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必修物质的分类
- 格式:pptx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0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
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教学,知识性内容较为简单,故重难点落在了为学生建立起分类的思想上。
知识、能力、思想是体系的三个要素。
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的培养。
思想是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四、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主线与旧教材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相比,在化学新课程与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形成。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1.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b、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雨水、溶液、碳酸饮料、牛奶等)。
2.注意事项: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另: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1.物质的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2.物质的分类(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分类
无机物质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钠、铜、铁等
–金属化合物:氯化钠、硫酸铜、氧化铁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元素:氢、氧、氮等
–非金属化合物:水、二氧化碳、氨等•盐类化合物
–酸类盐:硫酸铵、碳酸氢钠等
–碱类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有机物质
•烃类
–烷烃:甲烷、乙烷等
–烯烃:乙烯、丙烯等
–炔烃:乙炔、丙炔等
•醇类
–单质醇:甲醇、乙醇等
–多元醇:甘油、乙二醇等•醛类和酮类
–醛类:甲醛、乙醛等
–酮类:丙酮、己酮等
•酸类和酯类
–酸类:乙酸、柠檬酸等
–酯类:乙酸甲酯、甘油三酯等无机与有机结合物
•蛋白质:丝氨酸、赖氨酸等
•糖类:葡萄糖、果糖等
•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等
天然物质和人工物质
•天然物质:石墨、大理石等
•人工物质:聚氯乙烯、纤维素等
化学分子式
•分子式:H₂O、C₆H₁₂O₆等
结构式和化学键
•结构式:甲烷(CH₄)、乙醇(C₂H₅OH)等
•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化学反应和方程式
•化学反应类型:氧化反应、酸碱反应等
•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形式
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分类和特性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等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的形态、颜色、密度等
这些是高中化学必修一中涉及的物质分类及相关内容,通过学习
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2、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4、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应用。
知识点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一、纯净物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Ⅰ、碳酸钠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规律总结:1、纯净物的一般分类2、两种分类方法的特点与区别例题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B)A、化合物B、氧化物C、碳酸盐D、钠盐例题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
下列物质也属于同类氧化物的是( B)A.CaCO3B.SO3C.CuO D.KMnO4例题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 D)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⑤⑥C.①⑧D.①④⑥⑦例题4、从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是(1)Na2O CaO SO2 CuO ______ SO2___________(2)NaCl KCl NaClO3CaCl2 _____ NaClO3_________(3)HClO3KClO3HCl NaClO3 _____ HCl _________(4)NaHCO3Ca(HCO3)2NH4HCO3K2CO3 ____ K2CO3______例题5、利用交叉分类法,请你说出Na2SO4可能属于的类型名称是____硫酸盐、钠盐________。
例题6、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