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118页)
- 格式:ppt
- 大小:30.34 MB
- 文档页数:118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1.识记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的含义。
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学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重难点) 3.掌握农业地域的形成及特点。
(重点)教材整理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阅读教材P42至P44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3.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4.区位选择的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正误判断:(1)农业区位就是影响其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
( )(3)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 )【提示】(1)×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2)×相比之下,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3)×自然因素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一方面,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可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另一方面,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教材整理2农业地域的形成阅读教材P45至P46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成因: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4.混合农业(1)生产方式: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2)典型地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其经营方式是种植小麦和牧羊相结合。
正误判断:(1)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2)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
( )(3)一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以后就不会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