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0 KB
- 文档页数:9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
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1)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一重大事件?(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所指的这场战争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小历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2)不正确。
理由:美国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美国南北战争扫除的又一障碍是黑人奴隶制。
【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中“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南北战争,通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
(2)小历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独立后,北方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南方实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大量的黑人劳动力,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2.林肯在1858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
我相信这个政府不会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最新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测试(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殖民者侵略的脚步,于是亚非拉掀起了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1853年,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
十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美)史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
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
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
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材料四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请举出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的什么事件“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3)材料三中的“日清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此次战争后,“日清战争”的“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什么?(4)材料四这里的“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指什么事件?【答案】(1)名称:印度民族大起义(2)国家:美国;事件:明治维新(3)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变革:戊戌变法(4)国家:西班牙、葡萄牙;事件:新航路开辟【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的殖民势力。
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美国南北战争消灭了南方奴隶制,使南方经济从此纳入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黑奴制的废除、《宅地法》的实施和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自然资源的丰富这样一些因素,使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进入了个广泛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摘自《大国的崛起》(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内战的性质。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答案示例]观点一:南北战争奠定了美国的腾飞基础(崛起的基础)。
论述:①南北战争使得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②南北战争消灭了南方奴隶制,使南方经济从此纳入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黑奴制的废除、《宅地法》的实施和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这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结论:综上所述,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美国之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点二: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①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②中国历史上,秦灭六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清除了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为国家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知,美国内战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测试(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内战是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矛盾与冲突的结果,也是一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战争。
如果主权完整得不到维护,领土得不到统一,资本主义制度就难以一统美国天下,工业化就会推迟。
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摘编自任学安、陈晋等主编的《大国崛起》(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领导美国内战并取得胜利的总统是谁?(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答案】(1)林肯。
(2)观点: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才能不断强盛。
【解析】【分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美国内战并取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开放题,根据材料,从材料反映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即可,如:观点: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断遭受西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乱不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民族终于站了起来,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才能不断强盛。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探究问题。
材料一南北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奴隶制度,代表北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资产阶级战胜了落后的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集团,政权从种植园奴隶主手中转移,为资产阶级所掌握。
这种战争的结局及战争中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方案,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亦即建设资本主义农场开辟了广的前途。
材料二 1862年5月20日,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规定:凡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都可在西部地区领取160英亩的土地,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
在宅地上连续耕种5年,土地即归个人所有。
《宅地法》颁布后的三十年间,西部大量荒芜的、闲置的、无主的土地得到了开垦。
1850—1900年间,耕地面积从原有的2.93亿英亩增加到8.38亿英亩。
1863年1月1日,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消灭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在南部农业中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美国南北战争中,失去了众多青壮劳动力,因此,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显得不足,促使美国劳动人民积极引进和发展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机械,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南北战争使美国发生了哪些变化?(2)据上述材料,探究“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废除了南部奴隶制;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或促进了美国耕地面积的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或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这种战争的结局及战争中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方案,废除了南部的奴隶制”可归纳出废除了南部奴隶制;根据“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式’道路,亦即建设资本主义农场开辟了广的前途。
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达标试题(含解析)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
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相对于南方,美国北方拥有的“经济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说南方的真正意图是要“脱离联邦”?(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扭转了北方在战场上被动局面的措施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如何理解这场战争使美国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的?【答案】(1)经济优势: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
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存废等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为保存奴隶制度,南方只有脱离联邦。
(2)战争: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措施: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理解:美国内战避免了美国的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这是相对于南方,美国北方拥有的“经济优势”。
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存废等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为保存奴隶制度,南方只有脱离联邦。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测试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不得不强调州的自治权可以不听中央政府指挥……北方处于能够统一全国的有利地位,南方则不然,南方摆出进攻好斗的姿态,但它真正的意图是放弃斗争,脱离联邦。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
