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稀矿山式铜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 格式:pdf
- 大小:855.94 KB
- 文档页数:13
昆明市东川区店房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本文要就东川区店房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
标签:铜矿喷流-热卤水沉积型铜矿床东川区店房铜矿位于东川区北部,轿子雪山东面的小江西岸山坡地带,属滇东北中深切割的斜坡地带,“V”字型地貌发育,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本区属扬子—华夏陆块区—上扬子古陆块—康滇基底断隆带—落雪褶皱基底隆起。
在进一步寻找“拖布卡式”的金矿勘查中,在茨坪子-老村发现了Au、Cu等多元素组合异常,具一定的浓度分带和浓集中心,该地区剥蚀较浅;成矿地质背景主要在中元古界昆阳群美党组-因民组浅变质岩中;断裂构造发育,异常位于断裂带交会部位,可能是受中低温热液蚀变矿化引起,提出深部可能有隐伏的含铜矿体存在,具有一定找矿意义。
1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本區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各期强弱不等的构造运动,长期稳定持续沉降的陆相浅海环境加上裂谷深断裂活动形成本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本区长期沉降沉积了从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巨厚的盖层;北东向、东西向、南北向褶皱、断裂遍布全区,其中南北向壳深断裂、北东向壳深断裂、东西向壳深断裂,对本区的成矿、岩浆活动、陆内造山作用起主导作用,成矿条件十分有利,铜铁多金属矿床点分布广泛,以铜、铁矿为主。
区域成矿带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区的昭通-曲靖铅锌成矿带中部。
经历了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各期强弱不等的构造运动,长期稳定持续沉降的陆棚浅海环境加上裂谷深断裂活动形成本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本区长期沉降沉积了从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巨厚的盖层;北东向、东西向、南北向褶皱、断裂遍布全区,其中南北向壳深断裂、北东向壳深断裂、东西向壳深断裂,对本区的成矿、岩浆活动、陆内造山作用起着主导作用。
2矿体地质矿区位于小江断裂带西部边缘,拖布卡复式向斜的东翼。
主要出露中元古界昆阳群中部浅变质岩系,构造线呈近南北向,总体构造相对较简单,显示为向西倾的单斜构造。
云南东川滥泥坪铜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彭昭银;敖燕飞;张文方【摘要】东川矿田是我国滇中地区重要的铜矿产地,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及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归纳总结了滥泥坪铜矿控矿规律,并结合坑/钻探工程验证成果,进一步总结了矿区找矿标志.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昆阳群地层,陡山沱组一段(Z2d1)、落雪组一段(Pt211)、因民组三段(Pt2y3)分别赋存有滥泥坪式铜矿、东川式铜矿及稀矿山式铜铁矿,层控性显著;②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磁铁矿及赤铁矿,因民组铜矿石以热液脉型构造为主,落雪组铜矿石则以沉积型构造为主;③矿床严格受地层、构造(褶皱、断裂)及岩相古地理环境控制,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④矿床继承了矿集区矿床的典型特征,具有裂谷、岩浆岩、构造、盆地、层位、岩相共6个找矿标志,本部矿段—白锡腊矿段过渡区域及Ⅲ#矿体群北延区域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6页(P30-35)【关键词】铜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作者】彭昭银;敖燕飞;张文方【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滥泥坪铜矿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云南东川铜矿田是滇中地区著名的铜矿集区,区内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构造运动,形成了“喷流—沉积”及“沉积—改造”2个系列上百个铜(铁)矿床[1-4]。
东川铜矿开采历史悠久,前人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20世纪60年代,部分学者研究认为东川铜矿受岩浆侵入活动控制,属中温热液型矿床[5];20世纪70—90年代,众学者倾向于认为矿床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6-8];20世纪90年代,部分学者通过对昆阳裂谷演化的研究,将东川矿田自上而下划分为“稀矿山式”(火山—喷流沉积)、“东川式”(热卤水沉积)、“桃园式”(沉积—改造)及“滥泥坪式”(沉积建造)4种矿(化)床,之后,“观音山式”铜矿的发现,将原先的“四层楼”更新为“五层楼”铜矿组合[9-12]。
