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 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 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 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 同情和深刻思考。
您的爱是崇高 的爱,只是给 予,不求索取, 不溯既往,不 讨恩情。
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但是今 天我要说一句
十多年的关爱, 我没有向您表示 过什么,您的爱 总是深藏在我心 底。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回忆了母亲的亲哪几件事?
元宵节“巡阅”---关爱孩子 母亲讲故事---情感丰富 “我”受罚---慈爱无奈 母亲熬夜做鞋---勤劳能干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怀念、 赞美
3、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 的母亲?试用下面的句式说一句话.
读了_______,我看到一位______的母亲。
字词积累
• • • • 憧憧 蹑手蹑脚(niè) (chōng) 娓娓动听 唏唏嘘嘘 (wěi) (xī) (xū) 女红 万籁俱寂 (gōng) (lài) 歉疚 惺忪 (xīng) (jiù)
走近邹韬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祖籍江西 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 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 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 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 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 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 投降,著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 踪忆语》等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文笔质朴、情文 并茂。他的政论针砭时弊,简短有力,具有广泛 的社会影响。
研读探究
•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你认为“我” 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 面是不可取的? • 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 求严格,这是好的; • 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 有文学熏陶,这些是好的; • 体罚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