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相对于南方,美国北方拥有的“经济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说南方的真正意图是要“脱离联邦”?(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扭转了北方在战场上被动局面的措施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如何理解这场战争使美国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的?【答案】(1)经济优势: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
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存废等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为保存奴隶制度,南方只有脱离联邦。
(2)战争: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措施: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理解:美国内战避免了美国的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正因为北方拥有经济优势,所以南方不得不更加顽固地依赖其政治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这是相对于南方,美国北方拥有的“经济优势”。
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存废等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为保存奴隶制度,南方只有脱离联邦。
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含解析)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明治时代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全面推行国家的教育改革,参照欧洲国家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一一重点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还大力兴办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也非常注重高等教育,到1918年,日本全国共有大学和专门技术院校118所;改变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和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普及具有实用性的先进的科技知识,强调学问为立身之本,大カ提倡“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对出国留学制度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日本近代化发展培养了急需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大国的崛起》解说词(1)结合所学,指出奠定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史实。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
(2)开放性题目,观点:科教兴国论述: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仿造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日本崛起。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明治时代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奠定了近代日本迅速崛起。
(2)开放性题目,观点:科教兴国依据所学可知,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仿造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日本崛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红色风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国》一书中作者写道: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内锐意改革和进取,使俄国由欧洲的穷乡僻壤变成了世界强国。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测试(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如下图《日本的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后的首都 B.武装倒幕运动中,除伏见战役以外的一场重大战役的地点【答案】从左到右:空白B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日本的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武装倒幕运动中,除伏见战役以外,1868年,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附近的战斗中,战胜幕府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幕府统治被推翻。
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
因此图中中间的方框内填写京都,其他两个从左到右的方框内填写:B、A。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政府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期望它停止分裂。
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竞选演说词材料二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
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
材料三下图材料四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的谦虚,以至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林肯就职前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材料二和三体现的文献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1862年林肯政府还颁布的另一文献是什么?这两部文献产生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马克思如此高的评价林肯的依据是什么?【答案】(1)维护国家统一。
(2)内战初期,北方连连失利的情况下颁布的。
《宅地法》这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被动的局面。
(3)林肯领导了美国北方军队战胜南方叛乱诸州的叛乱,维护了国家。
【历史】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殖民者侵略的脚步,于是亚非拉掀起了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1853年,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
十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美)史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
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
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
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材料四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请举出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的什么事件“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3)材料三中的“日清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此次战争后,“日清战争”的“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什么?(4)材料四这里的“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指什么事件?【答案】(1)名称:印度民族大起义(2)国家:美国;事件:明治维新(3)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变革:戊戌变法(4)国家:西班牙、葡萄牙;事件:新航路开辟【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的殖民势力。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崛起,“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利用日趋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1905年,分别于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36-1912)与沙皇俄国(1721-1917)因而跻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材料三日本的发展,对比其他亚洲国家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可惜天性喜冒险的岛国精神最终导致了它的灭亡。
从中日战争,到日俄战争,日本就像一个赌徒,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赌博中获取了暴利,最终把赌博当作终生职业的日本在二战中难以延续之前的好运,身死道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日本当时发展遇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日本是如何快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的。
(3)综上所述,谈谈日本在近代发展的进程中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1)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外来侵略带来民族危机。
(2)改革(明治维新)和对外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或日俄战争)。
(3)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内容可知,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据“黑船事件”可知,外来侵略带来民族危机。
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
(2)根据材料二“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崛起,‘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可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根据“更在1895年以及1904—1905年,分别于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1636-1912)与沙皇俄国(1721-1917)因而跻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含解析)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殖民者侵略的脚步,于是亚非拉掀起了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1853年,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
十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美)史兹·墨菲(亚洲史)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
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
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
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材料四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请举出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的什么事件“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3)材料三中的“日清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此次战争后,“日清战争”的“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什么?(4)材料四这里的“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指什么事件?【答案】(1)名称:印度民族大起义(2)国家:美国;事件:明治维新(3)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变革:戊戌变法(4)国家:西班牙、葡萄牙;事件:新航路开辟【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是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英国的殖民势力。
