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面层铺设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38.08 KB
- 文档页数: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1、实施日期:2010-12-1即将实施,原标准2002版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施工质量的验收。
不适用于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3、主要术语面层surfacecourse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结合层combinedcourse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基层basecourse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绝热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填充层fillercourse建筑地面中具有隔声、找坡等作用和暗敷管线的构造层。
隔离层isolating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当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绝热层insulatingcourse用于地面阻挡热量传递的构造层。
找平层levelingcourse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垫层underlayer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基土foundationearthlayer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不发火性misfiring当所有材料与金属或石块等坚硬物体发生摩擦、冲击或冲擦等机械作用时,不产生火花(或火星),不会致使易燃物引起发火或爆炸的危险,称为具有不发火性。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floor radiant heating system在建筑地面中铺设的绝热层、隔离层、供热做法、填充层等的总称,以达到地面辐射供暖的效果。
4、地面:是建筑装饰分部工程的一个子分部。
但它又分三个分支(或叫子分部的子分部):他们分别是:整体地面、板块地面、木竹地面。
5、〖强条〗3.0.3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产品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无国家现行标准的,应具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技术认可文件。
DGJ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TJ103-2010-----------------------------------------------------------------------------------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Unit Quality of Housing Engineering2010年5月14日发布2010年7月1日实施江苏省建设厅审定发布前言为全面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对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指导,提高全省住宅工程质量。
根据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2008年度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设计图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08]80号),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编制了《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该规程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为地方标准,编号为DGJ32/TJ103-2010。
规程以现行国家、省有关强制性、规程、规范、规定为依据,对住宅室内地面、室内墙面、顶棚抹灰工程式、空间尺寸、门窗、护栏和扶手、玻璃安装、橱柜工程、防水工程、给排水工程、室内采暖系统安装、电气工程、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工程、公共部位等的验收内容、质量要求、检查方法、检查数量作了具体规定。
本规程的编制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经省内外调查研究、广泛征询意见、多次研讨和反复修改完成。
本规程共分十五章,分别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内地面;5室内墙面、顶棚抹灰工程;6空间尺寸;7门窗、护栏和扶手、玻璃安装、橱柜工程;8防水工程;9给排水工程;10室内采暖系统安装;11电气工程;12智能建筑13通风与空调工程;14公共部位及其他;15分户验收的组织及程序。
为了不断完善本规程,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执行情况和意见反馈至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南京市草场门大街88号,邮编:2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竹地板面层一、材料要求1 龙骨及毛地板:龙骨采用红白松,毛地板采用细木工板(大芯板),规格尺寸应按设计要求,经干燥和防腐处理后方可使用。
不得有扭曲变形。
2 竹地板:加工的成品顶面刨光,侧面带企口的半成品地板,企口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板的厚度、长度尺寸一致。
制作前竹材需经烘干处理,要求竹地板含水率不超过12%,同一批材料竹种、花纹及颜色力求一致。
竹地板应严格选材、硫化、防腐、防蛀处理,并采用具有商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其技术等级及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竹地板》LY/T 1573的规定。
3 竹踢脚板:宽度、厚度应按图示尺寸加工,其含水率不得超过12%,背面应满涂防腐剂,花纹和颜色应力求与面层地板相同。
4 其他材料:木楔、防潮纸、氟化钠或其他防腐材料,50-l00mm钉子,镀锌木螺丝等。
所用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的规定。
二、主要机具小电锯、小电刨、平刨、压刨、台钻、手提钻、刨地板机、磨地板机、手锯、气泵、气枪、单线刨、斧子、锤子、改锥、方尺、钢尺、墨斗等。
三、作业条件1 加工定货的成品、半成品材料已进场,并经检验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
2 楼地面基层施工已完,其表面平整度应满足《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
