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宏观作业2
- 格式:xl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填空题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
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8、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12、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13、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打比方”。
14、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
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
19、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20. 宋代陈骙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
22.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
23.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
24.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25. 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抽出修饰语、运用叠用句、合叙改分述。
宏观经济管理一、如何看待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一)市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内在机制,虽然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自身也存在有缺陷,表现在:(从市场缺陷看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1、由于竞争导致垄断。
2、市场本身不能自动平衡外部效应,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3、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应。
4、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完全保证交易信息的对称性,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市场有序—公平交易—信息对称。
5、由于市场经济本身不能保证财富公平分配,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竞争—财富不均衡分配—贫富悬殊。
6、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也需要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规律的周期性发展,繁荣—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危机……(二)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行为主体,同样不可能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也有自身的缺陷,表现在宏观经济管理的局限性: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自发运行的所有缺陷,或举措失当,就会造成人为的经济波动。
1、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对宏观决策的约束。
信息缺口是指决策者在决策的实际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量不全面,存在着缺口,这个缺口对决策的准确度构成的一定影响。
信息失真是指由于技术、体制等原因,形成许多非真实的信息,从而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2、决策者偏好对宏观决策的影响。
决策者的偏好自觉不自觉的渗透于决策过程,必然影响决策的结果。
3、不同利益群体对宏观决策的干扰。
任何一项宏观决策的形成及变化,一定程度上是不同利益群体政策影响力均衡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客观的,但不见得都是合理的。
4、宏观政策“时滞”影响宏观管理的效果。
只要存在政策“时滞”,即使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百分之百的正确,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有效。
5、经济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对宏观政策产生阻抗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有理性的“经济人”,而经济人的“合理预期”,常常会使政府的宏观管理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课后作业(参考答案)P443~444.3、答: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是有影响的。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的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来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GDP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则两国贸易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
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4、解:(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10=30(万美元),所以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解:(1)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450(美元)(2)1999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850(美元)(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110×10+200×1+450×0.5=1525(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525-1450)/1450≈5.17%。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2第二章宏观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二章宏观经济分析概述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GDP在衡量一国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时存在着哪些不足?答: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它等于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在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GDP只计算了那些在市场中存在并能够获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无法反映非市场活动及地下经济创造的价值。
(2)GDP不能反映居民的福利水平,GDP水平高并代表居民生活质量高。
(3)GDP可能反映了一个国家总体的产出水平,但是它与这个国家居民的富裕程度却没有必然的联系。
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结构,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无法通过GDP衡量。
(4)GDP没有考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带来的成本,不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GDP提供了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方法,但这仅仅构成社会总体福利指标的一个部分,因为它没有能够考虑生产GDP时所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成本。
2.名义GDP、实际GDP与潜在GDP这三个概念之间有哪些区别?答:名义GDP衡量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它剔除了中间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是以当年的市场价格作为尺度计算出来的社会总产出。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2章一、a.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
b.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其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变化对社会总体的影响。
c.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霜冻对单个市场的影响。
d.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工会对工资的影响。
