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的发展历史
- 格式:docx
- 大小:18.12 KB
- 文档页数:1
公司介绍1.历史悠久2.规模庞大3.投资优良4.品牌卓著5.勇担责任1.历史悠久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是中国人寿的前身,过去老百姓一直称呼“人保”,当时是国内最早也是唯一一家寿险公司,与国同寿,60多年以来我们就一直坚持做最适合中国人的保险。
2003年,发展成中国人寿集团公司,下面有寿险,财险,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职业学院,在香港有海外公司,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
也就是这一年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2007年回归A股市场,成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三地上市的寿险企业。
2.规模庞大服务网络:我们公司在全国有3000多家客户服务柜面、75万名保险营销员,还有在银行和邮局等服务营销渠道,是唯一一家在雪域高原——西藏也有网点的寿险公司,无论您在全国什么地方工作生活还是旅游,都能找到我们的服务网点,让我们的客户都十分放心。
客户数量:累计服务对象超过6亿人次,其中短期保单客户1.3亿人次,长期客户1.6亿人次。
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客户群,世界500强80%以上在华企业选择中国人寿为员工投保,比如您非常熟悉的(至少说出5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
中国网通、中国网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化、第一汽车、首都机场、宝钢……)偿付能力:从1982年到2008年,我们累计赔付949亿,偿付能力非常充足,达到法定要求的303.59%,为和谐社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3.投资优良中国人寿是财政部出资,国务院直属的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国有控股,在投资方面优势非常显著。
银行的股权投资: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寿已经参股或有参股意向的银行已经达到20多家,无论是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都有我们的股权投资。
是招商和中信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广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
这些投资项目的年平均回报率都在11%以上基础设施和股权结合的投资项目:中国人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自2006年“国十条”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之后,公司充分凭借国有企业的政策优势,不断改善投资资产组合,冰河大型机构及地方政府强强联手,投资回报率逐年稳步提升。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介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寿险),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人保)为主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亿元。
主要经营人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人身再保险和投资业务。
历史蕴含价值1949年10月20日,经中央政府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成立,由此开创了包括首先在内的新中国保险事业。
作为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始者,中国人保与共和国同生共长,是新中国保险史上最厚重的一部分。
2005年11月,中国人保在长时间分业经营以后,又全面恢复了寿险业务。
杰出的国字品牌中国人保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国人保是中国公众对保险的第一联想,是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上的杰出品牌形象代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国内保险合作伙伴、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唯一保险合作伙伴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保险合作伙伴。
2009年度,中国人保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71位,公司在“金贝奖”评选中,当选2008年度“最佳设计与创新团队”2009年度“最佳风险控制团队”。
2009年8月18日,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评为“新中国60周年60个杰出品牌,”2010年公司先后被中央权威媒体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最值得信赖的保险公司”,“2009年最具成长性保险品牌,”“2009年成长最快的企业,”“2009年最具潜力的保险公司。
”雄厚的发展实力人保寿险资本强大,目前注册资本亿元,国有控股80%,偿付能力充足率232%。
总资产规模超过1400亿元。
公司拥有健全的分销渠道和服务网络,拥有32个省市自治区、253个地市、1262个县市区,6万多家银行网点设有销售服务机构,满足广大客户全方位的保险需求。
全新的经营理念中国人保寿险以“规模效益化”为指导,确立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战略。
明确了“有利于客户,有利于销售人员,有利于基层”的产品开发原则,以人为本,和谐奋进,创造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营之路。
中国人保的发展史中国人保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保险公司之一,其发展历程也是中国保险业发展历史的缩影。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保险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的保险公司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
1950年,中国保险公司成立,后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这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保险业也逐步发展壮大。
1980年代,中国保险业开始出现非国有企业,人保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1982年,人保集团成立,开始向社会提供保险服务。
此时,中国保险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人保集团也只能提供简单的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服务。
19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保集团也借此机会迅速壮大,开始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1996年,人保集团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保险业中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保险公司。
21世纪初,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01年,中国加入WTO,保险业市场逐渐向外开放。
人保集团也开始了海外扩张,先后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建立了分支机构。
此外,人保集团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的无缝衔接。
2010年代,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规范化、健康发展的阶段。
人保集团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保险业的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加强风险管理。
2015年,人保集团成功登陆上交所A股市场,成为中国保险业中第一家A股上市的保险公司。
