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电视画面与造型元素(1)
- 格式:ppt
- 大小:5.17 MB
- 文档页数:38
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及其作用摘要:主要从镜头和造型两大方面讨论了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并详细分析了各要素对画面构图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画面;构图;基本元素一、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概念构图一词具有多种含义。
在拉丁语中,构图具有结构、联结、组成等意义。
构图一般分分为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两种。
在绘画(或摄影)艺术中,构图是指为了表现主题时所进行的图形配置;在影视艺术中,构图则是指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因素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此时构图所处理的是画面中影像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更具体地说是指人、景、物的位置关系和形、光、色的配置关系。
电视画面的构图一般由主体、陪体和环境组成。
主体是构图的中心,陪体主体的陪衬物,主体或陪体需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中。
陪体和环境与主体形成一定的关系,对主体起修饰和映衬作用。
这些作用可以通过线条、体积、位置、视点、亮度、色彩等方式完成。
二、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及其作用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可以把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分为两大类:镜头元素和造型元素。
电视画面主要是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拍摄记录下来的,因而镜头的运用对画面有着直接影响;而对于一幅特定的画面,通过形、光、色等空间元素来表现人、景、物,塑造视觉形象,则是画面造型的工作。
因此可以说:镜头使画面具有了时间感(运动感),造型使画面具有了空间感;镜头是画面创造的过程,造型则是画面创造的结果。
(一)镜头元素:主要包括镜头的景别、焦距、运动和角度。
1、景别:景别反映了镜头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
景别主要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叙事功能并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1)远景:主要用来介绍环境、渲染气氛、展现场面;观众往往通过远景画面,了解故事的空间状态和感受宏观场面。
2)全景:主要用来展示一个特定的叙事空间,可以用来表现人与特定环境的关系,表现人或物体的运动和行为。
分析电视画面构图的布局及结构电视画面的构图布局及结构是指在电视节目中,摄像机对画面元素的安排和组合方式,以及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排列。
一个好的画面构图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观赏效果。
下面将分析电视画面构图的布局及结构。
1. 画面的比例和对称:在电视画面构图中,一般使用16:9或4:3的画面比例。
画面的对称也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手法,可以通过摄像机角度和目标位置的选择来实现对称布局。
2. 画面的对焦:电视画面中,对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通过对焦的选择,可以突出画面中的某一元素,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3. 画面的透视:画面的透视是指通过摄像机的角度和位置,来展现画面的立体感。
透视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给观众一种空间感。
4. 剪辑技巧:剪辑在电视画面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剪辑技巧,可以将画面中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或场景。
5. 画面的色彩和光影:画面的色彩和光影也是构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和光影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6. 画面的线条和形状:画面中的线条和形状也能够起到引导观众视线、增加观赏效果的作用。
合理选择线条和形状,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
7. 画面的前景和背景:在电视画面构图中,前景和背景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选择合适的前景和背景,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电视画面的构图布局及结构是通过对比例、对称、对焦、透视、剪辑、色彩光影、线条和形状、前景和背景的选择和使用,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加观赏效果的目的。
一个好的画面构图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电视节目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章电视画面基础→电视画面的基础结构一、电视画面结构的基础元素(光线线条影调色彩)构图使影像具有形式和实体,成功的、优良的构图可以增强电视画面图像的感染力。
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素有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
1.光线光线是构成画面的基础和灵魂,没有光线就根本谈不上成像,所以光线是画面构成的重要条件,是摄像制作技术的基本要求。
光线的构图作用在光的强度、光的方向和光的性质等方面得以发挥。
(1)光的强度。
光使得画面具有了视觉冲力,按强度光可分为强光和弱光。
强光使被拍摄物体明亮清晰,轮廓和细节比较分明;弱光使被拍摄物阴暗模糊,轮廓和细节不明显,可用来表现压抑或悲剧性的气氛。
(2)光的方向。
可以分为前置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等。
光线方向的作用在于它能够使画面产生一定的情绪。
正面照明使画面情绪显得平淡、冷漠,常用在电视新闻中;顶光照明往往使场面具有一种呆滞、单调的效果,多用于丑化人物、制造恐怖;45度侧光照明使影像层次分明,对比突出,反差比较明显,具有一种严峻感;(3)光的性质。
在性质上,光有硬光和柔光之分。
硬光的光源集中,有明显的方向性,阴影明显、清晰;柔光的光效比较柔和自然,阴影逐渐地形成,边缘模糊。
两者可以使电视画面产生不同的气氛,一个紧张、恐惧、焦虑,一个欢快、自然、明亮。
2.色彩色彩是电视画面注入情感的重要元素,构成色彩基调,渲染烘托主题和内容情感。
色彩在画面构图中的内容包括色调的冷暖、色度的明暗和色彩的变化、对比、和谐、渐变以及画面上的色块分布等。
(1)色调的冷暖。
色调是画面中呈现的色彩总和,它指的是画面上给人的总的色彩感觉,即画面整体色彩效果, 又称色调效果。
色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电视画面根据主题确定色彩基调,例如,红、黄色为暖色调, 多表现热烈、喜庆、欢乐、胜利、坚强、勇敢等场面及情感;蓝、白色为冷色调,多表现安静、平衡、清凉、幽远、月夜、大海等场面及气氛等等。
(2)色彩的对比与和谐。
一、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一是表现具象。
(与抽象的文字、音乐、语言相比)电视画面在屏幕上表现的形象是具体的、可视的,它不同于文学作品或音乐作品是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或音乐旋律来调动人们的想象以塑造艺术形象,而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和符码来叙述情节、阐述主题、表达思想。
具体形象的电视画面可以更为准确、细致、全面地再现或表现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以及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等用语言文字不容易精确描述的形象。
比如说在影片《越光宝盒》中,孙俪饰演的玫瑰仙子的出场画面不仅是开场音乐和她的歌声这一抽象语言营造了一种幽默气氛,而且因为拥有了电视画面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出玫瑰仙子花划船撞到绳子掉入水中这一具体形象的画面而使得情节更加幽默,画面形象生动可感。
二是表现运动。
(与绘画、雕塑和图片等静态形象相比)电视画面再现的是运动的形象,表现的是形象的运动,通过电视物质手段和特殊拍摄方法,甚至在人眼视觉范围内不存在运动的地方也引起了运动:一朵花蕾在瞬间怒放,一粒黄豆在三五秒内"扭动"身躯破土而出,一些生活中被看作是静止的物体,在屏幕上变成生机勃勃的富有变化的不断运动的物体。
可以说,电视画面存在于运动之中,不仅直接表现运动主体富有变化的运动姿态,而且能够表现主体运动的速度、节奏以至运动的全过程,还可以展现运动要素的各种变化,满足艺术思想的需要:表现运动是电视造型的灵魂。
比如在《越光宝盒》中玫瑰仙子在大漠、竹林中追逐郑中基饰演的清一色所表现的就是运动中的人物;另外梁咏琪饰演的西域亲善大使从荷花中出现,那朵荷花从花骨朵紧闭到花瓣纷纷绽放就表现了一朵花盛开这样一个运动的电视画面镜头。
三是运动表现。
(与戏曲舞台、现场活动等固定观众的视点相比)电视画面不仅能够表现运动的物体,而且可以在运动中表现物体,由摄像机运动的轨迹、速度、方向等所体现出的运动表现是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特点。
电视摄像机对被摄景物多景别、多角度、多层次连续不断地表现,使观众的感知和认识更加连贯、完整、细致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