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基本信号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29
信号Signal信号是表示消息的物理量,如电信号可以通过幅度、频率、相位的变化来表示不同的消息。
这种电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类。
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
从广义上讲,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
按照实际用途区分,信号包括电视信号、广播信号、雷达信号,通信信号等;按照所具有的时间特性区分,则有确定性信号和随机性信号等。
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
从广义上讲,它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
例如,古代人利用点燃烽火台而产生的滚滚狼烟,向远方军队传递敌人入侵的消息,这属于光信号;当我们说话时,声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的意图,这属于声信号;遨游太空的各种无线电波、四通八达的电话网中的电流等,都可以用来向远方表达各种消息,这属电信号。
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进行接收,才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消息。
分类对信号的分类方法很多,信号按数学关系、取值特征、能量功率、处理分析、所具有的时间函数特性、取值是否为实数等,可以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非确定性信号(又称随机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即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时限信号和频限信号、实信号和复信号等。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波形模拟着信息的变化而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幅度是连续的,可取无限多个值;而在时间上则可连续,也可不连续。
如图2所示。
数字信号是指不仅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且在幅度上也是离散的,只能取有限个数值的信号。
如电报信号,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信号等都属于数字信号。
二进制信号就是一种数字信号,它是由“1”和“0”这两位数字的不同的组合来表示不同的信息。
人们依据在通信系统中传送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如果送入传输系统的是模拟信号,则这种通信方式为模拟通信。
如今所使用的大多数电话和广播、电视系统都是采用的模拟通信方式。
信号的分类
信号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若根据信号的描述,可把信号分为确定性信号和不确定信号,不确定信号也成为随机信号。
能被明确的数学函数描述的叫做确定性信号;反之,叫做不确定信号(随机信号)。
确定信号进一步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随机信号进一步可分为随机平稳信号和随机非平稳信号,简称为平稳信号和非平稳信号。
非平稳信号的特征是其统计量是随时间变化的。
另外,频率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又叫做时变信号,常把时变信号也叫做非平稳信号。
时变信号中线性调频波信号(LFM)就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
线性调频波信号(LFM)指的是在一个周期内,载频的频率的变化规律为线性的射频脉冲信号,又称为Chirp信号。
这种信号广泛用在雷达,声呐和地震等探测系统中。
例如在雷达探测系统中,如果目标作等加速运动时,那么雷达回波信号即为LFM信号。
另外,对于空间线性阵列,如果信号源位于近场,那么沿阵列分布的信号也可以近似为LFM信号,所以对LFM的研究很有意义。
其较为简单的线性调频波信号(LMF)的表达式为
x t=e j2π(12ut2+f0t)(2-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绝大数信号都是非平稳信号,如语音信号、雷达信号、音乐信号、故障信号、语音信号、地震信号、生物信号等。
因此研究非平稳信号对人们生活、生产中诸多领域具有极大地意义。
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使用的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等起重机械。
1 名词术语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2 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2.1 手势信号2.1.1 通用手势信号2.1.1.1 “预备”(注意)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2.1.1.2 “要主钩”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2.1.1.3 “要副钩”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2.1.1.4 “吊钩上升”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2.1.1.5 “吊钩下降”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图52.1.1.6 “吊钩水平移动”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图62.1.1.7 “吊钩微微上升”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图7)。
2.1.1.8 “吊钩微微下落”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8)。
2.1.1.9 “吊钩水平微微移动”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9)。
图92.1.1.10 “微动范围”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10)。
2.1.1.11 “指示降落方位”五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图11)。
2.1.1.12 “停止”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水平挥向一侧(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