第24卷第4期 Vo l.24,N o.4 2010年8月M IN ER A L R ESOU R CES A N D G EOL O GY Aug.,2010云南“东川式”铜矿床找矿实践与新进展¹郭远生(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南昆明650051)摘 要:东川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矿田。
在现场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经成矿预测和工程验证,东川一、四棵树铜矿取得了找矿新突破,表明东川铜矿田仍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
本文分析其地质特征,探讨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远景,对东川铜矿田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川式”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进展;云南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663(2010)04-0289-050 概况东川铜矿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矿田,矿业发展历史悠久,累计探明铜金属储量达400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铜矿生产基地之一。
东川铜矿田位于康滇地轴中段东缘,属于元古宙昆阳裂谷带中段SN向小江断裂、普渡河断裂与EW向宝九断裂所挟持的中新元古代冲断地块内,地壳厚度大、地质演化历史复杂、成矿条件有利,历来受到地质矿业界的广泛关注。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昆阳群—套浅变质岩系,呈一复式背斜,为矿区的基底褶皱。
震旦系呈不整合接触关系覆盖在昆阳群之上。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多期活动的辉长—辉绿岩。
龚琳等(1996年)研究昆阳裂谷发展演化,按成矿系列、含矿岩石的建造类型、赋矿层位、控矿构造、成矿环境、成矿作用方式、矿床时空分布等,将东川矿田的矿床划分为4个类型,即从赋矿层位由下至上分为:¹产于昆阳群中元古界因民组的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型铜铁矿床(“稀矿山式”铜铁矿床);º产于中元古界落雪组的碳酸盐岩建造中喷流-热卤水沉积型铜矿床(“东川式”铜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黑山组的黑色页岩-碳酸盐岩建造中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桃园式”铜矿床);¼产于新元古界陡山沱组的陆源沉积建造中的铜矿床(“滥泥坪式”铜矿床)。
云南东川杉木箐铜矿深部找矿进展及找矿预测和浪涛;张映旭;张贤峰;王超【摘要】文章在分析云南东川杉木箐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本区及邻区东川式铜矿的地层、岩性、岩相和岩隆构造、重磁同现异常、矿化等找矿信息,结合深部找矿进展及新成果,对矿区的成矿控制因素、找矿标志进行综合研究和找矿预测.提出该区成矿条件、物探重磁异常与汤丹铜矿及新塘铜矿类似,在零公里至小坡和二百二至新寨等2条重磁同现异常带(岩隆构造带)中南部优选出杉木箐—田坝梁子、小坡、新店房等有利找矿靶区,预测其中深部东川式铜矿的找矿前景达中型以上规模.【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5(029)006【总页数】8页(P714-721)【关键词】铜矿;深部找矿进展;找矿预测;杉木箐;云南【作者】和浪涛;张映旭;张贤峰;王超【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云南昆明650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P624东川矿区具有悠久的勘查及开采历史,查明矿床规模已接近超大型,是我国重要铜矿资源基地之一。
近年来在落因铜矿带、一四棵树铜矿、滥泥坪及汤丹铜矿深部与外围落雪组含矿层中东川式铜矿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显示东川矿区成矿条件十分有利。
杉木箐铜矿属东川矿区重要组成部分,预测其中深部隐伏的东川式铜矿具有中型以上的找矿潜力。
1 矿区深部找矿进展及找矿预测研究意义1.1 矿区深部找矿进展杉木箐铜矿处在东川矿区中部,从1956年以来,地表做过大量的地质及物化探勘查工作,但找矿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前人勘查工作基础上,通过找矿预测研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和找矿方向,2012年列入东川杉木箐―禄劝笔架山铁铜矿整装勘查项目中云南省地勘基金重点勘查项目,完成磁法剖面测量10km、钻孔3个共3573.95m、槽探1002m3。
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几种常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毛光周;王向军;邓冰红;曹明平;刘晓通;安鹏瑞【摘要】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地球化学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不同,同种矿床甚至同一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也会有不同.