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果实含油率影响因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55.92 KB
- 文档页数:6
油茶籽含油量检测方法及优缺点分析
从2012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推荐性行业标准LY/T 2033-2012《油茶籽》后,2019年国家粮食局又发布实施推荐性行业标准LS/T 3119-2019《油茶籽》、国家市场监督总结联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推荐性标准GB/T 37917-2019《油茶籽》并于2020年3月1日实施。
具体如下表1。
LS/T 3119-2019《油茶籽》(20191206实施)
LY/T 2033-2012《油茶籽》(20120701实施)
根据以上标准文本查看各个项目的检测方法明细如下表2:表2 油茶籽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汇总
对比可知,含油量均采用GB/T 14488.1 《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检测方法,即传统索氏提取检测法。
该方法可行性高,设备要求低(设备费用10000左右包括试剂),精度较高。
唯一的缺点是耗时较多,一般在5-8小时左右。
其他含油率检测方法如下表3:
表3 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标准汇总
经实践证明,核磁共振检测法时间较索氏提取法短,但是测量数据结果较索式法高,且需要毛油标样,误差较大。
近红外光谱法尚属新检测法且需要建模,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建议目前仍采用GB/T 14488.1 《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检测方法,即传统索氏提取检测法。
虽然操作较复杂,但成本低、可操作性高且测量精度高。
油茶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表树种:油茶科:山茶科属:山茶属拉丁文:Camellia Oleifera Abel.高效油茶示范基地品系介绍湘林1号:别名羊古老1号,区1号,是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90年选育出的霜降籽优良无性系,4年平均产油722.5kg/hm2,树势旺盛、树体紧凑;2006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
特征:树冠自然圆头形或塔形;花期11-12月;果实成熟期10月下旬,果实橄榄形;每500克果数20-26个,鲜出籽率46.8%,干籽含油率35.0%;鲜果含油率8.87%,亩产油48.2千克。
湘林104: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94年选育出来的寒露籽优良无性系,2006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
特征:树冠自然圆头形;花期10~12月;果实成熟期10月中旬,果球形或桔形;每500克果数15~50个,鲜出籽率42.3%,种仁含油率49.56%;鲜果含油率8.76%,亩产油56.0kg。
湘林4: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90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1998年通过湖南省林木良种审定。
特征:树冠自然圆头开张形;花期10-12月;果实成熟期10月下旬,果实球形,青红或青黄色;每500克果数15-30个,鲜出籽率43.9%,干出仁率54.17%,干籽含油率35%-39%;鲜果含油率10.71%,亩产油51.7千克。
主要病害及期防治措施危害油茶成林的病害主要有油茶炭疽病、软腐病和烟煤病,危害油茶幼苗的病害主要为油茶根腐病。
1、油茶炭疽病病害特征:油茶炭疽病主要危害叶、枝梢、花蕾和果等部位,常引起落叶、枯梢、落蕾和落果。
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大成褐色圆形病斑,有时数个联合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病果早落;叶部病斑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为棕色至褐色,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枝干上病斑多呈长椭圆形或棱形,患部下陷,木质部变黑,边缘波状或不规则。
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溃疡病斑。
发病时间:通常发生时间是5-8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大量落果落叶。
第41卷第1期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1No.12024年 1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Jan.2024文章编号 1000 5269(2024)01 0059 05DOI:10.15958/j.cnki.gdxbzrb.2024.01.0910种不同油茶籽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成凡海清1,胡玉玲2,钟海雁3,杨健美1,何重云1,王 菁1,朱 勇 1(1.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铜仁学院农村工程与规划学院,贵州铜仁554300;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 要:研究产自贵州、湖南和江西10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样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
结果表明,油茶籽仁含油率为26 79%±0 16%~54 98%±0 76%,其中,浙江红花(ZHH)油茶籽仁含油率最高,贵州松桃正大(岑软)油茶(GCR)最低;油茶籽油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其中,油酸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0 82%±0 26%~84 13%±0 14%,引进品种(HYZ)油茶的油酸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为4 62%±0 29%~16 2%±0 23%,GCR的亚油酸和α 亚麻酸含量最高;10种油茶籽油的棕榈酸含量为8 29%±0 04%~13 92%±0 26%;硬脂酸含量为1 38%±0 02%~2 80%±0 10%。
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呈负相关,二者之和介于84 67%±0 19%~89 28%±0 04%。
这些结果为油茶选育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茶;含油率;脂肪酸;油酸中图分类号:TS222;S603.8 文献标志码:A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亚热带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分布于江西、湖南、贵州和浙江等南方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1]。
油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油茶,又称茶油树、茶果、凤眼果、油桐等,是产油量和产油优质的果树之一。
