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常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及取样方法一、水泥水泥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胶凝材料之一。
其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
1、检测标准(1)强度: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水泥,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2)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45 分钟,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不得迟于 65 小时,其他品种水泥不得迟于 10 小时。
(3)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2、取样方法(1)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且总重量不超过 500 吨,随机从不少于 3 个罐车中抽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称取不少于 12 千克。
(2)袋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且总重量不超过 200 吨,随机从不少于 20 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称取不少于 12 千克。
二、钢材钢材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质量检测不容忽视。
常见的检测项目有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
1、检测标准(1)拉伸试验: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等指标,应符合相应的钢材标准。
(2)弯曲试验:根据钢材的品种和规格,规定了不同的弯曲角度和弯心直径,试验后钢材不应出现裂纹或断裂。
2、取样方法(1)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 60 吨。
每批取拉伸试件 2 个、弯曲试件 2 个。
在任选的两根钢筋上切取。
(2)冷轧带肋钢筋: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 60 吨。
每盘取拉伸试件 1 个、弯曲试件 2 个。
在每(任)盘中的任意一端截去 500mm 后切取。
三、砂、石砂、石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1、检测标准(1)砂:主要检测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等。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在建筑行业中,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安全可靠性,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应该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本文将对建筑材料常见的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探讨,旨在引起业界的重视和关注。
材料一:水泥水泥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品质和稳定性。
水泥质量检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性能检验:主要包括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比表面积以及流动度等指标。
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控制,比表面积则与水泥的强度和硬化特性相关。
2. 化学成分检验:水泥中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检验标准要求水泥中的氧化钙、硅酸盐含量、三氧化硫含量以及其他化学元素的含量等指标均需符合标准要求。
3. 强度检验: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标准要求水泥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并进行强度试验来验证其是否符合要求。
材料二:钢筋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增强材料,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钢筋的质量检验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强度检验: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标准要求钢筋的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并进行强度试验来验证其真实强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2. 形状和尺寸检验: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包括钢筋直径、长度、弯曲度以及截面形状等指标的检查。
3. 表面质量检验:钢筋应具有光滑的表面,没有明显的锈蚀、氧化或损坏。
表面质量检验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或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来进行。
材料三:砖块砖块是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和保温性能。
砖块的质量检验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抗压强度检验:砖块的抗压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标准要求砖块的抗压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并进行压力试验来验证其真实强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2. 尺寸检验:砖块的规格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
包括砖块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方面的检查。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标准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可能导致工程的结构不稳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工程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三、水泥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1. 水泥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抗压强度、凝结时间、比表面积等。
按照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和GB/T 17671-1999《建筑用硅酸盐水泥》等标准进行检测。
2.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可采用压缩试验仪进行。
凝结时间测试方法可通过比较初始凝结时间和终凝时间得出。
比表面积可通过空气比表面积仪进行测试。
四、钢筋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1. 钢筋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
按照GB/T 1499.2-2018《混凝土用钢筋第2部分:热轧带肋高抗强度钢筋》等标准进行检测。
2.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可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测试,延伸率可通过伸长计等设备进行测定。
五、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1. 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强度、密实性、抗渗性等。
按照GB/T 50107-2010《普通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等标准进行检测。
2. 强度通过压缩试验仪进行测试,密实性可使用伸缩旧料仪进行测定,抗渗性可通过水柱压试验等方法进行评估。
六、砖块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1. 砖块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抗压强度、吸水率、吸水膨胀率等。
按照GB/T 10801-2007《粘土砖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进行检测。
