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单选题)1: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 ),是实现新课改的( )A: 重要内容、必要条件B: 核心、关键C: 重点、任务D: 基本内容、基础正确答案:(单选题)2: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 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B: 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C: 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D: 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正确答案:(单选题)3: 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 更新观念B: 转变方式C: 调整结构D: 重建制度正确答案:(单选题)4: 在中国古代艺匠进行的实用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A: 提升素质、陶冶性情B: 重视娱乐遣兴、抒情展意C: 实用型的工艺人才D: 强调品位的提升正确答案:(单选题)5: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帕里斯正确答案:(单选题)6: 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 )确立了图画手工课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中A: “癸卯学制”B: 洋务运动C: 教会教育D: “新学”教育正确答案:(单选题)7: 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
A: 贝拉●巴拉兹B: 尼古拉斯●梅尔左夫C: 弗里德曼D: 米尔佐夫正确答案:(单选题)8: 美术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文字和()两大类。
A: 图像B: 画笔C: 视频D: 画纸正确答案:(单选题)9: 导入可分为?()两类A: 举例导入、直接导入B: 直接导入、间接导入C: 故事导入、情景导入D: 试错导入、观摩导入正确答案:(单选题)10: ( )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
A: 阿瑟●弗兰B: 帕梅拉●泰勒C: 史蒂文●卡尔彭特D: 罗恩菲德正确答案:(单选题)11: 美术教育具有()的特点A: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B: 净化心灵C: 陶冶情操D: 修身养性正确答案:(单选题)12: 1925年,德国大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了“()” 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快速发展,讲究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期末作业考核《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50分)1、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习动力的基本标志。
答:正确。
在一系列自主性学习活动中,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所以说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习动力的基本标志。
2、美术教学评价的内涵提到,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教师和学生要相互欣赏。
答:正确,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3、创造力的行为表现有三个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答:正确。
另外创造力与人格特征也有密切关系。
综合多人研究的结果表明,高创造力者具有如下人格特征:兴趣广泛,言语流畅,具有幽默感,反应敏捷,思辨严密,善于记忆,工作效率高,从众行为少,好独立行事,自信心强,喜欢研究抽象问题,生活范围较大,社交能力强,抱负水平高,态度直率、坦白,感情开放,不拘小节,给人与浪漫印象。
4、美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答:错误。
从美的本质和对美育的理解出发,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善的人。
5、美术作品只能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才能被正确的认识和解读,而且只有将美术作品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答:正确。
欣赏课要注重品位,就必须以文化情境作为积淀去支撑它,文化情境的有效支撑是艺术作品的深沉意蕴,如果没有深沉意蕴艺术作品则是干涩,干瘪,缺乏灵魂的,没有灵魂的作品是没有品位的,而欣赏这些没有品位的艺术作品怎样有可能培养有欣赏品位。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 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遗传素质: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3、智育:是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4、“三个面向”: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改革方针。
5、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答:错,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
2、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答:错,教育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现象,动物界并不存在。
3、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答: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不能把文化知识的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4、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地。
答:错,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二者并不矛盾。
5、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答:对,学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知识,教学是培养人的最基本途径。
三、论述题(共20分)1、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各自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遗传素质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其中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可以筛选和调控诸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四、论述题(共20分)1、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论一个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教师的素质与特殊素质要求(包括: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身心素养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将越来越严格,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的教育改革实际来回答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
离线作业考核
《美术教学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大众艺术
【标准参考答案】
大众艺术是以尽量得到最多群众接受与欣赏为主旨的舞蹈、文学、音乐、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
20世纪的大众艺术通常依赖印刷、摄影、唱片、录音带、电影、广播、电视等再现技术,并以都市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各社会的大量集中人口为对象,具有风格变化快、内容多形式,并且不断从贵族艺术、民间艺术、外来艺术汲取营养,在歌曲与歌词、广播、电视、小说、舞蹈及其他许多流行的文娱活动、物件、潮流、风尚等方面利用现代技术的特点。
2、文化遗产
【标准参考答案】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3、课程评价
【标准参考答案】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课程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价值判断要求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
不同的评价主体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4、学生自我评价
【标准参考答案】
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与评估,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
离线作业考核
东师2019年秋季《课程与教学论》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新的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把发展性评价放在优先地位。
答:对。
2、教学理论就是研究教师行为的理论。
答:错。
教学理论所研究的内容非常广,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等等。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答: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目标是课程改革的统帅,认清它,对于我们把握课程改革是很重要的。
3、你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包括那些要素?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他们之间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为凭借所展开的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化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
期末作业考核《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50分)1、兴趣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答:正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让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因此,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成了当今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2、教师务必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将评价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答:正确。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他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生对他人评价也是学习、交流和提高的过程,有助于他更清楚全面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培养独立自主和自我发展、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间开展自评和互评,教师不应是旁观者,而应是参与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整个评价开展中要起主导作用,这是教学评价有效性的保证。
3、课堂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答:正确。
课堂评价是最直接最直观的一种评价,给师生间印象最为深刻的评价。
4、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和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答:正确。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让生活更加精彩,美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生活的教科书”。
用生活的经验来教育,是学生最为喜欢的方法,也是教育效果的最好方法。
由此我们看到,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可以跳出课本之外,使美术从生活和学生的感受出发,把体现美术本来的价值取向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身上——这是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思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和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
5、美术文化的学习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
答:正确。
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
二、简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1、教学评价在国际上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答:进入二十一世纪前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此次课程改革的主旨,教育学者对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
谋学网
期末作业考核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50分)
1、兴趣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2、教师务必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将评价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3、课堂评价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4、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思路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和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5、美术文化的学习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
二、简答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教学评价在国际上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哪些要求?
