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明学校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教案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1、知识技能:了解阿古柏入侵新疆、压迫新疆人民的史实,复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
2、过程方法:通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成功原因的分析和认识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及付出代价的必要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认识新疆是我国领土,并能用史实驳斥现在新疆分裂分子的可耻行为;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会得到人民支持,也是我们的义务。
专题学生活动设计专题教材处理活动一:温故知新外国侵略势力最初染指我国哪一地区?他们发动过哪些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有?中国人民的反抗有?活动二:形成本课的主要框架浏览教材,明确有哪几块主要内容。
活动三:学习阿古柏侵占新疆阅读教材“阿古柏侵占新疆”,指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疆地区面临哪些危机?回顾:用史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四: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1、阅读教材P12第一段,指出清政府在解决新疆危机的问题上有哪些观点?最终做了什么决定?讨论:你更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2、阅读教材P13第二段,指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有哪些?归纳收复过程。
3、阅读剩余文字,指出伊犁问题最终是如何解决的?思考:花了巨大代价换回伊犁值得吗?为什么?做好前后知识的衔接。
能比较清楚地认识专题划分强化第一课时的阅读教材的习惯。
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出新疆面临哪些危机,为学习收复新疆做好准备。
知识的前后联系,同时认识到新疆的重要性,今天东突势力的分裂行为应严厉谴责。
归纳出海防塞防之争,根据课件资料能对应观点和相关人物。
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性及中国各族人民保卫国家的优良传统。
涉及专题二的内容,在时间上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致。
侵略与反抗两个主题内容交叉进行。
复习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八年级历史教案复习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隋朝大运河①了解隋朝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
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相当多,需要江淮地区供应。
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
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政治上看,隋政府为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
隋炀帝个人,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
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政府掌握了大量的粮食、布帛和财富。
这就为开通运河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
②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
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
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2.“贞观之治”这也是唐太宗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主要业绩。
参见前面的导引部分。
3.“开元盛世”要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叫开元,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4.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展、唐都长安的地位与繁荣生产工具的改进从两方面掌握:典辕犁、筒车、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展,重点掌握唐三彩的制造,唐都长安不仅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
201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心浪微博:朴恩俊丶熊猫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201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 1 -一、虎门销烟1、背景: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鸦片对中国的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人民负担。
?政治上,清政府更加腐败。
?军事上,削弱军队战斗力。
?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2、时间:1839年。
(在位皇帝:道光帝)3、地点:广州虎门。
4、领导人:林则徐。
5、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6、青少年对毒品的态度:珍爱生命,拒绝、远离毒品;依法律己,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各类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时间:1840年—1842年。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
?签约双方:清朝与英国。
?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领土主权)赔款:赔款2100万元。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破坏关税自主权)5、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战败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远古时期)1.1 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范围,从远古时期到清朝。
1.2 重点内容:三皇五帝的传说:介绍燧人、伏羲、神农等三皇五帝的传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夏商周的更迭:介绍夏朝、商朝、周朝的建立和灭亡,以及各个朝代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争霸,以及思想家如孔子、墨子等的思想影响。
1.3 复习题目:简述燧人、伏羲、神农的重要贡献。
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2.1 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史中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2 重点内容:秦朝的统一与灭亡: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以及秦朝的暴政和灭亡。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介绍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改革,以及汉朝的繁荣和衰落。
丝绸之路的开通: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和对中国与西方的交流2.3 复习题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秦朝的暴政。
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的改革措施。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西方交流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1 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史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3.2 重点内容:三国鼎立:介绍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争夺,以及三国归晋的过程。
两晋的更迭:介绍西晋和东晋的建立和灭亡,以及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介绍南北朝时期北方和南方的民族融合,以及文化交流的发展。
3.3 复习题目:三国鼎立的情况和三国归晋的过程。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和灭亡。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表现。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4.1 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史中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4.2 重点内容:隋朝的建立与灭亡:介绍隋文帝建立隋朝,以及隋朝的繁荣和灭亡原唐朝的建立与繁荣:介绍唐太宗建立唐朝,以及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学案人教版历史一、学习目标(课标略—)二、学习方法指导:1、结合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粗略浏览课本第一单元(P3---24)页内容。
2、A层同学记熟课本和学案上的知识,B层同学记熟学案上的基础知识,C层同学记熟学案上加★的基础知识。
3、根据课前准备、学习状态、巩固情况进行小组评价。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A. 自主学习(20分钟,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一)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原因(导火线、借口):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国等西方列强要打开中国市场。
时间:年6月——年8月经过: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沿海北犯,直达天津;1841年1月进犯珠江,先后侵犯厦门、定海、宁波、镇江,兵临南京城下。
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向英国求和,签定《》。
《南京条约》:时间:年内容:①割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 万银元③开放、厦门、福州、宁波、为通商口岸④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⑤中英协定关税。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的深渊,由此,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⑴甲午中日战争:背景: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强大起来,妄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时间:年。
主要战役:牙山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日本舰队遭重创。
结果:中国战败,与日本签定中日《》⑵《马关条约》:背景:1895年初,日本攻陷威海卫海军基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时间:1895年4月。
地点:日本马关中方代表:李鸿章内容:①清政府割、、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兵费白银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中国的程度大大加深,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由此开始。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走私鸦片:清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形态抵制英国工业品倾销1、林则徐禁烟 鸦片的危害: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禁烟措施:令外商交出鸦片;不禁止正当贸易;1839年6月虎门销烟。