2. 抗压强度可通过压缩试验仪进行测定,吸水率和吸水膨胀率可使用浸水法及质量测量的方法进行测试。
七、玻璃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1. 玻璃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抗弯强度、厚度均匀度、平整度等。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的检验方法有哪些一、水泥质量检验水泥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胶凝材料之一。
对水泥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检查观察水泥的颜色、细度和有无结块现象。
正常的水泥应该是灰色或深灰色,色泽均匀,无明显结块。
2、细度检验通过筛析法或比表面积法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细度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等性能有重要影响。
3、凝结时间测定使用维卡仪测定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不宜过短,以免影响施工操作;终凝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混凝土能尽快获得强度。
4、强度检验按照国家标准制作水泥胶砂试件,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养护一定时间后,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
二、钢材质量检验钢材在建筑结构中起着承受荷载的关键作用。
钢材质量的检验主要有以下方法:1、外观检查观察钢材表面是否有裂纹、折叠、结疤、分层等缺陷。
2、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钢材中的碳、硅、锰、磷、硫等主要元素的含量,以确定钢材的牌号和质量。
3、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等。
拉伸试验测定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弯曲试验检验钢材的弯曲性能;冲击试验则评估钢材在冲击载荷下的韧性。
4、尺寸和重量偏差检查测量钢材的直径、厚度、长度等尺寸,以及计算单位长度的重量,检查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三、砂石质量检验砂石是混凝土和砂浆的主要骨料。
其质量检验方法如下:1、颗粒级配分析通过筛分试验确定砂石的颗粒大小分布,判断其级配是否良好。
良好的级配可以提高混凝土和砂浆的和易性和强度。
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测定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水洗法测定砂石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3、坚固性检验采用硫酸钠溶液浸泡法或冻融循环法检验砂石在干湿交替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坚固性。
4、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检测砂石中是否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四、砖和砌块质量检验砖和砌块是建筑墙体的主要材料。
质量检验主要包括:1、外观质量检查观察砖和砌块的表面平整度、颜色、缺棱掉角等情况。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
为了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本文将介绍建筑材料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一、水泥质量检验水泥是建筑材料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对其质量的检验非常重要。
水泥的常用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凝结时间、强度等指标。
外观检验主要观察水泥是否有外观缺陷,如裂缝、变色等。
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到凝结的时间,一般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时间范围。
强度检验用于评估水泥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压力试验和弯曲试验。
二、钢筋质量检验钢筋是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增强材料之一。
钢筋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
外观检验主要观察钢筋表面是否有氧化、锈蚀、裂纹等缺陷。
尺寸检验要求钢筋的直径、长度等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化学成分检验用于确定钢筋的合金成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力学性能检验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的测定,常用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
三、砂浆质量检验砂浆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砌筑和涂抹工艺的效果。
常见的质量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坍落度、粘结强度等。
外观检验主要观察砂浆的颜色、水泥颗粒的分散情况等。
坍落度检验用于评估砂浆的流动性,常用的方法包括坍落度试验和渗水试验。
粘结强度检验用于评估砂浆与基材的黏结能力,一般采用粘结测试机进行试验。
四、砖块质量检验砖块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建筑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砖块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尺寸、密度、抗压强度等指标。
尺寸检验要求砖块的长、宽、厚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密度检验用于测定砖块的重量与体积之比,一般采用水浸法或称重法进行测定。
抗压强度检验用于评估砖块的承载能力,常用的方法包括压力试验和冲击试验。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可以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材料采购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采购时,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符合工程需要和质量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材料采购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旨在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进行材料采购,并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一、建筑材料质量验收标准1. 材料外观检查:首先,要对采购的建筑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光洁度、颜色、形状和尺寸等方面。
材料的外观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不存在明显的破损、渗漏、变形等问题。
2. 材料性能检测:建筑材料的性能对于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根据具体材料的特性和用途,可以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酸碱性、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能检测。
这些检测应在专业实验室或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3. 材料化学成分检验:某些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混凝土中水泥的硅酸盐含量、砖瓦中砷、铅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等。
应根据相应的行业标准或技术规范进行化学成分检验,评估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4. 材料标志标识检查:建筑材料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标志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追溯。
在验收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材料上的标志标识是否清晰可见、符合要求,并确认是否与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一致。
