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性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89
绪论食品平安性评价:运用现代毒理学理论,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阐明食品或食品中的特定物质的毒性及其潜在危害,猜测人体接触后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性质和强度,提出食用平安和预防措施的一门技术.广义食品平安(粮食平安):指的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权力,每个人都能获得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狭义食品平安:一般是指食品本身对食品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即食品中有害物质是否存在以及对人体的健康的损害程度。
肯定平安:确保不行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机体损害,也就是食品肯定没有风险。
相对平安: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摄入量的状况下消费某种食物或食物成分,不会导致对健康的损害,或这种食物或食物成分引起的平安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毒理学按讨论内容分为:(3个方面)1.描述性毒理学,直接涉及毒性试验,为平安性评价和管理法规的制定供应资料.2.机制毒理学,了解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毒作用的细胞/分子印迹生化机制.3•管理毒理学,依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供应的资料,打算一种药品按规定的使用目的销售后,是否存在肯定明显的危急性.毒理学:讨论化学物质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毒性:一种外源化学物质在任何条件下对有机体产生任何种类(慢性或急性)损害的一种力量善品平安性毒理学试验(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本试验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 LD50越小,外来毒力越强(重性分级•.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其次阶段:遗传毒性试验;第三阶段:亚性毒性试验(9Od 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危急性评定由:危害识别、危害特征的描述、暴露评估和危害性特征描述组成。
靶器官不肯定是效应器官,毒物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效应器官表现出来。
靶器官也不同于蓄积器官,毒物在蓄积器官内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但对蓄积器官不肯定显示毒作用。
第四章毒理学试验的三大原则是什么?高剂量应消失明确的有害作用,或者高剂量组剂量已达到染毒的极限剂量;低剂量组应不消失任何可观看到的有害作用,但低剂量组剂量应高于人可能的接触剂量,至少对于可能的接触剂量;中剂量组的剂量介于高剂量组合低剂量组之间,应消失稍微的毒性效应。
食品安全性评价指标
食品安全检测项目:
1,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2.食品中铅的测量;
3,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
4,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
5,食品的比重测定;
6,粗脂肪的定量测定;
7,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8,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9,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10,砷的测定(古蔡氏测砷法);
11,牛乳酸度的测定;
12,牛乳中脂肪的测定;
13,食品中总汞的测定;
14,酱油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15,小香槟(汽酒)中总糖的测定;
16,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17,食品中着色剂的测定;
18,气相色谱法测定午餐肉中的有机氯农药;19,蘑菇罐头中漂白剂的测定;
20,糕干粉中铜元素的测定。
办理食品安全测试流程:
1、项目申请——向检测机构监管递交申请。
2、资料准备——根据要求,企业准备好相关的认证文件。
3、产品测试——企业将待测样品寄到实验室进行测试。
4、编制报告——认证工程师根据合格的检测数据,编写报告。
5、递交审核——工程师将完整的报告进行审核。
6、签发证书——报告审核无误后,颁发报告。
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食品安全性评价是通过对食品的成分、加工过程、贮存条件以及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食品是否安全适宜消费的过程。
食品安全性评价是保障公众健康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可风险物质或有害因素,并对其潜在的危害进行科学评估和提供准确的风险信息。
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食品成分评价:评估食品中的成分,包括营养成分、添加剂、污染物等。
通过分析成分的含量和摄入量,确定食品中各种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
2. 食品质量评价:评估食品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
通过检测食品的质量指标,判断食品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食品微生物评价:评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通过检测食品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判断食品是否存在潜在的微生物感染风险。
4. 食品添加剂评价:评估食品中的添加剂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通过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确定食品中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5.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估食品中存在的风险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食品中潜在风险物质的含量、暴露路径以及毒性资料的分析,确定潜在风险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程度。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科学依据,指导食品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食品安全性评价也提供了消费者选择和购买食品的重要参考依据。
只有通过科学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促进公众健康。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繁荣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食品供应链上,存在诸多环节和因素,如农田施肥、作物生长、收获、加工、贮存、运输等,这些环节与因素都会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或因素,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科学评估。
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补充品安全性评价食品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食品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食品营养补充品。
然而,对于食品与食品营养补充品的安全性评价成为了判断其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一、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性评价是对食品的成分、添加物、生产工艺、保存条件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食品安全性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食品成分分析:对食品的营养成分、食品添加物、潜在污染物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食品的成分符合相关标准。
2. 生产工艺监控:监控食品的生产工艺,确保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失误或污染,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3. 食品安全标准:根据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进行评估,确保食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 检测方法:开发和应用准确、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
二、食品营养补充品安全性评价食品营养补充品是指通过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食品产品。
对于食品营养补充品的安全性评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成分需求:根据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确定食品营养补充品中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2. 添加剂使用:确保食品营养补充品的添加剂使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产品稳定性:对食品营养补充品进行稳定性评估,确保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失去营养成分或产生有害物质。
4. 临床试验:进行临床试验,评估食品营养补充品对人体的效果和安全性。
5. 安全标识:根据食品营养补充品的安全性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标识,方便消费者进行选择和购买。
三、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补充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补充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无可忽视。
对于食品来说,安全性评价能够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避免因食品污染或添加剂过量带来的安全隐患。
而对于食品营养补充品来说,安全性评价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性,防止虚假宣传和不良产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