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 格式:doc
- 大小:27.88 KB
- 文档页数:5
心理学考试:2021心理测量学真题模拟及答案(1)1、放弃比率智商,开始采用离差智商的智力测验是()。
(单选题)A. 比纳-西蒙量表B. 斯坦福-比纳量表C.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D. 认知诊断成套测验试题答案:C2、弗洛伊德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标准是()。
(单选题)A. “性”的发展B. 矛盾或危机C. 智力的内化D. 言语的发展试题答案:A3、婴儿思维形式以()为主。
(单选题)A. 直觉行动思维B. 具体形象思维C. 抽象概括思维D. 创造思维试题答案:A4、强迫型人格的特点有()。
(单选题)A. 过度专注于细节、规则等B. 追求完美C. 过于小心谨慎D. 过度自我怀疑E. 以上都是试题答案:E5、()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量什么样的心理变量或行为特征。
(单选题)A. 心理测验的对象B. 心理测验的用途C. 心理测验的动机D. 心理测验的目标试题答案:D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单选题)A. 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B. 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C. 交通工具D. 被访问者的合作试题答案:C7、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单选题)A. 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 一致性之于准确性C. 偏差数之于常模D. 常模之于偏差数试题答案:B8、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临床表现为()。
(单选题)A. 孤僻被动,行为退缩,生活懒散,情感淡漠,幻觉妄想不突出,以人格衰退为主B. 敏感多疑,幻觉妄想,情感行为常受妄想、幻觉的支配C. 发病较急,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交替或单独出现D.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言语增多,思维破裂,情感多变,行为幼稚,部分患者有意向倒错试题答案:B9、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为主。
(单选题)A. 形式逻辑思维B. 抽象逻辑思维C. 辩证逻辑思维D. 形象逻辑思维试题答案:C10、与正式施测的时限相比,对新编制的测验做施测时的时限应()。
(单选题)A. 减半B. 较短些C. 完全一致D. 较长些试题答案:D11、哈维格斯特认为,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而且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最大要求的时期是()。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试卷1(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属于操作定义的是( )(分数:2.00)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操作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操作定义是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
A项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就知道实验中怎样测量智力的大小,它是操作定义。
而B项中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是对攻击的另一层解释,没有操作和测量性;C项的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也是一个观念或概念的定义。
3.下列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分数:2.00)A.事后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解析:解析:准实验设计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不如真实验设计控制得充分和广泛。
而事后设计又叫事后回溯设计,指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事件。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设计实验处理或操纵自变量,只需通过观察存在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已自然发生的处理或自变量与某种结果或因变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便从中发现某种可能的简单关系。
因此,事后设计从对变量的控制上讲是一种非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是准实验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和完全随机化设计是真实验设计。
4.各种可以操纵量和质变化的刺激,一般称为( )(分数:2.00)A.课题变量√B.环境变量C.被试变量D.暂时的被试变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自变量的概念的掌握。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下列四个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
(2016年)A.图a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不同,方差相同B.图b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不相C.图c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均不相同D.图d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也相同正确答案:D解析:题中要求根据概率分布图推测平均数和方差的大小,在正态分布中,对称轴的点值即为平均数,在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在尾端。
正态分布曲线越高狭,标准差或方差越小,正态分布曲线越低阔,标准差或方差越大。
当随机变量的分布由正态变为偏态时,方差值也会发生变。
在图a中为两个正态分布图,两个图形形状一致,对称轴的点不同,因此均值不同,方差相同。
图b中一个曲线高狭,一个曲线低阔,方差不同,对称轴在一条线上,均值相同。
图c中,对称轴不同,一个曲线高狭,一个曲线低阔,因此均值和方差都不同。
图d中,一条正态曲线,一条偏态曲线,因此均值和方差都不同。