二、建筑材料质量验收方法1. 抽样检验法:采购过程中,可以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对大宗材料进行质量验证。
即从供货批次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或比例的样品进行检测,以反映整批材料的质量情况。
抽样检验应遵循相应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确保结果具有代表性。
2. 全检验法:某些关键性建筑材料或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的材料,可以采取全检验的方法进行验收。
即对每一批次的材料都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每一个单元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虽然全检验的方式较为繁琐耗时,但可以有效降低质量风险。
3. 依托第三方检验机构:为提升质量验收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质量检测。
建筑材料检验标准1. 引言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工作。
本文档旨在介绍建筑材料的检验标准,以指导相关人员的工作。
2. 检验标准分类建筑材料的检验标准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材料成分检测对于建筑材料来说,其成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材料的性能与用途。
材料成分检测主要包括对原材料的成分分析和成品材料的成分确认。
2.2 材料性能检测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包括强度、密度、吸水性、耐久性等方面。
具体检测方法需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进行制定。
2.3 材料外观检测材料外观检测主要用于检验材料的表面质量,如颜色、光泽、平整度等。
检测方法主要采用目测和仪器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2.4 材料环境适应性检测建筑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材料环境适应性检测主要包括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方面。
3. 检验标准制定建筑材料的检验标准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制定。
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和工程的特殊性,也需要制定一定的局部标准。
3.1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布并实施的与建筑材料检验相关的标准。
国家标准对于建筑材料的检验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
3.2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由相关行业组织或协会制定的与建筑材料检验相关的标准。
行业标准通常具有推荐性和指导性,旨在提供给企业作为参考。
3.3 局部标准由于不同地区和工程的特殊性,需要制定一定的局部标准来满足具体需求。
局部标准可以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4. 检验过程建筑材料的检验过程需依据具体的材料和检验目的进行制定。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采样采样是指从批量材料中取得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采样过程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4.2 样品制备对于不同的材料,样品制备的方式有所差异。
样品制备需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和检验要求,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建筑材料检验标准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包括水泥、混凝土、钢筋、砖块、玻璃、沥青等。
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和规程。
本文将以建筑材料检验标准为主题,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材料所遵循的检验标准和规程。
一、水泥检验标准水泥是建筑材料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砖石。
水泥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针对水泥的检验标准非常重要。
1. 物理性能检验:包括水泥的颜色、比表面积、稠度、凝结时间等方面的检测。
2. 化学成分检验:检验水泥中主要元素(如氧化钙、二氧化硅等)的含量,确保水泥的成分符合要求。
3. 强度检验:通过压缩强度和抗拉强度等试验来评估水泥的力学性能。
4. 收缩性能检验:检验水泥在固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以防止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等问题。
二、混凝土检验标准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之一,用于制作地板、梁、柱等承重构件。
混凝土的质量和配合比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
1. 材料检验:包括水泥、骨料、掺合料等原材料的检查和评估。
2. 配合比检验: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适宜配合比,以保证强度和耐久性。
3. 强度检验: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和抗拉等试验,评估其力学性能。
4. 抗渗性能检验:检测混凝土的渗透性,以防止水分侵入导致腐蚀和损坏。
5. 外观检验: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色泽等外观特征。
6. 施工工艺检验:检验混凝土的振捣、养护等施工工艺是否符合规定。
三、钢筋检验标准钢筋是混凝土中的增强材料,决定了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
因此,钢筋的检验标准非常重要。
1. 材料检验:检查钢筋的牌号、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
2. 外观质量检验:检验钢筋表面的锈蚀、损伤等情况。
3. 强度检验: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评估钢筋的强度。
4. 脆性断裂检验:检验钢筋在低温或冲击荷载下的断裂性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5. 焊接性能检验:如钢筋的焊接接头、焊缝等进行检验,以保证焊接质量达标。
建筑材料行业质量检验标准在建筑行业,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建筑材料行业有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合格性。
本文将介绍建筑材料行业常见的质量检验标准,并详细讨论一些主要材料的检验要求。
一、水泥1.外观检验:外观应无明显裂纹、气泡和色差。
2.氯离子含量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不超过一定值。
3.凝结时间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凝结时间应在规定范围内。
4.抗压强度检验:按一定方法测试,抗压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
二、钢筋1.物理性能检验: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
2.化学成分检验:检测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确保合格。
3.外观检验:检查表面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腐蚀。
三、砂浆1.黏结强度检验:通过拉伸测试,检验砂浆的黏结强度。
2.干缩率检验:测量砂浆在干燥过程中的收缩情况。
3.砂浆含水率检验:测试砂浆的含水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四、砖块1.外观检验:检查砖块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开裂、凹凸等。
2.抗压强度检验:按照一定的方法测试砖块的抗压强度。
3.吸水率检验:砖块的吸水率要在一定范围内。
五、玻璃1.光学性能检验:包括透光率、反射率等。
2.物理性能检验:如抗压强度、冲击强度等。
3.平整度检验:检查玻璃表面是否平整、无划痕。
六、涂料1.湿附着力检验:测量涂料在湿润状态下的附着力。
2.硬度检验:测试涂料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性。
3.耐候性检验:先将涂料曝露在一定的环境中,再进行评估。
七、木材1.含水率检验:测量木材的含水率,以确保符合标准。