e.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汇率变动对整个国家出口的影响。
f.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国家两个整体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答:这是一个关于节俭悖论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当储蓄增加,个人的财富就会增多,这将会为将来的消费提供更高的水平,所以个人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消费;而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讲,当每个人增加储蓄的时候,就会导致国家的整体消费支出水平下降,从而使得企业不得不因为投资的减少而裁剪员工,最终导致个人收入进一步下降,消费者降低当前消费。
三、a.不一致。
凯恩斯在其《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干预措施来解决经济低迷。
b.大萧条这场巨大的灾难推翻了经济学家之前认为经济可以自我管理的观念,由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管理的观念。
c.2001年政策制定着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去刺激经济,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迷。
如果他们想大萧条时的政策制定者一样对经济放任其自我管理和调节的话,这张衰退势必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经济也会萎缩的更厉害。
四、答:在美国,拥有独立的专家小组来识别经济衰退,他们通过研究一系列的指标,主要包括就业和生产率等经济指标来确定一个衰退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而在其他国家,经济学家采用的规则是在整个经济产出中至少有连续两个季度的明显萎缩即为经济衰退。
五、略(自己根据自己当时的时间查询和比较)六、A.两国的经济周期具有相似性。
英国大约在1990-1994年处于经济衰退期,而在1994-2002年处于经济扩张期;日本大约在1997年之前都处于扩张期,在1997-2003年处于经济衰退期。
虽然日本的经济周期略滞后于英国,但两国的整体趋势是趋同的。
第二章2、一位农民收获了1蒲式耳小麦,并以$将这些小麦卖给了面粉厂。
面粉厂将这些小麦磨成面粉,并以$将这些面粉卖给了面包厂。
面包厂用这些面粉做成面包,并以$将这些面包卖给了工程师。
工程师吃掉了这些面包。
计算:每一阶段上的价值增值;国内生产总值(GDP)解:每个人的增加值是商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产品所需材料的价值。
因此,农民的增加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加值是2美元;它以3美元的价格将免费卖给面包师,花1美元买小麦。
面包师的增加值是3美元;他以6美元的价格将面包卖给工程师而花了3美元买面粉。
GDP 即为增加值的总和,即1+2+3=6美元3、假设一个妇女嫁给了其男管家,在他们结婚后,她丈夫像以前一样照顾她,而且她也继续像以前一样养活他。
结婚如何影响GDP。
答:从GDP衡量内容来看,妇女嫁给其男管家后,GDP下降的额度=男管家的工资,因为男管家的工资没了,总收入GDP随之下降。
这是因为GDP没有真正衡量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如果GDP完美衡量所有经济中的产出,则其数值不变,因为经济活动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然而真实的GDP只是经济活动的一个不完整指标,一些产品服务被遗漏。
一旦男管家的工作变成家务活,他的服务就不计入GDP。
6、考虑一个生产并消费面包和汽车的经济。
下表中是两个不同年份的数据。
(1)以2000年作为基年,计算每年的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以及像CPI这样的固定加权物价指数。
解:名义GDP2000=(P汽车2000*Q汽车2000)+(P面包2000*Q面包2000)=10,000,000名义GDP2010=(P汽车2010*Q汽车2010)+(P面包2010*Q面包2010)=15,200,000实际GDP2010=(P汽车2000*Q汽车2010)+(P面包2000*Q面包2010)=10,000,000 2010年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名义GDP2010/实际GDP2010*100=152 CPI2010=[ P汽车2010*Q汽车2000)+(P面包2010*Q面包2000)]/[(P汽车2000*Q汽车2000)+(P面包2000*Q面包2000)]=(2)在2000年到2010年之间,物价上涨了多少?比较拉斯拜尔指数和帕氏指数给出答案。
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Class No.2Fall 2008Homework 2Due 10/26/2008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2 points each)1. A country's exports may be written as equal to:A) GDP minus consumption minus investment minus government spending.B) GDP minus consumption of domestic goods and services minus investment ofdomestic goods and services minus government purchases of domestic goods andservices.C) imports.D) GDP minus imports.2. If net capital outflow is positive, then:A) exports must be positive.B) exports must be negative.C) the trade balance must be positive.D) the trade balance must be negative.3. When exports exceed imports,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A) net capital outflows are positive.B) net exports are positive.C) domestic investment exceeds domestic saving.D) domestic output exceeds spending.4.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if domestic saving exceeds domestic investment, then theextra saving will be used to:A) make loans to the government.B) make loans to foreigners.C) repay the national debt.D) repay loans to the Federal Reserve.5. A 搒mall_ economy is one in which the:A) level of output is fixed.B) price level is fixed.C) domestic interest rate equals the world interest rate.D) domestic saving is less than domestic investment.6. An increase in the trade deficit of a small open economy could be the result of:A) an increase in taxes.B) 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C) a decrease in the world interest rate.D) the expiration of an investment tax-credit provision.7.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policies that increase:A) investment tend to cause a trade surplus.B) investment tend to cause a trade deficit.C) saving do not affect the trade balance.D) saving tend to cause a trade deficit.8. The nominal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U.S. dollar and the Japanese yen is the:A) number of yen you can get for lending one dollar in Japan for one year.B) number of yen you can get for one dollar.C) price of U.S. goods divided by the price of Japanese goods.D) price of Japanese goods divided by the price of U.S. goods.9. The real exchange rate:A) measures how many Japanese yen one really gets for a U.S. dollar.B) is equal to the nominal exchange rate multiplied by the domestic price level dividedby the foreign price level.C) is equal to the nominal exchange rate multiplied by the foreign price level divided bythe domestic price level.D) the price of a domestic car divided by the price of a foreign car.10. If 5 French francs trade for $1, the U.S. price level equals $1 per good, and theFrench price level equals 2 francs per good, then the real exchange rate betweenFrench goods and U.S. goods is ______ French goods per U.S. good.A) 0.5B) 2.5C) 5D) 1011. An effective policy to reduce a trade deficit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would be to:A) increase tariffs on imports.B) impose stricter quotas on imported goods.C) increase government spending.D) increase taxes.12. If purchasing-power parity held, if a Big Mac costs $2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f 5French francs trade for $1 dollar, then a Big Mac in Paris should cost:A) 1 franc.B) 5 francs.C) 7 francs.D) 10 francs.13.