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度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4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
砂纸是一种粗糙的磨料材料,通常用于抛光和磨削不同种类的物品。
砂纸的目数与粗糙度直接相关,目数越高,砂纸的粗糙度越小。
下面是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
目数级别粗糙度
36-40 极粗粗糙
60-100 粗比较粗
120-150 中中等粗糙度
180-220 细微粗糙度
240-320 非常细平滑
400-600 超细更平滑
800-1000 超超细最平滑
以上是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目数越高,砂纸的粗糙度越小。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所要处理的物品的性质和需要达到的光滑度来选择不同目数的砂纸。
在木工行业中,通常使用120至150目数的砂纸来磨削木材表面,达到中等粗糙度,能够有效地消除表面的毛刺和凹陷,使表面光滑。
而在汽车行业中,通常使用240至320目数的砂纸来抛光车身表面,达到非常细的粗糙度,使表面更加平滑光滑,使车身表面更加耐用。
总之,选择正确的砂纸是取得良好抛光效果的关键。
通过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砂纸,从而达到更好的抛光效果。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 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 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直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 ---- 0.025um;N2 ---- 0.05um; N3 ----- O.lum ;N4 ---- 0.2um;N5 ---- 0.4um ; N6 ----- 0.8um;N7 ---- 1.6um;N8 ---- 3.2um ; N9 ----- 6.3um;N10 --- 12.5um ;N11 ---- 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1000=RA举例:RMS64 = 64*1000= RA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RMS125 =RMS64 =RMS32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N2--;N3--;N4--;N5--;N6--;N7--;N8--;N9--;N10--;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对应关系:▽:Ra25~;▽▽:~;▽▽▽:~;▽▽▽▽:~。
说明:上面的数值依次为:、、、、25S、50S、100S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的关系参考表 (单位:μm)表面状态雾状镜面镜状光泽面亮光泽面暗光泽面不可辨加工痕迹方向微辨加工痕迹方向可辨加工痕迹方向看不清加工痕迹微见加工痕迹可见加工痕迹微见刀痕可见刀痕明显可见刀痕Rz与Ra对比Rz100时相当于Ra25以下为对照表Rz2001005025Ra5025Rz1016254063 Ra1016。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 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 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直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般的有:RMS*1000=RA举例:RMS64 = 64*1000= RA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RMS125 =RMS64 =RMS32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 ; N2--;N3-— ;N4- — ; N5--; N6--;N7--; N8--; N9--;N10--; N11-- 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对应关系:▽ : Ra25 〜;▽ ▽▽:▽ ▽▽▽:〜。
说明:上面的数值依次八、25S、50S、100S为: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的关系参考表(单位:卩m)Rz与Ra对比RzlOO时相当于Ra25 以下为对照表。
中日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日本 1.6S ▽▽▽ 3.2S ▽▽▽ 6.3s ▽▽▽ ▽▽▽ 12.5s ▽▽ 25s ▽▽ ▽▽ 50s ▽ 100s ▽▽中国 0.4 ▽0.8 1.6 3.2 6.3 12.5轮廓最大高度 Ry 的分段值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的分段值三角符号0.1S0.2S 0.4S 0.025a 0.05a 0.1a0.8S 0.2a 1.6S 3.2S 6.3S 0.4a 0.8a 1.6a12.5S 25S 3.2a 6.3a 50S 100S12.5a 25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与原来表示方法的关系(参考数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 Ry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Rz