并经隐蔽验收。
3 竹地板工程应待其上下水试水及暖气试压合格后安排施工。
它不宜在潮湿的室内进行,防止因地面潮湿导致地板的变形。
4 门窗玻璃应提前装好。
5 地板条使用前应认真挑选,将有节疤、劈裂、腐朽、弯曲等板材及加工尺寸不合格的挑出。
6 竹地板应先试拼、找方。
挑好的竹地板应成捆绑好。
7 弹好+500mm水平线。
8 所用材料应单独存放于库房中。
库房不应设在建筑工程内,防止火灾发生。
四、操作工艺1 工艺流程:2 木搁栅和垫木的铺设:木搁栅和垫木的树种,应选用红白松加工制作。
搁栅的断面尺寸,不应小于45mm×25mm。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 J11638-2010 DGJ32/TJ103-2010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Unit Quality ofHousing Engineering2010年5月14日发布2010年7月1日发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发布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室内地面 (4)4.1普通水泥楼地面(混凝土、水泥砂浆楼地面) (4)4.2 板块楼地面面层 (4)4.3 木、竹楼地面面层 (4)4.4 室内楼梯 (5)5 室内墙面、顶棚抹灰工程 (6)5.1 室内墙面 (6)5.2室内顶棚抹灰 (7)6 空间尺寸 (8)7 门窗、护栏和扶手、隔断、玻璃安装工程 (9)7.1 门窗工程 (9)7.2 护栏和扶手工程 (9)7.3 玻璃安装工程 (10)7.4 橱柜工程 (10)8 防水工程 (11)9 安装工程 (12)9.1 给水管道系统安装工程 (12)9.2 排水管道安装工程 (12)9.3卫生器具安装工程 (13)10 室内采暖系统安装 (13)11 电气工程 (14)12 智能建筑 (16)13 通风与空调工程 (17)14 其他 (18)15 分户验收的组织及程序 (18)附录A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 (19)表A.0.1 室内地面、室内楼梯、室内墙面、室内顶棚抹灰、门窗验收记录表 (19)表A.0.2 室内空间尺寸、护栏和扶手、玻璃安装、橱柜工程、防水工程验收记录表 (20)表A.0.3 给排水工程、室内采暖系统、电气工程、智能建筑、 (21)通风与空调工程验收记录表 (21)表A.0.4 其他部位验收记录表 (22)附录B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汇总表 (23)附录C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合格证 (24)附录D 外门窗(墙)淋水试验方法 (25)本规程用词说明 (26)条文说明 (28)1.0.1 为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保障住宅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维护住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程。
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DGJ32J103XXX J11638-2020 DGJ32/J103-2020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Unit Quality ofHousing Engineering2020年5月14日公布2020年7月1日公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公布目录1 总那么 (2)2 术语 (2)3 差不多规定 (3)4 室内地面 (4)4.1一般水泥楼地面〔混凝土、水泥砂浆楼地面〕 (4)4.2 板块楼地面面层 (4)4.3 木、竹楼地面面层 (4)4.4 室内楼梯 (5)5 室内墙面、顶棚抹灰工程 (6)5.1 室内墙面 (6)5.2室内顶棚抹灰 (7)6 空间尺寸 (8)7 门窗、护栏和扶手、隔断、玻璃安装工程 (9)7.1 门窗工程 (9)7.2 护栏和扶手工程 (9)7.3 玻璃安装工程 (10)7.4 橱柜工程 (10)8 防水工程 (11)9 安装工程 (12)9.1 给水管道系统安装工程 (12)9.2 排水管道安装工程 (12)9.3卫生器具安装工程 (13)10 室内采暖系统安装 (14)11 电气工程 (15)12 智能建筑 (17)13 通风与空调工程 (18)14 其他 (18)15 分户验收的组织及程序 (19)附录A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 (20)表A.0.1 室内地面、室内楼梯、室内墙面、室内顶棚抹灰、门窗验收记录表 (20)表A.0.2 室内空间尺寸、护栏和扶手、玻璃安装、橱柜工程、防水工程验收记录表 (21)表A.0.3 给排水工程、室内采暖系统、电气工程、智能建筑、 (22)通风与空调工程验收记录表 (22)表A.0.4 其他部位验收记录表 (23)附录B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汇总表 (24)附录C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合格证 (25)附录D 外门窗〔墙〕淋水试验方法 (26)本规程用词说明 (27)条文说明 (28)1 总那么1.0.1 为加强住宅工程质量治理,保证住宅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爱护住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程。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1 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0.1建筑地面building ground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2.0.2面层surface course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2.0.3结合层combined course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基层base course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2.0.5填充层filler course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2.0.6隔离层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找平层troweling corese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8垫层under layer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9基土foundation earth layer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0缩缝shrinkage crack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 J11638-2010 DGJ32/J103-2010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Unit Quality ofHousing Engineering2010年5月14日发布 