本题需考生熟记概率分布曲线的特点,正态分布曲线为历年考试的高频考点,考题越来越偏向灵活化,需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与测量2.某考生得分为81,在下列次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
(2013年)A.简单次数分布表B.分组次数分布表C.累加次数分布表D.相对次数分布表正确答案:C解析:简单次数分布表是依据每一个分数值在一列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或总计数资料编制成的统计表。
累加次数分布表是把各组的次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累加在一起的次数分布表,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可直接看出有多少分数低于某个值。
相对次数分布表是把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的分布表。
在本题中,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即可知道有百分之多少的人获得的分数比81分低。
本题为常识题,需考生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对各种统计图表要牢记并且会画。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2. 多项选择题 3. 论述题 4. 名词解释题5. 简答题 6. 单项选择题1.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和众数都相等。
( )【四川大学2013】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正态分布是一个对称分布。
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和众数都相等。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2.以下是差异量数的是( )【江西师范大学2017】A.离差B.四分位数C.标准差D.方差正确答案:A,C,D解析:差异量数包括:离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3.下列属于推断统计范畴的是( )【江西师范大学2011】A.参数估计B.点估计C.非参数估计D.区间估计正确答案:A,B,C,D解析:推断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
点估计是指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区间估计是根据估计量以一定可靠程度推断总体参数所在的区间范围。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都属于参数估计。
非参数估计又称为非参数检验,是指在不考虑原总体分布或者不做关于参数假定的前提下,进行统计检验和判断分析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4.举例说明确立测验的构想效度的基本步骤。
【首都师范大学2014】正确答案:构想效度又称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心理特质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理论结构和特性相一致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实验与理论之间的一致性,即实验是否真正测量到构造的理论。
确定构想效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从某一理论出发,提出关于某一心理特质的假设.然后,设计和编制测验并进行施测。
最后,对测验的结果采用相关或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与理论假设的相符程度。
涉及知识点:心理测量5.效度有哪些影响因素?【北师范大学2014;南京师范大学2014;南开大学2012、2015;河北师范大学2012、2014;曲阜师范大学2011】正确答案:效度的影响因素:(1)测验的构成:一般而言,增加测验长度可以提高信度,从而为提高效度提供了可能。
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以支持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
以下是一套心理统计学考研题库及答案,供同学们复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1. 在心理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类型?A. 单样本t检验B. 配对样本t检验C. 方差分析D. 相关分析答案:D3. 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分布形态的统计量?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标准差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正态分布的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特点是:- 呈钟形曲线,对称分布。
-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
- 大部分数据集中在均值附近,数据的分布遵循3σ规则。
2. 解释什么是效应量,并说明其在心理统计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衡量实验处理效应大小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效应量在心理统计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实验结果的解释力度,帮助研究者判断实验结果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答案:- 平均数:(3 + 5 + 7 + 9 + 11) / 5 = 35 / 5 = 7- 标准差:首先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然后求和,除以数据个数,最后取平方根。
\( \sqrt{\frac{(3-7)^2 + (5-7)^2 + (7-7)^2 + (9-7)^2 +(11-7)^2}{5}} = \sqrt{\frac{16 + 4 + 0 + 4 + 16}{5}} =\sqrt{\frac{40}{5}} = 2 \)四、论述题1. 论述在心理统计分析中,样本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答案:样本大小对心理统计分析有重要影响。
较大的样本可以提高统计检验的统计功效,减少抽样误差,使得研究结果更加稳定和可靠。
2019年考研心理学(实验统计与测量)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误差变异越大,信度越低;误差变异越小,信度越高。
这里的误差指的是( )A.抽样误差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D.计算误差正确答案:B解析:心理测量中的误差主要有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只影响效度并不影响信度,因此C项错误。