JISRy·Rz JIS 的 取样长度 l(mm) 原来加工表面粗糙度代号标准数列 取样长度 λc(mm) 标准数列 0.012a 0.08 0.05s 0.05z 0.08 ▽▽▽▽0.025a 0.250.1s 0.1z 0.05a 0.2s 0.2z 0.250.1a 0.80.4s 0.4z 0.2a 0.8s0.8z 0.80.4a 1.6s 1.6z ▽▽▽0.8a 3.2s 3.2z 1.6a 6.3s6.3z 3.2a 2.512.5s 12.5z 2.5▽▽ 6.3a 25s 25z 12.5a 8 50s50z ▽25a 100s 100z 8 50a 200s 200z -100a-400s400z-日本标准中国标准▽▽▽▽▽▽▽▽▽▽各种表面粗糙度的计算方法与三角符号的关系种类代号计算方法说明图最大高度Ry如图示,沿粗糙度曲线的中心线方向取一段基准长度,最大波峰加上最大谷底的高度就最大高度,用μm表示,取样时注意避开全是波峰没有谷底的部分。
十点平均粗糙度Rz如图示,沿粗糙度曲线的中心线方向取一段基准长度,用5个最高波峰的平均高加上5个最深谷底的平均高度就是十点平均粗糙度,用μm表示。
常用加工方法与达到粗糙度对比图表粗、半精加工精加工精细加工外圆、端面、内孔(金属、非金属)孔加工方案与经济公差序号加工方案经济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Ra(μm)适用范围1钻IT11-1320加工未淬火钢及铸铁的实心毛坯,也可用于加工有色金属(表面粗糙度稍差),孔径<(15-20)mm 2钻-铰IT8-9 5.0-2.53钻-粗铰-精铰IT7-8 2.5-1.254钻-扩IT1120-10.0同上,但孔径>(15-20)mm5钻-扩-铰IT8-9 5.0-2.56钻-扩-粗铰-精铰IT7 2.5-1.257钻-扩-机铰-手铰IT6-70.63-0.1608钻-(扩)-拉IT6-7 2.5-0.160大批大量生产(精度视)9粗镗(或扩孔)IT11-1320-10.0除淬火钢外各种材料,毛坯有铸出孔或锻出孔10粗镗(粗扩)-半精镗(精扩)IT8-9 5.0-2.511粗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铰)IT7-8 2.5-1.2512粗镗(扩)-半精镗(精扩)-精镗-浮动镗刀块精镗IT6-7 1.25-0.6313粗镗(扩)-半精镗-磨孔IT7-8 1.25-0.32主要用于加工淬火钢,也可用于不淬火钢,但不宜用于有色金属14粗镗(扩)-半精镗-粗磨-精磨IT6-70.32-0.16015粗镗-半精镗-精镗-金刚镗IT6-70.63-0.080主要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有色金属加工16钻-(扩)-粗铰-精铰-珩磨钻-(扩)-拉-珩磨粗镗-半精镗-精镗-珩磨IT6-70.32-0.040精度要求很高的孔17以研磨代替上述方案的珩磨IT6以上0.160-0.010平面加工方案与经济公差序号加工方案经济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Ra(μm)适用范围1粗车-半精车IT8-910-5.0端面2粗车-半精车-精车IT6-7 2.5-1.53粗车-半精车-磨削IT7-9 1.25-0.324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IT7-910.0-2.5一般不淬硬平面(端铣的表面粗糙度较好)5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括研IT5-6 1.25-0.160精度要求较高的不淬硬平面批量较大时宜采用宽刃精刨方案6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宽刃精刨IT6 1.25-0.327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磨削IT6 1.25-0.32精度要求较高的淬硬平面或不淬硬平面8粗刨(或粗铣)-精刨(或精铣)-粗磨-精磨IT5-60.63-0.0409粗铣-拉IT6-9 1.25-0.32大量生产,较小的平面(精度视拉刀的精度而定)10粗铣-精铣-磨削-研磨IT5以上高精度平面外圆表面加工方案与经济公差序号加工方案经济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Ra(μm)适用范围1.粗车IT11-1380-20适用于淬火钢外的各种金属2.粗车-半精车IT8-910.0-5.03.粗车-半精车-精车IT6-7 2.5-1.254.粗车-半精车-精车-滚压(或抛光)IT6-70.32-0.0405.粗车-半精车-磨削IT6-7 1.25-0.63主要用于淬火钢,也可用于未淬火钢,但不宜加工有色金属6.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IT5-60.63-0.1607.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超精加工(或轮式超精磨)IT50.160-0.0208.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石车IT5-60.63-0.040主要用于要求较高的有色金属的加工9.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超精磨或镜面磨IT5以上0.040-0.010极高精度的外圆加工10.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IT5以上0.160-0.010各种毛坯表面层厚度(mm)自由锻件模锻件铸件磁钢≤1.5磁钢≤1灰口铸铁1-4合金钢2-4合金钢≤0.5铸钢2-5。
加工精度等级与粗糙度对照说到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这可是个大话题啊!你瞧,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俩概念离自己很远,其实不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们可是无处不在,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品,恰到好处才行。
