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摘要:新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人性化的管理目标,采用多样化、信息化、综合化的管理模式,引导和激励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管理模式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综合水平、学生素质的一个标准。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新形势下高校越来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生动地发展。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目标结合高校学生所处的特殊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突破以管理者和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制度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在管理制度制定上要转变口气,把强制性条款转变为引导性条款,注重文化品位,增加文化内涵,避免生硬的抽象条文。
高校学生管理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就是要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人,对事物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会独立地思考和解决某些问题,会逐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能力,这才是创新精神的培育之道。
所以,要在适度的范围内理解和宽容学生,不能对他们过于约束和限制。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面对不同个性、不同兴趣、不同时期的学生,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我们的管理目标也要因时、因人而异,注重个性与共性的融合,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管理过程体现“以学生为本”1.管理手段和方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目前,高校学生的主要群体是“80后”末期、“90后”初期的新生代。
乏科等冬虱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王兰波(福建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福建福州350108)£}裔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畏,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挑战,也暴露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问题。
本文通过时大学生生活、思想状况、心理状况瑷现阶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看法。
饫;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的“象牙塔”走向现代生活,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
如何适应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正视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f临的紧迫任务。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是为学生能在良好、有序的环境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现代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青春时尚、有内涵有思想、有能力、有责任感。
所谓青春时尚是指心态的积极向上,眼界的开阔,思维的活跃,对新兴事物敏锐的感知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是仪态的得体大方:有内涵有思想即指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质疑;有能力既指学习能力又指实践能力,特别是融入社会,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是情商与智商的结合:有责任感既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人生规划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
这样的大学生才是真正的民族精英。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_一)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缺乏统一}生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统一。
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教学或科研,未把“育人”看成是自己的根本任务,只教书、不育人,只顾教学,更有甚者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仅仅是学校专职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事隋,而没有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观念。
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不明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不明确,重教育管理,轻指导和服务。
认为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规范人、管理人,没有认识到学生工作重在“导”,是辅导、指导、引导}呀导,是服务:没有认识到学生工作的目标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没有认识到学生工作的关键内容是指导和服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10篇第一篇:博客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使得现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与互动平台较以往有了极大改变,其中网络博客的出现则代表着新型互动交流方式的浮现。
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有关学生管理的问题日渐显现,而博客作为新时代下,一种独特的交流互动平台,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以及多渠道学习,不仅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依托,同时亦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
博客是基于网络的一种信息记录形式,可将其理解为网络日志。
博客在使用上较为简单便捷,在内容上亦较为开放自由,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建立博客空间。
由于博客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与交互特性,为相同目标及兴趣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协作与交流空间,使得其获得了大量的共享性资源。
博客作为一种开放、中立且颇具人性化的资源分享平台,使得其超出了以往的资源集中控制层面,走向了共享化与开放化,并使每一个参与到其中的人员成为整个互联网的自主化个体,这也是其开放性特点的充分展示。
借助于博客这一充满个性化的信息资源管理与发布平台,每个人都能够在博客的空间里展示其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其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1]。
在网络时代,博客这一新型平台的发展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其不仅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了空间上的拓展,增加其有效覆盖面,同时亦帮助高校实现了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互动,从而使两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博客作为一种新型载体,能够实现对学习、办事、管理、协作的有效强化,其能够加快人们对于信息分类、整理、加工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捕获到其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在此种环境下,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亦有相应改变。
在高校教育中,辅导员作为其管理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言行对于学生成长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同时亦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在当前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其应当做到管理上的与时俱进,通过学习来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更加过硬。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管理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成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今的高校已不是过去的“象牙塔”,它外有社会环境的冲击,内有学生管理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每个高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1.严峻的就业形势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008年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各高校学生就业工作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可供大学生就业的岗位数量大大减少,招聘条件更加苛刻,使得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也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处境。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下,招聘毕业生的工作不仅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检验,更是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检阅。
高校毕业生是否符合市场需要,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经得住检验等都能客观地反映高校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这就要求全体学生工作者必须根据市场、社会的需要及时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及时更新学生管理理念,紧紧围绕高校教育目标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生。
2.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大学,在高校,网络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生对先进技术和知识有着特有的直觉和敏感,网络也正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1]。
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语言习惯。
对于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给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2]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认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
