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5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331035课程英文名称:Plastic Mold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4 实验:4 上机:0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考试主干课、必修课。
(2)教学目标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的目标:熟悉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动作原理;掌握模具的设计过程、设计内容。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熟悉塑料制件的设计原则;了解注射机的基本结构和注射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注射机与模具之间的关系;了解注射模具的分类及结构组成,熟悉常用注射成型模具的类型及结构;掌握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了解压缩模具的结构及分类,熟悉压缩模具的设计;了解挤出成型模具的结构组成;熟悉挤出成型模具的设计。
(2)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具有设计塑料注射模具的基本能力,具有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大纲的实施要求在理论课讲授之前应该先进行生产实习环节,实习时到有关塑料生产厂,观察塑件生产过程;塑料成型设备、组成及动作原理;成型设备与模具固定联接方式、模具结构组成、动作原理及类型;塑料生产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
教师在讲授时,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及教具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平面教学变为立体教学。
应以介绍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模具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为主。
每次课后留适量作业,并结合课堂小考、期中和期末考试,督促和了解学生对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1)《机械制图》(CAD)、(2)《工程力学》、(3)金属工艺学及热处理、(4)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5)生产实习(五)对习题和实验环节的要求实验:拆装塑料模具(4个学时)内容:让学生动手将生产中实际塑料模具进行拆装,了解塑料组成及其作用,画出模具结构示意图。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华天学院机电系课程编码:1103B101总学时:60总学分:3修课方式:必修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模具数控加工及编程》。
教材:《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高汉华、廖月莹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书:《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陈志刚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屈华昌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机械类其它专业的选修课程。
它是一门将塑料模具与制造技术有机融合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论述塑料的工艺性能.讲授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计算方法.针对性讲授塑料模具的制造工艺及装配工艺。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下列能力培养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1.能正确分析塑料成型性能.达到能编制出合理、可行的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2.熟悉掌握塑料模具的设计掌握方法.能正确选择标准件进行塑料模具结构设计.具备设计出的塑料模具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加工和装配、技术经济性好的能力;3.达到能正确制订塑料模具制造工艺及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4.具备会分析和处理试模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技术方面问题的能力;5.具备跟踪专业技术发展方向.探求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一)课程内容绪论1.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2.我国塑料模具工业现状3.塑料成型模具的发展趋势4.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要求教学要求:了解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塑料模塑成型及模具技术的发展动向。
第一章塑料1.塑料的组成2.塑料的分类3.塑料的性能4.常用塑料简介教学要求:掌握常用塑料的特性、分类与工艺性能;熟悉塑料的组成与用途;了解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结晶、降解、交联等概念。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ABJD0708课程中文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英文名称:Thep1astictechno1ogyofmou1danddesignofmou1d课程类型:选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
一、课程简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主干课之一。
主要研究塑料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的一般理性知识,重点掌握注射成型的设计计算方法,达到能独立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塑料模具的能力,对气辅注射成型、精密注射模具设计、热流道模具设计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的组成及特性,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塑料制品结构设计,各种塑料模具的结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学生以后从事有关模具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课程教学内容: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塑料模具的分类;塑料成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模具与塑料模具的概念;本章难点是模具CAD/CAE/CAM及塑料模标准化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了解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第1章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特点与性能课程教学内容:树脂与高聚物、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塑料流变学、塑料粘度的调节、分子定向与定向作用。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影响;本章难点是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掌握树脂与塑料的概念;了解高分子与低分子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特性;理解结晶与非结晶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了解高聚物的加工工艺性能;理解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塑料模具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o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主要步骤和关键要素,包括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
