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中化学1.3化学键(第3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节化学键一、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
化学2的化学键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本节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
本节教学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实质。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低起点,小台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关于离子键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进行表征性抽象→再进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实例→反思与评价。
说明:问题创设──(1)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呢?(2)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地多于元素的种类呢?表征性抽象──通过钠和氯气反应产生白色固体的实验,得出结论(生成氯化钠)。
原理性抽象──制作三维动画从微观的角度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难点,得出离子键的概念。
反思与评价──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针对离子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电子式的写法进行练习,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应用及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
2.关于共价键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复习离子键及氢气和氯气的反应→提出新问题(氯化氢的形成原因?)→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共价键的定义)→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共价键的实质→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共价键的种类(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辨析→归纳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化学反应的实质→教学评价。
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化学键:(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化学键。
(2)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分子内旧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3)化学键的类型 共价键金属键一.离子键【实验1—2】【图1—10】解释:Na 原子与Cl 原子化合时,Na 失去一个电子Cl 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定结构,因此,Na 原子的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Cl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
【图1—11】NaCl 离子键的形成1.定义: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实质 :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2.离子键的判断:(1)第 IA 、ⅡA 族的活泼金属 元素之间所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Na 2O 、MgCl 2等]第ⅥA 、 ⅦA 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2)带正、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
[(NH 4)2SO 4、NaOH 、NH 4Cl 、Mg(NO 3)2 等]3.决定强弱的因素:①离子电荷数:离子电荷越多,离子键越 强 ;②离子半 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 强 。
4.电子式:(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原子:元素符号→标最外层电子数,如:单核阳离子: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 Na + 、 Mg 2+、 Al 3+写法:单核阴离子: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数→[ ]→标离子电荷数如:原子团的阴阳离子:原子团→最外层电子→[ ]→标离子电荷数(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NaCl 离子键的形成:Na + Cl Na +MgBr 2离子键的形成: + + Mg 2+(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化合物: Na 2S CaF 2 Na 2O 2 电子式: Na + Na +Ca 2+【随堂练习】N 3– Mg N H O F Cl S2– F Cl Mg Br Br Br BrS 2– F F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B .ⅠA 族和ⅦA 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 .仅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是离子键 D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2.XY 2是离子化合物,X 和Y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则X 、Y 为-----------( D ) A .Ca 和Cl B .K 和S C .Ca 和F D .Mg 和F3.下列微粒电子式错误的是---------------------------------------------------- ( B )4.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D )5、分别用电子式表示Na 2S 、MgBr 2的形成过程:(1)Na 2S 的形成过程: Na + + Na Na +Na +(2)CaBr 2的形成过程: + + Ca 2+第三节 化学键 第2课时二.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对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化学键:〔1〕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化学键。
2〕化学反响的本质:反响物分子内旧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 3〕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 金属键一.离子键1.定义: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 离子键。
实质 :静电作用〔包含吸引和排斥〕2.离子键的判断:〔1〕第IA 、ⅡA 族的活泼金属 元素 之间所形成的化学键是 离子键[Na2O 、MgCl2等] 第ⅥA、ⅦA 族的活泼非金属元素2〕带正、负电荷的原子团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
[(NH4)2SO4、NaOH 、NH4Cl 、Mg(NO3)2等]3.决定强弱的因素:①离子电荷数:离子电荷越多,离子键越强;②离子半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4.电子式:(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式子叫〔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 电子式。
原子:元素符号→标最外层电子数,如:H OMg N F 单核阳离子:阳离子符号即为阳离子的电子式,如:Na +、Mg 2+、Al 3+ 写法:单核阴离子: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数→ [ ] →标离子电荷数 如: 3– 2– Cl FN S原子团的阴阳离子:原子团→最外层电子→ [ ] →标离子电荷数〔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NaCl 离子键的形成: MgBr 2离子键的形成:〔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第2课时 二.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共价键的判断:如:H2、Cl2、N2、O2、O3、P4等。