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is:A) the average rate of unemployment around which the economy fluctuates.B) about 10 percent of the labor force.C) a rate that never changes.D) the transition of individuals between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14. If the steady-state rate of unemployment equals 0.125 and the fraction ofunemployed workers who find jobs each month (the rate of job findings) is 0.56, then the fraction of employed workers who lose their jobs each month (the rate of job separations) must be:A) 0.08.B) 0.125.C) 0.22.D) 0.435.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example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A) Dave searches for a new job after voluntarily moving to San Diego.B) Elaine is willing to work for less than the minimum wage, but employers cannot hireher.C) Bill is qualified and would like to be an airline pilot, but airlines do not find itprofitable to hire him at the wage established by the airline pilot's union.D) Joan is willing to work at the going wage, but there are no jobs available.16.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by:A) making workers more frantic in their search for new jobs.B) inducing workers to accept the first job offer that they receive.C) making employers more reluctant to lay off workers.D) softening the economic hardship of unemployment.17. When there is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the real wage is:A) rigid at a level below the market-clearing level.B) rigid at the market-clearing level.C) rigid at a level above the market-clearing level.D) flexible.18. All of the following policies were adopted by government in an attempt to reduce the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except:A) unemployment insurance.B) government employment agencies.C) public retraining programs.D) the Illinois bonus program for unemployment insurance claimants who found jobsquickly.19. The minimum wage:A) is usually about 75 percent of the average wage earned in manufacturing.B) raises the wages of highly skilled workers.C) encourages master workers to take on apprentices.D) has its greatest impact on teenage unemployment.20. Unions contribute to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when collective bargaining results inwages:A) above the equilibrium level.B) below the minimum wage.C) below the equilibrium level.D) above the level of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21. Efficiency-wage theories suggest that a firm may pay workers more than themarket-clearing wage for all of the following reasons except to:A) reduce labor turnover.B)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irm's labor force.C) increase worker effort.D) reduce the firm's wage bill.22. The demographic explanation for the changes in the U.S. natural rate ofunemployment over the past 50 years rests on the idea that:A) younger workers have higher rates of unemployment.B) younger workers have lower rates of unemployment.C) baby-boom workers were more productive than other workers because they hadgreater access to technology.D) baby-boom workers had higher than usual rates of job finding.23. Discouraged workers are counted as:A) part of the labor force.B) out of the labor force.C) employed.D) unemployed.24. To make a trade in a barter economy requires:A) currency.B) a check.C) scrip.D) a 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25. To increase the money supply, the Federal Reserve:A) buys government bonds.B) sells government bonds.C) buys corporate stocks.D) sells corporate stocks.26. Currency equals:A) M1.B) the sum of funds in checking accounts.C) the sum of checking accounts and paper money.D) the sum of coins and paper money.27. Real money balances equal the:A) sum of coin, currency, and balances in checking accounts.B) amount of money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it canpurchase.C) number of dollars used as a medium of exchange.D) quantity of money created by the Federal Reserve.28. If the money supply increases 12 percent, velocity decreases 4 percent, and the pricelevel increases 5 percent, then the change in real GDP must be ______ percent.A) 3B) 4C) 9D) 1129. According to the Fisher