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甘肃省数据理论加强
- 格式:pdf
- 大小:107.41 KB
- 文档页数:6
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境执法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3.04.15•【字号】甘环发[2013]80号•【施行日期】2013.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环境执法工作的意见(甘环发〔2013〕8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幸福美好新甘肃,充分发挥环境执法保障与服务作用,进一步创新执法思路,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提升执法效能,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环境执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厘清职责权限,严格责任落实(一)落实政府部门分工负责制。
按照甘肃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责任的有关规定,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环境执法工作取得实效。
各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履职履责,采取宏观调控、严格审批、强化监管、取缔淘汰、科技推广等措施,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减轻环境执法压力,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落实环境监管分级负责制。
按照“省级督察、市县监管、企业负责”的监管体制,明确职责权限。
省级环境执法机构负责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依法查处重大环境违法问题;市(州)、县(区)级环境执法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对辖区内排污单位实施全面监管;排污企业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水平,深化企业环境监督员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三)落实环境执法岗位责任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岗位责任人依职责承担相应责任。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人是环境执法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环境执法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各级环境监察机构负责人是环境执法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辖区内行政执法工作负监督管理责任。
中共甘肃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党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习制度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08.30•【字号】甘府法党组发〔2013〕15号•【施行日期】2013.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甘肃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党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习制度的意见》的通知甘府法党组发〔2013〕15号各处室: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习制度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加以贯彻落实。
中共甘肃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党组2013年8月30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习制度的意见为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机关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就加强和完善机关学习制度,提出如下意见:一、健全学习制度1、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
党组中心组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半天。
每次集中学习确定一个主题,指定1至2名成员作重点发言。
党组中心组可适当扩大参加学习的范围。
秘书处年初制定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各阶段学习内容、重点、措施和目的,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2、坚持机关集体学习制度。
集体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天,参学率不低于95%。
秘书处、机关党委年初制定集体学习计划,确保学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四落实”。
3、组织依法行政专题讲座。
每年组织2次全省依法行政专题讲座,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主讲。
依法行政宣传指导处年初制定计划,提出主讲人、讲座内容及时间,报批省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全体党员干部参加。
4、举办清华大学法制培训班。
拓展法制培训途径,精心组织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政府法制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
依法行政宣传指导处负责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具体工作。
培训结束后,提交培训总结报告。
5、赴外考察学习。
根据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增强考察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以增长知识、交流信息、掌握情况、开阔视野。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第二批科研项目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发文字号】甘教技[2013]43号【发布部门】甘肃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3.07.17【实施日期】2013.07.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第二批科研项目计划的通知(甘教技〔2013〕43号)有关高等学校: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省教育厅审核,现将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第二批科研项目计划下达你们。
本次计划共下达152个项目,经费均为单位自筹。
各校要确保落实项目经费,做好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和中期检查,并按照《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结项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项目结项工作。
附件: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第二批科研项目一览表2013年7月17日附件: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第二批科研项目一览表单位:万元项目负责人研究时限所在学校经费2013B-001武威历史文化研究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李天保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22013B-002宋代粮食储备制度与粮食安全研究杨芳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2013B-003新型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研究杨靖亚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22013B-004中世纪早期西欧犹太人法研究汪中砥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2013B-005甘肃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白蕾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2013B-006当代哲学视野中的洛克个人同一性理论研究贾克防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2013B-007二阶非线性差分方程非局部问题解集结构研究马慧莉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2013B-008中国音乐教育文献史料整理研究黄敏学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2013B-009文冠果生物炼制技术研究孔维宝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22013B-010多组分氮杂普瑞斯∕傅-克化∕氧化串联反应合成4-芳基喹啉及喹啉酮权正军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22013B-011甘肃省藏、汉双文化人的认同整合问题及对策研究杨晓莉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52013B-012中国转型期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软环境研究:从福利特积极共生论切入李培挺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2013B-013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中的亚洲形象研究杨保林2013.7-2015.6西北师范大学12013B-014美国公立大学系统治理模式研究陶春莉2013.7-2015.6兰州理工大学12013B-015FeCoN薄膜高频软磁性能的研究王璇2013.7-2015.6兰州理工大学22013B-016磷光粒子在耐磨指示镀层中的