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诗词五首
- 格式:ppt
- 大小:425.50 KB
- 文档页数:23
九上九下语文古诗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和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古诗:
九年级上册:
1. 《沁园春·雪》(毛泽东)
2. 《我爱这土地》(艾青)
3. 《乡愁》(余光中)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5.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6. 《蒹葭》(《诗经》)
7. 《饮酒》(陶渊明)
8. 《登高》(杜甫)
9. 《观沧海》(曹操)
10.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11. 《无题》(李商隐)
12. 《雁门太守行》(李贺)
13. 《赤壁》(杜牧)
14.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5.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6.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7. 《己亥杂诗》(龚自珍)
九年级下册:
1.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2. 《沁园春·雪》(毛泽东)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5. 《木兰诗》
6.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7.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8. 《醉花阴》(李清照)
9.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1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11. 《过零丁洋》(文天祥)
1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4. 《黄鹤楼》(崔颢)
15. 《卖炭翁》(白居易)。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曲五首原文
一、《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二、《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四、《芙蓉楼送辛渐》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芙蓉楼。
遥望江外寒山寺,天一曙,
一行白鹭上青天。
五、《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9、诗词五首教学目标一、诵读诗词,熟读且能背诵以及正确默写。
二、理解诗词内容,领悟诗词的主题思想以及情感表达。
三、重点赏析诗词名句。
教学步骤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解析1、杜甫简述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河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2、创作背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春,时值杜甫52岁。
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大捷,收复洛阳和郑、汴数州,叛军纷纷投降。
次年,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相继投降。
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终结。
杜甫热爱祖国,亦饱经丧乱,当时流落在四川。
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立即返回自己的家乡。
3、诗歌内容分析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复失地,返乡指日可待,喜悦之情溢于形容,难以遏制。
漫卷诗书喜欲狂。
青春作伴好还乡。
便下襄阳向洛阳。
4、诗歌主题概括诗歌抒发了诗人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返回家乡的欣喜之情。
二、《滁州西涧》(写景诗)1、韦应物简述韦应物(公元737~792),唐代山水田园诗人,长安人。
作品《韦江州集》、《韦苏州诗集》、《韦苏州集》。
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2、创作思想背景《滁州西涧》是公元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其品行高洁,性喜幽静,笃信佛理,心境恬淡。
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为他常顾之地。
诗人最喜西涧清幽的景色,某日游览至滁州西涧,故而写下这首诗情浓郁的诗歌。
3、诗歌内容分析(静景描写)涧环境清幽宁静,符合诗人恬淡的心境;“涧边”表明幽草所生的地方偏僻,人迹罕至,环境清幽。
“怜”意解为“怜爱”,表明诗人对清幽宁静的滁州西涧的喜爱之情。
综合所述,诗句表明诗人恬淡的心境以及对清幽宁静的滁州西涧的喜爱之情。
(静中有声)其间婉转啼鸣更显林间的清幽,属于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24诗词五首教学目标1、掌握诗词文学常识2、理解诗词思想内容以及情感3、领悟诗词重点语句教学步骤一、《使至塞上》1、王维简述王维,字摩诘,蒲州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史称“诗佛”,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苏轼称其诗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文体①诗歌格律:五言律诗②内容:边塞诗3、诗歌内容分析①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叙述自己出使边塞的经过(叙事)②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描写边塞情势。
“征蓬”意为飘远的蓬草,暗示自己奉命出使边塞,远离繁华喧闹的长安,心有孤寂凄凉的感受。
“归雁”意在渲染秋日的凄冷肃杀,“胡天”意指荒凉偏远,荒无人烟的塞外。
“征蓬”、“归雁”、“胡天”3种诗歌意象隐含诗人内心的孤寂凄凉情感③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日落时分边塞所见,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象(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王国维称其“千古壮观”名句。
④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叙述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照应诗题与起首。
4、诗歌主题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象,同时表现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二、《泊秦淮》1、杜牧简述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文学家,擅长七绝,世称“小杜”,与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代表作《阿房宫赋》、《江南春》、《赤壁》。
2、诗歌创作背景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逐渐走向没落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黯淡。
于是产生忧时伤世的思想,《泊秦淮》就是在如此的思想基础上产生。
3、诗歌内容分析烟笼寒水月笼沙----描写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以及岸沙的情景,描绘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情境。
轻烟弥漫江面,月光流淌于秦淮河两岸的沙滩给予人朦胧凄美的印象,江水寒冷,月光冰凉如江水,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落寞。
夜泊秦淮近酒家----暗点秦淮河之地的繁华富庶,为灯红酒绿之地。
初三语文重点古诗词
•《羌村三首》(杜甫):诗中描绘了客至的场景,通过父老的问话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登楼》(杜甫):此诗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深深忧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诗中描绘了边疆的空旷凄凉,艰苦险恶,突出了戍边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友人遭遇的深深忧虑。
•《次北固山下》(王湾):诗中描绘了江景的开阔和壮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此诗以景寄情,通过描绘秋景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夜雨寄北》(李商隐):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重逢的期待。
•《黄鹤楼》(崔颢):此诗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忧国忧民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
•《水调歌头》(苏轼):此诗以月寄情,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诗中描绘了边疆的空旷凄凉,艰苦险恶,突出了戍边将士的坚韧不拔和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一、《汉宫秋》
汉宫秋,萧萧东风夜放虹。
今夜偏知春气暖,
蓬莱阁里多少秋。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四、《游园不值》
有时看来游园似,
百花落尽纷纷蝶儿飞。
把秀折下付凤和,
谁识得一别又几回?
五、《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人教版九下语文诗词五首原文
1、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4、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语文诗词五首以下是五首语文诗词及其赏析: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明月洒下的清冷光辉,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感触。
2.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气氛悲壮,意境雄浑,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3.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感慨。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钱塘湖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5.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孤独的老翁在漫天风雪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整首诗气氛冷峻,意境深邃,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知识储备】1.字词积累问边:到边疆去察看。
属国:汉代时称那些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胡天:指西北地区。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乐妓。
百花残:百花凋零。
晓镜:早晨照镜子。
无多路:没有多远。
殷勤:热情而周到。
探看:探望,慰问。
把酒:举起酒杯。
把,举,拿着。
宫阙:宫殿,古时帝王宫殿门前有反阙,所以称宫殿为宫阙。
琼楼玉宇:指神话中月宫里的亭台楼阁。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这里指代明月。
2.作家作品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唐代杰出画家、诗人。
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
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
其作品魄力雄大,一变古来的钩斫画法,创渲谈的破墨法。
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
晚唐诗人。
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
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
入朝,官至中书舍人。
《全唐诗》编其诗入卷。
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
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
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
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
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
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
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
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
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
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
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