effect,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moves one-for-one withchanges in the:A) inflation rate.B) expected inflation rate.C) ex ante real interest rate.D) ex post real interest rate.30. If the real return on government bonds is 3 percent and the expected rate of inflationis 4 percent, then the cost of holding money is ______ percent.A) 1B) 3C) 4D) 731. In the case of an unanticipated inflation:A) creditors with an unindexed contract are hurt because they get less than theyexpected in real terms.B) creditors with an indexed contract gain because they get more than they contractedfor in nominal terms.C) debtors with an unindexed contract do not gain because they pay exactly what theycontracted for in nominal terms.D) debtors with an indexed contract are hurt because they pay more than theycontracted for in nominal terms.32. To end a hyperinflation, a government trying to reduce its reliance on seignioragewould:A) print more money.B) raise taxes and cut spending.C) lower taxes and increase spending.D) lower interest rates.33. An example of a nominal variable is the:A) money supply.B) quantity of goods produced in a year.C) relative price of bread.D) real wage.34. The classical dichotomy:A) cannot hold if money is 搉eutral._B) is said to hold when the values of real variables can be determined without anyreference to nominal variables or the existence of money.C) fully describes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 especially in the short run.D) arises because money depends on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35. A small country might want to use the money of a large country rather than print itsown money if the small country:A) is likely to be unstable whereas the large country is likely to be stable.B) is likely to be stable whereas the large country is likely to be unstable.C) needs the revenue for seigniorage.D) wants to control its own inflation rate.Essay questions1. (4 points) Chapter 4, question #5.2. (10 points) Chapter 5, question #2.3. (10 points) Chapter 6, question #5.4. (6 points) Chapter 6, question #6.。
宏观经济学(二)总复习一、名词:通货膨胀P510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摩擦性失业P505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边际储蓄倾向(MPS)P387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经济周期P567又称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P462政府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充分就业P458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滞涨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
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货币政策 P440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失业率P504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
货币供给P424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1)。
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
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
二、简答:1、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P458也称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暂时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变化会增加一国的进口?______A.其他国家的国民收入提高B.本国的实际汇率提高C.本国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D.本国利率提高答案:B[解答] 影响进口的主要因素包括本国的国民收入和汇率。
如果其他因素既定,一国的国民收入越高,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在内的总需求就越大,这时就需要增加从国外的进口,以满足国内的需求增长。
一国货币的汇率越高,在国内市场上,用本国货币衡量的外国产品的价格也越低,从而该国的进口量就越大。
可见,进口与这两个影响因素都为正相关。
2. 如果某国的进口需求弹性为0.3,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6,则根据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由于0.3+0.6<1,因此该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B.由于0.3+0.6<1,因此该国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无影响C.由于0.3+0.6<1,因此该国货币贬值反而导致贸易收支恶化D.由于0.6<1,因此该国货币贬值反而导致贸易收支恶化答案:C[解答] 如果用n表示他国对贬值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m表示进口需求弹性,则只有当n+m>1时,贬值才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如果n+m<1,贸易收支反而恶化。
这个条件被称为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可见,C项描述符合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3. 一国的国际收支中,记入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是______。
A.从获得的国际援助B.对国外的直接投资答案:B[解答] 资本和金融项目也称资本和金融账户,主要记录资本品的国际交易以及资金的国际流动。
资本账户记录与国外部门发生的资本转移以及关于专利权、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无形资产的交易。
所谓资本转移,与经常转移不同,是指涉及交易双方资产负债变化的单方面转移,主要内容是债务减免和移民转移。
金融账户记录国际间金融资本的流动。
4. 某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若该国货币的固定汇率低于均衡汇率,则______。
A.该国货币的币值被低估B.该国货币的币值被高估C.为了维持这个汇率水平,货币当局必须抛售外汇D.货币当局可能不得不宣布本币贬值答案:A[解答]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由货币当局制定的。