扩散机理和改性研究何玲2013.7-2015.6兰州理工大学22013B-017基于混沌的低截获概率雷达波形研究黄玲2013.7-2015.6兰州理工大学22013B-018考虑锚杆预应力的格构梁结构支护边坡动力响应及参数分析叶帅华2013.7-2015.6兰州理工大学22013B-019基于SWAT模型石羊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赵文举2013.7-2015.6兰州理工大学22013B-020高校英语网站建设与翻译的规范性孙劼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12013B-021字幕视听输入方式下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二语习得情况研究与探索姚斌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12013B-022高速列车车体用铝合金板材成形过程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武振锋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22013B-023基于图像分割的肝脏肿瘤体积的计算方法研究罗维薇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22013B-024摩擦动力系统的非光滑现象与算法的研究曹兴潇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22013B-025云计算数据动态平衡协调系统研究王婷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22013B-026静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22013B-027哈代与路遥乡土小说比较研究朱丽萍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12013B-028叙事学视阈下的小说翻译研究徐晓梅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12013B-029中国当代实证文学研究唐翰存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12013B-030《庄子》郭注训诂研究曹志坚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12013B-031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机制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韩燕2013.7-2015.6兰州交通大学1.52013B-0322013.7-2015.6甘肃农业大学12013B-033中国广播电视英语中本土文化元素表达研究李雅萍2013.7-2015.6甘肃农业大学12013B-马铃薯块茎中单端孢霉烯族霉素的发生与分布薛华丽2013.7-甘肃农 2.5034规律研究2015.6业大学2013B-035河西民族移民社区发展状况调查王文棣2013.7-2015.6甘肃农业大学1.52013B-036风险条件下甘肃省农户农业技术采用的跨期选择行为研究冯林2013.7-2015.6甘肃农业大学1.52013B-037玉米株型相关的耐旱QTL定位研究彭云玲2013.7-2015.6甘肃农业大学22013B-038兰州市物流业与城市空间结构适配度研究陈田2013.7-2015.6兰州商学院12013B-039保险资金支持兰州新区建设的研究陈珍2013.7-2015.6兰州商学院12013B-040甘肃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合作治理研究郭晓云2013.7-2015.6兰州商学院1.52013B-041中西方翻译学派与范式之研究姜燕2013.7-2015.6兰州商学院12013B-042解读经典融塑品格--大学生合唱曲目艺术性价值研究张辉2013.7-2015.6兰州商学院12013B-043图的自同态幺半群及Cayley图樊馨蔓2013.7-2015.6兰州商学院12013B-044动态因子模型及其在景气指数构建中的应用司颖华2013.7-2015.6兰州商学院12013B-045基于纹理分析的图像检索方法研究马彦2013.7-2015.6兰州商学院。
切实加强数据建设不断提高数据质量甘肃省工商局12315 指挥中心数据质量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信息技术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之间融合的基础和纽带,在行政执法监管、消保维权、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甘肃省工商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构建“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为一体的12315 行政执法体系工作中,以先进的科学理念为指导,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使命,以保障市场消费安全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技术支撑,通过搭建覆盖全省的12315 信息化网络平台过程中,同时建立起全省“大集中”的数据管理中心,12315 信息化网络的建成,达到了五级贯通的要求,工商各业务的数据都存入该数据库中,这里包括市场主体、执法办案、消费维权、食品流通、市场信用、网络监管、政务监督,还有法律法规知识库等,其中12315 数据量占第一,近130 万余条,达到了国家工商总局12315 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的要求。
一、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方面的做法一是领导重视,突出狠抓基础数据建设。
突出加强前瞻性,体现便捷性,注重实用性,在建设“大集中”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时,同步建立了12315 指挥中心和数据中心,其中将数据中心设在省局信息处,把硬件建设工作放在了首位,为数据的分析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12315 的信息从开始就进入了数据库,有利于数据的查询、共享、分析和利用。
2009 年、2013 年先后对12315 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数据质量标准要求,提出数据分析软件需求,将单一数据分析向数据网络化、整体化、多元化转变,实现了数据分析的预测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二是措施得力,突出狠抓数据制度建设。
建立数据采集、分析、发布、利用制度。
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我们做到每日有分析,每周有要点,每月有简报,定期发布综合分析和专项分析,适时向政府呈送《情况反映》,及时发布消费警示,为工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提供了可靠的案源线索;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为督促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甘肃省人口变化状况评价作者:于卫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第05期摘要: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对甘肃省人口变化状况进行归类并得出基本判断。
关键词: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发展态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结果表明,甘肃省总的人口变化进入低出生率、低增长率、低死亡率的现代转型阶段。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持续保持较低的生育水平,常住人口性别比从原来的正常范围最高值下降到中间段,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有所缓解。
人口结构城镇化、老龄化、知识化特征明显,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趋向性转移速度加快,流动人口数量增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一、人口增长率大幅下降全省常住人口较2000年增加约45万人,增长率为1.80%,年平均增长率为0.18%,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9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57%的年平均增长率。
1964年至2010年平均降幅为0.76%,超过同期全国0.56%的平均降幅,人口增长率受人口政策、人口迁移等方面因素影响,呈快速大幅下降趋势。
二、总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08%,女性人口占48.92%,男性略多于女性。
较2000年人口性别比由107.59下降为104. 42,降幅由平稳变得有所增大,性别差优于全国总水平,处在正常值范围内。
人口性别比中,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出生人口性别比由119.4下降为108,其中,2007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93,2008年为114.48,2009年为111.60,虽高于正常的出生性别比例范围,但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老龄化进程正迅速加快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18.16%,高于全国总比例1.5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占73.61%,低于全国总比例0.9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8.23%,低于全国总比例0.64个百分点。
较2000年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84个百分点,降幅高于全国总比例1.5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1个百分点,升幅高于全国总比例1.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3个百分点,升幅高于全国总比例1.32个百分点。
