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26.29 KB
- 文档页数:19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政治选修)试卷分值12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命题人:房红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1.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②2014年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③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④欣赏《中国好声音》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人类创造的产品就是文化③文化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④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3.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②③4.在明亮的太阳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的生命照常在萌动。
青苔的花特别小,但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一点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放。
这段优美的话语( )A.开启人的智慧,揭示世界本质,发人深思B.陶冶人的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使人奋进C.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D.似春雨般润物,催生了人们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5.《中国好声音》开播一年来,成了最热门的选秀节目,也是最受关注的“中国好生意”。
总决赛冠军产生前的15秒广告拍得1090万元,彩铃下载收入预计3.2亿元,巡回演唱会的营销收入预计1亿元……。
这些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起巨大促进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6.2015年4月9日至22日第25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 据考古发现,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遗址,存有占地数百平方米、厚度约20~50厘米的稻谷堆集物。
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遗址发掘区域,也发现了大小不等的地窖200多个。
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丰富了食物种类B.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显现C.社会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D.人们已有原始的储备意识2. 天命观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1是夏、商、西周时期的“天命观”。
据下图可知,夏、商、西周时期的天命观念()A.深受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B.催生王权至上理论的萌发C.打上传统民本思想的烙印D.旨在制造政治斗争的借口3. 圜钱是战国中晚期的青铜铸币,是一种进步的铸币形式。
最初在魏国和赵国的布币区出现了圜钱,随后在齐国和燕国的刀币区也出现了圜钱。
与此同时,在楚国蚁鼻钱区也出现了布币、圜钱。
这一现象反映出()A.民间铸币形成潮流B.货币统一趋势明显C.区域经济联系加强D.国家治理能力提升4. 公元前 215 年,秦始皇派遣蒙恬“北却匈奴七百里”,收复了河套平原,在此进行移民设郡,构筑以长城为核心的一整套军事体系,还修建从关中到九原郡的直道交通,并创立了亭邮制度。
秦对河套地区的经营()A.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B.缓解了关东地区的压力C.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D.强化了君主集权的效能5. 汉代画像砖是我们研究汉代历史和艺术的珍贵资料。
观察图1、图2,这两幅画像砖的内容设计()A.深受主流价值观的影响B.折射出森严的社会等级C.打上了理想主义的色彩D.实质是政治教化的工具6. 据居延汉简《汉乐奴卖田契》记载:“置长乐里乐奴田卅五畝(亩),贾(价)钱九百,钱已毕。
丈田即不足,计畝(亩)数环(还)钱。
旁人(作证的人)淳于次孺、王充、郑少卿,古(酤)酒旁二斗,皆饮之。
”由此推知,当时()A.商业活动十分频繁B.土地交易较为规范C.契约意识不断增强D.市场管理体系完善7. 《后汉书·祢衡传》载:“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其中尤以荆、益两州的土人最多,如华歆,平原高唐人,汉末乱起,南徙江东,为孙策所用。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计60分)1.“西气东输”工程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发展不平衡则做出的重大能源调配政策。
它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唯心主义的新表现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总是不断升华的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舒斯云教授,经过10多年的奋斗,在脑神经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新发现人脑中一个和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区域,命名为“边缘区”。
2.舒斯云教授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这一科学研究成果再次证明()A.人的知识来源于人脑不同的区域B.大脑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C.物质和意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D.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活动3.“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①承认了绝对运动②否认了相对静止③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④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是否承认相对静止5.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三思而后行③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③6.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C.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7、2006年6月6日《中国教育报》载文指出,所谓协调发展,是指社会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与自然、人等其他系统之间,在发展的速度、比例、顺序等方面,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既要有侧重点,又要兼顾各方,做到统筹兼顾。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A济宁市二0一五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考试时间60分钟。