随机误差既影响信度也影响效度,因此随机误差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信度的高低,B项正确。
2.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量表(MMPI)采用的编制方法是( )A.理论推演法B.经验效标法C.因素分析法D.序列系统法正确答案:B解析:人格调查量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有逻辑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经验法和综合法,MMPI是采用经验法编制而成的。
3.心理测验实质上测量的是( )A.人的行为指数B.人的行为整体C.人的行为标准D.人的行为样本正确答案:D解析:心理测验无法测量与某种心理特质相关的所有行为,因此往往需要选取行为样本来进行测量。
行为样本是指从要测量的总体行为中抽取出来的,能够反映个人特定心理特质的一组行为。
4.在心理学实验准备阶段,使用心理测验对被试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A.心理诊断B.描述评价C.控制观察D.取样分组正确答案:D解析:心理测量在实验准备阶段使用主要是为了用测验结果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以达到实验设计的要求。
5.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不属于四种合成分数指数的是( )A.言语理解指数B.知觉推理指数C.数量关系指数D.加工速度指数正确答案:C解析: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共有15个分测验,量表结构为“四指数”结构,分别是言语理解指数、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和加工速度指数。
6.根据样本数据推理总体时,可能犯如下错误: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
假设检验中的这类错误被称为( )A.Ⅰ型错误B.Ⅱ型错误C.H0型错误D.H1型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虚无假设原本正确,但被拒绝时所犯的错误是I型错误,即弃真错误或α错误;虚无假设原本错误,但被接受时所犯的错误是Ⅱ型错误,即取伪错误或β错误。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有三种年龄的分布:①0岁,1岁,2岁;②0个月,12个月,24个月;③0天,365天,730天,关于这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大;(B)第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小;(C)三组数据离散程度一样大; (D)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 )(A)前10% (B)前20% (C)后10% (D) 后20%3.一个满分为20分,且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的测验,想了解该测验结果与文化程度是否有关联,则最恰当的方法是( )。
(A)等级相关(B)二列相关(C)点二列相关(D)卡方检验4.已知某智力测验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从中随机抽取10名被试,其平均值,方差,则总体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为( )。
(A) (B) (C) (D)5.拒绝H1假设时所犯统计错误的概率为( )。
(A) <α (B) >α (C) <β (D) >β6.在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组数大于3时,用均数两两比较的t检验,将会( )。
(A)同时增大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B)只增大第一类错误,但不增大第二类错误;(C)只增大第二类错误,而不增大第一类错误; (D)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变化均不确定。
7.对于样本平均数而言,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时,该统计量对应的标准误为( )。
(A) (B) (C) (D)8.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的F检验,总的变异可以被分解为( )。
(A)误差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两部分; (B)残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三部分;(C)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三部分; (D)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两部分。
9.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是( )。
考研心理学学硕统考312全真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第1~6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3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1.阿德勒认为,人格发展的目标是()A.追求卓越B.自我实现C.归属与爱D.自卑情结2.根据鲁利亚的观点,由边缘系统与脑干网状结构等组成的机能系统是()A. 平衡系统B.调节系统C.动力系统D.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系统3.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A. 脑桥B.中脑C.延脑D.间脑4.感受性提高的感觉适应现象是()A. 触觉适应B.嗅觉适应C.暗适应D.明适应5.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棒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B.棒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敏感性C.锥体细胞是夜视细胞,对波长较长的光具有较高感受性D.锥体细胞是明视细胞,对波长较短的光具有较高敏感性6.在情绪研究中,研究者长期以来争论的主要问题是()A.情绪的产生是否与生理活动有关B.情绪是否具有动机功能C.情绪和认知是否相互独立D.基本面部表情是否具有跨文化一致性7.一个学生在解题时,被其他同学谈论的奇闻轶事所吸引,这种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前注意8.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