o熟悉常用塑料材料的特性和选择原则。
2.能力目标:o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塑料模具的设计任务。
o能够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和模具结构。
o运用CAD软件进行塑料模具的三维建模和模拟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在设计中勇于尝试新方法。
o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o树立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确保设计的模具符合生产要求和安全标准。
二、教学内容4.重点内容:o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o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
o常用塑料材料的特性和选择原则。
5.难点内容:o复杂模具结构的理解和设计。
o C AD软件在塑料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o模具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三、教学方法6.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传授塑料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7.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具体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8.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塑料模具设计案例,进行详细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实际设计过程。
9.实验法:通过实验室操作和模拟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模具设计过程,加深理解。
10.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模具设计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11.网络教学: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渠道,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
四、教学资源1.教材:《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及相关参考书籍。
2.教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辅助设备。
3.实验器材:塑料模具设计实验箱、CAD软件、3D打印机等。
4.多媒体资源:课件、教学视频、设计案例库等。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讨论和分工。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数控、机电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讲授冲压加工基本知识与冲压设备,冲裁模结构与设计、弯曲工艺与模具、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塑料的组成与工艺特性、塑料注射模结构及特点、模具零件的常规机械加工方法、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方法、模具装配工艺。
本课程的重点是典型冲模结构及其零部件;典型塑料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冲压模与塑料模设计;模具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模具制造工艺设计;模具的装配和调整。
难点为冲压模与塑料模设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学生学完本课程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悉典型冲模结构及其零部件;2.具有初步分析模具形式、结构参数对冲压件质量影响的能力。
3.能够应用设计资料对简单的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并正确地进行冲模设计。
4.熟悉塑料的各种成型方法、各种类型塑料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5.掌握注塑模具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达到能够从事一般难度模具设计与模具图绘制的能力。
6.掌握各种模具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设计制造模具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出最佳的加工方案。
7.掌握各种制造方法对模具结构的要求,具有分析模具结构工艺性的能力,能够设计出工艺性良好的模具结构。
8.了解模具的装配和调整知识,能够发现试冲时出现的缺陷,并提出解决办法。
9.了解模具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二)能力培养目标具有编制与实施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对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
三、教学要求及时数分配(一)冲压加工与冲压设备1.教学内容: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冷冲压的概念及加工特点;冷冲压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冲压基本工序的分类与冲模分类;曲柄压力机的型号的表示方法;曲柄压力机的用途与分类;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液压机的特点与应用;液压机的工作原理与液压机的分类;液压机的技术参数及型号2.教学要求掌握冷冲压的概念及加工特点;冲压基本工序的分类与冲模分类;曲柄压力机的型号、用途与分类;液压机的特点与应用。
教学教案时间:2009-09-10 11:48:42 来源:课程组作者:ustzy《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教案第一章塑料成形基础1.1 塑料概论1.1.1、聚合物的分子结构1.1.2塑料的组成及分类1、塑料的组成塑料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它由合成树脂和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增添的不同添加剂所组成。