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右图反映的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4.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①鉴真东渡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5.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资治通鉴》编成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③“麻沸散”的研制使用④《齐民要术》的问世A.③①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6.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下面这样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你认为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A.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商业繁荣D.宋代民族融合7.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B.成吉思汗——建立元朝C.汉武帝——修筑长城 D.耶律阿保机——建立西夏8.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其中的a、b、c、d指四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②b的都城在上京③与c并立的两个政权是由契丹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④d的建立者是忽必烈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9.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数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5,4,3,2,1{=U ,集合}5,3,1{=A ,集合}4,3{=B ,则B A C U )(=( ) A .}3{ B .}4{ C .}4,32{, D .}5,4,31{, 2.若复数z 满足i i z 2)1(=-(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1 B .2 C .3 D .2 3.一个球的体积是π36,那么这个球的表面积为( ) A .π8 B .π12 C .π16 D .π36 4.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 =2,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A .x y 82-= B .x y 42-= C .x y 42= D .x y 82=5.若R y x ∈,,且⎪⎩⎪⎨⎧≥≥+-≥x y y x x 0321,则y x z -=2的最小值等于 ( )A .1-B .0C .1D .36.将两个数5=a ,12=b 交换,使12=a ,5=b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 .8B .332C .340D . 328.已知下表是x 与y 之间的一组数据:则y 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 bx y+=ˆ必过点( ) A .)(3,23 B .)(4,23C .)3,2(D . )(4,29.已知某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右图示,则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 )A .y =cos(2x -错误!)B .y =sin (2x -错误!)C .y =cos(4x -错误!)D .y =sin (x +错误!)10.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 y a x 的离心率为26,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 .x y 21±= B .x y 22±= C .x y 2±= D . x y 2±= 11.将进货单价为80元的商品按90元一个售出时,能卖出4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20个,为了获得最大利润,每个售价应定为( ) A .95元 B .100元 C .105元 D . 110元 12.已知数列}{n a 各项均不为0,其前n 项和为n S ,且对任意*N n ∈都有n n pa p S p -=-)1(的常数)为大于(1p ,则n a = ( )A .1)12(--n p p B .1)12(--n pp p C .1-n p D .n p 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圆042422=-+-+y x y x 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2a ,10a 是方程091132=+-x x 的两根,则6a 的值是______; 15.已知向量),4(m a =,)2,1(-=b ,若b a ⊥,则=-||b a ____________; 16.己知)(x f y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x x f ,那么不等式01)(2<-x f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17~21题每题12分,22题10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是△ABC 中A 、B 、C 的对边,S 是△ABC 的面积.若a =4,b =5, S =53,求c 的长度.18.(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了解云南各景点在大众人群中的熟知度,随机对15~65岁的人群抽取了n 人回答问题“云南省有哪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统计结果如下图表所示.(1)分别求出表中a ,b ,x ,y 的值;(2)从第2,3,4组回答正确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求第2,3,4组每组各抽取多少人?(3)在(2)抽取的6人中随机抽取2人,求所抽取的人中恰好没有第3组人的概率.组号分组回答正确的人数 回答正确的人数 占本组的频率第1组 [15,25) a 0。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约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1.的平方根是()A.B.C.D.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D.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3.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a+5>b+5 B.﹣2a<﹣2b C.D.7a﹣7b<04.按如图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结果为3的x,y的值是()A.x=5,y=﹣2 B.x=3,y=﹣3 C.x=﹣4,y=2 D.x=﹣3,y=﹣95.如图,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A在直线DE上,且BC∥DE,则∠CAE等于()A.30°B.45°C.60°D.90°6.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2<x<1 B.﹣2<x≤1 C.﹣2≤x<1 D.﹣2≤x≤17.下列实数中,2π,,3.14159,﹣,,中无理数有()个.A.1 B.2 C.3 D.48.估计的值在()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9.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和数据,结果如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A.0.96小时 B.1.07小时 C.1.15小时 D.1.50小时10.如图为晓莉使用微信与晓红的对话纪录.据图中两个人的对话纪录,若下列有一种走法能从邮局出发走到晓莉家,此走法为()A.向北直走700米,再向西直走100米B.向北直走100米,再向东直走700米C.向北直走300米,再向西直走400米D.向北直走400米,再向东直走300米11.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小亮的父母考察了某小区的A、B两套楼房,A套楼房在第3层楼,B套楼房在第5层楼,B套楼房的面积比A套楼房的面积大24平方米,两套楼房的房价相同,第3层楼和第5层楼的房价分别是平均价的1.1倍和0.9倍.为了计算两套楼房的面积,小亮设A套楼房的面积为x平方米,B套楼房的面积为y平方米,根据以上信息列出了下列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A. B.C. D.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孔明做走棋的游戏,其走法是:棋子从原点出发,第1步向右走1个单位,第2步向右走2个单位,第3步向上走1个单位,第4步向右走1个单位…依此类推,第n步的走法是:当n能被3整除时,则向上走1个单位;当n被3除,余数为1时,则向右走1个单位;当n被3除,余数为2时,则向右走2个单位,当走完第100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A.(66,34)B.(67,33)C. D.(99,3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______.14.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60°方向,在B岛的北偏西45°方向,则∠ACB=______.15.一组数据:19,22,25,30,28,27,26,21,20,22,24,23,25,29,27,28,27,30,19,20,为了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先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11,如果取组距为2,应分为______组,第一组的起点定为18.5,在26.5﹣﹣28.5范围内的频数是______,频率是______.16.若a,b是实数,且+|2a﹣b+1|=0,则(b﹣a)2015等于______.17.