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汽化和液化
- 格式:ppt
- 大小:347.00 KB
- 文档页数:39
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汽化与液化的概念1.物质从液态变成⽓态叫做汽化2.物质从⽓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注意:1、⽓体、⽔蒸⽓的“⽓”与汽化的“汽”的区别。
2、不是物质变成液态就叫液化,⽽是由⽓态变成液态才叫液化。
知识点⼆:汽化的两种形式之沸腾实验表明,液体在达到⼀定温度时可以发⽣⼀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吸收⼤量热量的同时,物质迅速由液态转化为⽓态,⽐如我们平常烧开⽔。
⽔在沸腾前⽔加热到⼀定程度,⽔中开始有⽓泡析出,但还不会冒出来,此时温度还没有达到沸点,⽔还没有沸腾。
⽔在沸腾中当⽔被加热到⼀程度时,被加热的部位开始产⽣⼤量⽓泡,并上升且不断变⼤,然后到达⽔⾯后破裂。
此时温度也不再升⾼,⽔就沸腾了。
视频:蒸发和沸腾知识点三:沸点流体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球中的⽔上沸腾了,⽽⽓球不破练习⼀:1.在“观察⽔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温达到100 ℃时,⽔⼀定会沸腾B.⽔沸腾时,⼤量⽓泡上升、变⼤,⾄⽔⾯破裂C.⽔沸腾时,停⽌对⽔加热,⽔仍能继续沸腾D.⽔沸腾时,继续对⽔加热,⽔的温度会升⾼2.如图所⽰,下列图象能反映⽔沸腾过程的是( )3.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实验主要⽤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流动速度的关系4.为了节约⽤⽔,西宁市园艺⼯⼈利⽤滴灌的⽅法给道路两旁树⽊浇⽔,如图所⽰.他们把细⽔管放⼊树下的⼟壤⾥,使⽔分直接渗透到树⽊根部,减慢了⽔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在地⾯的表⾯积B.增⼤了⽔在地⾯的表⾯积C.加快了地⾯上⽅空⽓的流动D.提⾼了地⾯上⽔的温度5.⽣活中,⼈们常⽤酒精棉球擦发烧病⼈的额头为他降温,这是利⽤酒精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________(填“吸”或“放”)热.6.⽣活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蕴含着⼀定的科学道理,下⾯的两幅图就是为了使物体快速变⼲⽽常⽤的做法.请根据图⽚回答下⾯的问题.(1)图甲中做法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做法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探究“⽔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温升到90 ℃时,每隔1 min记录⼀次温度计的⽰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上⽽下”或“⾃下⽽上”)的顺序进⾏;(2)第3 min时温度计⽰数如图所⽰,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________℃;(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的沸点是________℃;由⽔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压⽐1个标准⼤⽓压________;(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加热1 min,则⽔的温度是________℃.8.⽣活中常把碗放在锅⾥的⽔中蒸⾷物.如图所⽰.当锅⾥的⽔沸腾以后,碗中的⽔( )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9.如图是李华同学在做完“观察⽔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作出的⽔的沸腾图象.下列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OA线段表明⽔在被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成正⽐B.AB线段表明⽔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不升温C.沸腾时⽔的温度不⾜100 ℃可能是由于供热不⾜D.实验过程中加热的时间为3 min10.夏天⽤电风扇吹,⼈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冷⽓B.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的温度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体的热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体表⾯⽔分的蒸发11.⾹蕉也能钉钉⼦?如图所⽰,在⾹蕉上浇上适量的液氮,由于液氮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蕉中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量热量,导致⾹蕉结构发⽣变化,坚硬⽆⽐.12.如图所⽰,⽤注射器给沸腾的⽔打⽓加压,可以看见,⽔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压增⼤,⽔的沸点________;⽣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这种原理来为⼈们服务的.13.⼩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__(填“会”或“不会”)升⾼,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只有当___________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14.“创新”⼩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的沸腾时,观察到⽔沸腾时温度为98 ℃.完成该试验后,⼩组同学往⽔中加⼊⼀定量的盐继续探究.当盐⽔温度接近90 ℃时,开始每隔0.5 min记录⼀次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时间/min00.51 1.52 2.53 3.54 4.5温度/℃88919497100102102102102102(1)实验时,当看到盐⽔中有⼤量⽓泡不断上升、________(填“变⼤”或“变⼩”),到液⾯破裂开来,⾥⾯的⽔蒸⽓散发到空⽓中,就表明盐⽔沸腾了.由上表可知盐⽔的沸点为________℃.继续给沸腾的盐⽔加热,盐⽔的温度________(填“升⾼”“不变”或“降低”).(2)⽼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发现很有价值,还可以继续深⼊探究,请你提出⼀个值得深⼊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教室内⽓温为25 ℃,⼩红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能⽐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练习⼀答案:1.B 2.C 3.A 4.A 5.汽化 吸 6. (1) 提⾼液体温度 (2) 增⼤液体表⾯积 7.(1)⾃下⽽上 (2)96 (3)98 ⼩ (4)988.C 9.B 10.D 11. 汽化 吸收 12.不能 升⾼ ⾼压锅 13.60 不会 60 醋全部汽化 14.(1)变⼤ 102 不变 (2)盐⽔沸点与盐⽔浓度有关吗?(合理即可)15.D知识点三:液体的沸点要想使液体沸腾,就要满⾜两个条件:1、达到⼀定的温度才会开始沸腾,这个温度叫这种液体的沸点,2、还得能不停地吸收到热量有意思的是如下图:⼤锅中的⽔与⼩锅中的⽔都可以达到100℃,但⼤锅⾥的⽔能不断的吸收⽕的热量⽽持续沸腾,⽽⼩锅⾥的⽔与⼤锅⾥的⽔温度相同了,没有温度差,热量就不再传给⽔锅中的⽔,⼩锅中的⽔也就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如液态酒精受热可以变为气态酒精。
