生活给水管管径≤150mm时,应采用热浸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管;管径>150mm时,考虑到钢管到钢管丝扣连接的困难,可采用给水铸铁管;埋地管管径≥75mm时,宜采用给水铸铁管。
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应采用镀锌钢管,生产和消火栓给水管一般采用非镀锌钢管或给水铸铁管,自动喷火灭火系统给水管应用镀锌钢管或镀锌无缝钢管,以防管道锈蚀堵塞洒水喷口。
给排水的方式和分类1. 概述给排水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
2. 给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2.1 直接供水系统直接供水系统是将水源直接引入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
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水质良好的地区,且建筑物高度不超过供水源的水平距离。
直接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泵、水箱、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2.2 间接供水系统间接供水系统是通过建筑物内的水箱来分别提供冷水和热水。
这种方式适用于供水水源距离较远,且存在水质问题的地区。
间接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源、水泵、水箱、管道和终端设备等。
3. 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3.1 重力排水系统重力排水系统是指通过建筑物内的自然坡度,利用重力将废水排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建筑物地势较高或建筑物内的排水设备较少的情况。
重力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排水管道、地漏、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3.2 压力排水系统压力排水系统是指通过排水泵将废水顺利排出。
这种方式适用于建筑物地势较低或存在排水设备较多的情况。
压力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排水泵、排水管道、地漏、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备等。
4. 给排水系统的分类4.1 室内给排水系统室内给排水系统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它承担着向每个房间供水和排除废水的任务。
室内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布局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管道的材料、水质的要求等因素。
4.2 室外给排水系统室外给排水系统是指城市或建筑物外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
它主要起到收集、处理和分配水资源的作用。
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地形地势、供水管道的布局和水资源的分配等因素。
5. 结论给排水系统是城市或建筑物内部不可或缺的系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分类来满足供水和排水的需求。
了解和掌握给排水系统的方式和分类对于设计和建设高效可靠的给排水系统至关重要。
1.建筑给水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1)直接给水方式。
特点:构造简单经济,维修方便,水之不易被二次污染。
(2)单设水箱给水方式。
特点:系统简单,能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供水,具有一定的储备水量,可减轻市政官网高峰负荷。
(3)单设水泵给水方式。
特点:使用与室外管网水压不能满足要求的建筑物。
(4)设水泵水箱给水方式。
(5)设水泵水箱贮水池给水方式。
特点:供水安全可靠。
(6)气压给水方式。
特点:由气压罐调节贮存水量及控制水泵运行。
(7)分区给水方式。
特点:将建筑物分成上下两个供水区,下区直接在城市管网压力下工作,上区由水箱水泵联合供水。
(8)分质给水方式。
特点: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质,分别设置独立给水。
2.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有哪些?答: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配水装置和附件,增压贮水设备,给水局部处理设施。
3.管道附件有哪些?答:配水附件:水龙头;控制附件:闸阀,截止阀,等各式阀门;水表。
4.常见加压和贮水设备有哪些?答:水泵,贮水池,吸水井,水箱。
5.排水系统中通气管的类型和作用有哪些?答:(1)伸顶通气管:用于通气及排出臭气。
(2)专用通气管:当生活排水立管所承受的卫生器具排水设计流量超过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时,应设专用通气管。
(3)环形通气管:连接4个及4个以上卫生器具且长度大于12cm的排水管支管、连接6个及6个以上大便器污水横支管上均有设置。
(4)主通气立管:使排水横支管和排水立管内空气流通。
(5)副通气立管:使排水横支管内空气流通。
(6)器具通气管:防止卫生器具产生自虹吸现象和噪声。
(7)结合通气管:当上部横支管排水,水流沿立管向下流动,水流前方空气被压缩,通过它释放被压缩的空气之通气立管。
(8)汇合通气管:不允许设置伸顶通气管或不可能单独伸出屋面时可设置。
6.机械循环采暖系统图如何绘制?上面都有哪些部件组成?7.采暖系统根据热媒不同可分为哪几类?答: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烟气采暖。
全面的给排水工程基础知识及识图方法室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室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但是一旦外网停水,管道敷设方式:1、给水管道有两种敷设方式:明装和暗装;2、室排水管道一般为明装,美观要求较高的场所可暗装。
管道的连接方式:1、螺纹连接(丝接)—主要适用于钢管、塑料管;2、焊接连接—主要适用于钢管;3、法兰连接—主要适用于钢管、铸铁管;4、胶水粘接—主要适用于塑料管;5、热熔连接—主要适用于PPR管、PE管;6、电熔连接—主要适用于PE管;7、承插连接—主要适用有铸铁管;8、卡箍连接—主要适用于钢管(一般用于消防系统);9、压接连接—主要用于薄壁不锈钢管。
常用材料:常用材料:其他常用管材:PP-R管、PE管、不锈钢管。
阀门:过滤器、软管:卫生洁具:识图方法:图纸尺寸:保留装订线图纸:图纸比例:平面图选用比例,常用1:200、1:100、1:50;系统图常选用的比例1:100、1:50,但一般不按比例绘制。
给水排水工程图中的常用图例:标高-平面图标注方式:标高-剖面图标注方式:标高-轴测图标注方式:标高注意点:1、室标高一般标注的是相对标高,即相对正负零的标高;2、标高一般情况下是以“m”为计量单位的,写小数点后面第三位;3、标高按标注位置分为:顶标高、中心标高、底标高;4、图纸没有特别说明,一般情况下:给水管标注的是管道中心标高,排水管标注的是管道底标高。
管道管径标注:管径应以mm为单位。
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DN表示(如DN15、DN50);无缝钢管、螺旋、铜管、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外径D×壁厚表示(如D108×4、D159×4.5等);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土管、耐酸瓷管、缸瓦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径d表示(如d230、d380等);塑料管材,管径宜按产品标准的方法表示。
当设计均用公称直径DN表示管径时,应用公称直径DN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
教学楼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
在教学楼建筑中,排水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需要合理设计和运作,以确保教学楼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而对于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也是排水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学楼建筑的排水系统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
在设计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层数、教室数量以及日常用水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教学楼建筑会采用集中供水系统,即通过水泵将水从水池中抽送到建筑物内部的供水管道中,再分配到各个楼层和教室。
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需要考虑到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教学楼内的供水能够随时满足师生们的日常生活和教学需求,水泵水池的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备用水源和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情况和停电情况下的供水问题。
教学楼建筑的排水系统还需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因素。
在设计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时,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和节能设备,以减少水泵的能耗和提高供水效率。
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冲洗和灌溉等非生活用水,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总的来说,教学楼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水池的给水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用途、供水稳定性、节能环保等因素,在设计和
运行中不断优化和改进,以确保教学楼的排水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为师生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给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排水系统是指用于收集和排除废水的一系列设备和管道,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收集:通过排水设备(如马桶、洗手池、浴缸等)将废水收集到下水道或污水管道中。
2. 输送:废水通过下水道或污水管道被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或其他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3. 运输:为了保证废水能够顺利流动,排水系统通常会利用重力或电动泵等方式进行废水的运输。
4. 处理:废水到达污水处理厂后,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包括固液分离、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5. 排放:经过处理的废水将被排放到水体或土壤中,或用于灌溉、清洗等其他用途。
以上是排水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不同的排水系统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总体思路和工作流程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