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0≤x<1,那么a+b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共8个小题,共49分)18.计算:﹣+||+.19.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非负整数解.20.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21.解方程组:.22.这是一个动物园游览示意图,试设计描述这个动物园图中每个景点位置的一个方法,并画图说明.23.为了解某种电动汽车的性能,对这种电动汽车进行了抽检,将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分为A,B,C,D 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里程依次为200 千米,210 千米,220千米,230 千米,获得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问这次被抽检的电动汽车共有几辆?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估计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平均里程数为多少千米?24.某电器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两种计算器的进货价格分别为每台30元,40元,商场销售5台A型号和1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76元;销售6台A型号和3台B 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120元.(1)求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是多少元?(利润=销售价格﹣进货价格)(2)商场准备用不多于2500元的资金购进A、B两种型号计算器共70台,问最少需要购进A型号的计算器多少台?25.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已知x﹣y=2,且x>1,y<0,试确定x+y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解∵x﹣y=2,∴x=y+2.又∵x>1,∴y+2>1.∴y>﹣1.又∵y<0,∴﹣1<y<0.…①同理得:1<x<2.…②由①+②得﹣1+1<y+x<0+2.∴x+y的取值范围是0<x+y<2.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1)已知x﹣y=3,且x>2,y<1,求(a<﹣2)x+y的取值范围;(2)已知y>1,x<﹣1,若x﹣y=a成立,求x+y的取值范围(结果用含a的式子表示).2015-2016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约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1.的平方根是()A.B. C. D.【考点】平方根.【分析】根据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故选:B.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D.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A、人数不多,容易调查,因而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正确;B、如果普查,所有电池都报废,这样就失去了实际意义;C、范围太广,不适合普查,故选项错误;D、如果普查,所有炮弹都报废,这样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选A.3.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a+5>b+5 B.﹣2a<﹣2b C.D.7a﹣7b<0【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A、∵a<b,∴a+5<b+5,故本选项错误;B、∵a<b,∴﹣2a>﹣2b,故本选项错误;C、∵a<b,∴a<b,故本选项错误;D、∵a<b,∴7a<7b,∴7a﹣7b<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4.按如图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结果为3的x,y的值是()A.x=5,y=﹣2 B.x=3,y=﹣3 C.x=﹣4,y=2 D.x=﹣3,y=﹣9【考点】代数式求值;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根据运算程序列出方程,再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得,2x﹣y=3,A、x=5时,y=7,故A选项错误;B、x=3时,y=3,故B选项错误;C、x=﹣4时,y=﹣11,故C选项错误;D、x=﹣3时,y=﹣9,故D选项正确.故选:D.5.如图,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A在直线DE上,且BC∥DE,则∠CAE等于()A.30°B.45°C.60°D.9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直角三角板的特点可得:∠C=30°,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CAE的度数.【解答】解:∵∠C=30°,BC∥DE,∴∠CAE=∠C=30°.故选A.6.一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则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A.﹣2<x<1 B.﹣2<x≤1 C.﹣2≤x<1 D.﹣2≤x≤1【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即可判断.【解答】解: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1.故选C.7.下列实数中,2π,,3.14159,﹣,,中无理数有()个.A.1 B.2 C.3 D.4【考点】无理数;立方根.【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2π,,是无理数,故选:C.8.估计的值在()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直接利用32=9,42=16得出的取值范围.【解答】解:∵32=9,42=16,∴估计在3和4之间.故选:C.9.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和数据,结果如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A.0.96小时 B.1.07小时 C.1.15小时 D.1.50小时【考点】加权平均数;条形统计图.【分析】先从直方图中读出数据,再根据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50名学生平均的阅读时间为=1.07,由此可估计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也是1.07小时.故选:B.10.如图为晓莉使用微信与晓红的对话纪录.据图中两个人的对话纪录,若下列有一种走法能从邮局出发走到晓莉家,此走法为()A.向北直走700米,再向西直走100米B.向北直走100米,再向东直走700米C.向北直走300米,再向西直走400米D.向北直走400米,再向东直走300米【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对话画出图形,进而得出从邮局出发走到晓莉家的路线.【解答】解:如图所示:从邮局出发走到晓莉家应:向北直走700米,再向西直走100米.故选:A.11.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小亮的父母考察了某小区的A、B两套楼房,A套楼房在第3层楼,B套楼房在第5层楼,B套楼房的面积比A套楼房的面积大24平方米,两套楼房的房价相同,第3层楼和第5层楼的房价分别是平均价的1.1倍和0.9倍.为了计算两套楼房的面积,小亮设A套楼房的面积为x平方米,B套楼房的面积为y平方米,根据以上信息列出了下列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A. B.C. 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题中没有平均价,可设平均价为1.关键描述语是:B套楼房的面积比A套楼房的面积大24平方米;两套楼房的房价相同,即为平均价1.等量关系为:B套楼房的面积﹣A 套楼房的面积=24;0.9×1×B套楼房的面积=1.1×1×A套楼房的面积,根据等量关系可列方程组.【解答】解:设A套楼房的面积为x平方米,B套楼房的面积为y平方米,可列方程组为.故选D.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孔明做走棋的游戏,其走法是:棋子从原点出发,第1步向右走1个单位,第2步向右走2个单位,第3步向上走1个单位,第4步向右走1个单位…依此类推,第n步的走法是:当n能被3整除时,则向上走1个单位;当n被3除,余数为1时,则向右走1个单位;当n被3除,余数为2时,则向右走2个单位,当走完第100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A.(66,34)B.(67,33)C. D.