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核酸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22
各章练习题1.名词解释:(1)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能和合成方法的一门科学。
(2)有机化合物:碳的化合物。
(3)官能团: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能体现一类化合物性质的原子或基团。
(4)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键能: 键长:成键两原子核间距离。
键角:两个共价键在空间的夹角。
键能:以共价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裂解成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
2.写出氯甲烷分子中碳氯键的异裂和均裂的化学反应式。
H 3CCH 3 + Cl CH 3 + ClClH 3CCl1.解释名词:(1)同系列:具有相同分子通式和结构特征的一系列化合物。
(2)构造异构:分子式相同,分子中原子间相互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化合物。
(3)构象异构:由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异构体。
2.写出含有7个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 3CH 2CH 2CH 2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CHCH 3CH 3CH 3CH 2CH 2CHCH 2CH 3CH 3庚烷 2-甲基己烷 3-甲基己烷CH 3CHCH 2CHCH 3CH 3CH 3CH 3CHCHCH 2CH 3CH 3CH 3CH 3CCH 2CH 2CH 3CH 3CH 32,4-二甲基戊烷 2,3-二甲基戊烷 2,2-二甲基戊烷CH 3CH 2CHCH 2CH 3CH 2CH 3CH 3CH 2CCH 2CH 3CH 3CH 3CH 3CHCCH 3CH 3CH 3CH 33,3-二甲基戊烷 2,2,3-三甲基丁烷 3-乙基戊烷第三章 烯烃和炔烃1.写出单烯烃C 5H 8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 2=CHCH 2CH 2CH 3CH 3CH=CHCH 2CH 31-戊烯 2-戊烯CH 2=CCH 2CH 3CH 3CH 2=CHCHCH 3CH 3CH 3CH=CCH 3CH 32-甲基-1-丁烯 3-甲基-1-丁烯 2-甲基-2-丁烯2.完成下列反应(1)CH 3CH 2C=CH 2 + HBrCH 3CH 3CH 2CCH 3BrCH 3(2)CH 3CH=CCH 2CH 334,HCH 3COOH + O=CCH 2CH 33(3)CH 3CH=CHCH 3 + H 2PtCH 3CH 2CH 2CH 3(4)CH 3CH 2C CH + AgNO 3(NH 3)CH 3CH 2C CAg + NH 4NO 3 + NH 3(5)CH 3C CH + HCl CH 3C=CH 2ClClCH 3CCH 33、用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别戊烷、1-戊烯、1-戊炔。
医学遗传学课程习题第十八章遗传疾病的诊断一、教学大纲要求1.掌握遗传病常规诊断的主要内容、携带者的检出、产前诊断等方法。
2.掌握分子诊断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3.了解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二、习题(一)A型选择题1.家系调查的最主要目的是A.了解发病人数B.了解疾病的遗传方式C.了解医治效果D.收集病例E.便于与病人联系2.不能进行染色体检查的材料有A.外周血B.排泄物C.绒毛膜D.肿瘤E.皮肤3.生化检查主要是指真对的检查A.病原体B.DNA C.RNA D.微量元素E.蛋白质和酶4.携带者检出的最佳方法是A.基因检查B.生化检查C.体症检查D.影像检查E.家系调查5.羊膜穿刺的最佳时间在孕期周时。
A.2 B.4 C.10 D.16 E.306.绒毛取样法的缺点是A.取材困难B.需孕期时间长C.流产风险高D.绒毛不能培养E.周期长7.基因诊断与其它诊断比较,最主要的特点在于A.费用低B.周期短C.取材方便D.针对基因结构E.针对病变细胞8.当时,可考虑进行基因连锁检测方法进行基因诊断A.基因片断缺失B.基因片断插入C.基因结构变化未知D.表达异常E.点突变9.核酸杂交的基本原理是A.变性与复性B.DNA复制C.转录D.翻译E.RNA剪切10.PCR特异性主要取决于A.循环次数B.模板量C.DNA聚合酶活性D.引物的特异性E.操作技术11.PCR最主要的优点在于A.周期短B.灵敏度高C.费用低D.准确性高E.操作方便12.通过PCR-RFLP分析,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分子诊断结果如下:父亲(正常)200bp/100bp;母亲(正常)300bp/400bp;儿子(患者)100bp/400bp;现检测到第二胎结果是100bp/300 bp,现判断这个胎儿是A.正常B.携带者C.患者D.需性别确定后才能判断E.现无法判断(二)X型选择题1.染色体检查的指征有A.发育障碍B.智力低下C.反复流产D.免疫力低下E.过度肥胖2.可以染色体检查的材料有A.全血B.血清C.活检组织D.羊水E.毛发3.有下列指征者应进行产前诊断A.夫妇之一有致畸因素接触史的B.羊水过多的C.近亲婚配的D.35岁以上高龄的E.夫妇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的4.携带者可以通过下列层次水平上进行检查A.临床水平B.细胞水平C.生化水平D.基因水平E.群体水平5.检测基因表达异常时,可考虑的检测材料有A.核基因组DNA B.线粒体DNA C.RNAD.蛋白质和酶E.代谢产物6.可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的有A.单拷贝序列B.微卫星DNA C.RFLP D.HLA E.SNP 7.核酸杂交结果判断的依据是A.信号位置B.信号强度C.信号数量D.信号种类E.信噪比8.基因芯片技术的优点在于A.大规模B.微量化C.高通量D.自动化E.低费用9.对于单个碱基的突变,可以考虑采用技术检测A.DNA测序B.PCR-ASO C.PCR-SSCP D.PCR E.基因芯片10..作为遗传标记必须复合下列条件A.DNA片断较短B.能够用抗体检测C.群体中表现多态D.孟德尔式遗传E.不受环境影响11..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可以考虑进行A.影像诊断B.血清检查C.尿液检查D.染色体检查E.分子诊断12.家系分析应注意的事项有A.资料的可信程度B.资料的完整程度C.家系成员必须包括三代以上D.观察指标必须相同E.家系成员均未经过治疗(三)名词解释1.pedigree analysis2.prenatal diagnosis3.molecular diagnosis4.RFLP(四)问答题1.羊膜穿刺和绒毛膜取样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检查?2.为什么说基因芯片是基因诊断的发展方向?3.点杂交为什么能够检测出一个碱基的差异?三、参考答案(一)A型选择题1.B 2.B 3.E 4.A 5.D 6.C 7.D 8.C 9.A 10.D 11.B 12.B(二)X型选择题1.ABC 2.ACD 3.ABDE 4.ABCD 5.CDE 6.BCDE7.AB 8.ABCD 9.ABCE 10.CDE 11.BCE 12.ABD(三)名词解释略。