成矿物质来源包括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两方面,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通过研究六种常用同位素(氢、氧、硫、钕、锶、铅)的组成和演化特征,简述同位素在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为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等研究工作以及同位素方法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11页(P19-29)【关键词】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成矿元素;同位素;物质源区【作者】毛光周;王向军;邓冰红;曹明平;刘晓通;安鹏瑞【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浙江大昌建设集团大昌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0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成矿物质来源是研究矿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等工作的基础[1-4]。
广义的物质来源指成矿元素及其搬运介质——成矿流体,因而成矿物质来源可分为成矿元素和成矿流体两方面[2,5-6]。
二者有时同源,有时异源。
矿床通常具有成矿物质多源性、成矿作用多期性的特点。
成矿物质来源是矿床地球化学、成矿规律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成矿作用研究的重点[2,7]。
金属矿床物质来源研究主要采用构造地质学、矿床学、流体动力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理论,探讨成矿物质的宏观及微观信息[8-10]。
同位素地球化学在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同位素在地质体中的分布及其运动规律研究,解释岩石和矿石的物质来源及其成因等地质问题[11-17]。
云南东川地区地质演化与铜矿区构造特征分析我国是一个贫矿国家,尤其是铜矿的储藏量不足世界的6%;同时,我国铜矿的分布较为广泛,但是富矿较少。
这也直接导致了可以利用的铜矿资源更为贫乏。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老矿山的深层与周边探矿迫在眉睫。
在探矿的过程中区域的地质演化与铜矿区构造特征能够为探矿与开采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以云南东川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地质演化以及铜矿区的的构造特征进行总结与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探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标签:地质演化构造特征云南东川1引言东川铜矿是我国著名的产铜基地,享有“天南铜都”的美誉。
东川铜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西缘,属于昆阳中元古代大陆裂谷内会理-东川东西向裂陷槽东端的一个梯形断陷盆地[1,2]。
该断陷盆地以同生断层为边界,东部和西部以南北向小江断裂和普渡河断裂为界,南部和北部以东西向宝九断裂和麻塘断裂为边界,四条边界断裂控制了东川梯形断陷盆地(图1)。
2东川地区地质演化根据不同矿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将东川地区地质演化分为如下三个过程:(1)基底阶段(距今大约2500Ma)[2]。
东川运动使该区基底基本形成,同时Cu的总量分布也基本定型。
(2)裂堑阶段(距今大约2000Ma)[2]。
主要是通过地球内力作用对已形成的基底进行改造,并形成后期的褶皱与断层,是该区成矿的重要时期。
该时期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首先,地球进入冰山时期,利用冰山时期的分割作用使该区形成现阶段的地质特点;其次,火山活动填补了由于冰川活动所形成的沟壑,并形成以伴生矿为主体的多元地质结构;最后,利用地球内部动力将岩浆渗透入更为细致的空隙中,在形成整体地质特性的基础上形成了穿刺结构。
(3)挤压收缩阶段(距今大约1800Ma)[2,3]。
此阶段作用时间较长,并形成新褶皱。
由于此阶段形成的过程更为缓慢与柔和,其形成的褶皱多被保存至今。
3东川铜矿区构造特征矿区构造特征以断裂构造、褶皱构造以及刺穿构造等形式呈现,具体的构造特征如下:3.1断裂构造东川铜矿区断裂十分发育,目前已探明断层为32条[4],以南北向及东西向两组断裂为主,且规模巨大,控制了铜矿区构造格局,使该区呈断块状展布。
云南东川因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余峰;李佑国;金廷福
【期刊名称】《四川建材》
【年(卷),期】2018(044)002
【摘要】云南东川因民铜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源,为东川铜矿田中重要的铜矿床之一,主要矿床类型分为东川式铜矿和稀矿山式铁铜矿.东川铜矿区构造演化历史经历了基底构造、裂谷构造和后期构造三个时期,结合矿床的宏观产出特征及矿石的组构特征,判断东川式铜矿为沉积改造型矿床,稀矿山式铁铜矿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多次)叠加型矿床.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余峰;李佑国;金廷福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
【相关文献】
1.云南省东川汤丹铜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浅析 [J], 尹琼
2.云南老新街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杨金付;刘继顺;刘洪滔;
3.云南景东长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雷强生;张旭