三、论述题(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理解。
练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审美娱乐价值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2、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美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4、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故名思议,主要是依托形象进行的思维,美术学生的创作,始终是离不开生活中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它不像逻辑思维是靠概念,推理,数据和形式逻辑进行的思维。
5、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案例学习指导法所谓案例学习是一种通过具体的描述引入情境,呈现问题和疑难,进而引起分析、演绎、推断、归纳、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办法。
7、美术的教育价值美术教育价值是指人们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8、格式塔理论格式塔理论诞生于1912年。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9、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
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二月。
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
10、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
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答:教育是一种有目地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遗传素质答:遗传素质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
遗传素质也是指个体从祖先那里获得的一些天赋的特征.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是,遗传素质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作用更大。
3、智育答: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教育。
它是其它各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前提。
4、“三个面向”答:三个面向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5、教学答:教学是教育目地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活动。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2、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3、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4、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5、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三、论述题(共20分)1、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各自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人的自然机体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就谈不上人的存在和发展。
如果人生来就没有视力,不可能成为画家;生来没有听力,也很难成为音乐家;而如果没有大脑的生理机能,人也就不会有人的言语和思维等心理功能。
这一切都足以表明,人的遗传素质是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的前提。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潜力是巨大的,至今尚未被人彻底认识。
离线作业考核
《美术教学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大众艺术
答:大众艺术是以尽量得到最多群众接受与欣赏为主旨的舞蹈、文学、音乐、戏剧或其他艺术形式.
2、文化遗产
答: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
3、课程评价
答: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4、学生自我评价
答: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与评估,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包括学中,学末评估,老师一般也会参照学生自评作出自己对该学生的评价,简单的优良中下已是过去的评估方式,在个性教育的时代,如何挖掘每个学生的自身独特的可塑性的优势,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信自尊,是值的每个教育者相关者思索的课题。
作为老师学生彼此交流的一个微型平台,学生眼中的自己,老师眼中的学生,彼此加强认识,才有助于更好的交流。
5、人文价值
答:人文即人性文化,“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
人文价值即只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
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
答:正确。
因为所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期末作业考核《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大众艺术人文即人性文化,“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
人文价值即只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
2、文化遗产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
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4、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与评估,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包括学中,学末评估,老师一般也会参照学生自评作出自己对该学生的评价,简单的优良中下已是过去的评估方式,在个性教育的时代,如何挖掘每个学生的自身独特的可塑性的优势,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信自尊,是值的每个教育者相关者思索的课题。
作为老师学生彼此交流的一个微型平台,学生眼中的自己,老师眼中的学生,彼此加强认识,才有助于更好的交流。
5、人文价值人文即人性文化,“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
人文价值即只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50分)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正确。
因为所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2兴趣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正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让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因此,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成了当今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3.美术的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正确。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劳动者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管理”《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1925年,德国大建筑家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设立了“()” 促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快速发展,讲究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以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A.英国伦敦B.工艺美术联盟C.万国博览会D.公立包豪斯学校2.美术的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A.错误B.正确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前者是建议性的,而后者是指导性的。
()A.错误B.正确4.下列组织形式中不是教材的组织方法是()。
A.逻辑式组织B.心理式组织C.折衷式组织D.中心式组织5.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更新观念B.转变方式C.调整结构D.重建制度6.新中国成立后,高中一直没有美术课,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至此。
普通高中才有了美术课。
()A.错误B.正确7.新课程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要求建立()的教师评价体系。
A.发展性的B.持续性的C.稳定性的D.专业性的8.()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
A.阿瑟·弗兰B.帕梅拉·泰勒C.史蒂文·卡尔彭特D.罗恩菲德9.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是()。
A.达芬奇B.拉斐尔C.丢勒D.米开朗基罗10.新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原来美术课的专业化倾向,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的学习方式。
A.自我监控B.自我指导C.自我强化D.自我激励11.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三个阶段的要求。
A.透B.化C.理解D.熟悉12.美术教材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美术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
()A.错误B.正确13.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确立了图画手工课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中。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学前教育评价》离线考核参考答
案
【19秋】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本卷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诊断性评价
[[正确答案是]是]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2、二次量化技术
[[正确答案是]是]对不能直接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得其数量信息的许多教育活动或现象,先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再对自然语言进行定量刻划,其实质是模糊评判法。
3、特尔斐法
[[正确答案是]是]特尔斐法是一个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
4、鉴定性评价模式
[[正确答案是]是]由国家各级主管部门按已定的标准,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进行达标鉴定式评价的过程,是对教育机构的系统较大规模的评价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是什么?