一单选题1. 当宏观经济均衡时A.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B.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C.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相交D.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社会总需求量等于社会总供给量--------------------------------------------------------------------------------2.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 )A.经济繁荣时,税收减少B.经济繁荣时,救济增加C.经济萧条时,税收增加D.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3. 理性预期理论暗示:a、总需求曲线是垂直的b、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c、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d、总供给曲线是相当平缓的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4.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5. 在哪种情况下,GDP会等于GNP?a、转移支付为零时b、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零时d、个人税收为零时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零时--------------------------------------------------------------------------------6. 长期消费函数的特征是()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D.两者关系不好判断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C.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7.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生产某种商品的技术提高,则该种商品的()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需求曲线向左移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8. 下述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凯恩斯学派认为:a、最佳的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给每年增加固定的数量b、总供给曲线是相对平缓的c、财政政策是比货币政策更强有力的稳定经济手段d、私有制经济生来是不稳定的,因而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a、最佳的货币政策是使货币供给每年增加固定的数量--------------------------------------------------------------------------------9.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A.需求曲线右移B.需求曲线左移C.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D.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A.需求曲线右移--------------------------------------------------------------------------------10. 在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一般()A.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B.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11. 如果消费曲线是直线,则:a、储蓄直线也必然是直线b、随着收入的增加MPS将下降c、随着收入的增加MPC将下降d、在任一收入水平上的APC都相等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a、储蓄直线也必然是直线--------------------------------------------------------------------------------12. 当一国面临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时( )A.应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以便有更多的钱流入B.应提高进口税,增加出口并使其货币对外贬值C.应向外国政府借款来弥补赤字D.应使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升值以鼓励出口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应提高进口税,增加出口并使其货币对外贬值--------------------------------------------------------------------------------13. 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A.人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C.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决定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做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C.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决定--------------------------------------------------------------------------------14. 若MPC=0.8,则投资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A.60万B.100万C.250万D.500万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500万--------------------------------------------------------------------------------15. 下列哪种情况下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对利率敏感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对利率敏感--------------------------------------------------------------------------------16. 在正常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导致双重市场上A.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上升B.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下降C.均衡利率上升,均衡GDP下降D.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上升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均衡利率下降,均衡GDP上升--------------------------------------------------------------------------------17. 卢卡斯供给曲线表示的是()A. GDP 和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B. GDP 和未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C. GDP 和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D. GDP 和未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 GDP 和未被预期的价格变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18. 现代主流经济学者赞同货币主义者的观点:a、货币当局应以固定的年增长率增加货币供给b、货币流通速度是高度稳定的c、财政政策是完全无效率的d、在宏观经济中货币是重要的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d、在宏观经济中货币是重要的--------------------------------------------------------------------------------19. 政府最关心的失业类型是( )A.周期性失业B.季节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A.周期性失业--------------------------------------------------------------------------------20. 如果一国经济中的外国要素净收入为零,则国民收入(NI)、企业间接税和固定资本消费(折旧)的总和等于:a、国内生产净值(NDP)b、国内生产总值(GDP)c、个人可支配收入(DI)d、个人收入(PI)本题分值:4.0标准答案:b、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判断题1. 在市场体系的长期调整时,市场价格最终必然回复到原来的水平。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三、简答、论述题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2.简要说明在证券市场上购买债券和股票不是宏观经济学所指的投资。
3.简要说明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4.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5.举例说明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6.在计算GDP时,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7.为什么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8.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请举例说明。
9.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中间产品剔除在外?如果计算了这些商品,结果会如何?试解释一种能解决中间产品问题的计算方法。