(99,34)【考点】坐标确定位置;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根据走法,每3步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且一个循环组内向右3个单位,向上1个单位,用100除以3,然后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出所处位置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每3步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且一个循环组内向右3个单位,向上1个单位,∵100÷3=33余1,∴走完第100步,为第34个循环组的第1步,所处位置的横坐标为33×3+1=100,纵坐标为33×1=33,∴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是﹣1.【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分析】将方程组用k表示出x,y,根据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得到关于k的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解方程组得:,因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互为相反数,可得:2k+3﹣2﹣k=0,解得:k=﹣1.故答案为:﹣1.14.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60°方向,在B岛的北偏西45°方向,则∠ACB=105°.【考点】方向角.【分析】过点C作CD∥AE,从而可证明CD∥BF,然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DCA=∠CAE,∠DCB=∠CBF,从而可求得∠ACB的度数.【解答】解:过点C作CD∥AE.∵CD∥AE,BF∥AE,∴CD∥BF.∵CD∥AE,∴∠DCA=∠CAE=60°,同理:∠DCB=∠CBF=45°.∴∠ACB=∠ACD+∠BCD=105°.15.一组数据:19,22,25,30,28,27,26,21,20,22,24,23,25,29,27,28,27,30,19,20,为了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先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11,如果取组距为2,应分为6组,第一组的起点定为18.5,在26.5﹣﹣28.5范围内的频数是5,频率是0.25.【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分析】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方法,结合该组数据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该组数据极差为11,组距定为2,11÷2=5 (1)∴该组数据应分为6组.∵在26.5﹣﹣28.5范围内的数有:28、27、27、28、27,该组数据共20个数,∴在26.5﹣﹣28.5范围内的频数为5,频率为=0.25.故答案为:6;5;0.25.16.若a,b是实数,且+|2a﹣b+1|=0,则(b﹣a)2015等于﹣1.【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a与b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b是实数,且+|2a﹣b+1|=0,∴,解得:a=﹣2,b=﹣3,则原式=(﹣3+2)2015=(﹣1)2015=﹣1,故答案为:﹣117.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0≤x<1,那么a+b的值为1.【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先用含有a、b的代数式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已告知的解集,进行比对,得到两个方程,解方程求出a、b.【解答】解:由得:x≥4﹣2a由2x﹣b<3得: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4﹣2a≤又因为0≤x<1所以有:4﹣2a=0,解得:a=2,b=﹣1于是a+b=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8个小题,共49分)18.计算:﹣+||+.【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计算,第二项利用立方根定义计算,第三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最后一项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7﹣3+﹣1+=+.19.解不等式组,并写出它的所有非负整数解.【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确定出所有非负整数解.【解答】解:,由①得:x≥﹣2;由②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则不等式组的所有非负整数解为:0,1,2,3.20.如图,直线AB∥CD,BC平分∠ABD,∠1=65°,求∠2的度数.【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1=65°,∠ABD+∠BDC=180°,由BC平分∠ABD,得到∠ABD=2∠ABC=130°,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AB∥CD,∴∠ABC=∠1=65°,∠ABD+∠BDC=180°,∵BC平分∠ABD,∴∠ABD=2∠ABC=130°,∴∠BDC=180°﹣∠ABD=50°,∴∠2=∠BDC=50°.21.解方程组:.【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①+②得:﹣m=22,即m=﹣22,把m=﹣22代入①得:b=77,则方程组的解为.22.这是一个动物园游览示意图,试设计描述这个动物园图中每个景点位置的一个方法,并画图说明.【考点】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此题答案不唯一,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不一样,答案不一样.【解答】解:以南门的位置作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动物们的位置分别表示为:南门(0,0),马(﹣3,﹣3);两栖动物(4,1);飞禽(3,4);狮子(﹣4,5).23.为了解某种电动汽车的性能,对这种电动汽车进行了抽检,将一次充电后行驶的里程数分为A,B,C,D 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里程依次为200 千米,210 千米,220千米,230 千米,获得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问这次被抽检的电动汽车共有几辆?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估计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平均里程数为多少千米?【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这次被抽检的电动汽车的数量,从而可以求得A 等级的电动车的数量,进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平均里程数.【解答】解:(1)这次被抽检的电动汽车共有:30÷30%=100(辆),等级为A的电动车有:100﹣30﹣40﹣20=10(辆),补全的统计图如右图所示,(2)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平均里程数为:=217(千米),即这种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行驶的平均里程数为217千米.24.某电器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两种计算器的进货价格分别为每台30元,40元,商场销售5台A型号和1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76元;销售6台A型号和3台B 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120元.(1)求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是多少元?(利润=销售价格﹣进货价格)(2)商场准备用不多于2500元的资金购进A、B两种型号计算器共70台,问最少需要购进A型号的计算器多少台?【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首先设A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x元,A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y 元,根据题意可等量关系:①5台A型号和1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76元;②销售6台A型号和3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120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解即可;(2)根据题意表示出所用成本,进而得出不等式求出即可.