当前,中国保险业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人保集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保护人类健康和财产安全”的企业使命,坚持“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经营思路,推动中国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人保集团也将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的新时代,不断创新、升级、提升,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PICC P&C(Peoples Insuran ce Company of China),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
是新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
经过60年的改革发展,现已发展为是一家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公司,2009年经过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306亿元,全称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
拥有60年的发展历史,历经数次重大变革的中国人保,为中国保险市场培育、保险人才培养、保险技术升级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的强盛、人民幸福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中国人保已经从原来的一家公司发展成为拥有12家子公司的现代保险集团,目前拥有分支机构4500余个,9家子公司分别是:人保财险、人保资产、人保健康、人保寿险、人保投资控股、人保香港、中盛国际、中人经纪、中元经纪等。
集团经营范围已经从单一的非寿险发展到非寿险、寿险、健康险、资产管理、保险经纪等多个领域,基本建成保险金融集团。
中国人保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形成了多方面的优势。
中国人保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杰出的品牌优势,是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上品牌形象的杰出代表;中国人保构建了遍布全国城乡、比较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人保机构网点遍布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有营业机构网点4500余个;中国人保培养了一批熟悉国情、有较强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一批对中国人保事业忠诚并为之尽责的优秀专业骨干。
全系统现有正式员工8万余人,人才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专业、高效的员工队伍,在核保、理算、查勘、定损、理赔等各个环节中能够给客户带来高质量和多样化的保险服务;中国人保一直以“人民保险,造福于民”为使命,坚持以人为本,把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始终作为中国人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倡导“ 求真务实、规范严谨、令行禁止、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工作作风,努力塑造具有中国人保特色的和谐奋进的企业文化。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寿险),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人保)为主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151.33亿元,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2500亿元。
主要经营人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人身再保险和投资业务。
历史蕴含价值1949年10月20日,经中央政府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成立,由此开创了包括寿险在内的新中国保险事业。
作为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始者,中国人保与共和国同生共长,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保险市场的培育、保险人才的培养、保险技术的形成和升级、保险规范的形成和完善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人保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浓重缩影和杰出代表,是新中国保险史上最厚重的一部分。
2005年11月,中国人保在长时间分业经营以后,又全面恢复了寿险业务,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起了振兴之策的重任,中国人保开始了建设现代化保险金融集团的新历程。
杰出的国字品牌中国人保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
中国人保是中国公众对保险的第一联想,是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上的杰出品牌形象代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唯一国内保险合作伙伴、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唯一保险合作伙伴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保险合作伙伴,2009年度,中国人保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371位。
人保寿险董事长吴焰、总裁李良温双双入选“2008中国保险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度“新中国60年保险业60大人物”,公司在第二届、第三届“金贝奖”金融理财产品评选中,当选2008年度“最佳设计与创新团队”、2009年度“最佳风险控制团队”。
在2009年8月18日由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组织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中国经济、影响民众生活的60个品牌”大型评选活动中,中国人保寿险被评为“新中国60周年60个杰出品牌”,成为保险行业中唯一当选企业。
2010年,公司先后被中央权威媒体评为“2009年中国十大最值得信赖的保险公司”、“2009年最具成长性保险品牌”、“2009年度成长最快企业”、“ 2009年最具潜力的保险公司”。
沧海桑田,岁月易逝,白驹过隙。
唯有历史沉淀在那里,真实曲折、惊心动魄、宏大壮观。
通过纪年法的方式把中国保险,一个从荒芜开垦,肆意生长,起起落落发展至今日辉煌灿烂的行业,几十年风雨沧桑的历史,严肃明了地呈现出来。
中国保险史前传命运多舛 1805年-1949年在那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政局的动荡导致保险公司命运风雨飘零。
I.民族保险业创立期1805年,东印度公司鸦片部在广州设立谏当保险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
1875年,洋务派在上海创办保险招商局,独资先后创办了仁和和仁济两家中国民族资本的保险公司。
至1911年,约有35家保险公司,其中水火险公司27家,人寿保险公司8家。
II.民族保险业发展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强忙于战争,一度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发展契机。
1925年,陆续设立了39家保险公司,其中有19家经营寿险。
1929年,“北四行”之一金城银行在上海独资创办太平水火保险公司。
1934年,太平保险公司开设人寿保险部。
至1935年,由银行和政府部门投资的保险公司有12家,资本总计2070万元。
中国保险正史1949年,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成立,给保险业带来新的曙光和发展。
曙光初现 1949年-1958年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新中国成立的唯一一家保险公司。
停滞不前 1958年-1978年1958年,全国财政会议正式决定全面停办国内保险业务,只保留少量的涉外保险业务继续经营。
社会形态的变化,对于很多行业都是有巨大的影响。