4.云南东川雪岭磷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J], 刘文恒;刘继顺;罗江华;马慧英;许亚男
5.云南东川人占石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J], 肖晓牛;张少云;鞠昌荣;张晓坤;游奔;易飞;邓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2月上58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云南东川地区汤丹铜矿床成矿规律及对因民铜矿区的找矿启示熊林根1,罗 伟2(1.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铜矿勘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对东川汤丹铜矿成因规律的研究,我们以因民煤矿为例开展了多层位找矿研究。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落雪组二段青灰色白云岩和黑山组碳质板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铜矿化现象,部分原生晕样品含有较高铜质量分数。
可以看出,东川式层控脉状铜矿体和桃园式铜矿体的找矿潜力很大。
关键词:云南东川地区;成矿规律;因民铜矿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3-0058-3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Tangdan Copper Deposit in Dongchuan Area, Yunnan Province andIts Implications for Prospecting in Yinmin Copper Mine AreaXIONG Lin-gen 1, LUO Wei 2(1.Yunna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Co., Ltd,Kunming 650000,China;2.Yunnan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Kunming 650000,China)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mand for various mineral resources has been increasing, which has put higher requirements on copper explor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genesis of the Dongchuan Tangdan copper deposit, we conducted multi-level ore prospecting research using the Inmin coal mine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copper mineralization phenomena occur to varying degrees in the Qinghuaigrey limestone of the Luoxue Formation II and the carbonaceous shale of the Heishan Formation, and some original halo samples contain high copper quality fraction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otential for ore prospecting of the Dongchuan-style layered controlled vein-type copper deposit and the Taoyuan-style copper deposit is very promising.Keywords: Dongchuan region, Yunna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Yinmin Copper Mine收稿日期:2023-01作者简介:熊林根,男,生于1988年,汉族,云南昆明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成矿规律及找矿。
第32卷第2期2013年3月岩石矿物学杂志ACT A PETROLOGICA ET M INERALOGICAVol.32,No.2:167~179M ar.,2013云南东川稀矿山式铜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李元龙,胡煜昭(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摘要:稀矿山式铜铁矿床是东川铜矿中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前人研究程度较深,但对矿床成因观点不一,为探讨其铜铁矿层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对稀矿山式铜铁矿的硫氧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并对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硫化物中的D34S值变化较大(从-10.9j至15.9j,均值为0.455j),根据D34S值的不同可分为3种:¹在?4j之间(15件),具陨石硫特征;º?(5~8)j范围内(6件),受火山沉积作用影响;»>10j和[-10j 范围内(2件),说明硫源以岩浆作用(火山喷发)为主要来源,部分为海水硫酸盐及地层生物硫。