你想想,买个手机壳,表面光滑,拿在手里感觉特别舒服,回头一看,哎呀,这个加工精度得多高啊!就像是工匠们在打磨一块木头,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活儿,才能做出个精美的艺术品。
说到粗糙度,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个不就是表面不平滑吗?可不止如此哦。
粗糙度可分成好多等级,每个等级都有自己的“个性”。
例如,一级粗糙度,简直就像刚出生的小婴儿,光滑得让人忍不住想摸摸;而三级粗糙度,嘿,感觉就像你家那只调皮的小猫,毛毛糙糙的,有点儿不那么温柔。
这些表面特性,就像人一样,五花八门,百态千姿,各有千秋。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这精度和粗糙度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跟你说,这就像是谈恋爱,精度高的地方就像是彼此的默契,粗糙度则是生活中的小摩擦。
比如说,精度不够,零件可能就不那么契合,导致整体性能下降,简直是个大麻烦。
而如果粗糙度过高,那就像你们之间总有争吵,没办法和谐相处,影响得很。
让我们回到那些精密的机械设备。
它们的加工精度可谓是让人刮目相看,动辄就能达到微米级别,简直像是科学家们的玩具。
可是,若是粗糙度不合适,机器运转时可就会像人走路穿了双不合脚的鞋,磕磕绊绊的,不得劲。
你想象一下,整个车间的工人都在紧张忙碌,机器哐啷哐啷地响,结果最后却因为这粗糙度没处理好,浪费了多少时间和金钱,真是让人心疼啊。
不过,有时候我们也不能只盯着这些数字和等级。
就像人际关系,不仅要看外表的光滑,更要注重内在的交流和理解。
加工精度和粗糙度的对比,往往是在提醒我们,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表面光滑固然好,但内在的匹配和运转才是关键。
想要让生活过得更顺利,得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别人合拍,才能事半功倍。
嘿,聊到这儿,你是不是也在想,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注意到的加工精度和粗糙度呢?比如说,早晨匆匆忙忙,做个早餐,切个菜,刀的锋利度和表面光滑度都得跟得上,才能切得利索,不然可就像是猫抓过的肉,乱七八糟的。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 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 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1000=RA举例:RMS64 = 64*1000= RA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RMS125 =RMS64 =RMS32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N2--;N3--;N4--;N5--;N6--;N7--;N8--;N9--;N10--;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对应关系:▽:Ra25~;▽▽:~;▽▽▽:~;▽▽▽▽:~。
说明:上面的数值依次为:、、、、25S、50S、100S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的关系参考表? (单位:μm)洁度GB1031-1968等级▽14▽13▽12▽11▽10▽9▽8▽7▽6▽5▽4▽3▽2▽1表面状态雾状镜面镜状光泽面亮光泽面暗光泽面不可辨加工痕迹方向微辨加工痕迹方向可辨加工痕迹方向看不清加工痕迹微见加工痕迹可见加工痕迹微见刀痕可见刀痕明显可见刀痕Rz与Ra对比Rz100时相当于Ra25 以下为对照表Rz200105025Ra5025Rz1016254063。
粗糙度对比样块使用方法
粗糙度对比样块是根据国家标准做的一种检测套件,主要用于检测表面粗糙度。
它是由样块和探头两部分组成,在检测中,探头会移动到样块的不同位置,根据检测曲线来得出表面粗糙度数值。
粗糙度对比样块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探头安装:将探头安装在粗糙度测量仪上,将样块尽可能精确地安装在探头上,然后应用平行标尺校准探头和样块之间的距离。
2、测量方法:在同一空间外表面上根据检测要求,使探头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的移动,收集样块的粗糙度曲线数据,然后从数据中可以得出表面粗糙度的数值和标准值的差值。
3、样块的选用:根据检测的物体的粗糙度分布特征,可以采用适当的样块进行检测,常用的样块有深痕样块、浅痕样块和标称值样块等,其中,深痕样块用于表面粗糙度比较测量,浅痕样块用于表面粗糙度精确测量,而标称值样块则用于校验探头的准确性。
4、检测结果的分析:获取的数据通常用图形的形式表示,可以从图形中体现出表面粗糙度的变化情况,根据检测数据,从而分析检测物体表面粗糙度的情况,从而确定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粗糙度对比样块使用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需要操作者掌握技术,在实践操作时要特别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样块,正确调整系统,以及提高操作者的技能,以此来确保粗糙度测量的准确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中日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日本 1.6S ▽▽▽ 3.2S ▽▽▽ 6.3s ▽▽▽ ▽▽▽ 12.5s ▽▽ 25s ▽▽ ▽▽ 50s ▽ 100s ▽
▽
中国 0.4 ▽
0.8 1.6 3.2 6.3 12.5
轮廓最大高度 Ry 的分段值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的分段值