(1)合成树脂合成树脂是塑料的基本成分,它决定塑料的类型和基本性能。
(2)填充剂(又称填料):添加填充剂的目的是降低塑料中树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制品成本;其次是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填充剂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控制在40% 以下。
(3)增塑剂:增塑剂的作用是提高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
(4)增强剂增强剂用于改善塑料制件的机械力学性能。
但增强剂的使用会带来流动性的下降,恶化成型加工性,降低模具的寿命以及流动充型时会带来纤维状填料的定向问题。
(5)稳定剂添加稳定剂的作用是提高塑料抵抗光、热、氧及霉菌等外界因素作用的能力,阻缓塑料在成型或使用过程中的变质。
稳定剂的用量一般为塑料的0.3~0.5%。
(6)润滑剂润滑剂对塑料的表面起润滑作用,(7)着色剂合成树脂的本色大都是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的。
在工业生产中常利用着色剂来增加塑料制品的色彩。
对着色剂的要求是:耐热、耐光,性能稳定,不分解、不变色、不与其它成分发生不良化学反应,易扩散,着色力强,与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不发生析出现象。
着色料添加量应<2%。
(8)固化剂在热固性塑料成型时,有时要加入一种可以使合成树脂完成交联反应而固化的物质。
(9)其它辅助剂根据塑料的成型特性与制品的使用要求,在塑料中添加的添加剂成分还有:阻燃剂、发泡剂、静电剂、导电剂、导磁剂、相容剂等。
2、塑料的分类(1)按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及其成型特性分类1) 热塑性塑料这类塑料的合成树脂都是线型或带有支链型结构的聚合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受热变软,成为可流动的熔体。
在此状态下具有可塑性可塑制成型制品,冷却后保持既得的形状;如再加热,又可变软塑制成另一形状,如此可以反复进行。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学时数:8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授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加工知识。
内容主要有塑料成型工艺、塑料制品的工艺性以及各种注射模具的典型模具结构、模具设计知识、各种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塑料成形工艺过程及特点;
2、掌握各种塑料模具的设计过程和设计计算方法;
3、掌握各种塑料模具的典型结构和典型模具零件的设计方法;
4、掌握各种塑料模具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法及加工设备;
5、达到一定的塑料模具的设计能力。
二、课题及课时分配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课题一塑料成型基础(14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塑料的组成、性能及分类。
(2)了解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3)掌握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2、要点:
§1.1 塑料概论
§1.2 塑料的工艺性能
§1.4 塑料成型工艺
§1.5 塑件的设计
课题二塑料模具与设备(6学时)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注射模具的分类及组成。
(2)掌握选用注射机时应校核注射机的哪些工艺参数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
2、要点:
§2.1 塑料模具
§2.2 塑料成型设备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 1. 注射量的校核 2. 注射压力的校核 3. 锁模力的校核 4. 安装部分的尺寸校核 5. 开模行程的校核 6. 顶出装置的校核
课题三单分型面注射模具(26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注射模工作零件的特点及其在模具上的固定方法和排气结构设计;(2)了解型腔厚度强度计算条件和刚度计算条件。
(3)掌握普通浇注系统的组成、设计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4)掌握型腔布局与分型面选择原则。
(5)熟悉常见的浇口形式、特点和应用,浇口位置选择原则。
(6)了解主流道衬套的形式及固定、主流道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7)掌握简单推出机构中各种推出机构的应用和设计要点。
2、要点:
§3.1 单分型面注射模概述
§3.2 塑件在单分型面模具中的位置 1. 型腔数目的确定 2. 多型腔的排列 3. 分型面的设计
§3.3单分型面注射模普通浇注系统设计 1. 主流道的设计 2. 冷料穴设计 3. 分流道设计 4. 浇口设计原则 5. 浇口的类型
§3.4 成型零部件设计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 塑料尺寸精度的影响因素 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 凹模 2. 凸模(型芯) 3. 螺纹型芯与螺纹型环
§3.5 单分型面注射模具推出机构设计 1. 脱模机构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2. 脱模力的计算及推出零件尺寸确定 3. 一次推出脱模机构
§3.6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2. 温度调节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3.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3.7 注射模标准模架和常用件
课题四双分型面注射模具(8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双分型面注射模与单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区别
(2)熟悉双分型面注射模的浇注系统
2、要点:
§4.1 双分型面注射模概述
§4.2 双分型面注射模浇注系统点浇口的结构形式
§4.3 双分型面注射模典型结构
课题五其他类型注射模具(6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热流道注射模的浇注系统及模具结构
2、要点:
§5.1 热流道注射模
§5.2 复杂推出机构注射模
课题六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注射模具(10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确定及设计要点。
(2)了解其他几种侧向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
2、要点:
§6.1 侧分型与抽芯注射模实例分析 1. 机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2. 液压或气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3. 手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6.2斜导柱侧抽芯机构设计与计算 1. 工作原理 2. 主要参数的确定 3. 结构设计要点
§6.3 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应用形式 1. 滑块导滑的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2. 斜滑杆导滑的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编写:黄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