全国保险业务全面关闭状态,陷入了长达20年的停滞期。
重振旗鼓 1978年-2001年1978年,改革开放,保险作为金融行业之一,注定也将迎来很大发展。
1979年,中央下发《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得以全面恢复,同时迅速建立起了各级机构。
1980年1月,中国人保驻伦敦联络处成立。
1982年,中国人保恢复办理人身保险(寿险)业务。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发展史一、公司背景与起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人保,成立于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保险公司。
它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局等机构合并而成,旨在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提供风险保障。
公司最初的主要业务是提供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
二、早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业务逐步扩展到更多的领域。
它为中国的交通运输、农业、医疗卫生等领域提供了广泛的保险服务。
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保险产品的创新,推出了多种新型保险产品,如投资型保险、分红型保险等。
三、业务扩张与转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公司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涉足更多的领域。
同时,公司还积极推动转型,逐步向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还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四、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公司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全球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五、全球化与互联网创新近年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加快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投资和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公司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推动保险业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例如,公司推出了多款互联网保险产品,包括在线车险、意外险、健康险等,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保险服务。
六、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始终秉持“诚信、责任、专业、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性发展。
公司在发展中注重保障客户的权益和利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支持教育、扶贫扶贫七、未来展望与挑战展望未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继续秉持“诚信、责任、专业、创新”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保险服务。
保险行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一、新中国保险行业发展历史1949年8月,由陈云同志主持,在上海召开了有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5个地区的财政、金融、贸易部门领导干部参加的财经会议。
创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建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1949年9月25日至10月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同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宣告了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中国保险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自解放后到1950年5月,全国公私保险公司收入保费的比例,国营公司占70%,华商公司占8%,外商公司占22%。
1952年6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化归财政部领导。
1951年下半年,上海和天津的28家私营保险公司(中外合资与未复业的寿险公司不在内)分别组成太平和新丰保险公司,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入一半以上的资金,走上了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1949年在中国的外商保险公司的保险费收入要占全国保险费收入的62%,1950年降低到9.8%,1952年则为0.01%。
因此,到1952年外商保险公司都陆续申请停业,自动退出中国保险市场。
为了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保险经验,提高国家保险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公司决定从1954年2月起开始学习《苏联国家保险》材料。
1954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制定的《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由财政部批准公布施行。
除17家外商保险公司在我国大陆既无财产又无代表对其寿险契约进行清偿外,其余各公司的寿险清偿工作基本上于1957年底如期结束。
只有小部分给付延至1959年。
1956年8月,太平、新丰两家保险公司通过合并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58年12月,由于认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财政部决定停办国内保险业务。
除上海、哈尔滨、广州、天津的保险业务办理到1966年外,其余国内业务全部停办。
简述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程及标志性历史事件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国保险业大事记1805年英国人在广州成立于仁保险公司,是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
1875年最早的华商保险公司——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成立。
1899年中国经营的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中国永年人寿保险公司成立。
1949年上海约有中外保险公司400余家,其中华商保险公司126家。
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统一的国家保险机构的诞生,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
1952年12月,外国保险公司在华的垄断地位彻底改变,种种特权被取消,业务来源锐减,至年底已全部自动申请停业,退出中国保险市场。
1958年10月,西安全国财贸工作会议提出: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除国外保险业务必须继续办理外,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
1959年起,国的国内保险业务除上海、哈尔滨等地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外,其他地方全部停办1959年9月,做出10年国有保险总结:共收入保险费16.2亿元,其中,财产险占91.19,,人身险占8.81,,支付赔款共3.8亿元,拨付防灾费1300万元,积累保险基金4亿元,上缴国家财政5亿元。
1968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决定海外业务对外的分保由民安保险公司办理,寿险业务由中国保险公司办理分保,港、澳、新等地区的保险业务下放到中国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管理。