答:优点:
(1)评价的重点已不是计划或方案制定者的预定目标,而是实际教育活动的全部效应
(2)局限是评价活动已从主要反映管理者决策者的意愿转向反映”群众”的意愿,从而具有更大的”民主性”。
局限:
评价人员不能预先了解学前教育方案的预期目标,只对实际的学
前教育方案的结果进行评价。
美术教学法19春在线作业2-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在教学环节中,()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
A.教科书
B.教材
C.教学计划
D.教学大纲
答案:A
2.( )把视觉文化的艺术课程形象地比作城市的交通运输平面图。
A.阿瑟●弗兰
B.罗恩菲德
C.帕梅拉●泰勒
D.史蒂文●卡尔彭特
答案:A
3.()是依托形象进行的思维。
A.逻辑思维
B.想象思维
C.形象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C
4.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
A.学习环境教学环境
B.学习时间教学手段
C.学习效果教学工作过程
D.学习成绩教学内容
答案:C
5.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 )。
A.影响经济发展
B.影响政治发展
C.影像文化发展
D.促进个体发展
答案:C
6.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为基础的,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A.能力
B.知识
C.实践
D.劳动
答案:B。
期末作业考核《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大众艺术答:人文即人性文化,“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
人文价值即只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
2、文化遗产答: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
3、课程评价答: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4、学生自我评价答:使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期望,品德,发展状况,学习行为与结果及个性特征进行判断与评估,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包括学中,学末评估,老师一般也会参照学生自评作出自己对该学生的评价,简单的优良中下已是过去的评估方式,在个性教育的时代,如何挖掘每个学生的自身独特的可塑性的优势,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信自尊,是值的每个教育者相关者思索的课题。
作为老师学生彼此交流的一个微型平台,学生眼中的自己,老师眼中的学生,彼此加强认识,才有助于更好的交流。
5、人文价值答:人文即人性文化,“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
人文价值即只尊重人性为本的价值理念。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50分)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答:正确。
因为所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2、兴趣是当今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
答:正确。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让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因此,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成了当今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3.美术的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答:正确。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答: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2、遗传素质答: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智育答:开发智力的教育。
有时亦单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尤其是德育,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
”4、“三个面向”答: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5、教学答: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答;错误。
德育的含义:即全面培养人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德育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
2、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答;错误。
教育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现象,动物界并不存在。
3、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基础知识与教学》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答:这句话是错误的。
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2. 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答:这句话是正确的。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因此这句话是正确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答:第一、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第二、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第三、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第四、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五、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第六、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所以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教育对文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下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离线作业考核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审美娱乐价值
【标准参考答案】
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2、因材施教
【标准参考答案】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美育
【标准参考答案】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4、形象思维
【标准参考答案】
形象思维,故名思议,主要是依托形象进行的思维,美术学生的创作,始终是离不开生活中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它不像逻辑思维是靠概念,推理,数据和形式逻辑进行的思维。
5、美术教育
【标准参考答案】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
【19秋】离线作业考核
《美术课程与教学论》
本卷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审美娱乐价值
[[正确答案是]是]审美娱乐价值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2、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是]是]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美育
[[正确答案是]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4、形象思维
[[正确答案是]是]形象思维,故名思议,主要是依托形象进行的思维,美术学生的创作,始终是离不开生活中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它不像逻辑思维是靠概念,推理,数据和形式逻辑进行的思维。
5、美术教育
[[正确答案是]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