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02.18•【字号】甘环总量发[2014]11号•【施行日期】2014.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甘环总量发〔2014〕11号)各市、州环保局,甘肃矿区环保局: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14﹞21号)和我厅《关于召开2013年度全省环境统计工作布置会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2013年第四季度环境统计直报数据集中审核会》(甘环办发﹝2013﹞46号)的要求,为认真做好全省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报表内容2013年度环境统计年报继续执行“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国统制﹝2014﹞4号),按照《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关于“十二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说明》、《“十二五”环境统计技术要求》和《“十二五”环境统计数据审核细则(试行)》等规定执行。
上述文件及环境统计软件更新包请登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页(http://)“下载专区”栏中自行下载。
年报指标包括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机动车、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环境管理6个部分。
环境管理指标除环保机构、污染源自动监控、排污费征收、突发环境事件涉及的环境管理指标、以及“自然保护区个数”、“自然保护区面积”、“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数量”指标外的其它8个方面的环境管理指标由各州(地、市)级环保系统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数据填报、审核和逐级汇总。
二、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环境统计年报工作各地区要认真组织实施环境统计年报工作,把好数据质量关,主动加强部门沟通,保障统计、农牧、建设、工信、公安等部门相关社会经济数据资料的及时获取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加强内部协调,环评、污防、监测、监察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环境统计数据审核过程,将部门联合会审制度落到实处;各地区应加大业务指导,切实为企业提供服务,提供相应监测数据和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和治污设施运行等情况,指导企业使用产排污系数;各级环境统计人员要积极参与总量减排、环境执法检查等业务工作,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情况、主要排污状况,严格按照“环境统计数据审核细则”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数据逻辑性、合理性的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现状及趋势。
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核心指标从人口总数量,男性人口数量,女性人口数量,人口性别比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现状 (1)第二节甘肃省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3)一、甘肃省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三、甘肃省人口总数量占全国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 (3)四、甘肃省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甘肃省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国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甘肃省人口总数量同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占全国男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同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11)一、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占全国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同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甘肃省人口性别比指标分析 (15)一、甘肃省人口性别比现状统计 (15)二、全国人口性别比现状统计 (15)三、甘肃省人口性别比占全国人口性别比比重统计 (15)四、甘肃省人口性别比(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甘肃省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国人口性别比(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国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甘肃省人口性别比同全国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现状统计表 (1)表2:甘肃省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甘肃省人口总数量占全国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甘肃省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甘肃省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甘肃省人口总数量同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占全国男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同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同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占全国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同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甘肃省人口性别比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人口性别比现状统计表 (15)表28:甘肃省人口性别比占全国人口性别比比重统计表 (15)表29:甘肃省人口性别比(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甘肃省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人口性别比(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国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甘肃省人口性别比同全国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8第一节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现状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甘肃省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性别比现状统计表注:1. 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本报告是采用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而得;3. 性别比(女=100)第二节甘肃省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一、甘肃省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2:甘肃省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表三、甘肃省人口总数量占全国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甘肃省人口总数量占全国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表四、甘肃省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表5:甘肃省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五、甘肃省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6:甘肃省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表7:全国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表七、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8: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甘肃省人口总数量同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表9:甘肃省人口总数量同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10: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占全国男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占全国男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四、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表13: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五、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14: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表15: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七、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16: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同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表17:甘肃省男性人口数量同全国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一、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18: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