1972年4月1日起,恢复对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船舶保险。
1973年起,人保开办了来料加工、建筑工程安装、石油开采、钻井平台、油轮的油污及其他保险。
1974年,人保开办国际航线的航空保险。
1978年保险复办。
但是产、寿险合并。
1979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停办20多年的国内保险业务开始复业。
中国保险学会成立。
1981年12月3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其中对财产保险合同作了原则规定,成为制订相关法律的依据。
SHANGHAI INSURANCE MONTHLY ·OCT 保险公司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上海,原保险业地下党中的一大批保险专家深知保险公司对稳定社会、恢复经济的重要性。
他们在接收旧政府时期设立的保险公司的同时,也纷纷向人民银行建议,积极倡导成立保险公司,宣导保险的作用。
正是由于南北两条红色血脉的不谋而合,才使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事项及时被提上议事日程。
1949年7月27日至8月15日,受中共中央委托,陈云在上海主持召开财政经济会议,来自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个地区的财政、金融、贸易部门领导干部参加。
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次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创建保险公司的建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被正式提出的。
参加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各区行负责同志在金融小组会上一致认为,对全国保险事业的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十分必要,筹设一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小组会上,关于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议案得以批准。
在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南汉宸、胡景澐的带领下,孙继武具体落实筹建工作。
他将在人民银行信托局工作的赵济年、阎达寅、程仁杰带到保险公司筹建组。
随着工作的加重,孙继武提出将上海保险业的地下党员及专家请到北京,参与保险公司的筹建工作。
这样,保险专业和保险公司原有机构的沿袭就有了保证。
9月17日,由孙继武、阎达寅等人执笔,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副行长胡景澐和关学文(俗称“南胡关”)三人共同署名的呈请核准设立保险公司的报告递至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9月21日,中央财经委主任陈云、副主任薄一波联名向中共中央报告:“中央人民银行拟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其计划内容大致如下:我之保险事业,开始建设于平津解放之后。
以接收之保险机构为基础进行试办;但地区狭小,资金有限,对较大之建筑及大宗物资均无力负担保险之责任。
因之,生产缺乏安全保障,影响出口贸易之经营。
过去中国公司,由于实力薄弱,多依赖帝国主义之外商公司分保,造成资金外溢。
中国人保是国内经营历史最悠久的保险企业,以“人民保险,造福于民”为己任,中国人保历经六十五载开创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促进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保险市场的壮大,“PICC”成为中国保险业最具影响的优秀品牌。
2003年11月6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海外上市“第一股”
凭借综合实力,中国人保财险相继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险合作伙伴,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服务.
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中国人保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从快、从细、从优开展各项理赔服务,至2008年7月底,中国人保累计处理地震灾害赔案15万件,已达36亿元,创下新中国建国以来保险业最大的赔款!
进年来,人保财险紧密围绕“农业保险、服务三农”的主题,确保农业保险的惠农政策,开办了能繁母猪、奶牛、玉米等保险,为广大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受到农民的一致好评。
人保红色保险史
人保红色保险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旗下的一种保险产品。
该保险产品的名称中的“红色”寓意着忠诚、奋斗和力量等积极的象征。
人保红色保险起源于中国人保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参与,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人保积极参与革命事业,并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包括保险服务在内的大量资源支持。
红色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保险产品,旨在为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其他革命事业参与者提供保障,确保他们在革命斗争中能够得到保护。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展,人保红色保险逐渐扩大了覆盖范围,除了为党员和干部提供保障外,还逐渐面向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服务。
该保险产品为保险投保者提供财产、人身和责任等多种保险保障,涵盖了医疗、意外、旅行、财产等多个领域。
人保红色保险还注重保险服务的特色化,除了传统的理赔服务外,还提供了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等增值服务。
在保险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人保红色保险凭借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和积极的社会形象,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选择。
人保红色保险成为了中国人保旗下一个重要的保险品牌,其受益人群已经扩大到了普通民众。
同时,人保红色保险也通过为党员提供保险保障,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联系和服务,展现了中国人保对党组织的支持和奉献精神。
中国人保的发展历史
中国人保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10月,当时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创立的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自此,中国人保开始了其发展历程。
在近7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保始终秉持着“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企业使命,致力于为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旗下的中国人保财险是国际一流、亚洲第一的财产险公司,于2003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金融企业。
目前,中国人保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大型综合性保险金融集团,业务范围覆盖财产险、人身险、再保险、资产管理、保险科技等领域。
其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120位,拥有12家子公司及成员公司,包括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资产、中诚信托、人保健康、人保养老、人保投控、人保资本、人保再保、人保香港、人保金服、人保科技等。
总的来说,中国人保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历史,其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推进保险产品的创新和服务升级,为中国的保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