中国的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但在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油茶种植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为了了解当前油茶种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我团队对油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综合调研法,既有实地考察,又有问卷调查,还有深入交流。
调研地点涵盖了江西、湖南等多个油茶产地,调研期间经过对种植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对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1. 油茶的特点油茶是常绿乔木,小枝天然多分枝,冠形较整齐,树高可达10米左右。
果实为球形或椭圆形,6-16毫米长,直径5-12毫米,黄褐色或紫褐色。
油茶籽仁含油率高达30%-50%,而且油质厚重、鲜香,质优价高,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植物油。
2. 油茶种植的现状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较大,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云南、福建等省份。
其中,江西省是我国油茶种植的主产区,总面积达数十万亩;在云南,油茶种植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120万亩以上。
3. 油茶种植的优点和问题油茶作为一种优质果树,有着明显的生态和经济优点。
经济方面,油茶的主要产品是油茶油,市场前景广阔。
同时油茶还有深加工、幼苗、茶叶等多个产品出售,增加了其经济效益。
生态方面,油茶可以有效地成为控制土壤侵蚀和保护水源的一种重要树种。
而合理种植油茶可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过,油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常规种植管理手段和科技应用不够成熟,工业处理技术相对落后等因素。
需要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发展。
四、调研结论通过这次对油茶的调研,我们的结论如下:1、油茶资源丰富,市场需求稳定,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在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油茶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搭建完善的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全面推进油茶高效产业化发展。
3、需要加大政策支持,促进油茶产业的稳步发展。
39油茶采摘时间对含油率与茶油品质的影响文/刘西苑对于油茶的采摘,一般民间有采摘“寒露籽”“霜降籽”或“立冬籽”的说法,湖南的油茶品种类型主要是“寒露籽”与“霜降籽”两种。
“寒露籽”一般在“寒露”前后采摘,“霜降籽”一般在霜降前后采摘。
油茶果采摘时间不同,其果实含油量、脂肪酸组成和茶油功能成分差异很大。
为充分保证茶油品质,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要尽量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采摘。
一、油茶果实油脂含量变化趋势。
油茶鲜果含油率变化在年生长周期内存在两个高峰期(见图1),其一是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主要原因是这时是油茶果实质量增加较快时期,果实种籽和种仁质量增加较快,种子内积累的淀粉正在逐步转化成油脂贮存起来,从而产生了一个小高峰,占鲜果总含油量的27.2%;其二是在9月下旬至10月底采收前,这时果实物质积累达到高峰,也是油脂转化的高峰期,占鲜果总含油量的68.9%。
由此可见,油茶果实油脂含量增加主要来自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
二、脂肪酸成分变化趋势。
果实发育后期是油脂积累的关键时期,与该段时期种子的发育生长无明显相关性。
随着果实的成熟,饱和脂肪酸向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转化,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增加显著,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下降。
这表明,在油茶种实成熟过程中,棕榈酸逐渐转化为油酸。
三、茶油功能成分变化趋势。
在油茶果实充分成熟时,其油的品质也处于最佳状态。
研究发现,随着油茶种子的逐渐成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渐增多,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β-谷甾醇以及油茶籽饼粕中皂素、脂肪、蛋白质的含量随着油茶籽的成熟而增加,在10月9日~10月24日间增加显著,10月24日以后增长稍缓,在10月29日达到最大。
综上可见,提前采收会大幅度降低果实含油量,对产油是极图1不同采摘时间对油茶果实含油率的影响图2不同采摘时间对茶油酸价与过氧化值的影响图3不同采摘时间对茶油功能成分的影响大的损失,落果捡籽则影响茶果品质,均不可取。
油茶含油率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油茶含油率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一、引言油茶是常绿灌木油茶树的种子,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油茶种子具有较高的含油率,可以用于生产油脂。
然而,油茶的含油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油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油茶含油率的影响因素1. 水分水分是影响油茶含油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生长和油脂的积累。
若水分过量,会导致油茶树长势虚弱,抑制种子中油脂的积累;若缺水,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后期果实的发育,从而影响含油率的提高。
2. 光照光照对于油茶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油茶树形成健壮的株型,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种子中油脂的含量与含油率。
3. 温度温度是影响油茶含油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研究发现,油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其中以20-25摄氏度为宜。
若温度过高,会导致油茶植株代谢紊乱,抑制种子的油脂积累;若温度过低,会影响种子的发育和油脂的合成,降低含油率。
4.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直接影响油茶的生长和种子的营养供应。
充足的氮、磷、钾等元素对于油茶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种子的油脂积累至关重要。
缺乏肥料供应的土壤会导致植株的营养不良,抑制种子的油脂合成。
5. 栽培管理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也会对油茶的含油率产生重要影响。
包括适时修剪、病虫害防治、适宜的灌溉施肥等。