借口:中国禁烟原因:打开中国国门,掠夺中国原料,倾销产品2、鸦片战争 开始:1840年6月侵入中国广东海面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4、魏源与《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原因: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者:英国、法国1、列强入侵 罪恶:火烧圆明园1858年《瑷珲条约》:60多万平方千米俄国侵占的领土: 1860年《北京条约》:40万平方千米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44万多平方千米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等:7万多平方千米建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军(太平天国) 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朝对峙。
2、抗争: 痛击洋枪队: 上海青浦上海太仓浙江慈溪(击毙华尔)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新疆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1895年4月)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
提倡实业救国。
詹天佑:京张铁路(1909年通车) 洋务派的军事和民用企业1、战况2、战争:1900年1、战况2、《辛丑条约》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一、近代化的兴起1、洋务运动2、内容揭开序幕:1895年“公车上书”(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康有为、梁启超 发起:严复《天演论》介绍“进化论学说”——中国西学第一。
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授课日期10.27 教法提纲梳理课型复习课学法自主复习,再合作交流,共同探究问题课时 1教学准备让学生观看影片《林则徐》、《鸦片战争》等,搜集有关资料。
教情分析三维目标及处理方法1.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能说出并理清四大侵华战争的线索。
2.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能说出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3.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能说出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主要史实。
4.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小组讨论、讲评习题等学习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学生通过对列强侵华史实的复习,能感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同时通过对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史实的复习,能认识和感悟到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左宗棠收复新疆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复习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学生对学习历史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且在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学习中国近代史会不断努力和提高。
(一)基础知识点击: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A.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B.向英国大量赔款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D.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关税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3.《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②封建经济消亡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A、中国的资源被大量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领土和主权进一步丧失5、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决定收复新疆是因为:()A、新疆物产丰富B、新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C、新疆拥有广大的土地D、新疆战略地位重要6、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A、李鸿章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B、北洋水师装备落后C、日本海军装备先进D、清军将士不能主动迎敌7、《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A、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B、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中国的沿海深入到内地C、阻碍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D、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与经济8、《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表现在:()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3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4帝国主义列强形成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A、○1○2○3B、○2○3○4C、○1○2○4D、○1○2○3○4(二)学习探究阅读材料:材料一瓦德西在写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是为下策”材料二慈禧太后在太原发布上谕,宣称:“此案初起,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端,……非痛加铲除不可”请回答:(1)瓦德西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2)上述两则材料中提到的主要对象指的是什么?该运动提出了一个什么口号?(3)除此之外,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一次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什么?它们两者有什么共性?【思维拓展】中国近代史中列强的四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四次皆败,诸多的不平等条约写下一段耻辱的历史,请列表比较主要条约(标题为“中国近代史的不平等条约”,从战争、条约名称、签署国、时间、内容、影响、赔款、割地、开口岸等方面来比较)(三)、达标检测1、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是()A、关天培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2.圆明园曾经被称为“万园之园”,如今却只留下几处残垣断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火烧圆明园及图,左宗棠收复新疆。
理解:理清四大侵华战争,能说出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掌握基础知识,系统整和,形成完整的历史框架,并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阅读史料并从中发现问题,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竞赛学习,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史实,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史实、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义和团的英勇抵抗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复习重点难点: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能说出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1.1 夏商西周的更迭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掌握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风俗习惯、艺术成就等。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等历史事件。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科技艺术、经济发展等。
第二章: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2.1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了解秦朝的建立、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法律制度等。
掌握秦朝的灭亡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2.2 汉朝的兴衰了解汉朝的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历史事件。
掌握汉朝的衰落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章: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1 三国鼎立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主要战役、三国归晋等历史事件。
掌握三国鼎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2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了解两晋南北朝的建立、发展、灭亡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掌握两晋南北朝的主要制度、风俗习惯、艺术成就等。
第四章: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4.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南北、大运河、科举制度等。
掌握隋朝的灭亡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4.2 唐朝的盛世与衰落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
掌握唐朝的衰落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第五章: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5.1 宋朝的兴衰了解宋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
掌握宋朝的灭亡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5.2 元朝的建立与统治了解元朝的建立、蒙古族的历史、忽必烈的统治、行省制度等。
掌握元朝的统治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第六章: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6.1 明朝的建立与衰落了解明朝的建立、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土木堡之变等历史事件。
掌握明朝的衰落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6.2 清朝的建立与衰落了解清朝的建立、康乾盛世、文字狱、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
掌握清朝的衰落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第七章: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7.1 鸦片战争与晚清的变革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近代世界的历史进程课时一: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概念和定义;- 掌握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 认识古代文明与近代世界的联系。
教学内容1. 近代世界历史的概念和定义;2. 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3. 古代文明与近代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近代世界历史的概念和定义;- 理解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