国女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三、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占全国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占全国女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四、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表21: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五、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22: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表23: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七、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24: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同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表25:甘肃省女性人口数量同全国女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甘肃省人口性别比指标分析一、甘肃省人口性别比现状统计表26:甘肃省人口性别比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口性别比现状统计表27:全国人口性别比现状统计表三、甘肃省人口性别比占全国人口性别比比重统计分析表28:甘肃省人口性别比占全国人口性别比比重统计表四、甘肃省人口性别比(2017-2019)统计分析表29:甘肃省人口性别比(2017-2019)统计表五、甘肃省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分析表30:甘肃省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口性别比(2017-2019)统计分析表31:全国人口性别比(2017-2019)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略)七、全国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分析表32:全国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甘肃省人口性别比同全国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表33:甘肃省人口性别比同全国人口性别比(2018-2019)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2013甘肃公务员招考申论真题解析[摘要] 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在题目设置、题型特征上均有新的变化,而且理论型材料所占比重大。
本文从试题的变化、材料分析、解题思路三方面对这次申论试题作一简要分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关键词] 申论命题特点延续性开创性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于6月22日落下帷幕,此次甘肃省考申论试题在总体上体现了“稳”的基本特点,但在延续往年风格的同时,亦进行了开拓创新,呈现出延续性与开创性的完美结合。
延续性主要体现在题目数量、类型及命题的材料范围上。
具体分析如下:一、题目数量方面,延续三题模式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在题目数量上,延续了往年命题风格。
近年来甘肃省公务员考试除参加联考和2011年外,题目命制均采取三题模式,此次省考申论亦保持三道题目的数量不变,呈现出一定的延续性。
题型也与历年省考的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进行综论一致。
二、材料范围方面,延续开放命题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在题目命制上,延续了往年自主命题时期不限定材料范围这一特点。
此次考试的题目命制均未限定材料范围,由此在材料阅读难度较低的情况下,有效地提升了整体试卷的难度。
开创性主要体现在题干设置和题型特征上。
一、题干设置方面,暗藏陷阱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在题目命制时“暗藏玄机”。
如第一大题要求考生“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的基础和困难各有哪些”,在题干里需要广大考生格外注意,貌似简单的题目实际上已提示了作答思路,“各”字的设置要求广大考生作答时应分别来说基础和困难,500字的字数要求也提醒广大考生分段来陈述基础和困难,并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基础”的含义。
二、题型特征方面,略显隐晦往年甘肃省考题目命制时,题型特征比较明显,如2010年申论第二大题要求:“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四个字一目了然地揭示出此题为提出对策题型。
而2013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在个别题目设置方面,题型设计则略显隐晦,需要考生结合题目及材料进行深入剖析,来判断题型。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2013)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9•【字号】甘政发[2013]22号•【施行日期】2013.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甘政发〔2013〕22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省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
甘肃省人民政府2013年3月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2013年1月30日省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一、第十二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新一届省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国务院工作规则》,按照中央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系列规定,制定本规则。
二、省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快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三、省政府工作的准则是,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务实清廉。
第二章组成人员职责四、省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省长、副省长、省长助理、秘书长,省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五、省政府组成人员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职责,为民务实,严守纪律,勤勉廉洁。
六、省政府实行省长负责制,省长领导省政府的工作。
副省长协助省长工作。
省长助理协助省长、副省长工作。
七、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召集和主持省政府全体会议、省政府党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长办公会议。
省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会议讨论决定。
甘肃统计年鉴甘肃统计年鉴是一部刊载着甘肃省各个领域统计数据的重要参考书。
作为一份权威且有序的信息汇总,它展示了甘肃省在经济、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本文将就甘肃统计年鉴这一重要工具进行阐述,呈现给读者一个关于甘肃省近年来的全面概览。
首先,甘肃统计年鉴反映了该省经济的发展态势。
通过年鉴,我们可以了解到甘肃省的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以及不同行业的贡献情况。
这为政府与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可用于调整政策、评估投资效益,并指导经济发展的方向。
其次,甘肃统计年鉴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甘肃省人口的基本情况。
年鉴中记录了人口的总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以及人口迁移情况等重要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规划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甘肃统计年鉴还包含了有关环境和资源的数据统计。
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甘肃省也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年鉴中记录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水资源利用状况以及森林覆盖率等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甘肃统计年鉴还展示了重要社会指标的统计数据。
在年鉴中,我们可以看到甘肃省的教育水平、医疗卫生状况、文化与体育发展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为政府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甘肃统计年鉴是一份重要的资料,通过对甘肃省各个领域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为研究甘肃省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直观而丰富的信息。
年鉴的出版,为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研究依据。
作为读者,我们可以通过甘肃统计年鉴了解到甘肃省在经济、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地了解这个地区的整体情况。