【解答】解:(1)设A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x元,B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y 元,由题意得:,解得:;答:A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42元,B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是56元;(2)设购进A型计算器a台,则购进B台计算器:(70﹣a)台,则30a+40(70﹣a)≤2500,解得:a≥30,答:最少需要购进A型号的计算器30台.25.阅读下列材料:解答“已知x﹣y=2,且x>1,y<0,试确定x+y的取值范围”有如下解法:解∵x﹣y=2,∴x=y+2.又∵x>1,∴y+2>1.∴y>﹣1.又∵y<0,∴﹣1<y<0.…①同理得:1<x<2.…②由①+②得﹣1+1<y+x<0+2.∴x+y的取值范围是0<x+y<2.请按照上述方法,完成下列问题:(1)已知x﹣y=3,且x>2,y<1,求(a<﹣2)x+y的取值范围;(2)已知y>1,x<﹣1,若x﹣y=a成立,求x+y的取值范围(结果用含a的式子表示).【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分析】(1)先求出y的取值范围,同理得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结果;(2)先求出y的取值范围,同理得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x﹣y=3,∴x=y+3.又∵x>2,∴y+3>2∴y>﹣1.又∵y<1∴﹣1<y<1.同理得:2<x<4,由①+②得:﹣1+2<y+x<1+4.∴x+y的取值范围是:1<x+y<5.(2)∵x﹣y=a,∴x=y+a.又∵x<﹣1,∴y+a<﹣1.∴y<﹣a﹣1.又∵y>1,a<﹣2,∴1<y<﹣a﹣1.同理得:a+1<x<﹣1.由①+②得:1+a+1<y+x<﹣a﹣1+(﹣1).∴x+y的取值范围是:a+2<x+y<﹣a﹣2.2016年10月4日。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50分钟50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2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C.过着群居生活D.懂得用火驱赶野兽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假如你要考查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你应该去下列哪些遗址:①山顶洞人遗址②北京人遗址③河姆渡遗址④半坡遗址A. 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3、在《中国百位名人传》一书中,将黄帝列为起始人物是因为黄帝被尊奉为A.治水英雄 B.曾打败炎帝 C. 发明文字 D.人文始祖4、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②牧野之战③葵丘会盟④城濮之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③②④D. ①③④②5、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6、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而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A. 提出“仁”的学说B. 提出“为政以德”C. 创办私学D. 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8、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9、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它应属于A.公元前4世纪——前2世纪 B公元前5世纪——前3世纪C公元前5世纪——前2世纪 D公元前4世纪——前3世纪10、关于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B.在江中修筑“分水鱼嘴”,使江水从两江分流C.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西边的外江用于分流D.内江水通过“飞沙堰引入支流”11、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经济开发区中学2021年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不包括()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科学执政参考答案:D2.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说明()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进步参考答案:B3.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参考答案:C4.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即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
”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广泛兴起B.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C.工业革命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壮大D.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参考答案:D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根据材料,材料反映的是封建地主阶级衰落,而资产阶级崛起。
结合所学知识,16世纪,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后引发的“价格革命”。
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封建地主因收取定额的货币地租,购买能力大不如以前,财力和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资产阶级利用廉价劳动力生产,高价出售产品,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故D符合题意。
5. 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因素有①小农经济②海禁政策③重农抑商政策④官营手工业⑤家庭手工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D6. 下图是江西婺源县水岚村少年詹庆良1949年9月23日的一则日记。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2015—2016)学年度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查字典历史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三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时间教时教学内容备注预备8.278.31 开学预备19.19.21讲解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9.39.93第一单元1、2、3课 39.109.163第一单元第4课及本单元课时作业讲解 49.179.233第二单元第5、6、7课 59.249.303第二单元课时作业讲解及第三单元第8课 610.110.7 国庆放假国庆节710.810.143第三单元第9、10课810.1510.213第三单元课时作业讲解及第四单元第11课910.2210.283第四单元第12、13课及第四单元课时作业讲解 1010.2911.43期中考试、复习迎考 1111.511.11 期中考试、校运动会 1211.1211.183试卷讲解及第五单元第14、15课 1311.1911.253第五单元课时作业讲解及第六单元16课 1411.2612.23第六单元第17课、18课1512.312.93第六单元课时作业讲解 1612.1012.163第七单元第19、20、21课 1712.1712.233第七单元课时作业讲解 1812.2412.303第八单元第22、23、24课1912.311.63第八单元课时作业讲解 201.71.133期末考试、复习迎考 211.141.203期末考试、复习迎考221.211.273期末考试、复习迎考 231.282.3 期末考试、寒假开始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历史上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2015—2016)学年度】。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 I 卷一、选择题(共计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每个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句谚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