稀矿山式铜铁矿床的碳具有幔源特征,指示有地幔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磁铁矿D18O V-SMOW值变化在113j~918j之间,均值41875j,组成特征则反映矿床属于火山喷流沉积成因。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成矿作用与岩浆、海相化学沉积、海底热液等作用有关。
关键词:物质来源;同位素示踪;稀矿山式铜铁矿;云南东川中图分类号:P5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524(2013)02-0167-13Isotopic tracing of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the Xikuangshan type ferro-copper deposit in Dongchuan,Yunnan ProvinceLI Yuan-long and HU Yu-zhao(Department of Eart h Science,Kunmi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Kunming650093,China)Abstract:The Xikuangshan type ferro-copper deposit is an important deposit type in the Dongchuan copper mine.Althoug h previous researchers m ade detailed investigations,the origin of this kind of deposit rem ains con-troversial.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genesis and sources of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its ferro-copper layer,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O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Xikuangshan type ferro-copper deposit and studied its iso-tope geochem istry.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s of D34S in sulfides(from-1019j to1519j,w ith an av-erage of01455j)can be div ided into three g roups:¹values betw een?4j(15pieces),w 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itic sulfur;ºv alues in the range of?(5~8)j(6pieces),influenced by the volcanic sedimenta-tion;»values in the range of>10j or[-10j(2pieces),sugg esting that sulfur came mainly from the rock magm a(volcanic eruptions)and subordinately from seaw ater sulfate and stratigraphic biolog ical sulfur.The car-bon of the Xikuangshan type ferro-copper depos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tle-derived carbon,implying that mantle m aterial participated in the ore-forming process.T he D18O V-SMOW values of m agnetite chang e between 113j and918j,w ith an average of41875j.The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 isotope indicate that the deposit belongs to the volcanic sedimentation-exhalation deposit.The main ore-forming source came from volcanic收稿日期:2012-09-29;修订日期:2013-01-24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云南东川铜矿科学基地研究资助项目(20091107-7);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作者简介:李元龙(1985-),男,硕士研究生,构造地质专业,E-mail:1033518600@;通讯作者:胡煜昭(1964-),男,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沉积盆地资源、能源勘查和研究,E-mail:huyuzhao155@。
76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云南东川人占石铜矿床成因研究及成矿远景评价赵 讯,龙训荣(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人站石铜矿矿体主要赋存于然薪厂背斜西冀的次级人占石向斜轴部近南北向断裂内,赋矿岩石为青龙山组蚀变白云岩,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基本一致,铜矿化的周围均发育有断裂或者充填有热液脉体,受断裂控制明显,属于热液侵染型矿床,而非传统意义的“东川式”铜矿。