同时,这些数据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参考,帮助我们在投资、创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之,甘肃统计年鉴在提供数据和信息的同时,也起到了汇总和传递的作用,为政府、研究机构和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甘肃省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甘教高〔2013〕55号)有关高等学校:(甘教高〔2013〕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26号)要求,在有关高等学校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省教育厅决定,确定兰州大学的“药学”等32个专业点为2013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希望全省高校高度重视特色专业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努力通过专业建设,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办学优势更加鲜明,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3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甘肃省教育厅2013年10月29日附件:2013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序号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负责人1兰州大学药学100701倪京满2兰州大学新闻学050301XXX华3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040101李瑾瑜4西北师范大学舞蹈表演130204邓小娟5甘肃农业大学农学090101王蒂6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082701毕阳7兰州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080405张建斌8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714T张爱华9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1胡晓辉10兰州交通大学交通工程081802吕斌11西北民族大学会计学120203k丁玉芳12西北民族大学历史学060101尹伟先13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120201K董原14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蔡文浩15甘肃政法学院社会工作030302董志峰16天水师范学院物理学070201董忠17河西学院化学070301吴冬青18陇东学院历史学060101刘治立19兰州城市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070101王素云20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学前教育040106王洪玉21兰州文理学院旅游管理640101牛海桢22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0603厉树忠23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油气储运技术540403贾如磊24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580402张子成25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510102魏赵信26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510202张彦林27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530208石生益28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540601田树涛29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620505郭凯明30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矿山机电540307高峰31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510102杨平科32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畜牧510302李和国——结束——。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甘肃省委员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5.28•【字号】甘发[2013]3号•【施行日期】2013.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发〔2013〕3号2013年5月28日)各市、州党委,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现将《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批复精神落到实处,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特制定本意见。
一、重大意义甘肃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对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任务要求,为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充分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优势,是贯彻中央关于文化建设一系列部署要求的实际举措,是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创新之举,将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铭记历史,传承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源泉。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更好地保护、传承、展示、创新、发展华夏文明,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对于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各区县2013-2017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根据国家公开的数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4-2018收集整理,并进行多年度数据并表处理,便于各区县
2013-2017年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比,excel格式方便下载数据再利用。
方便快捷,减轻大量的数
据查找与处理工作,省时省力!)
提供了各区县每个年度的:一、基本情况(8个指标),二、综合经济(10指标),三、农业、工业及投
资(10指标),四、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6个指标)共34个宏观经济指标对比数据
分析对比表
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
床
170
253
220
290
244
427
330
262
60
500
200
269
985
2152
660
400
559
120
640
326
356
219
126
393
426
189
77
435
217
1336
180
310
50
50
410
259
198
192
186
190
282。
2020年第03期(总第498期)任亮宝经济地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社会公平感的中介作用一、引言随着我国迈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超越了以往纯粹对物质生活的满足。
人们对公平、正义、法治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当然,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使人们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
人们对幸福生活向往的结构性变化,决定了党的执政必须着眼于人民对幸福生活愿望的完整性[1]。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使人民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Frey 和Stutzer 认为,经济增长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的福利,而主观幸福感是衡量国民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2]。
Ng 认为,对广大居民而言,幸福即使不是生活唯一的目标,也是最主要的目标[3]。
正因幸福感在当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众多学科学者们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幸福感研究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4]。
然而,西方经济学中“Easterlin 悖论”使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莫衷一是,争论焦点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是否意味着幸福感的不断提升[5]。
基于对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的分析,郎咸平认为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幸福,并推测中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居民幸福感日益提升。
本文利用CGSS2013数据,深入探讨了我国居民幸福感现状及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当前居民幸福感整体较高;性别和婚姻状况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政治面貌、健康程度、经济地位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公平感和社会信任度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公平感在经济地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报告导读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现状及趋势。