最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专项试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
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
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
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
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
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
——摘编自《大国崛起·百年维新》解说词(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
(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是明治维新。
(2)依据以上材料“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提炼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1853年,美国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让日本这一个封建国家面临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为了改变困境,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所以我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专项试题(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也影响着未来。
下面是关于俄国崛起的片段说明。
寻道图强(沙俄)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二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
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
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
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
对外战争的失败又加剧了国内矛盾。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没有遇到俄国责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的情况下,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废除了农奴制。
促使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请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上述材料,以《俄国之崛起》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1)用史实阐述俄国崛起的历程(侧重于俄国的两次改革内容及影响),并由此给你带来的启示。
(2)表述成文,字数220字左右【答案】彼得一世改革;改革内容:任意答出两点;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气选内容;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启示:俄国通过改革崛起,并走上富国强兵之路,通过废除农奴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但是由于两次改革都不彻底,农奴制的存在又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改革,使国家发展壮大,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贴近题意即可)。
【解析】【分析】【详解】(1)开放性题目,题目:俄国之崛起论述: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在政治上,设立参议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经济上,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等;同时,他还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作用: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启示:俄国通过改革崛起,并走上富国强兵之路,通过废除农奴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复习同步训练(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
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
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
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
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
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
——摘编自《大国崛起·百年维新》解说词(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
(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改变了日本命运”的历史事件是明治维新。
(2)依据以上材料“明治政府的这个重要举措,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日本命运”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提炼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1853年,美国的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让日本这一个封建国家面临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为了改变困境,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教育,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所以我的观点是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最新人教《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测试(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明治时代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全面推行国家的教育改革,参照欧洲国家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一一重点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还大力兴办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也非常注重高等教育,到1918年,日本全国共有大学和专门技术院校118所;改变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和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普及具有实用性的先进的科技知识,强调学问为立身之本,大カ提倡“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对出国留学制度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日本近代化发展培养了急需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大国的崛起》解说词(1)结合所学,指出奠定近代日本迅速崛起的史实。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
(2)开放性题目,观点:科教兴国论述: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仿造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日本崛起。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明治时代日本的迅速崛起,离不开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结合所学可知,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奠定了近代日本迅速崛起。
(2)开放性题目,观点:科教兴国依据所学可知,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仿造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日本崛起。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测试题(附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美国南北战争消灭了南方奴隶制,使南方经济从此纳入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黑奴制的废除、《宅地法》的实施和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自然资源的丰富这样一些因素,使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进入了个广泛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摘自《大国的崛起》(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内战的性质。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答案示例]观点一:南北战争奠定了美国的腾飞基础(崛起的基础)。
论述:①南北战争使得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②南北战争消灭了南方奴隶制,使南方经济从此纳入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黑奴制的废除、《宅地法》的实施和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这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
结论:综上所述,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美国之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点二: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论述:①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北方资本主义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②中国历史上,秦灭六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国家统一(或主权完整),清除了国家发展的最大障碍,为国家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知,美国内战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一:1861年3月,他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
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什么问题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于联邦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之后又颁布了哪一个法律文件宣布奴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两个文件的颁布给当时的内战带来怎样的影响?(3)有人说,美国内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出理由。
【答案】(1)林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存废。
(2)《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农民和黑人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同意;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解析】【详解】(1)据材料“任何一个州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做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林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存废造成了美国南北矛盾的加剧。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劳动力,迫切需要废除奴隶制。