10.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中,试比较储蓄与投资的区别与联系。
四、计算题1.假定一个两部门经济体中,消费为1000亿元,储蓄为100亿元,请计算GNP。
2.已知某国在某年度的有关国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如下:工资:100亿元;间接税减津贴:10亿元;利息:1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租金:30亿元;投资支出:60亿元;利润:2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
(1)按收入法计算GNP(2)按支出法计算GNP3.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13-1)表13-1 单位:10亿元资本消耗补偿 356.4雇员酬金 1866.3企业支付的利息 264.9间接税 266.3个人租金收入 34.1公司利润 164.8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20.3红利 66.4社会保险税 253.0个人所得税 402.1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64.4政府支付的利息 105.1政府转移支付 347.5个人消费支出 1991.9请计算:(1)国民收入;(2)国内生产净值;(3)国内生产总值;(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
五、分析讨论题1.有人认为,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NP增加要多一些,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宏观经济学第2次作业《宏观经济学(甲)》第二次平时作业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第1题: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答: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
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第2题: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答: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第3题: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答: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11.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600+0.8Y,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为200;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名义货币供应量为1250,价格水平为1。
求:(1)IS方程和LM方程;(2)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3)假设充分就业收入为5000,若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4)当价格水平可以变动时,推导出总需求函数;(5)假定总供给函数为Y=2375+125P,根据(4)求出的总需求函数,求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收入。
12.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C=800+0.8Yd,税收T=0.25Y,投资I=200-50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Md/P=0.4Y-100r,货币供给Ms=900(名义货币量),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试求:(1)总需求函数;(2)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水平为Y和价格水平为P,假定经济的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850,试问该经济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此时政府应采取怎么样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作业第1题基础货币是指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基础货币是指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第2题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当总供给曲线垂直的时候,增加总需求只会提高价格,对产量没有影响。
第3题 IS曲线表示满足()关系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三种说法都对第4题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在IS曲线上的点都表示产品市场均衡,表示投资和储蓄相等第5题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当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的时候,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这时只有一个均衡点第6题引起LM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是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当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量的时候,LM曲线向左方移动,只有第二个答案符合货币供给减少。
第7题如果实际收入提高,同时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导致利息率下降,则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通过图形来看,这个时候一定是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利率的下降第8题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他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是不相关的。
第9题下列()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凡是减少总需求的因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只有第三个答案符合要求。
第10题对于向上倾斜的AS曲线,如果税收减少同时货币扩张,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如果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增加总需求,物价和产出都增加。
第11题在IS-LM框架下,自发储蓄的减少会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批注:由于自发的储蓄减少,所以消费支出增加,这会增加收入和利率。
1.任期内的目标:通货膨胀控制在2%左右,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但在任期内出现过通胀压力、美元升值、通货紧缩等一系列问题。
2.游戏体会:经过与组内成员商讨,依据金融规律,通胀压力时我采用稳健的财政政策,通缩时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课程外的了解,发现实际的金融世界有复杂的经济原因,影响金融变动的原因非常多,而且各种原因会同时出现,作为决策保持经济稳定非常不易。
控制通货与信贷,运用公开市场业务、银行借款贴现率和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比率三大杠杆来调节美国经济。
调整利率是美联储宏观调控美国经济的主要手段。
如果经济过热,它就提高利率,收缩银根,使经济速度放慢,减少通货膨胀压力。
如果经济不景气,它就降低利率,放松银根,促使经济增长。
其关键是根据经济形势对利率提高和降低进行调控,并要恰到好处。
货币杠杆是美联储多年来对经济实施调控的最有效武器。
美联储调整利率不仅对美国经济举足轻重,对世界经济也有重要影响。
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美国国会获得权利。
它被看作是独立的中央银行,因其决议无需获得美国总统或者立法机关的任何高层的批准,它不接受美国国会的拨款,其成员任期也跨越多届总统及国会任期。
其财政独立是由其巨大的盈利保证的,主要归功于其对政府公债的所有权。
它每年向政府返还几十亿元。
当然美联储服从于美国国会的监督,后者定期观察其职务并通过法令来改变其职能。
同时,美联储必须在政府建立的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总体框架下工作。
根据银行的性质不同,美国的金融监管实行的是联邦和州两级管理体制。
目前,美国共有85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的2300多家是依美国联邦法注册成立的银行,其余的都是依据各州法律成立的银行。
依联邦法成立的银行都归美联储管理,而依据州法律成立的银行中有1000多家申请成了联储成员,也归美联储监管,其余的归各州金融监管部门管理。
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一样,美联储的监管内容主要也是执照的核发、资本金的按比例存储、提交结算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