CH 3CH=C(CH 3)2 + K MnO 4/H ++ K MnO 4/OH --CH 3+ HBr 有机化学习题及答案第十章 链 烃学习重点:烃的结构与命名;烃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杂化轨道;游离基反应历程;电子效应。
本章自测题:一、根据结构写名称: 1、 2、3、 4、5、 6、二、根据名称写结构:1、2,3-二甲基戊烷2、异戊烷3、2-甲基-3-异丙基庚烷4、反-2-戊烯5、Z-2-溴-2-已烯6、1-氯丙烷的优势构象三、指出下面化合物中各碳原子是属于哪一类型(伯、仲、叔、季)碳原子。
四、完成下列反应式:1、2、3、 4、五、丙烷与氯气在日光作用下,生成1-氯丙烷和2-氯丙烷,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式;2、该反应的机理是什么?六、选择题(CH 3)2CHCH 2CH 3(CH 3)2CHCH 2CHCH 2CH 33)2C C H CH 3(H 3C)2HC H 3C CH 3CHCH 2CCH 3CH 33CH 3CH 3CHCH 2CCH 2CH 3CH 3CH 3CH 3a b c d CH 3CH 2CH=CH 2 + H BrC C CH 2CH 2CH 3CH(CH 3)CH 3H 3C CH 3CH 2BrCH C(CH 3)2A 、2种B 、3种C 、4种D 、5种E 、6种2、2,3-二甲基-1-丁烯与HBr 加成产物为( B )A 、2,3-二甲基-1-溴丁烷B 、2,3-二甲基-2-溴丁烷C 、2,3-二甲基-3-溴丁烷D 、2,3-二甲基-3-溴-1-丁烯E 、2,3-二甲基-1-溴-1-丁烯3、氯乙烯中存在( A )A 、p-л共轭B 、л-л共轭C 、σ-л共轭D 、sp 杂化E 、sp 3杂化4、下列烯烃具有顺反异构的是(C )A 、B 、C 、D 、E 、5、某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 6H 12,它能使溴水褪色,催化加氢后生成正己烷,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生成两种不同羧酸,其结构式为( )A 、B 、C 、D 、E 、6、叔丁基正离子稳定的原因是由于结构中存在( )A 、р-π共轭效应B 、σ-р超共轭效应C 、σ-π超共轭效应 C 、р-π共轭效应和σ-р超共轭效应E 、以上都不是7、下列名称中正确的是( )A 、 3-甲基丁烷B 、 2-乙基丙烷C 、 2,2-二甲基-2-丙烯D 、 3-甲基-2-丁烯E 、 2-甲基-1-丁烯8、在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状态为( )A 、spB 、sp 2C 、sp 3D 、sp 和sp 2E 、sp 2和sp 39、下列化合物对1-丁烯来说,不可能的是( )A 、使溴水褪色B 、可催化加氢C 、制2-丁醇的原料D 、具顺反异构体E 、氧化后可生成二氧化碳七、分子式为C 4H 8的两种开链化合物A 和B ,与HBr 作用生成相同卤代烃。
新冠核酸采样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和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工作。
第三条核酸采样应遵循“依法、科学、合理、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实行“谁预约,谁检测”的原则,不得代替他人进行核酸采样。
第五条核酸检测结果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第六条用于核酸检测的采样器具和试剂应具备注册资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二章核酸采样人员资格要求第七条从业人员应具备医学、护理等相关专业背景,并接受过相关培训。
第八条从业人员应具备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等卫生习惯,保证人员卫生安全。
第九条从业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操作核酸采样工作。
第十条从业人员须定期接受健康检测,确保身体健康,保障采样质量。
第三章核酸采样流程第十一条核酸采样应由专业人员操作,遵循严格的流程。
第十二条核酸采样前,应进行充分的预检查,确保采样环境卫生安全。
第十三条核酸采样过程中,应采用一次性采样器具,确保无交叉感染。
第十四条核酸采样应准确、快速,确保获取样本充分。
第十五条核酸采样后,应及时妥善保存样本,并送检实验室进行检测。
第四章核酸采样设备及环境要求第十六条核酸采样设备应定期消毒、清洁,保证操作环境卫生安全。
第十七条核酸采样设备应经常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十八条核酸采样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五章核酸采样质量控制第十九条核酸采样应准确无误,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二十条核酸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和混淆,保证样本的准确性。
第二十一条核酸采样结果应及时追踪,确保病例得到及时处理。
第六章核酸采样责任追究第二十二条对于违反本规章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规章由卫生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规章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五条本规章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以上为新冠核酸采样规章制度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了解核酸采样工作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十八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涉及到从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