”这种思想在政治上源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C.赋税制度的改革,土地私有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3.明朝政府禁止民间织造龙凤、蟒、飞鱼、斗牛等图案,违者“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同时也禁止民谣“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违者首犯凌迟,籍其家产。
以上规定的目的主要是A.抑制民间手工生产 B.维护专权统治权威C.确保外贸商品质量 D.保证政府利益垄断4.唐太宗推崇道教,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
这主要反映了A.儒教地位受异教的冲击 B.道教地位超过佛教C.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 D.佛教地位较为稳固5.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
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D.“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6.“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0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中,夯土建筑技术以及使用该技术所筑的城墙仍属个别情况,但在山东豫东豫北和豫西都发现了类似的城墙。
这些发现可实证当时A.文明交流已超越区域界限B.各地风俗文化趋于相同C.公共防御设施已得到普及D.早期文明呈现多元并立2.表1为西汉宣帝、元帝在位时发布的部分诏令。
其内容在客观上反映出表1A.西汉王朝的统治处于鼎盛时期B.国家仍拥有大量的土地C.因缺少土地沦为贫民的人较多D.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3.992年,宋太宗在诏书中说,转运使“外分主计之司,虽曰转输,得兼按察,总览郡国,职任尤重,物情舒惨,靡不由之”,“凡转运使厘革庶务,平反狱讼,漕运金谷”。
其对转运使职责的描述反映出宋代地方机构的基本特点是A.官吏权力重叠交叉并相互掣肘B.地方官员的权力划分界线模糊C.由中央派员直接控制地方财政D.由中央官员行使地方的司法权4.明朗政府“优礼师儒,教官擺给事、御史”等职,如洪武十五年朝廷以“上海县儒学训导顾彧为户部左侍郎”。
其举措旨在A.推广学校教育B.弘扬儒家思想C.稳定社会秩序D.服务现实政治5.图1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
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图1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6.1902年,中英续议的通商行船条约中,第一次规定“由南、北洋大臣在各管辖境内设立牌号注册所一处,派归海关管理其事,各商到局输纳秉公规费,即将贸易牌号呈明注册,不得借给他人使用,至生假冒等弊”。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二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简答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2.“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下列说法,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优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的最为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维护农耕文明的必然选择3.清代有“天下四大镇”:景德镇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瓷器的最大产地;朱仙镇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
汉口镇,明成化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间成为镇。
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A.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B.工商业发达,地处交通要冲C.专业化工商业城镇大量出现D.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4.1932年11月,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改为“资源委员会”),下设“计划部”,并制定了《重工业建设五年计划》。
历城二中51级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2015.1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休眠C.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发育D.细胞分裂素合成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2.假设下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c>a=b>dB.a=c>b=dC.c>a>b>dD.a>c>d>b3.右图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a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是由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C.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4.如图为小麦子粒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子粒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较小B.子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C.子粒质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含量D.子粒的形成阶段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结果5. 2011年5月丹阳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莫名“爆炸”的消息传出,将西瓜膨大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可以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B. 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C. 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精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籽西瓜D. 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6.以下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嫩种子能为果实发育提供生长素,还能提供大量促进成熟的物质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D.吲哚乙酸、萘乙酸、脱落酸等都是植物激素,发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7.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8.下列疾病中不是由人体内环境中某些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A.骨软化病 B.骨化不全的佝偻病 C.白化病 D.肌无力9.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胰岛素、胰蛋白酶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实现的D.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1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其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因胰岛素过量而使血糖过低,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C.当人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室外时,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酶的活性不变D.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属于反射11.2015年3月1日,寒意依旧,京城一群男女在奥林匹克公园进行第四届“光猪跑”大赛(参赛者须穿着内衣裤跑完3公里赛程),以此方式倡导人们亲近自然、健康生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集合,,则()A. B. C.D.2.