这种现象称为()A. 首因效应B.启动效应C.词优效应D.近因效应9.贾维克(Jarvik )和艾斯曼(Essman )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10.司机可以边开车边听音乐,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最恰当的理论是()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反应选择理论D.认知资源理论11.某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出现“电报式”言语,其病变可能发生在()A. 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潘菲尔德区D.角回12.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的三个维度是()A. 愉快一不愉快、紧张一松弛、激动一平静B.愉快一不愉快、注意一拒绝、激活水平C.强度、相似性、两极性D.愉快度、紧张度、确信度13.有两所幼儿园可供家长选择,一所幼儿园离家远,但设施条件很好,另一所幼儿园离家近,但设施条件一般。
《心理统计学》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称名变量可以用直方图来进行描述。
()2、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反应了随机变量的波动性()3、II类错误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实验设计不够灵敏,样本数据变异性过大()4、当样本容量n的数目越大时,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更好的估计值()5、正确报告t检验的结果格式是:t(20)=9.92,p<0.01()6看打字训练是否对被试的打字技能有显著影响,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7、三个水平的因变量方差分析的备择假设为:Ho:μ1≠μ2≠μ3()8、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进一步细分为被试间变异和误差引起的变异()9、当X与Y的相关系数为0.4时,说明两者的相关性不高()10、任何一个随机事件A的概率都可以是正的或者负的()11、当一组数据以中位值为集中量数的代表时,常以标准差为其差异量数的代表。
()12、通常选取的样本一定能很好的代表总体()13、二项分布的概率是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有关的()14、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设计时要比较样本均值和总体均值的差异,而不是比较两个样本均值的差异()15、t统计量临界值的确定需要同时考虑两个样本的自由度()16、区间的端点是根据样本计算的统计量,本身也带着随机性()17、对于估计越是有把握,估计就越准确()18、在绘制交互作用图时,尽量将类目型的自变量用折线表示()19、为了确定直线拟合数据点的程度,第一步就是要定义与横轴的距离()20、直接计算的比值是估计值( )21、在正态分布中,如果平均数增大,正态分布曲线会左移()22、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反应了正态曲线的陡峭程度()23、犯I类错误的概率就是假设检验设定的α水平()24、和正态分布相比,t分布的曲线相对扁平,表明其变异性较大()25、正确报告t检验的结果格式是:t(2,20)=9.92,p<0.01()26、采用多个t检验时,犯I类错误的概率会随之增加()27、方差分析中,G代表每一个组分数的和()28、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误差变异的自由度为N-K-n+1()29、研究要回答两个总体是否相关时,Ho:ρ=0()30、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的概率为0()31、变量按统计的精确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比邻学堂】心理测量学测试题第一章概述【本章习题精练】一、判断题1.头发长度的测量采用的是绝对参照点。
2.理想的参照点是相对参照点。
3.顺序疑表可用来对事物进行分类。
4.6世纪中叶江南地区流传的"周岁试儿”类似于现在的婴儿发展测验。
二、填空题1.理想的测量单位需要具备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参照点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3.在心理测量中,把所收集的数据按照一立标准排出一个次序,但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的量表被称为____________ 。
(陕西师大,2004)4.对心理测验持有的非科学的态度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5.中国测验学会于___________ 年公布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试行)》°6.中国测验学会在南京宣告成立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年6月。
7.中国古代最值得称道的大规模心理测量实践活动是 ______________ 。
8.心理测量产生的直接原因或前提是人的_______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1.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准考证号,请问这属于A •顺序量表 B.称名虽表 C.比率量表 D.等距量表2.气象局对某月空气污染评价为“轻度”属于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3.心理测验大多属于哪一水平的量表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4.变异系数适用于A •顺序量表 B.称名量表 C.比率量表 D.等距量表5.心理测验的三要素不包括A.行为样组B.标准化C.客观性D.相对性6.古人尝试"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
”得岀这样的结论"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业”这反映了什么心理现象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建性D.注意的范围7.下列说法中反应心理特质可测虽的是A.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有三种年龄的分布:①0岁,1岁,2岁;②0个月,12个月,24个月;③0天,365天,730天,关于这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大;(B)第三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小;
(C)三组数据离散程度一样大; (D)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 )
(A)前10% (B)前20% (C)后10% (D) 后20%
3.一个满分为20分,且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的测验,想了解该测验结果与文化程度是否有关联,则最恰当的方法是( )。
(A)等级相关(B)二列相关(C)点二列相关(D)卡方检验