〔1〕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中的化学键: 〔稀有气体除外: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属于无化学键分子〕〔2〕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①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等:H2O、CO2、SiO2、H2S、NH3等1②酸中的化学键〔全部是共价键〕:HNO 、HCO 、HSO 、HClO 、CHCOOH 等。
化學鍵 (第3課時)【課標要求】知識與技能要求:瞭解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過程與方法要求:通過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微觀粒子運動的想像力。
情感與價值觀要求:認識事物變化過程中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性。
【教學重點】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教學方法】討論、比較、歸納。
【教學過程設計】[復習回憶]什麼是離子鍵、共價鍵?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歸納與整理]四.離子鍵、共價鍵的比較離子鍵共價鍵概念成鍵粒子相互作用的實質形成條件五.化學鍵1.定義:相結合或間相結合的作用力2.分類:共價鍵金屬鍵3.化學鍵的存在:①稀有氣體單質中不存在;②多原子單質分子中存在共價鍵;③非金屬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共價鍵(包括酸);④離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離子鍵,可能有共價鍵的存在(Na2O2、NaOH、NH4Cl),共價化合物中不存在離子鍵;⑤離子化合物可由非金屬構成,如:NH4NO3、NH4Cl 。
[思考與交流]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學生成新的物質,從化學鍵的角度應該如何解釋呢?[歸納與整理]4.化學反應的實質:舊化學鍵的和新化學鍵的。
[科學視野]閱讀課本22頁瞭解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歸納與整理]六、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1、分子間作用力定義:。
2、分子間作用力和化學鍵的區別:3、分子間作用力、物質相對分子品質、物質的熔沸點關係:。
4、氫鍵定義:。
5、氫鍵和化學鍵的區別:。
6、氫鍵存在和作用:。
[課堂練習]1、1999年曾報導合成和分離了含高能量的正離子N+的化合物N5AsF6,下列敘述錯誤的是5共有34個核外電子A.N +5中氮—氮原子間以共用電子對結合B. N+5C.化合物N5AsF6中As的化合價為+1D.化合物N5AsF6中F的化合價為-12、水分子的組成為什麼是H2O而不是H3O?3、稀有氣體分子中為什麼不存在化學鍵?作業:1、整理、歸納本節教學案2、完成【課時作業】。
离子键(化学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型:新课课标要求: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内容,本节在前面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离子键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离子键概念的同化来引导学生完成离子键概念的形成,使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离子键概念的建立,在观察图例的基础上,形成电子式的概念,使学生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通过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为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学及选修3中有关物质结构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和对必修1的学习,已经对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以及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什么?这些粒子间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新概念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然增长,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概念习得的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氯化钠形成过程的探究分析,认识离子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并能判断离子键的存在,能识别离子化合物。
(2)在观察图例的基础上,形成电子式的概念,通过对常见原子、简单阴阳离子电子式的书写初步掌握电子式的书写规则,能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单的常见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观上对氯化钠形成过程的学习,认识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使学生领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氯气与金属钠反应,本节着重通过设疑,引出从现象到本质的问题,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离子键概念、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化学键(第3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响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要求: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响的本质。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回忆]什么是离子键、共价键?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归纳与整理]四.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概念成键粒子相互作用的实质形成条件2.五.化学键1.定义:相结合或间相结合的作用力分类:共价键金属键化学键的存在:稀有气体单质中不存在;②多原子单质分子中存在共价键;③非金属化合物分子中存在共价键〔包括酸〕;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的存在〔Na2O2、NaOH、NH4Cl〕,共价化合物中不存在离子键;⑤离子化合物可由非金属构成,如:NH4NO3、NH4Cl。
[思考与交流 ]化学反响的实质是学生成新的物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呢?[归纳与整理 ]4.化学反响的实质:旧化学键的和新化学键的。
[科学视野]阅读课本22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归纳与整理 ]六、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 、分子间作用力定义:。
2、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区别:3、分子间作用力、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熔沸点关系:。
4、氢键定义:。
5、氢键和化学键的区别:。
6、氢键存在和作用:。
[课堂练习]1、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别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C.化合物N5AsF6中As的化合价为+1D.化合物N5AsF6中F的化合价为-12、水分子的组成为什么是H2O而不是H3O?3、稀有气体分子中为什么不存在化学键?作业:1、整理、归纳本节教学案、完成【课时作业】。
1.3《化学键》教案(新课标必修2)一、教学目标1. 掌握离子键的概念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知识归纳 1.离子键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怎样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我们把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定义: 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2.形成条件:活泼金属 M M n+化合 离子键活泼非金属 X Xm-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如Na 、Mg 、Cl 、O 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 (1)表示原子Na × ×Mg ×(2)表示简单离子:阳离子:Na + Mg 2+ Al 3+阴离子:注意点: ①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或×)表示;②.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③.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标出化合价。