2010年7月1日发布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定发布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室内地面 (4)4.1普通水泥楼地面(混凝土、水泥砂浆楼地面) (4)4.2 板块楼地面面层 (4)4.3 木、竹楼地面面层 (4)4.4 室内楼梯 (5)5 室内墙面、顶棚抹灰工程 (6)5.1 室内墙面 (6)5.2室内顶棚抹灰 (7)6 空间尺寸 (7)7 门窗、护栏和扶手、隔断、玻璃安装工程 (9)7.1 门窗工程 (9)7.2 护栏和扶手工程 (9)7.3 玻璃安装工程 (10)7.4 橱柜工程 (10)8 防水工程 (11)9 安装工程 (12)9.1 给水管道系统安装工程 (12)9.2 排水管道安装工程 (12)9.3卫生器具安装工程 (13)10 室内采暖系统安装 (14)11 电气工程 (15)12 智能建筑 (17)13 通风与空调工程 (18)14 其他 (18)15 分户验收的组织及程序 (19)附录A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 (19)表A.0.1 室内地面、室内楼梯、室内墙面、室内顶棚抹灰、门窗验收记录表 (19)表A.0.2 室内空间尺寸、护栏和扶手、玻璃安装、橱柜工程、防水工程验收记录表 (20)表A.0.3 给排水工程、室内采暖系统、电气工程、智能建筑、 (21)通风与空调工程验收记录表 (21)表A.0.4 其他部位验收记录表 (22)附录B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汇总表 (23)附录C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合格证 (24)附录D 外门窗(墙)淋水试验方法 (25)本规程用词说明 (26)条文说明 (28)1.0.1 为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保障住宅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维护住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程。
地毯及地板的施工验收规范摘自《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6.8 地毯面层6。
8。
1 地毯面层采用方块、卷材地毯在水泥类面层(或基层)上铺设。
6.8。
2 水泥类面层(或基层)表面应坚硬、平整、光洁、干燥,无凹坑、麻面、裂缝,并应清除油污、钉头和其他突出物。
6.8.3 海绵衬垫应满铺平整,地毯拼缝处不露底衬。
6。
8。
4固定式地毯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固定地毯用的金属卡条(倒刺板)、金属压条、专用双面胶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 铺设的地毯张拉应适宜,四周卡条固定牢;门口处应用金属压条等固定;3 地毯周边应塞入卡条和踢脚线之间的缝中;4 粘贴地毯应用胶粘剂与基层粘贴牢固。
6.8.5 活动式地毯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毯拼成整块后直接铺在洁净的地上,地毯周边应塞入踢脚线下;2 与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应按设计要求收口;3 小方块地毯铺设,块与块之间应挤紧服贴。
6。
8.6楼梯地毯铺设,每梯段顶级地毯应用压条固定于平台上,每级阴角处应用卡条固定牢。
Ⅰ主控项目6.8。
7 地毯的品种、规格、颜色、花色、胶料和辅料及其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地毯产品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记录.6.8.8 地毯表面应平服、拼缝处粘贴牢固、严密平整、图案吻合.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6.8.9 地毯表面不应起鼓、起皱、翘边、卷边、显拼缝、露线和无毛边,绒面毛顺光一致,毯面干净,无污染和损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
8。
10 地毯同其他面层连接处、收口处和墙边、柱子周围应顺直、压紧。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3 实木复合地板面层7。
3。
1实木复合地板面层采用条材和块材复合地板或采用拼花实木复合地板,以空铺或实铺方式在基层上铺设。
7。
3。
2实木复合地板面层的条材和块材应采用具有商品检验合格证的产品,其技术等级及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7。
3。
3铺设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时,其木搁栅的截面尺寸、间距和稳固方法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与GB50209-2010的区别2002年4月1日发布,2002年6月1日施行,共有8章36节332款条文,其中有强制性条文7条,2010年5月31日发布,2010年12月1日施行,共有8章39节472款条文,其中有强制性条文7条,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层铺设4.1一般规定4.2基土4.3灰土垫层4.4砂垫层和砂石垫层 4.5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4.6三合土垫层4.7炉渣垫层4.8水泥混凝土垫层 4.9找平层4.10隔离层4.11填充层 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层铺设4.1一般规定4.2基土4.3灰土垫层4.4砂垫层和砂石垫层4.5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4.6三合土垫层和四合土垫层 4.7炉渣垫层4.8水泥混凝土垫层和陶粒混凝土垫层4.9找平层4.10隔离层4.11填充层4.12绝热层5整体面层铺设5.1一般规定5.2水泥混凝土面层 5.3水泥砂浆面层5.4水磨石面层5.5水泥钢铁屑面层 5.6防油渗面层5.7不发火(防爆的)面层 5整体面层铺设5.1一般规定5.2水泥混凝土面层5.3水泥砂浆面层5.4水磨石面层5.5硬化耐磨面层5.6防油渗面层5.7不发火(防爆)面层5.8自流平面层5.9涂料面层5.10塑胶面层5.11地面辐射供暖的整体面层6板块面层铺设 6.1一般规定6.2砖面层6.3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6.4预制板块面层 6.5料石面层6.6塑料板面层 6.7活动地板面层 6.8地毯面层 6板块面层铺设6.1一般规定6.2砖面层6.3大理石面层和花岗石面层 6.4预制板块面层6.5料石面层6.6塑料板面层6.7活动地板面层6.8金属板面层6.9地毯面层6.10地面辐射供暖的板块面层7木竹面层铺设7.1一般规定7.2实木地板面层7.3实木复合地板面层 7.4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7.5竹地板面层8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 7木竹面层铺设7.1一般规定7.2实木地板、实木集成地板、竹地板面层7.3实木复合地板面层7.4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7.5软木类地板面层7.6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8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50209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建筑地面building