(2)液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如气态酒精降温时变成液态酒精。
(3)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液化要。
2.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
(1)定义:液体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沸点:各种液体确定的,不同的液体沸点。
(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例如高压锅煮饭。
)(3)特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
(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提出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是不是越来越高?猜想与假设:水沸腾后若保持沸腾状态需继续________,水的温度______。
实验设计:①用__________测量液体的温度。
②用__________记录时间。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①按图安装实验器材。
②用酒精灯外焰给盛水烧杯加热,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③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3min为止,同时注意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把所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象。
实验结论: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水沸腾时,吸热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总结规律:①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吧不同,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改变而改变,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②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二者缺一不可)交流与讨论:①实验中,安装实验器材的顺序__________。
提示:安装实验器材时要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如果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酒精灯的高度不方便调整。
参考答案:由下到上②实验中,为什么烧杯上盖有孔的硬纸板?参考答案:减少水的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③实验中,如何缩短实验时间?参考答案:①提高水的初温;②减少水量;③加大酒精灯火焰;④加盖。
④如果在沸腾的过程中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由此可得液体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
2021-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与考点解析3.3汽化和液化知识点精析一、汽化1.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是指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干的快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撑开、把地下积水扫开等)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如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有关。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2)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与联系:第一、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第二、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第三、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第四、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不同物体蒸发快慢不同。
(5)汽化时能量的传递:汽化时要吸热。
二、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2.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3.液化时能量的传递:物质液化时要放热。
考点概览1.汽化与液化物态变化包括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物态变化在中考试卷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当然,汽化与液化与其他物态变化一样属于常考内容。
汽化与液化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秋后早晨露珠的形成、从冰箱拿出的物体冒白气、冬天浴室玻璃墙壁上出现的“雾”等均是液化现象;二、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在任何环境、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并注意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
3.3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知识点
(一)汽化
1、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需要(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方的空气流速)。
3、探究水沸腾实验如下图:
1)如图应该先安装(B)。
(A、B)(由下向上安装)
2)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3)沸腾时间过长,写出一种加快沸腾的方法(减少水量)。
4)水沸腾时温度如上图所示为(98℃),没有到达100℃的原因可能是(此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6)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图像。
7)水沸腾时气泡是下图(甲)。
(二)液化
1、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二、练习题
1、用吹风机吹湿头发是通过(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液面上方空气流速)的方式来(加快蒸发)。
2、晒粮食时需要摊开、在阳光通风处,为什么?
摊开是为了增加液体的表面积,在阳光处是为了提高液体的温度,在通风处是为了增加液面上方空气流速,这么做是为了加快粮食中水分的蒸发。
3、雾形成的原因:(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打火机里的液体是采取(压缩体积)方式使气体液化装入里面。
5、冬天窗户在哪一侧会出现水珠,原因是什么?