(3)表示离子化合物NaF MgO KCl Na +[∶F ∶]- Mg 2+[∶O ∶]2- K +[∶Cl ∶]-+me - 吸引、排斥达到平衡‥‥ ‥ ‥ ‥‥Cl O F Cl S2–(4)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MgCl 2 ∶Cl• + ×Mg × + •Cl ∶ [∶Cl ∶]-Mg 2+[∶Cl ∶]- 三、例题[例1]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原子 a b c d e f g M 层电子数1234567A .a 和cB .a 和fC .d 和gD .b 和g【解析】由原子a ~g 的M 层电子数可知,M 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 ~g 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 、b 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 、g 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 与f 、b 与g 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答案]BD[例2]下列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正确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离子电子式和阳离子电子式构成,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阳离子的电子式和离子符号相同,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正电荷.阳离子没有方括号(阳离子的原子团除外).阴离子是原子获得电子,使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K 层为2个电子),用方括号把电子都围在内部,例如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 ,在硫化钠中有两个Na +和一个硫离子,但是两个阳离子不能写在一起,阳离子要挨着阴离子,阴离子要挨着阳离子,整个电子式呈电中性.因而A 、B 、D 电子式都对.Na 2O 2是离子化合物,阴离子没有用方括号括住,没有标出带负电荷的电荷数,C 错.其正确的书写为:[答案]C[例3]M 是元素周期表中ⅡA 族元素,Y 是ⅦA 族元素,M 、Y 的两种单质化合生成Z .下列有关Z 的判断错误的是( )A .Z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Z 的熔点、沸点高C .Z 一定溶于水D .形成Z 的反应用电子式表达为:【解析】元素周期表中ⅡA 族元素是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失去2个电子而成阳离子.而ⅦA 族是活泼的非金属,与ⅡA 族元素化合时形成阴离子.所以Z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键是一种成键原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高.离子化合物很多都能溶于水,且ⅠA 族离子化合物绝大多数溶于水,ⅡA 族元素与ⅦA 族元素形成的二元素化合物一般都溶于水,但CaF 2不溶于水,所以C 错.在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时,相同的离子必须单独写出,不能以数字表示,所以D 中[答案]CD四、课后练习1.下列电子式有误的是 ( )A .氯原子•Cl ∶ B.硫离子∶S ∶‥ ‥ ‥ ‥‥ ‥ ‥ ‥ ‥ ‥ ‥‥ K + Cl Na + Na + S2– Na + O O Na + Ca 2+ F F ClC .溴离子 [∶Br ∶] D.钙离子Ca 2+2.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Ca 2+[∶Cl ∶]-2 B.Na +[∶S ∶]-2Na +C. [Mg 2+][∶O ∶]2-D. Na +[∶F ∶]-3.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A.H 2OB.CaI 2C.KOHD.NaNO 3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aI 2 Na 2S KCl NaCl5.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 .KCl B .NaBr C .LiI D .KF 参考答案:1.BC 2.AC 3.A 4.略5.C第三节 化学键(二)一、教学目标1.知道共价键的概念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3.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化学键 (第1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理解离子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要求:通过离子键的学习,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概念。
【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 。
【教学过程设计】[引言]从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元素,元素原子可以相互碰撞形成分子,那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可以相互碰撞形成新的物质呢?[实验]见课本19页实验1—2。
描述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1)从宏观上讲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氯化钠,若从微观角度考虑,又该如何解释呢?(2)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能否画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4)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归纳与整理]第三节 化学键一 离子键1.定义: 叫作离子键。
2.形成条件:活泼金属 M M n+化合离子键 活泼非金属 X Xm- 3.离子键的实质: 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4.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活泼金属形成的 离子和活泼非金属形 离子。
5、离子化合物:由 构成的化合物,所以一般离子化合物都很稳定。
[思考与交流](1)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都能形成离子键吗?举例说明。
(2)所有非金属化合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吗?举例说明。
(3)什么是电子式?[归纳与整理]二.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 电子的式子1.表示原子Na Mg Cl O-ne - +me - 吸引、排斥 达到平衡[课堂练习] Al Si P S H2.表示简单离子:阳离子:阴离子:[课堂练习] Ca 2+ Br - K + F– 3.表示离子化合物NaF MgO KCl[课堂练习] KBr NaCl MgCl 2 K 2O4.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1. ∶Cl • + ×Mg × + •Cl ∶ Mg 2+[∶Cl ∶]-22 . ∶Cl • + ×Mg × + •Cl ∶====== [∶Cl ∶]-Mg 2+[∶Cl ∶]-3. ∶Cl • + ×Mg × + •Cl ∶ [∶Cl ∶]-Mg 2+[∶Cl ∶]- [注意点]①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生成物中“同类项”,只能分写,不能合并。
化学键复习导学案教师寄语:勤奋、好学、聪明的你,一定能从本节课中学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提高。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
2. 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了解键的极性。
3. 交流讨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地、辩证地看问题。
重点: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过程。
学习过程:-、知识点回顾:一、离子键1. 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成键微粒:;相互作用:;成键过程:举例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2. 电子式:的式子。
原子电子式:H CI S Ar Mg离子电子式:Na+ Mg2+OH NHi+。