合理的修剪可促进油茶树的分枝和叶片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可以预防植株生长发育的损害;适宜的灌溉施肥可以满足油茶植株的养分需求。
三、改善油茶含油率的措施1.合理的灌溉管理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过度干旱或积水。
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科学调整灌溉量和频率,确保植株水分需求,提高产量和含油率。
2.光照增强保证油茶株冠的充分阳光照射,适时修剪植株分枝,保证光线的透明度和充分的叶片光合作用区域,提高油茶的光合效率,促进种子中油脂的积累。
香花油茶不同时期果实油脂及组分含量差异文章编号:1006-1126-2018(2)-0209-03摘要:为了更好地把握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 )采收时机,本研究从9月7日至11月30日,每隔1周采集香花油茶果实对油脂及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在整个测定期内鲜出籽率的变化不大,但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鲜果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以及折算的鲜果含油率均呈上升趋势,至11月维持较平稳水平。
而脂肪酸组成方面,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以及饱和脂肪酸的硬脂酸也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不断上升,而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及饱和脂肪酸的棕榈酸则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不断下降。
11月9日,测定香花油茶鲜果的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以及鲜果含油率分别达到33.06%、49.35%和9.25%,均是所有采样中最高的,且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也最高。
因此,南宁地区香花油茶最适宜的果实采摘时期在11月中旬。
关键词:香花油茶;果实;油脂;组分中图分类号:S794.4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4-11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7204058-1);“广西特色经济林开花生理研究”特聘专家岗位专项第一作者:朱友飞(196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经营与管理研究。
通信作者:马锦林(1964—),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茶等经济林栽培育种研究。
朱友飞1,王东雪2,蔡娅2,叶航2,马锦林2(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南宁530031;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重点实验室广西油茶良种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宁530002)Difference of Fruit Oil and Components in Camellia osmantha at Different StagesZHU You-fei 1,WANG Dong-xue 2,CAI Ya 2,YE Hang 2,MA Jin-lin 2(1.Arboretum of Nanning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31,China ;2.Guangxi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 Non-wood Forest Cultivation &Utilization ,Improved Variety and Cultivation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Oil-tea Camellia in Guangxi ,Nanning 53000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guide the harvest of Camellia osmantha better ,the contents of oil and components of C.osmantha were collected every other week from September 7to November 30.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sh seed rate of C.osmantha changed little in the whole determination period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fruit maturi ⁃ty ,the dry seed rate ,the yield of dry seed ,the oil content of the kernel and the oil content of the converted fresh fruit all showed a upward trend and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until November.In terms of fatty acid com ⁃position ,the oleic acid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stearic acid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ruit maturity ,while the linoleic acid of unsaturated fatty and palmitic acid of saturated fatty ac ⁃id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fruit maturity.On November 9,the dry seed rate ,the oil content of the ker ⁃nel and oil content of fresh fruit reached 33.06%,49.35%and 9.25%,respectively ,which were the highestin all samples ,and the content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in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was also the highest.Therefore ,the most suitable fruit picking time for C.osmantha in Nanning was in the middle of November.Key words:Camellia osmantha ;fruit ;oil ;component第47卷第2期2018年6月广西林业科学Guangxi Forestry ScienceVol.47No.2Jun.2018广西林业科学第47卷油茶(Camellia spp.)是山茶属植物中最具有生产价值的油用物种,是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树种的统称,原产和主栽于中国,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