已知Z= (i为虚数单位),则Z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已知非零向量与向量平行,则实数的值为()第4题图A.或 B.或C. D.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1 B.C.D.5.设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且,则()A. B.C.D.6.设数列是等差数列,为其前项和.若,,则()A. B. C. D.7. 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A. B.C.D.8.已知命题:存在∈(1,2)使得,若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第9题图A. (-∞,)B. (-∞,]C. (,+∞)D. [,+∞)9.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将图像上的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像,第10题图则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B.,C.,D.,10.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31π B.32π C.34π D.36π11. 以椭圆内的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B.C. D.12. 设,则关于,的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 )A.长轴在轴上的椭圆 B.长轴在轴上的椭圆C.实轴在轴上的双曲线 D.实轴在轴上的双曲线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已知直线过圆的圆心,且与直线垂直,则直线的方程为 .14.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15.设△ABC的内角为A,B,C,所对的边分别是,,.若,则角C=__________.16. 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点为椭圆上一点,且,,则椭圆的离心率等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8小题,满分 70 分。
高二历史测试试卷及答案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
智慧必须是知识与事实的相辅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学无止境,虚怀若谷。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历史测试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君主-取代了宗法制2.《礼记》中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A.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B.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C.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D.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3.“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此司法原则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B.体现了宗法观念对法制的影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性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4.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5.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
山东省济宁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16.1.29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45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
战国时代,“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
该反对学派指的是( )A.法家 B.道家C.墨家 D.阴阳家【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思想【试题解析】法家强调的是法治,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道家倡导“无为”,未体现仁义的观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结合所学可知代表的是下层民众,它反对儒家的仁义说法,可以推断为墨家,主张兼爱的思想,故C项正确;阴阳家主要是涉及天地关系等,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2.据《汉书·儒林传》,“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A.汉政府的大力提倡B.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C.儒家学派重视教育D.研习儒学的知识分子增多【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根据材料中“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可知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儒学的社会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儒家学者对儒学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儒家学派重视教育是通过政府的提倡和支持实现的,故C项错误;研习儒学的知识分子增多是儒学发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3.《礼记·曲礼》有关复仇之义,认为父仇不共戴天。
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
汉律规定:“敢私复仇者加刑,家属徙边”。
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这表明魏的律令呈现出( )A.复古主义的特色B.严刑峻法的特色C.程序简化的特色D.以儒入法的特色【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以儒入法【试题解析】题目考查的是我国古代法律的特点,魏律中并未体现复古主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并没有体现严刑峻法,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程序简化的特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的理解,魏律中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中“依古义”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4.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份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知识点】唐代三教合一潮流【试题解析】汉武帝时,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得到统治者的推崇,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统治者用佛教和道教思想维护统治,故“始终”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道教在我国未取得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儒学遭遇危机,因此儒学不断吸收佛、道德合力成分,到宋明时期发展为理学,故C项正确;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不符合历史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C5.据载:唐代“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
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这一材料说明( )A.唐代的历法已相当科学完备B.唐代雕版印刷业已相当发达C.唐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松弛D.唐代民间印刷技术高于官方【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雕版印刷术)【试题解析】材料中强调的重点是印刷术的发展,不是强调历法的发展完备,故A项错误;材料中“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发达,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唐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中央和地方印刷技术的比较,故D项错误。