3. 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MgO、&S 形成过程:、注意:(1) 首先考虑箭号左方原子的摆放,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2) 箭号右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写时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口。
(3) 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写,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4) 在标正负电荷时,特别要注意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二、共价键1. 概念:叫共价键。
写出H?、Cl?、CO?、H2S> HC1O、NH〔、OH > O;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2.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12、CO2 >志0、H2S、NH3的形成过程:版:; CO, : ;HjO:; H2S:; NH3: o3. 非极性键与极性键(1)非极性键:,存在于O⑵极性键:,存在于O4. 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
注意:①化学键存在分子内②化学键是一种较强的相互作用He、Ar、Ne、等稀有气体分子中是否存在化学键?三、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之间。
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
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2)【学习目标】(1)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概念的理解;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和被破坏的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预备知识】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MgCl2:K2O :CaF2 :一、共价键:(一)共价键的形成与概念1、定义:原子间通过___________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1)成键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2)成键本质:__________________(3)成键元素:_________________电子式书写说明:首先分析所涉及的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若形成稳定结构需几对共用电子对,再书写;由于没有电子转移所以没有“+”或“-”,和“[ ]【练一练】2、共价键的分类:①非极性键:由的原子问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成键的原子因此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②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由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因为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所以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显,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一方显。
像这样共用电子对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练一练】H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你能写出其电子式吗?_______________Na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你能写出其电子式吗?_______________(二)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练习】下列化合物:H2O、H2O2、Ca(OH)2、Na2O、、Na2O2 、I2 、NaCl 、NaOH 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只含有极性键的是,只含有非极性键的是,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三)共价化合物1、定义:化合物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均以..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第三节化学键 (第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累计课时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学难点化学键的实质教学准备课时安排 1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预设个性化批注一、复习导入:【引言】前面两节课我们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请大家回忆一下相关内容,然后回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二、推进新课【板书】四、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概念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原子间的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成键粒子离子原子相互作用的实质阴阳离子间的电性作用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产学生的电性作用形成条件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非金属【教师】通过学习有关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我们知道,原子结合成分子时,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存在于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分子内非直接相邻的原子之间,前一种相互作用比较强烈,破坏它要消耗较大的能量,是使原子互相联结成分子的主要因素。
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是原子结合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那么人们通常称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为化学键。
【板书】五.化学键1.定义:离子相结合或原子间相结合的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不为化学键例:水的蒸发破坏的是分子间的作用,所需能量不高。
【教师】一般的化学物质则主要由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而成,除此以外还有金属键。
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离子键通过原子价电子间的转移,共价键是原子价电子的共用。
由此说明化学键可分为以下几类:【板书】 2.分类: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复习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知识)【教师】在初中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学生成新的物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呢?其实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包含着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以Cl2和H2反应为例,Cl—Cl和H—H键断裂成H原子、Cl原子(旧键的断裂)后H 原子Cl原子组合学生成HCl分子,也就形成了H—Cl键(新键的形成)。
化学键【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离子键、共价键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化学键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拟人、讲述、练习、比较【教学用具】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金属钠、小刀、滤纸、镊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
【教学过程】共价键[师]什么是共价键呢?我们初中所学的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请大家看以下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
[电脑演示]氢气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学生看后回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集气瓶的瓶口有大量白气出现。