2.弯曲强度检验:通过弯曲测试,评估木材的强度。
3.缺陷检验:检查木材是否有节疤、虫蛀等缺陷。
八、钢筋混凝土1.抗压强度检验:按照一定标准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抗弯强度检验:通过弯曲测试,评估混凝土的抗弯强度。
3.标准养护期检验:检验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期后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总结:建筑材料行业质量检验标准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
建筑材料的检验标准一、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制度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质量不符合要求或选用不当,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结构安全。
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不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行调查、分析、评估,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对于重要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还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进行联合检验。
二、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程序1、施工单位应提前通知监理单位,以便监理单位安排检查计划。
2、施工单位应提交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出厂证明、质量证明、试验报告等相关资料。
3、监理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好记录。
4、对于重要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还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进行联合检验。
5、对于需要进行试验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共同取样、封样,并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6、检验合格后,监理单位应签署《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并允许其进场使用;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内容1、外观质量检查:检查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外观是否有损伤、变形、锈蚀等质量问题。
2、尺寸检查:检查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3、性能检验:对重要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行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的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
4、文件资料检查:检查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出厂证明、质量证明、试验报告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真实、有效。
四、建筑材料及构配件进场检验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应确保提交的建筑材料及构配件的出厂证明、质量证明、试验报告等相关资料真实、有效。
2、监理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好记录。
建筑材料的检验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2003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
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CECS48:93
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53:9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2003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1345-200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通用水泥质量等级JC/T452-2002
水泥的命名、定义和术语GB/T4131-1997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90
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GB/T8075-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
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
混凝土外加剂及相关标准汇编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1999
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规程DBJ/T15-13-95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DL/T5332-2005
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2-2004
基桩和地下连续墙钻芯检验技术规程DBJ15-28-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
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CECS13:89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 J409-2005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J/T15-37-2004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程JTJ041-2000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422-2007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E02:2005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 J131-2001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90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140-2004 J301-2004
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2005
预拌砂浆JG/T230-2007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
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
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硅酸盐水泥在硫酸盐环境中的潜在膨胀性能试验方法GB/T749-2001 用于水泥混合材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GB/T12957-2005
建筑砂浆用FA胶结材JG/T3062-1999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8074-2008
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JC/T738-2004
钻芯检测离心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9496-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2005
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GB/T11969~11975-1997
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CJJ62-95
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与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112-97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94
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J/T15-36-2004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