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第6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73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测定含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浓度。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被氧化的化合物转移到还原的化合物上,因此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该方法通过滴加一种称为滴定剂的溶液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待测物质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时,滴定剂就不再反应,此时滴定完成。
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以下事实: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会从一个原子或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分子上,这样产生了电子的转移和化学计量量的变化。
因此,滴定剂可以被用来测定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量。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可以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还原剂是一种能够给予电子的物质,它通常是一种容易氧化的物质,其化合价低于其氧化态。
氧化剂则是一种吸收电子的物质,通常是一种含氧化合物,其化合价高于其还原态。
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将待测物质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加入过量的还原剂,然后再滴加氧化剂,滴定至反应终点。
滴定时应注意滴定剂的选择,其氧化还原电位应当介于待测物质和还原剂之间。
当滴定剂的量与待测物质的量恰好相等时,反应终点即可确定,此时滴定完成。
操作步骤1.准备待测物质溶液,加入适当的溶剂并充分溶解;2.加入过量的还原剂;3.将寻找合适的滴定剂并确定滴定方法;4.开始滴定,滴定至反应终点(反应终点可以通过颜色变化、电位变化、气体产生等特征来确定);5.通过滴定前后的重量差或溶液浓度计算待测物质的化学计量量。
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药学、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等领域。
例如,在药学中,可以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来测定药物中的铁含量,氯亚铁作为还原剂来测定汞含量。
在环境检测中,可以使用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来测定自然水样中的硫酸盐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滴加滴定剂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基于化学计量量的变化,将还原剂加入待测物质溶液中,并滴加氧化剂,滴定至反应终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分析化学、药学、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类滴定方法。
指示剂: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药品检验中应用较多氧化还原滴定:碘量法、铈量法及亚硝酸钠滴定法。
考点1: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滴定反应:标准I2液+还原性药物→2I-滴定液:碘滴定液——标定用基准物质三氧化二砷终点判断:淀粉指示剂;I2自身滴定条件:中性、酸性、弱碱性2.间接碘量法:(1)置换碘量法:氧化性药物+I-→I2(过量KI)I2+Na2S2O3→Na2S4O6+2I-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标定用基准物质重铬酸钾终点判断:淀粉指示剂(近终点时加入)(2)剩余碘量法:强还原性药物+I2→2I-(过量)I2(剩余)+Na2S2O3→Na2S4O6+2I-滴定液:碘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终点判断:淀粉指示剂(近终点时加入)用碘量法分析的药物:维生素C考点2:铈量法滴定反应:Ce4++e Ce3+淡黄色无色滴定液:硫酸铈滴定液——标定用基准物质三氧化二砷终点判断:自身指示剂;邻二氮菲亚铁反应条件:酸性用铈量法分析的药物:硝苯地平考点3:亚硝酸钠滴定法滴定反应:Ar-NH2 +NaNO2 +2HCl→[Ar-N+≡N]Cl + NaCl+2H2O芳伯胺→重氮化反应滴定液:亚硝酸钠滴定液——标定用基准物质对氨基苯磺酸终点判断:永停滴定法、外指示剂法(碘化钾-淀粉试纸)反应条件:(1)酸的种类与浓度:HBr> HCl> H2S04或HN03 酸度也不宜过高(2)反应温度与滴定速度:温度太高,亚硝酸挥发和分解;温度过低,反应的速度太慢。
滴定速度前快后慢:(3)加入溴化钾的作用:加快重氮化反应用亚硝酸滴定法分析的药物:盐酸普鲁卡因、磺胺甲恶唑、磺胺嘧啶、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0 mol/L)滴定20.00ml盐酸溶液(0.1000 mol/L),滴定突跃范围的pH值是A.1.00~3.00B.3.00~4.30C.4.30~9.70D.8.00~9.70E.9.70~10.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氢氧化钠滴定盐酸为强碱滴定强酸,PH值的突跃范围应该跨越酸碱范围,只有C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