ground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2.0.2面层surface course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2.0.3结合层combined course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基层base course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0.5填充层filler course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2.0.6隔离层isolating course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找平层troweling course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8垫层under layer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9基土foundation earth layer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0缩缝shrinkage crack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竹面层铺设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实木地板面层、实木集成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软木类地板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等(包括免刨、免漆类)面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7.1.2 木、竹地板面层下的木搁栅、垫木、垫层地板等采用木材的树种、选材标准和铺设时木材含水率以及防腐、防蛀处理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的有关规定。
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对其断面尺寸、含水率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抽检,抽检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1.3 用于固定和加固用的金属零部件应采用不锈蚀或经过防锈处理的金属件。
7.1.4 与厕浴间、厨房等潮湿场所相邻的木、竹面层的连接处应做防水(防潮)处理。
7.1.5 木、竹面层铺设在水泥类基层上,其基层表面应坚硬、平整、洁净、不起砂,表面含水率不应大于8%。
7.1.6 建筑地面工程的木、竹面层搁栅下架空结构层(或构造层)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相应现行标准的规定。
7.1.7 木、竹面层的通风构造层包括室内通风沟、地面通风孔、室外通风窗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1.8 木、竹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1.8的规定。
、竹面层铺设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实木地板面层、实木集成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软木类地板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等(包括免刨、免漆类)面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7.1.2 木、竹地板面层下的木搁栅、垫木、垫层地板等采用木材的树种、选材标准和铺设时木材含水率以及防腐、防蛀处理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的有关规定。
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对其断面尺寸、含水率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抽检,抽检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1.3 用于固定和加固用的金属零部件应采用不锈蚀或经过防锈处理的金属件。
7.1.4 与厕浴间、厨房等潮湿场所相邻的木、竹面层的连接处应做防水(防潮)处理。
7.1.5 木、竹面层铺设在水泥类基层上,其基层表面应坚硬、平整、洁净、不起砂,表面含水率不应大于8%。
7.1.6 建筑地面工程的木、竹面层搁栅下架空结构层(或构造层)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相应现行标准的规定。
7.1.7 木、竹面层的通风构造层包括室内通风沟、地面通风孔、室外通风窗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1.8 木、竹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1.8的规定。
、竹面层铺设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实木地板面层、实木集成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面层、软木类地板面层、地面辐射供暖的木板面层等(包括免刨、免漆类)面层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
7.1.2 木、竹地板面层下的木搁栅、垫木、垫层地板等采用木材的树种、选材标准和铺设时木材含水率以及防腐、防蛀处理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的有关规定。
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对其断面尺寸、含水率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抽检,抽检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1.3 用于固定和加固用的金属零部件应采用不锈蚀或经过防锈处理的金属件。
7.1.4 与厕浴间、厨房等潮湿场所相邻的木、竹面层的连接处应做防水(防潮)处理。
7.1.5 木、竹面层铺设在水泥类基层上,其基层表面应坚硬、平整、洁净、不起砂,表面含水率不应大于8%。
7.1.6 建筑地面工程的木、竹面层搁栅下架空结构层(或构造层)的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相应现行标准的规定。
7.1.7 木、竹面层的通风构造层包括室内通风沟、地面通风孔、室外通风窗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1.8 木、竹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1.8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