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奴隶劳动,反对废除奴隶制。
最新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练习题(含答案)一、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材料辨析论述题1.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史料鉴别)材料一就性质而言,史料有原始史料(当时留下的事物、文件、记录、日记、当事人的回忆录、调查记录、群众传说);撰述史料(根据原始史料撰写的历史著作,如《春秋》、《史记》等) ;依据载体的不同,史料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声像史料、数字化史料等类型。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阅读下列史料,并依据材料一,进行判断。
(1)上述史料中,属于原始史料的是__________;属于撰述史料的是___________。
(史料运用)材料二口述史料,不仅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补充,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例如,口述史提倡创立平民化的历史,让不掌握话语霸权的人们,包括社会底层的百姓、少数裔族群和妇女都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能性,使这些人的经历、行为和记忆有了进入历史记录的机会,并因此构成历史的一部分。
此外,口述史具有特有的“个人性”,重视从个人的角度来体现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认识。
但是,口述中往往会有太多或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也会有有意的、无意的谎言。
因此,使用史料过程中,需要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
——摘编自定宜庄《口述史料的独特价值与史料的整理鉴别》(2)某校研学小组搜集了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作品《亚伯拉罕·林肯自述》,其中涉及到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内容。
请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其作为研究美国内战的资料,具有哪些局限性? 应该如何弥补?【答案】(1)属于原始史料的是①③⑤⑥(答对4项)属于撰述史料的是④(2)局限性:记忆失误;主观编造;个人认识局限 (答任意两点)弥补: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
【解析】【详解】(1)依据上述史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原始史料的是①③⑤⑥;属于撰述史料的是④。
(2)依据材料二“口述中往往会有太多或有意,或无意的记忆失误,也会有有意的、无意的谎言。
因此,使用史料过程中,需要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其作为研究美国内战的资料,具有的局限性是记忆失误;主观编造;个人认识局限;应该在使用史料过程中,将口述材料与文献记载互相参考,弥补不足。
2.近代日本曾经像中国一样被西方国家欺凌,但当今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由被欺凌到成为强国,日本走出了一条改革自强的发展道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材料二 30年前(注:1865年),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厥能免于垂危”,可是最终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原因是清楚的。
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
今天大清王朝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难免败亡!——摘编自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册)(1)两则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从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1)明治维新,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
(2)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详解】(1)依据两则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都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其中日本“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重大举措是发展近代工业,实行文明开化。
(2)依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结合材料“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和“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1)指出1874-1890年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2)小历认为“该国工业发展速度快是因为倒幕运动的成功”。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日本。
(2)不正确;理由:①明治维新;②工业革命。
【解析】【详解】(1)依据题干材料信息“1874—1890年美、德、英、法、日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可知,美国为百分之五点二,德国为百分之三点五,英国为百分之一点七,法国为百分之二点一,日本为百分之十二点一。
由此可知,1874-1890年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是日本。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小历认为“该国工业发展速度快是因为倒幕运动的成功”,这种看法不正确。
理由: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②工业革命的推动等。
19世纪后半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发展,也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华盛顿是深受美国人爱戴的美国总统之一。
小欣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小欣的观点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小欣的观点不正确。
因为华盛顿领导的是独立战争的胜利,他领导美国人民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南北战争是林肯领导的,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黑人奴隶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华盛顿领导的是独立战争的胜利,他领导美国人民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并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南北战争是林肯领导的,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废除黑人奴隶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美国的诞生·《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美国南北战争·战争的爆发5.读图:①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中哪两项主要改革的内容?②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③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措施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答案】①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②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③坚持对外开放(或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或发展教育、科学)其他言之有理的说法,只要符合题意也可。
【解析】【分析】【详解】①以上两幅图片左图反映了日本街头出现了电灯,右图反映了日本学校里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见左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的改革内容;右图反映了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的改革内容。
②注意辩证、客观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明治维新的积极作用是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是其局限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而且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③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措施如大力学习西方先进文明、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等,对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坚持对外开放,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教育、科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指出:“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材料二:列宁诊断这场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就是使全国多年进行内战,遭到同任何战争分不开的无穷的破坏、摧残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哪一次战争?(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此事件的影响?【答案】(1)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2)美国南北战争。
(3)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解析】【分析】【详解】(1)材料一中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独立战争后,东北部地区的工业资本主义兴起并逐渐获得发展;南部地区是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南方的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中相关信息“为了推翻黑奴制度为了推翻奴隶主的政权,……进行内战……”可以判定该战争为美国南北战争。
由于南方的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南北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内战的爆发。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政府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期望它停止分裂。
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竞选演说词材料二美国宣布独立的时候,奴隶制在全部13个州都是合法的。
到1804年,至少北方各州都已经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适用于10个叛乱州的奴隶。
材料三下图材料四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的谦虚,以至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林肯就职前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材料二和三体现的文献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1862年林肯政府还颁布的另一文献是什么?这两部文献产生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马克思如此高的评价林肯的依据是什么?【答案】(1)维护国家统一。
(2)内战初期,北方连连失利的情况下颁布的。
《宅地法》这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被动的局面。
(3)林肯领导了美国北方军队战胜南方叛乱诸州的叛乱,维护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