内侧,原因是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窗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窗户上。
3.3 汽化和液化课前预习:1.汽化:物质从变为态。
液化:物质从态变为态。
2.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_。
3.沸腾时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一、沸腾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①加热过程中,先看到杯底上出现较小气泡,然后上升;②继续加热,观察杯底出现气泡形状、大小、多少与前边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这些气泡能否升到水面?③继续加热至沸腾,烧杯水中出现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时不断变化,浮到水面爆裂开,这时水的内部和表面进行着剧烈的汽化。
④沸腾后再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水在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1.结论:①水沸腾时的现象:水的沸腾时一种现象。
②刚加热时与沸腾时气泡的形成及变化区别:刚加热时,气泡上升时,体积变。
沸腾时,气泡上升时,体积变。
2.沸点:液体的温度。
同一种液体的沸点还跟大气压有关。
不同的液体沸点。
练习:1.关于沸点,正确的说法是()A.液体的沸点永远是固定的B.各种液体的沸点都是一样的C.加热的越厉害沸点越低D.水的沸点是100℃是指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练习:2.纸锅可以烧水,是因为水的沸点比纸的着火点。
3.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②。
练习:4.用一试管装水后放入装水的烧杯中,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水沸腾时,试管中水一定(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将酒精的火焰加大,多加热一段时间,可以沸腾二、蒸发(1)蒸发致冷:蒸发热,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下降。
(2)影响蒸发的因素:我们晾衣服、晾粮食时总是喜欢把它们放在向阳的地方,目的是提高液体的;总喜欢把衣服展开,将粮食摊开,这样做是增大水分与空气的;并且把它们放在有风的地方,这是因为加快液面上方的。
这样都可以加快蒸发。
由此可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1)液体的;(2)液体的;(3)液体。
练习5.夏天煽扇子,会使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是()A.使人体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B.加快人身上的热向外辐射C.加快人体周围空气流动,从而使人身上的汗蒸发加快;蒸发要吸收人身上的热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6.某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分很开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三: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气体温度。
第三章物态变化3.3 汽化和液化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导学提纲】一..预习问题(预习课本P58-P62,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高温下,钢锭变成钢水,是由态变成态;常温下,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态变成态。
2、物质从由态变成态叫做汽化,和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3、蒸发只是在液体进行的汽化现象,它的快慢与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快慢等因素有关。
活动1:阅读课本58页”想想做做”,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塑料袋中滴入的是________态的酒精,将其放入热水中后,袋子有变化?袋中酒精变成了________态,这种物质从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态叫做汽化。
举例说明1. 2.(2)、将胀大的袋子从热水中取出后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袋子又有何变化?袋中又出现了________态的酒精。
此过程酒精由________态又变为________态,这个过程叫做液化。
举例说明1. 2.活动2:水的沸腾:实验进行时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后有什么特征?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分析与总结:(1)、沸腾的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需要加热,且达到一定的温度,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________(2)根据上表中记录的数据,作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活动3:阅读60页的“蒸发”,了解汽化的另一种形式,并与沸腾作比较,完成下表蒸发是液体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 发生 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3.3汽化和液化1、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注:理解汽化吸热其实很简单,我们把锅里的水不断加热,先是沸腾,然后蒸发,过一会就会“烧干”。
这个过程就是汽化的过程,所以汽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2)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2、沸腾沸腾: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1)沸腾现象:例-如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气泡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4)沸点: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
-1820C时,氧为气态。
-1840C时,氧为液态。
-2190C时,氧为固态。
-1830C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酒精汽化成了蒸气。
酒精沸点为780C,高于780C时为气态)。
注意:(1)不同液体沸点不同;(2)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增大升高,沸点还与液体纯度有关;(3)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3、蒸发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和的汽化现象,蒸发时液体温度下降。
(1)蒸发现象: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2)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
②一杯400C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0C(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3.3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生活中汽化、液化的现象:洒在地上的水过段时间就会变干、露珠的形成……
二、汽化的两种形式——沸腾和蒸发
1.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规律
Ⅰ.实验现象:
①温度计示数
..产生;
.....先上升后保持不变;②沸腾前后都有气泡
2)沸腾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ⅰ.液体温度达到沸点;ⅱ.不断吸热。
3)沸点:不同的液体在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
2.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蒸发具有制冷作用。
三、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1. 生活中液化的现象: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B.夏天打开冰箱时的“白气”、雾的形成、露水的形成、夏天冰镇饮料“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2. 液化的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如:液化石油气
四、汽化吸热,液化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