教学难点- 认识古代文明与近代世界的联系。
教学方法- 讲授;- 导入;- 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
这节课我们要研究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
请观看以下图片/视频,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间点作为起点?2. 讲授:向学生讲解近代世界历史的概念和定义,以及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
近代世界历史指的是从15世纪末到近现代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变革最为剧烈的阶段之一。
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可以追溯到1492年,这一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打通了欧洲与亚洲的贸易通道,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变革。
古代文明与近代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代文明的发展为近代世界的兴起提供了基础,近代世界则继承了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
古代文明的影响在近代世界仍然可以看到。
3. 讨论:与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思考古代文明与近代世界的联系。
- 举例古代文明对近代世界的影响;- 你认为古代文明与近代世界的联系有哪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近代世界的历史概念和定义,研究了近代世界的历史起点,以及古代文明与近代世界的联系。
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P1-P5,复本节课内容;2. 思考并写下你对古代文明与近代世界联系的理解。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继续编写下一节教案)以上是第一单元的教案示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继续完成后续单元的教案编写。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更迭1. 教学目标:a. 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过程。
b. 掌握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c. 认识夏商西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教学内容:a. 夏朝的建立和灭亡。
b. 商朝的建立和灭亡。
c. 西周的建立和灭亡。
d. 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3. 教学重点:a. 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过程。
b. 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4. 教学难点:a. 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过程。
b. 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5. 教学方法:a. 讲述法:讲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过程。
b. 分析法:分析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c.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夏商西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6. 教学过程:a. 导入:回顾上一学期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b. 讲述夏商西周的建立、发展和灭亡过程。
c. 分析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d. 讨论夏商西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f.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1. 教学目标:a.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过程。
b. 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c.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教学内容:a.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过程。
b.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过程。
c.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3. 教学重点:a.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过程。
b.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4. 教学难点:a.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过程。
b.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5. 教学方法:a. 讲述法: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过程。
b. 分析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制度、文化和经济特点。
c.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八年级历史中国历史上学期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1.1 夏商西周的更迭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掌握夏商西周的主要制度和社会结构了解夏商西周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1.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活跃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第二章: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2.1 秦的统一与灭亡了解秦的统一过程和原因掌握秦朝的主要制度和政策了解秦朝的灭亡原因和影响2.2 汉朝的兴衰掌握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的统治了解汉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掌握汉朝的衰落原因和影响第三章: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3.1 三国鼎立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和原因掌握三国的主要政治和经济状况了解三国鼎立的影响和结果3.2 两晋南北朝的更迭掌握两晋南北朝的建立和灭亡了解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掌握两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和影响第四章: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4.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和原因掌握隋朝的主要制度和政策了解隋朝的灭亡原因和影响4.2 唐朝的兴衰掌握唐朝的建立和唐太宗的统治了解唐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掌握唐朝的衰落原因和影响第五章: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5.1 宋朝的兴衰掌握宋朝的建立和宋太祖的统治了解宋朝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掌握宋朝的衰落原因和影响5.2 元朝的统治了解元朝的建立和蒙古族的特点掌握元朝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了解元朝的灭亡原因和影响第六章: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6.1 明朝的兴衰掌握明朝的建立和明成祖的统治了解明朝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掌握明朝的衰落原因和影响6.2 清朝的统治了解清朝的建立和满族的特点掌握清朝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了解清朝的灭亡原因和影响第七章: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7.1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和过程7.2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掌握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主要措施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过程掌握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影响第八章:中国现代史(五四运动至建国前)8.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和过程掌握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主要思想8.2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过程掌握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了解国共内战的背景和过程第九章:中国现代史(建国至改革开放前)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主要政策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9.2 文化大革命了解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意义了解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开始第十章: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至现在)10.1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主要政策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了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政策和措施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的夏商西周的更迭补充说明: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起始阶段,了解这一时期的建立与灭亡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八年级第一单元复习学案单元主题:侵略与反抗一.本单元课标要求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讲述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3)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本单元框架①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侵略 领土。
③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通知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与①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显示了中华民族 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反抗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
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④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迎战日舰为国捐躯,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 和斗争精神。
教学提示:关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框架中并未涉及。
建议老师对三个条约的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
三.单元知识填空(一)、虎门销烟1、1839年6月林则徐,显示了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鸦片战争1、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内容是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