关键词:铜矿床;地质概况;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1-0076-2Genetic study and metallogenic prospect evaluation of renzhanshi copper deposit in Dongchuan, Yunnan ProvinceZHAO Xun, LONG Xun-rong(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Abstract: Renzhan copper ore body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nearly north-south fault of the axis of the secondary renzhanshi Syncline in the West Hebei of the ranxuchang anticline. The host rock is the altered dolomite of Qinglongshan formati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ore body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ault. There are faults or filled with hydrothermal veins around the copper mineralization, which are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the faults. It belongs to the hydrothermal intrusion type rat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significance "Dongchuan type" copper mine.Keywords: copper deposit; geological survey; ore genesis人站石铜矿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处金沙江畔,在东川矿区构造上,该区被夹持在北、西、南三面的大断裂之间,北部双水井断裂,西部四棵树断裂,南部黄水箐断裂。
滇中东川地区观音山铜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矿产资源的日益稀缺,矿业公司的找矿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矿床的成矿规律的研究和了解显得尤为重要。
滇中东川地区的观音山铜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
滇中东川地区的观音山铜矿床成矿规律比较复杂,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情况:一、岩石类型和岩性分类成矿规律:在观音山铜矿床中,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矿区周围的花岗岩和辉绿岩,因此,需要研究不同岩石类型和岩性对成矿物质的形成和运移的影响,以便确定合适的找矿方向。
二、构造类型成矿规律:在观音山铜矿床中,地下水主要通过构造裂隙进入矿区,因此,需要研究不同类型的构造对地下水运移的影响,以确定可能产生热液效应的区域。
三、成矿物质来源和萃取成矿规律:在观音山铜矿床中,主要成矿物为黄铜矿和黄铁矿,成矿物质大多来自矿区周围的火山岩和沉积岩,需要研究不同矿物质来源和萃取方式的影响,以选择适合的找矿方法。
根据观音山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可以提出以下的找矿方向:一、在矿区周围寻找大型的花岗岩和辉绿岩体,研究不同岩石类型和岩性对成矿物质的形成和运移的影响,寻找可能产生热液效应的区域。
二、在观音山铜矿床周围寻找沉积岩和火山岩,研究不同矿物质来源和萃取方式的影响,以选择适合的找矿方法。
三、研究不同类型的构造对地下水运移的影响,寻找可能产生热液效应的区域。
总之,观音山铜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研究对于矿业公司的矿产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只有深入研究成矿规律,针对性地选择找矿方式,才能够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包括从已有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推断出未知的事实。
因此,对数据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进行数据分析的相关数据和数据分析方法:一、销售数据分析:1. 销售额、利润和毛利率的计算和比较。
这可用于发现哪些产品卖得更好,以及哪些产品的利润率更高,从而为以后的营销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云南东川铜矿床沉积变质作用的地球化学云南东川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矿产区之一,其中的铜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变质作用密切相关。
地球化学研究对于揭示铜矿床的形成机制和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东川地区的铜矿床主要分布在古生代的地层中,其形成与沉积作用密切相关。
在古生代时期,这一区域经历了多次的沉积作用,包括碳酸盐沉积、碎屑沉积和火山碎屑沉积等。
这些沉积作用为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例如,碳酸盐沉积过程中富含的铜元素可以在后期的成矿作用中被富集和提取出来。
在沉积作用的基础上,铜矿床还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是指地壳中岩石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结构上的改变。