作为初中生物的学习者,我们需要对生物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原理。
以下是初中生物十八章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以下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膜:由脂质双层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3.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
第二章: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是生物进化和变异的基础,遵循以下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等基因的遗传方式。
2.染色体遗传:特定基因通过染色体传递给后代。
3.基因突变:基因序列的突变可能导致遗传多样性。
第三章: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1.前期:染色体复制和准备分裂。
2.中期:染色体排列和纺锤体形成。
3.后期:染色体分离和细胞分裂。
第四章:细胞的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细胞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染色体复制和准备分裂。
2.染色体分离和细胞分裂。
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在于核分裂时是否伴有纺锤体的参与。
第五章: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是DNA的结构和功能,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DNA的结构:由核苷酸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2. DNA的复制:通过DNA聚合酶进行,保证遗传信息的传递。
3. DNA的转录和翻译:转录产生mRNA,翻译产生蛋白质。
第六章:变异与进化变异与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涉及以下内容:1.突变:导致个体间基因差异的变化。
2.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生存优势。
3.进化:适应环境的种群逐渐改变。
第七章:植物的组织与结构植物的组织结构决定了植物的形态和功能,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的植物细胞的外层。
2.细胞质器官:包括叶绿体、细胞核等。
【分子生物学】第十八章RNA对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十八章RNA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中约有255种小RNA,占1%的基因组长度,其中很多可能被以前认为是“垃圾DNA”的区域所编码,他们也可能通过自身的RNAi机制,在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关闭或调控基因表达水平,从而控制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包括胚胎发育过程的调控。
第一节RNA世界??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设根据RNA世界的假设,生命的最初的分子既不是DNA也不是蛋白质,而是兼具信息和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因为RNA分子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复制他们自己;而且还能催化一些最基本的反应。
第二节核酸和酶一、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并称之ribozyme,即核酶。
二、核酶(Ribozyme)1982年Cech等人在研究四膜虫 ,首次发现具有自切割作用的RNA 。
天然核酶可分为四类:①异体催化剪切型,如RNase P是以剪接体的形式参与内含子剪切的,如mRNA的内含子的剪接。
②自体催化剪切型,如植物类病毒、拟病毒和卫星RNA的剪切,以及tRNA的特殊剪接方式。
③第I类内含子自我剪接型,如四膜虫大核26S rRNA的内含子的切除。
④第II类内含子自我剪接型,如酵母线粒体基因的内含子去除。
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酶(必须)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现实意义的是人工设计的核酶已用在治疗肿瘤、抗病毒、抗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中。
图18-1 Ribozyme作用原理具有酶活性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DNAzyme),也可以切割RNA分子。
图18-2 手枪型脱氧核酶分子第三节RN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RNA分子在生物大分子加工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还起着重要的作用:① gRNA(导引RNA)在mRNA编辑方面 ;②snRNA(核内小分子RNA)在mRNA加工方面 ;③snoRNA(核仁小分子RNA)在rRNA切割和修饰的成熟过程中 ;④RNA Pol(RNA聚合酶)在tRNA加工方面;⑤Telomerase(端粒)RNA 在DNA复制和端粒合成方面;⑥SRP(信号识别颗粒)-RNA在蛋白质分泌和转运中 ;⑦tmRNA在终止破损mRNA的合成方面 ;⑧Lin-4相关的反义RNA在发育控制中的作用;⑨rps14相关的反义RNA对核蛋白体生物合成的调节;⑩dsRNA对靶基因沉默的调节 ;11 Xist(Xi-specific transcript)及其反义RNA Tsix 对X染色体失活的调节;12 此外还有一些RNA分子的功能尚未得到很好的验证,如scRNA(细胞质小分子RNA)、7S,10S RN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