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核心指标从博物馆机构数量,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博物馆参观人次,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博物馆总收入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现状 (1)第二节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3)一、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三、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比重统计 (3)四、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一、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0 第四节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指标分析 (11)一、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4 第五节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指标分析 (15)一、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现状统计 (15)三、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占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比重统计 (15)四、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同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18 第六节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指标分析 (19)一、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现状统计 (19)二、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现状统计 (19)三、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占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比重统计 (19)四、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同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第七节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指标分析 (23)一、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现状统计 (23)二、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现状统计分析 (23)三、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占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比重统计分析 (23)四、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24)五、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24)六、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6-2018)统计分析 (25)七、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7-2018)变动分析 (25)八、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同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26 第八节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指标分析 (27)一、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现状统计 (27)二、全国博物馆总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27)三、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占全国博物馆总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27)四、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28)五、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28)六、全国博物馆总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29)七、全国博物馆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29)八、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同全国博物馆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30)第九节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指标分析 (31)一、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现状统计 (31)二、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现状统计 (31)三、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占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比重统计 (31)四、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32)五、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32)六、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33)七、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33)八、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同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34 第十节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指标分析 (35)一、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现状统计 (35)二、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现状统计 (35)三、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占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比重统计 (35)四、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36)五、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36)六、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37)七、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37)八、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同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38 第十一节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指标分析 (39)一、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现状统计 (39)二、全国博物馆总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39)三、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占全国博物馆总支出比重统计分析 (39)四、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40)五、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40)六、全国博物馆总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41)七、全国博物馆总支出(2017-2018)变动分析 (41)八、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同全国博物馆总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42)第十二节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指标分析 (43)一、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现状统计 (43)二、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现状统计分析 (43)三、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占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比重统计分析 (43)四、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2016-2018)统计分析 (44)五、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2017-2018)变动分析 (44)六、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2016-2018)统计分析 (45)七、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2017-2018)变动分析 (45)八、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同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46)第十三节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指标分析 (47)一、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现状统计 (47)二、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现状统计 (47)三、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占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比重统计 (47)四、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6-2018)统计分析 (48)五、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7-2018)变动分析 (48)六、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6-2018)统计分析 (49)七、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7-2018)变动分析 (49)八、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同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50图表目录表1:甘肃省博物馆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甘肃省博物馆机构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甘肃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现状统计表 (15)表28: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占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比重统计表 (15)表29: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甘肃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同全国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现状统计表 (19)表36: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占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比重统计表 (19)表37: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人次同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次(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表42: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现状统计表 (23)表43: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现状统计表 (23)表44: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占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比重统计表 (23)表45: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6-2018)统计表 (24)表46: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4)表47: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6-2018)统计表 (25)表48: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5)表49:甘肃省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同全国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6)表50: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现状统计表 (27)表51:全国博物馆总收入现状统计分析表 (27)表52: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占全国博物馆总收入比重统计表 (27)表53: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28)表54: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8)表55:全国博物馆总收入(2016-2018)统计表 (29)表56:全国博物馆总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29)表57:甘肃省博物馆总收入同全国博物馆总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0)表58: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现状统计表 (31)表59: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现状统计表 (31)表60: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占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比重统计表 (31)表61: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6-2018)统计表 (32)表62: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2)表63: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6-2018)统计表 (33)表64: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3)表65:甘肃省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同全国博物馆财政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4)表66: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现状统计表 (35)表67: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现状统计表 (35)表68: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占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比重统计表 (35)表69: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6-2018)统计表 (36)表70: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6)表71: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6-2018)统计表 (37)表72: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37)表73:甘肃省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同全国博物馆上级补助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38)表74: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现状统计表 (39)表75:全国博物馆总支出现状统计表 (39)表76: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占全国博物馆总支出比重统计表 (39)表77: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2016-2018)统计表 (40)表78: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0)表79:全国博物馆总支出(2016-2018)统计表 (41)表80:全国博物馆总支出(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1)表81:甘肃省博物馆总支出同全国博物馆总支出(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2)表82: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现状统计表 (43)表83: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现状统计分析表 (43)表84: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占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比重统计表 (43)表85: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2016-2018)统计表 (44)表86: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4)表87: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2016-2018)统计表 (45)表88: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45)表89:甘肃省博物馆资产总计同全国博物馆资产总计(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6)表90: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现状统计表 (47)表91: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现状统计表 (47)表92: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占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比重统计表 (47)表93: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6-2018)统计表 (48)表94: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8)表95: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6-2018)统计表 (49)表96: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9)表97:甘肃省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同全国博物馆固定资产原价(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0)。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甘建科〔2013〕574号)兰州、陇南、金昌、白银、敦煌市建设局:为加强智慧城市创建过程管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创建目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过程管理细则(试行)》(建科研函[2013]183号,以下简称《细则》)。