在云南东川地区,变质作用主要包括热液蚀变和岩浆热液活动。
这些变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始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结构和矿物组成,从而形成了铜矿床。
热液蚀变作用是指地壳中的岩石受到热液流体的侵蚀和交代作用,导致原始岩石中的矿物重新结晶和改变。
在云南东川地区,热液蚀变作用使得原始的碳酸盐岩和火山岩中的铁、铜等金属元素重新分布和富集,形成了铜矿床。
同时,热液蚀变作用还使得原始岩石中的矿物发生了改变,例如产生了石英、方解石、云母等矿物,这些矿物对于铜矿床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岩浆热液活动是指地表下深部岩浆活动所产生的热液流体对周围岩石的影响。
在云南东川地区,岩浆活动使得地壳中的岩石受到高温和高压的影响,导致矿物重新结晶和改变。
同时,岩浆活动还提供了大量的热液流体,其中含有丰富的铜、铁等金属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在热液流体的作用下被富集和沉淀,形成了铜矿床。
总之,云南东川地区的铜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变质作用密切相关。
沉积作用为铜元素的富集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热液蚀变和岩浆热液活动则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改变了原始岩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形成了铜矿床。
深入研究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寻找新的铜矿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THEORIESANDRESEARCH理论与研究-82㊀-云南东川铜矿床成因机制及其成矿特征研究谭韬作者简介:谭韬(1992-)ꎬ男ꎬ汉族ꎬ云南镇雄人ꎬ硕士ꎬ成都理工大学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ꎮ(成都理工大学ꎬ四川成都610059)摘㊀要:东川铜矿床构造控矿㊁控岩作用明显ꎬ同时ꎬ岩浆及热液活动频繁ꎮ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ꎬ重点分析了矿区的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及对矿体的影响ꎬ同时结合滇中地区及昆阳裂谷的构造演化史ꎬ恢复了矿区的构造变形史ꎻ并应用岩浆岩地球化学原理及方法ꎬ建立了基性辉长岩类的岩石类型判别和大地构造环境判别模式ꎮ矿区内断裂极为发育ꎬ构造类型多样ꎬ特征明显ꎮ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主要为高钦㊁富碱的碱性辉长岩类ꎬ辉长岩类显示了板内玄武岩特征ꎻ同时ꎬ样品具有明显的δEu正异常ꎬ这可能是由于深源岩浆上涌后处于地表高氧化状态下岩浆发生分异演化引起的ꎮ关键词:构造特点ꎻ构造演变ꎻ岩浆ꎻ地球化学特点ꎻ云南东川铜矿床中图分类号:P618.41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602(2019)12-0082-01㊀㊀1㊀绪论东川铜矿床是我国国有的大型铜矿区ꎬ年产粗铜9500吨ꎮ东川铜矿主要由落雪㊁汤丹㊁因民㊁滥泥坪㊁新塘等大中型铜矿床构成ꎮ铜矿床主要的范围是东起小江ꎬ西至普渡河ꎬ南抵雪岭㊁北达金沙江ꎬ在前人的不断努力的下ꎬ并发现㊁勘查铜矿床㊁矿点148个ꎬ共累计以探明查清楚的铜储量为391.4万吨ꎮ云南东川铜矿床是我国最重要铜矿生产基地之一ꎮ2㊀研究区地质概况东川铜矿床位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地槽型沉积建造中ꎬ铜矿主要产于昆阳古裂谷中段的断陷盆地中ꎬ其出露的地层主要是元古宇时期地层ꎬ其次为古生界㊁中生界时期的地层ꎬ其范围分布较小ꎬ位于铜矿床雪岭一带以及小江的东岸地区ꎮ在一些地台和沟谷区地层为第三系和第四系ꎮ3㊀矿床围岩蚀变控矿岩层属于低变质岩相ꎮ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ꎬ围岩蚀变类型为硅化㊁白云岩化㊁重晶石化㊁绿泥石化㊁黑云母化和碳酸岩化等ꎮ东川铜矿床围岩蚀变的矿体上盘围岩为紫红色砂泥质白云岩夹薄层钙砂质板岩㊁凝灰质白云岩㊁条带状沉凝灰岩等ꎬ矿体下盘围上岩为沉凝灰岩㊁铁质凝灰质板岩㊁火山角砾岩ꎮ4㊀矿体特征4.1㊀矿体规模㊁形态㊁产状ꎮ东川铜矿中最主要的铜矿体分为东川式和稀山式两种ꎬ其两种铜矿体主要赋存于雪落组和因民组ꎬ主要呈现平行状态ꎮ铜矿矿体呈层状㊁似层状分布ꎬ矿体总体较连续ꎮ矿体为矿区内主矿体ꎬ主要工业组分为铜ꎬ共生铁ꎬ伴生金和银ꎮ由两种矿石类型构造且具有很明了的分带:下部为铜的ꎬ上部为铁的ꎮ矿体赋存中上部ꎬ容矿岩石为伊利石蚀变岩㊁钠长石岩㊁铁质㊁及赤(磁)铁矿层ꎮ矿体呈层状㊁似层状产出ꎬ具膨大缩小现象ꎮ总体走向3500^3550ꎬ倾向南西ꎬ倾角580-800ꎬ平距150-250mꎮ4.2㊀矿石及矿物特征ꎮ东川铜矿床中的矿物组合是铜的硫化物以及铁的氧化物ꎬ主要的矿石矿物是黄铜矿㊁斑铜矿等ꎮ铜矿石的构造主要为脉状㊁层状㊁网状和侵染状ꎮ5㊀成矿作用分析5.1㊀成矿背景概述ꎮ东川铜矿床的构造环境和地质条件优异且主要位于沉积建造中ꎬ在遥感影像图上ꎬ清晰可见的南北向㊁东西向和北东向的断裂褶皱带等裂谷的二级构造控制了火山一岩浆活动中心和矿化集中区ꎮ5.2㊀控矿因素ꎮ东川铜矿是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中的层控铜矿床ꎬ其主要赋矿层位是因民组㊁落雪组㊁黑山组和陡山沱组ꎮ层状铜矿体严格受地层控制ꎬ层控特征明显ꎮ本文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㊁成矿环境㊁富集规律的研究ꎬ认为构造㊁岩浆岩也是矿区的主要控矿因素ꎮ1㊁构造:在东川铜矿床中构造作用对于矿体的形成和控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同生断层控矿:同生断层控制了铜矿体及铜铁矿体的贫富变化ꎬ主要表现为:断层上盘矿体富厚ꎬ随着离断层的距离渐远ꎬ矿体逐渐减薄直至尖灭ꎮ(2)构造裂隙控矿:在大多数情况下ꎬ构造裂隙是脉状矿体形成的主要通道和容矿空间ꎬ并且脉状矿体在东川区铜矿床中比较富裕ꎮ(3)后期构造对矿体的叠加改造:在后期岩浆热液作用过程中ꎬ沿断裂面附近的矿体受热液作用的叠加而富集ꎮ2㊁岩浆岩:东川矿区的晋宁 