【答案】B6.《朱子大全》中写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这表明朱熹( )A.推崇三纲五常B.提倡“存天理、灭人欲”C.强调格物致知D.重视社会伦理和修身【知识点】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主张【试题解析】三纲五常强调的是父子君臣和夫妇之间的关系,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求理的方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是重视社会伦理关系,根据材料中“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即要求人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故D项正确。
【答案】D7.《明史,儒林传序》说:“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蠖(规矩法度)秩然。
”由此可以推断( )A.程朱理学是封建政府推崇的官方哲学B.明初学者普遍反对即物穷理C.程朱理学超越陆王心学取得一统地位D.理学遭到士大夫的普遍反对【知识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代儒学是宋代朱熹儒学的继承,根据材料中“师承有自,矩蠖(规矩法度)秩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在宋代成为官方哲学,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明代学者继承宋明理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继承理学,理学成为统治思想,不是反对理学,故D项错误。
【答案】A8.李贽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主张体现出( )A.反对道学已成为思想界的主流B.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到思想领域D.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对世俗文化的强烈需求【答案】C9.文人画是中国画的重要形式,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的思想。
下列各项最契合文人画特色的是( )【知识点】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文人画【试题解析】文人画强调的是借景抒情,《天王送子图》体现了唐代雍容华贵的风气,不属于文人画,故A项错误;《游春图》是隋朝展子虔的作品,属于风景图,不属于文人画,故B项错误;《洛神赋图》是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作品,注重强调“以形写神”,不属于文人画,故C项错误;《墨梅图》借梅花表达作者的气节,与文人画的特点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10.“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
这表明小说是( )A.客观再现历史的重要手段B.固化大众认知的重要方式C.提升人物价值的必要手段D.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想途径【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试题解析】小说是作家进行的文学创作,不是客观再现历史,故A项错误;材料中“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说明小说中的经典形象得到了大众的认知,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提升人物价值,故C项错误;小说史古代商品经济发展,为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故D项错误。
【答案】B11.“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
”与上述评价相符的历史人物是( )A.曾国藩 B.康有为C.谭嗣同 D.孙中山【知识点】中体西用思想【试题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西方器物”“零碎的”可以判断所指的是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因此应是曾国藩,故A项正确;康有位、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故B、C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D项错误。
【答案】A12.洋务运动时期,针对刘铭传请修铁路一事,朝野议论纷纷,认为“铁路而至”则“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
这种议论( )A.表明中国仍在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B.合乎当时中国大众的普遍心理C.客观地反映出列强侵华的重大影响D.体现出中国对西方侵略的抵制【知识点】近代中国的保守思想【试题解析】材料中出现修建铁路,说明中国这时学习西方,故仍坚持天朝上国的观念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中“洋务运动时期,认为“铁路而至”则“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说明当时人们的思想仍然比较保守,排斥西方的新事物,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没有体现出列强侵华带来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落后保守的思想,不是对西方侵略的抵制,故D项错误。
【答案】B13.叶德辉评论中国近代某现象时说:“欲托孔子以行其术,托尊孔之名,伏伪经之渐。
”该评论针对的是( )A.反对把孔子神化的李贽B.倡导中体西用的洋务派C.推行改革变法的康有为D.主张尊孔复古的袁世凯【知识点】维新思想——康有为思想主张【试题解析】材料中““欲托孔子以行其术,托尊孔之名,伏伪经之渐。
”体现的是借孔子之名,进行维新变法”,李贽并未提出改革,故A项错误;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制度,没有提出改革,故B项错误;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之名进行改革,故C项正确;袁世凯尊孔复古是为了称帝,故D项错误。
【答案】C14.“平均地权意图在地价上涨时国家按较低的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使国家成为全国土地的主人,由国家收取地租,实行土地国有。
”孙中山的这种设想( )A.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佳途径B.难以得到农民阶级的理解C.是避免社会革命的最佳选择D.能使中国迅速地走向富强【知识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实行平均地权的政策,并未有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故A 项错误;当时推行土地国有制,并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很难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和理解,故B项正确;实行土地国有并不能避免社会革命,故C项错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并未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故D项错误。
【答案】B1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认为,人类发展必然由“宗教迷信时代”、“玄学幻想时代”进化到“科学实证时代”。
这一观点体现出陈独秀( )A.追求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B.崇拜科学技术C.否定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D.赞赏工业革命【知识点】新文化运动【试题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实证时代”即强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科学,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是科学的知识,不是具体的科学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陈独秀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否定,故C项错误;材料未表明对工业革命的态度,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