现将《细则》转发你们,同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一、强化顶层设计。
各试点城市要按照创建任务书的项目建设内容和目标要求,以解决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编制实施意见,系统地进行顶层设计。
明确智慧城市创建的目标,处理好智慧城市建设和城镇化、信息化的关系,推进城市智慧地可持续发展,防止片面的注重信息技术应用或工程项目建设。
编制投融资方案,充分利用国家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创新投融资模式,保障建设资金来源。
二、完善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城市创建任务涉及社会生活多个方面,需要多部门参与,各试点城市政府要将创建任务列入政府工作计划,切实发挥责任主体作用,督促各责任单位按国家批准的实施方案和创建任务书的要求抓好实施。
结合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加快无线网络、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及“三网融合”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各类信息资源整合,最大化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加快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
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营中,在数据共享的同时,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1、给定n个村庄之间的交通图,若村庄i和j之间有道路,则将顶点i和j用边连接,边上的Wij表示这条道路的长度,现在要从这n个村庄中选择一个村庄建一所医院,问这所医院应建在哪个村庄,才能使离医院最远的村庄到医院的路程最短?试设计一个解答上述问题的算法,并应用该算法解答如图所示的实例。
(20分)2、编程实现单链表的就地逆置。
23.在数组 A[1..n]中有n个数据,试建立一个带有头结点的循环链表,头指针为h,要求链中数据从小到大排列,重复的数据在链中只保存一个.3、我们用l代表最长平台的长度,用k指示最长平台在数组b中的起始位置(下标)。
用j 记住局部平台的起始位置,用i指示扫描b数组的下标,i从0开始,依次和后续元素比较,若局部平台长度(i-j)大于l时,则修改最长平台的长度k(l=i-j)和其在b中的起始位置(k=j),直到b数组结束,l即为所求。
void Platform (int b[ ], int N)//求具有N个元素的整型数组b中最长平台的长度。
{l=1;k=0;j=0;i=0;while(i<n-1){while(i<n-1 && b[i]==b[i+1]) i++;if(i-j+1>l) {l=i-j+1;k=j;} //局部最长平台i++; j=i; } //新平台起点printf(“最长平台长度%d,在b数组中起始下标为%d”,l,k);}// Platform4、设T是一棵满二叉树,编写一个将T的先序遍历序列转换为后序遍历序列的递归算法。
5、数组A和B的元素分别有序,欲将两数组合并到C数组,使C仍有序,应将A和B拷贝到C,只要注意A和B数组指针的使用,以及正确处理一数组读完数据后将另一数组余下元素复制到C中即可。
void union(int A[],B[],C[],m,n)//整型数组A和B各有m和n个元素,前者递增有序,后者递减有序,本算法将A和B归并为递增有序的数组C。
{i=0; j=n-1; k=0;// i,j,k分别是数组A,B和C的下标,因用C描述,下标从0开始while(i<m && j>=0)if(a[i]<b[j]) c[k++]=a[i++] else c[k++]=b[j--];while(i<m) c[k++]=a[i++];while(j>=0) c[k++]=b[j--];}算法结束4、要求二叉树按二叉链表形式存储。
15分(1)写一个建立二叉树的算法。
(2)写一个判别给定的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的算法。
BiTree Creat() //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形式的存储结构{ElemType x;BiTree bt;scanf(“%d”,&x); //本题假定结点数据域为整型if(x==0) bt=null;else if(x>0){bt=(BiNode *)malloc(sizeof(BiNode));bt->data=x; bt->lchild=creat(); bt->rchild=creat();}else error(“输入错误”);return(bt);}//结束 BiTreeint JudgeComplete(BiTree bt) //判断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如是,返回1,否则,返回0{int tag=0; BiTree p=bt, Q[]; // Q是队列,元素是二叉树结点指针,容量足够大if(p==null) return (1);QueueInit(Q); QueueIn(Q,p); //初始化队列,根结点指针入队while (!QueueEmpty(Q)){p=QueueOut(Q); //出队if (p->lchild && !tag) QueueIn(Q,p->lchild); //左子女入队else {if (p->lchild) return 0; //前边已有结点为空,本结点不空else tag=1; //首次出现结点为空if (p->rchild && !tag) QueueIn(Q,p->rchild); //右子女入队else if (p->rchild) return 0; else tag=1;} //whilereturn 1; } //JudgeComplete6、二部图(bipartite graph) G=(V,E)是一个能将其结点集V分为两不相交子集V 1和V2=V-V1的无向图,使得:V1中的任何两个结点在图G中均不相邻,V2中的任何结点在图G中也均不相邻。
(1).请各举一个结点个数为5的二部图和非二部图的例子。
(2).请用C或PASCAL编写一个函数BIPARTITE判断一个连通无向图G是否是二部图,并分析程序的时间复杂度。
设G用二维数组A来表示,大小为n*n(n为结点个数)。
请在程序中加必要的注释。
若有必要可直接利用堆栈或队列操作。
【7、约瑟夫环问题(Josephus问题)是指编号为1、2、…,n的n(n>0)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成一圈,现从第s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报数,数到第m个人出列,然后从出列的下一个人重新开始报数,数到第m的人又出列,…,如此重复直到所有的人全部出列为止。
现要求采用循环链表结构设计一个算法,模拟此过程。
8、数组A和B的元素分别有序,欲将两数组合并到C数组,使C仍有序,应将A和B拷贝到C,只要注意A和B数组指针的使用,以及正确处理一数组读完数据后将另一数组余下元素复制到C中即可。
void union(int A[],B[],C[],m,n)//整型数组A和B各有m和n个元素,前者递增有序,后者递减有序,本算法将A和B归并为递增有序的数组C。
{i=0; j=n-1; k=0;// i,j,k分别是数组A,B和C的下标,因用C描述,下标从0开始while(i<m && j>=0)if(a[i]<b[j]) c[k++]=a[i++] else c[k++]=b[j--];while(i<m) c[k++]=a[i++];while(j>=0) c[k++]=b[j--];}算法结束4、要求二叉树按二叉链表形式存储。
15分(1)写一个建立二叉树的算法。
(2)写一个判别给定的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的算法。
BiTree Creat() //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形式的存储结构{ElemType x;BiTree bt;scanf(“%d”,&x); //本题假定结点数据域为整型if(x==0) bt=null;else if(x>0){bt=(BiNode *)malloc(sizeof(BiNode));bt->data=x; bt->lchild=creat(); bt->rchild=creat();}else error(“输入错误”);return(bt);}//结束 BiTreeint JudgeComplete(BiTree bt) //判断二叉树是否是完全二叉树,如是,返回1,否则,返回0{int tag=0; BiTree p=bt, Q[]; // Q是队列,元素是二叉树结点指针,容量足够大if(p==null) return (1);QueueInit(Q); QueueIn(Q,p); //初始化队列,根结点指针入队while (!QueueEmpty(Q)){p=QueueOut(Q); //出队if (p->lchild && !tag) QueueIn(Q,p->lchild); //左子女入队else {if (p->lchild) return 0; //前边已有结点为空,本结点不空else tag=1; //首次出现结点为空if (p->rchild && !tag) QueueIn(Q,p->rchild); //右子女入队else if (p->rchild) return 0; else tag=1;} //whilereturn 1; } //JudgeComplete9、对一般二叉树,仅根据一个先序、中序、后序遍历,不能确定另一个遍历序列。
但对于满二叉树,任一结点的左右子树均含有数量相等的结点,根据此性质,可将任一遍历序列转为另一遍历序列(即任一遍历序列均可确定一棵二叉树)。
void PreToPost(ElemType pre[] ,post[],int l1,h1,l2,h2)//将满二叉树的先序序列转为后序序列,l1,h1,l2,h2是序列初始和最后结点的下标。
{if(h1>=l1){post[h2]=pre[l1]; //根结点half=(h1-l1)/2; //左或右子树的结点数PreToPost(pre,post,l1+1,l1+half,l2,l2+half-1) //将左子树先序序列转为后序序列PreToPost(pre,post,l1+half+1,h1,l2+half,h2-1) //将右子树先序序列转为后序序列} }//PreToPost32. .叶子结点只有在遍历中才能知道,这里使用中序递归遍历。
设置前驱结点指针pre,初始为空。
第一个叶子结点由指针head指向,遍历到叶子结点时,就将它前驱的rchild指针指向它,最后叶子结点的rchild为空。
LinkedList head,pre=null; //全局变量LinkedList InOrder(BiTree bt)//中序遍历二叉树bt,将叶子结点从左到右链成一个单链表,表头指针为head{if(bt){InOrder(bt->l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if(bt->lchild==null && bt->rchild==null) //叶子结点if(pre==null) {head=bt; pre=bt;} //处理第一个叶子结点else{pre->rchild=bt; pre=bt; } //将叶子结点链入链表InOrder(bt->r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pre->rchild=null; //设置链表尾}return(head); } //InOrder时间复杂度为O(n),辅助变量使用head和pre,栈空间复杂度O(n)10、#define maxsize 栈空间容量void InOutS(int s[maxsize])//s是元素为整数的栈,本算法进行入栈和退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