澄江期辉长岩岩体具有铜㊁铁矿化ꎬ并且与后期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ꎬ且辉长岩与铜铁矿体形成关系密切ꎬ是东川铜矿区成矿的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ꎮ5.3㊀矿床成因ꎮ东川铜矿是典型的层控矿床ꎬ它的矿源层是因民组的泥砂质白云岩夹板岩ꎬ而矿产富集段则是在雪落组下部的泥砂质白云岩和含藻白云岩ꎮ东川铜矿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地槽沉积建造中ꎬ呈一复式背斜ꎬ矿体主要是赋存于背斜的顶部㊁倾伏端ꎬ矿体走向主要受断裂带控制ꎬ产状较陡ꎮ5.4㊀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ꎮ通过对东川铜矿的成矿背景㊁富集规律以及控矿因素的研究ꎬ可得知昆阳裂谷成矿系列的控制因素为: 裂㊁火㊁构㊁盆㊁层㊁相 ꎬ构成东川式铜矿的成矿模式ꎮ裂:裂谷带形成了区域成矿带并控制其分布ꎮ6㊀主要结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ꎬ以及对前人知识的总结ꎬ为东川铜矿区提供理论指导和找矿的思路ꎮ(1)层控型铜矿床以黄铜矿㊁斑铜矿为主ꎬ主要产于落雪组底部过渡层沙泥质白云岩以及下部含藻白云岩中ꎮ(2)昆阳裂谷型铜矿的控矿因素为 裂㊁火㊁构㊁盆㊁层㊁相 六字的控矿条件ꎮ按照 找层㊁定相㊁查变㊁分带 的找矿方法符合六字的找矿方向ꎮ(3)因民组的火山凝灰岩㊁落雪组的含藻白云岩都是沉积型同矿的矿源层ꎬ后期深部热液流体则是铜矿化改造并且富集的主要因素ꎮ(4)根据昆阳裂谷铜矿成矿系列的主要控矿㊁成矿条件可归纳为 构㊁火㊁层㊁相 等宏观的找矿标志ꎮ参考文献:[1]㊀高辉ꎬ裴家荣等.海相砂岩页岩型铜矿成矿模式与地质对比—以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阿富汗纳克铜矿为例.地质通报ꎬ2012.08.05[2]㊀张少云ꎬ肖锋牛ꎬ易飞ꎬ邓辉.云南东川人占石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地质与勘探ꎬ2012.03.15[3]㊀方维萱ꎬ杨新雨ꎬ郭茂华.岩相学填图技术在云南东川白锡腊铁铜矿矿段深部应用试验与找矿预测.矿物学报ꎬ2012.03.15[4]㊀衣成利.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昆明理工大学.2010.05.01[5]㊀宴建国ꎬ莫向云ꎬ杨灿ꎬ薛力鹏.云南东川 观音山式 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云南省有色地质局60周年学术论文集ꎬ2013.06.01。
云南省东川汤丹铜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浅析尹琼【摘要】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Dongchuan copper deposit in Yunnan Province,geology and orebody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ngdan copper depos-it in the area are analyzed.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is summarized,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gene-sis of this deposit belongs to the combination of sedimentary-metamorphism-reforming.%在分析云南省东川铜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其范围内的汤丹铜矿床矿区地质及矿体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其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改造综合作用而形成。
【期刊名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6(032)005【总页数】6页(P17-21,27)【关键词】汤丹铜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作者】尹琼【作者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矿业学院,云南昆明65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63+.2东川铜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昆阳元古代大陆裂谷北部会理—东川东西向裂陷槽东端的一个梯形断陷盆地内。
该断陷盆地以同生断层(生长断层)为边界而被围限,东部以南北向小江断裂为界、西部以普渡河断裂为界,南部和北部以东西向宝九断裂和麻塘断裂为边界。
4条边界断裂控制了东川梯形断陷盆地和本区构造格局,在区域形成南北向与东西向两组主干断裂。
其中南北向因破碎带、东西向汤丹—滥泥坪断裂,黄水箐断裂,下四棵树—面山断裂与双水井断裂等具生长断裂特征(且后期发生多次构造活动),使东川断陷盆地进一步分解成一些半地堑式的沉积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