三角符号
0.1S
0.2S 0.4S 0.025a 0.05a 0.1a
0.8S 0.2a 1.6S 3.2S 6.3S 0.4a 0.8a 1.6a
12.5S 25S 3.2a 6.3a 50S 100S
12.5a 25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与原来表示方法的关系(参考数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轮廓最大高度 Ry 微观不平度
十点高度 Rz JIS
Ry·Rz JIS 的 取样长度 l(mm) 原来加工表面粗糙度代号
标准数列 取样长度 λc(mm) 标准数列 0.012a 0.08 0.05s 0.05z 0.08 ▽▽▽▽
0.025a 0.25
0.1s 0.1z 0.05a 0.2s 0.2z 0.25
0.1a 0.8
0.4s 0.4z 0.2a 0.8s
0.8z 0.8
0.4a 1.6s 1.6z ▽▽▽
0.8a 3.2s 3.2z 1.6a 6.3s
6.3z 3.2a 2.5
12.5s 12.5z 2.5
▽▽ 6.3a 25s 25z 12.5a 8 50s
50z ▽
25a 100s 100z 8 50a 200s 200z -
100a
-
400s
400z
-
日本标准中国标准
▽▽▽▽
▽▽▽
▽▽
▽
各种表面粗糙度的计算方法与三角符号的关系
种
类
代号计算方法说明图最
大高度Ry
如图示,沿粗糙度曲线的中心线方向取一段基准长度,最大波
峰加上最大谷底的高度就最大
高度,用μm表示,取样时注意
避开全是波峰没有谷底的部分。
十点
平均粗糙度Rz
如图示,沿粗糙度曲线的中心线方向取一段基准长度,用5个
最高波峰的平均高加上5个最深
谷底的平均高度就是十点平均
粗糙度,用μm表示。
算术
平均粗糙度Ra
如图示,沿粗糙度曲线的中心线方向取一段基准长度,以中心
线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用
公式y=f(x)表示该粗糙度曲线,
那么,右面公式求出来的值,就
是算术平均粗糙度,用μm表示。
最大高度Ry的
分段值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
分段值
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
分段值
三角符号
0.1S 0.2S 0.4S 0.1Z
0.2Z
0.4Z
0.025a
0.05a
0.1a
0.8S 0.8Z 0.2a
1.6S 3.2S 6.3S 1.6Z
3.2Z
6.3Z
0.4a
0.8a
1.6a
12.5S 25S 12.5Z
25Z
3.2a
6.3a
50S 100S
50Z
100Z
12.5a
25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轮廓最大高度 Ry 微观不平度
十点高度
Rz JIS Ry·Rz JIS 的 取样长度 l(mm)
原来加工表面粗糙度代号
标准
数列 取样长度 λc(mm) 标准数列 0.012a 0.08
0.05s 0.05z
0.08
▽▽▽▽
0.025a 0.25
0.1s 0.1z 0.05a 0.2s 0.2z 0.25
0.1a 0.8 0.4s 0.4z 0.2a 0.8s
0.8z 0.8
0.4a 1.6s 1.6z ▽▽▽
0.8a 3.2s 3.2z 1.6a 6.3s 6.3z 3.2a 2.5
12.5s 12.5z 2.5
▽▽ 6.3a 25s 25z 12.5a 8 50s 50z ▽
25a 100s 100z 8 50a 200s 200z -
100a
-
400s
400z
-
表面粗糙度
(根据 JIS B 0601-1994.)
种类 记号
定义
图示
轮 廓 算 术 平 均
偏
差
Ra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 ,并设取样中线为X 轴,纵向倍率方向为Y 轴,用Y=f(x)表示粗糙度曲线,此时用下式计算,
取值单位为(μm)
轮
廓
最
大
高
度
Ry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 ,并
设取样中线为X 轴,纵向倍率方向为Y 轴,
测定粗糙度曲线的峰顶线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此值即为轮廓最大高度(μm)
微 观 不 平 度 十 点 高 度 Rz JIS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 ,设纵向倍率方向为Y 轴,测得粗糙度曲线的中线,5个最大轮廓峰高(Yp)平均值的绝对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蓙EYv)平均值的绝对值。
此两个平均值之和,即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μm)。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与原来表示方法的关系(参考数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轮廓最大高度 Ry 微观不平度
十点高度 Rz JIS
Ry·Rz JIS 的
取样长度 l(mm)
原来加工表面粗糙度代号
标准数列 取样长度 λc(mm) 标准数列 0.012a 0.08 0.05s 0.05z 0.08 ▽▽▽▽
0.025a 0.25
0.1s 0.1z 0.05a 0.2s 0.2z 0.25
0.1a 0.8 0.4s 0.4z 0.2a 0.8s 0.8z 0.8
0.4a 1.6s 1.6z ▽▽▽
0.8a 3.2s 3.2z 1.6a 6.3s 6.3z 3.2a 2.5 12.5s 12.5z 2.5
▽▽ 6.3a 25s 25z 12.5a 8 50s 50z ▽
25a 100s 100z 8 50a 200s 200z -
100a
- 400s
400z
-
※此类方法方便地表达了Ra 、Ry 、RZJIS 三者的互相关系,但缺乏严密性。
※Ra:Rz、Rz JIS 的评定长度是各自所测取样长度基准长度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