[问]这位同学所说的“白气”是什么呢?并说出你所推断的依据。
[生甲]是氯化氢气体。
因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
[生乙]是盐酸。
是因为生成的氯化氢分子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了盐酸。
[师]乙的回答是正确的。
需要注意的是,该现象不能用“白气”或“白烟”来描述。
因为它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分子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而成的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瓶口所形成的现象,应该说是“白雾”。
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间所形成的一种现象。
我们前面学过,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它们在又一条件(即点燃)下反应的反应现象。
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板书]H2+Cl2点燃2HCl[师]在该条件下,分子被破坏成原子,那么,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成氯化氢分子的呢?请根据初中所学过的知识回答。
[生]它们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氯化氢分子的。
[师]对。
像氯化氢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而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叫做共价键。
[板书]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教学目标』1.理解共价键概念;了解共价化合物特点;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形成过程。
2.掌握化学键概念,区别离子键和共价键。
『重点难点』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及化学键概念。
三、共价键1、以HCl为例,分析共价键成键微粒、相互作用。
共价键定义:。
2、构成共价键的粒子的特点:(1) 同种或不同种元素原子;(2) 局部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BeCl2。
3、共价化合物:像HCl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思考】共价键是否一定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共价键的存在:①共价化合物中。
例:H2O、CH4、HF②非金属单质中。
例:O2、N2、H2③离子化合物中的原子团中。
例:NH4+、OH-4、用电子式表示:①电子式:Cl2 N2H2O OH-②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H•+ •Cl••••﹕H﹕Cl••••﹕Br2:HF:【练习】用电子式表示CO2、CH4、NH3的形成过程。
★注意点:①共用电子对不归属于成键中任何一个原子,不能像离子化合物用[ ]②箭头左侧原子的电子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
③形成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不能用弯箭头标出。
【问】根据电子式思考为什么H2、Cl2、N2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思考】氢氧化钠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判断依据是什么电子式:含有化学键类型:★注: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在共价化合物中却不可能有离子键。
【思考】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是否相同当它们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将发生怎样的改变6、非极性键与极性键非极性共价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性共价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问】判断Cl2、N2、HCl、NH3、NaOH、Na2O2、H2O2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
★注:所谓的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指的都是共价键,离子键中不存在极性和非极性之分。
1.3 化学键(第3课时)
★离子键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 .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 .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 .在离子化合物CaCl 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2、下列电子式有误的是( ) A .氯原子•Cl ∶ B.硫离子∶S ∶ C .溴离子[∶Br ∶]- D.钙离子Ca 2+
3、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a 2+[∶Cl ∶]-2 B.Na +[∶S ∶]-2Na + C. [Mg 2+][∶O ∶]2- D. Na +[∶F ∶]-
4、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 2O
B.CaI 2
C.KOH
D.NaNO 3
5、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 .KCl
B .NaBr
C .LiI
D .KF
6、电子式表示: ①Al Si P S
②Ca 2+ Br - K + F –
③KBr NaCl LiI
7、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NaBr Na 2S KF CaF 2
8、某化合物XY 2中,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电子总数为54,则XY 2的化学式
电子式
★共价键练习题
1.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Ca(OH)2
B .H 2O 2
C .Na 2O
D .MgCl 2 2.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
‥ ‥ ‥ ‥ ‥
‥ ‥ ‥ ‥ ‥ ‥
‥
3.关于化学键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4.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BeCl2 B.CO2 C.HCl D.N2
5.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6.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含金属元素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
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H2S和Na2O2B.H2O2和CaF2C.NH3和N2D.HNO3和HClO3
8.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HCl易溶于水 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 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9.下列分子中,①NaF、②H2O2、③NH4Cl、④O2、⑤KOH、⑥CO2、⑦CCl4、⑧MgCl2、⑨Na2O2、
⑩Br2。
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是(填序号,下同)____ ____,
只含有极性键的物质是____ ____,只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是____ ____,
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物质是_______ _ ,
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是。
10.X元素位于ⅡA族,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质量分数是60%,Y
元素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X与Y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 _____,它是通过_____ ___键结合的.
答案:
★离子键练习题
1.C
2.B
3.D
4.A
5.C 6(略) 7(略) 8.CaCl2
★共价键练习题
1.A
2.A
3.AD
4.BD
5.B
6.D
7.D
8.B
9.①⑧⑥⑦④⑩②③⑤⑨
10.MgF2 离子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