4.已知某智力测验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从中随机抽取10名被试,其平均值,方差,则总体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为( )。
(A) (B) (C) (D)
5.拒绝H1假设时所犯统计错误的概率为( )。
(A) <α (B) >α (C) <β (D) >β
6.在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组数大于3时,用均数两两比较的t检验,将会( )。
(A)同时增大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 (B)只增大第一类错误,但不增大第二类错误;
(C)只增大第二类错误,而不增大第一类错误; (D)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的变化均不确定。
7.对于样本平均数而言,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时,该统计量对应的标准误为( )。
(A) (B) (C) (D)
8.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的F检验,总的变异可以被分解为( )。
(A)误差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两部分; (B)残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三部分;
(C)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三部分; (D)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两部分。
9.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是( )。
(A)比奈-西蒙量表(B)斯坦福-比奈量表(C)西蒙-比奈量表(D)韦氏量表
10.你在施测一个人格测验,并认为它能够预测心理障碍。
但你担心表面效度对部分被试产生影响。
你认为下列( )涉及到了表面效度问题。
(A)我认为人格测验能够很好地测量人格
(B)我认为被试可能会感到这个人格测验侵扰了他们的隐私
(C)我认为各种人格测验都非常擅长测查精神障碍
(D)我认为有精神障碍的被试不会接受该测验
11.因素分析的目的是( )。
(A)根据一组心理特质的测量推导出新的心理特质的测量
(B)用更少量的因素概括或解释一大群变量之间的关系
(C)同时估计大量变量之间的信度,而不必对每个变量都进行计算
(D)测量一大群变量在不同被试或施测条件下效度之间的差异
12.韦氏智力测验提供了( )。
(A)言语、操作和总量表的IQ分数(B)言语和空间知觉的分数
(C)只有一个总的IQ分数(D)实践智力和学术智力的分数
13.下列( )研究者会最反对斯皮尔曼的智力理论。
(A)卡特尔(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B)斯腾伯格(实践智力,言语智力和问题解决)
(C)吉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 (D)瑟斯顿(七种基本心理能力)
14.人格测验中迫选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受暗示性(B)识别谎言(C)消除猜测(D)减少谎言
15.效标关联效度系数( )。
(A)测量的是测验的内部一致性(B)是测验分数与效标测量间的相关
(C)测量的是测验适用于何种人群(D)是因素分析的一种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关于线性回归分析假设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X和因变量Y应服从正态分布;
(B)特定自变量X对应的因变量Y,应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
(C)不同观测误差项之间相互独立;
(D)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E)自变量X和因变量Y均为连续测量数据。
2.完全随机设计与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相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要求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具有同质性;
(B)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接受不同处理的被试具有更好的同质性;
(C)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提高了实验处理的效率;
(D)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比完全随机设计更容易得到显著的处理效应检验结果;
(E)完全随机设计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得到的处理平方和相同。
3.具有代表性的投射测验有( )。
(A)主体统觉测验(B)16PF (C)句子完成测验
(D)画树测验(E)罗夏墨迹测验
4.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常用的指标包括( )。
(A)分半信度(B)克伦巴赫a系数(C)肯德尔W系数
(D)K-R20 (E)复本信度
三、简答题(每道题10分,共20分)
1.研究者想要分析某一心理实验对被试反应时的影响(假如被试的反应时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随机选取了20名被试。
实验者收集到的信息如下:
被试编号实验前实验后
1 300 280
2 350 360
…….. ……… ……….
19 400 400
20 420 410
(1)研究者收集到的信息,能否说明该心理实验是否对被试反应时有无影响?并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说明,请加以修改或补充所需信息。
(2)研究者要得出想要的结论,需要进行哪些分析,分别用什么方法,什么情况下,可以说明实验对被试的反应时有影响。
2.叙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编制过程。
四、论述题
1.研究者预回答在四种不同处理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
随机抽取5名被试,分别接受四种不同的实验处理,结果如下表(假设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各处理组方差齐性)。
实验处理
被试A1 A2 A3 A4
1 2 3 4 5
2 3 5 5 6
3 3
4 6 7
4 4 6 7 8
5 4 5
6 6
(1)该研究设计属于哪种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应用什么方法分析数据?
(2)对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回答四种处理下,被试反应是否存在差异?该实验设计是否成功?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平衡:找到工作、生活、家庭的平衡点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