在网络普及的信息社会,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有关干部、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上已不占明显优势。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王冉【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4(33)9【摘要】After enroll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there has been a large degree the landslide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burden on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is increased, and also some shortcomings of student work management are found.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ollegs students related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ore some useful management ideas in depth.%高校教育在扩招后,教学质量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滑坡,加大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负担,也看到了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
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此,本文在力求深入探索的基础上,希望思考一些有益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
【总页数】2页(P268-268,269)【作者】王冉【作者单位】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相关文献】1.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机制探索 [J], 李刚;李杰2.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 [J], 叶春桥3.新时期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探索 [J], 李春晖4.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 [J], 赵鹏飞5.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J], 朱强;刘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创新与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何创新和发展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了学校管理者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一、加强学生权益保障在新时期,学校管理部门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权益和需求,切实加强学生权益保障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权益保障体系,确保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学校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学生投诉处理机制,对学生的投诉和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学校要推行学生自治制度,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需要加强学生权益保障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下大功夫。
学校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要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如讲座、比赛、社团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为其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服务;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局限于成绩、学分等单一指标,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管理者们需要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
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社会实践、获奖情况等纳入全面记录学生的发展轨迹和成长历程;学校可以采用360度全方位评价的方式,通过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评等多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学校还可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相应扩大,高校数量相应增加,高校招生人数持续上涨,导致了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压力过大,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过大,导致了新时期学生学习状态出现了问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学习方式也出现了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
文中作者探索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性话题,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创新发展途径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创新一、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现状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产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加快,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了。
高校建设数量的增加,高校招生数量与规模的扩大,都对高校内部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要求。
在高校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动力不足,加上近些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导致了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队伍难以管理的现象越发严重。
高校学生队伍的建设,降低了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信心也相应下降。
目前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管理可行性,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保证学生可以在自主性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寻找到一条适合自我特点和优势的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期的环境中,要懂得适当的创新发展,探索出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道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转变发展思路。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1信息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是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改善大学生学习思维和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信息网络技术为管理带来了便捷性,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了遇到的问题,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应用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网络上获得的各种知识与信息的渠道非常广阔,相比传统的学校教学思想和方式,信息网络教学可以最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解决好遇到的问题,但是大学生没有良好的运用信息网络的学习功能,而是利用信息网络浏览黄色网站,玩游戏,封闭自首的看电影、网购、网上犯罪等等,可见高校信息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
作者:野苏民
来源:《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第05期
摘 ;要: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刺激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显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不断地鞭策着管理工作人员积极的去探索新的学生管理方法,完善、改进落后的学生管理制度,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目的,以互联网+模式为辅助的教学、管理、服务三合一的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服务理念;互联网+
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随着不断完善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普及而愈臻成熟,因此高等教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效的进行,是保证高校实现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手段,高校学生管理的差别,是高校的教育水平的体现,越完善越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下一定会涌现出一批高质量、高能力、高素质的高校人才。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随着近年来出台的教育改革政策,高校的教育管理政策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探索,新时期下的高校教育管探索过程中,许多本身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显示出其落后、不科学的缺点,使得高校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频繁与学生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例如,高校管理政策制度的片面性,不能有效的发挥管理的作用,管理工作的内容有悖管理的初衷;高校管理机构的管理理念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没有建立互联网+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缺少时效性。
因此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须要意识到学生管理是使高校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前置任务,改革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增强以育人为前提的管理服务意识,才能够顺应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政策。
二、增强管理以育人的新管理新服务意识
教育改革政策的实施为高校带来更多的生源,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是常态化的工作了,而管理工作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生管理,更偏向于是一种面向于学生的多元化服务。
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内容应以学生为本,建立新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将管理与服务相互融合,本着育人的目的实施学生管理工作[1]。
要知道管理不只包含行政管理,而是全方位的以教育为目的的配合学生校园生活的服务,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仅要看重学校的教育目的,还要着重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校园内设立心理咨询室、学生建议诉求维权中心,将高校生的思想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用高校生的需要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把高校生的利益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贴近高校生、服务高校生、了解高校
生、关心高校生,尊重多数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能力,彰显出高校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意识。
例如,针对贫困学生以及身体残疾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学生管理工作岗位的教师应当在能力范围内对他们进行关爱教育,组织学生主动送温暖,让特殊学生群体感到对班级和校园的归属感。
三、提升管理岗位教师的思想、素质建设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与矛盾,均是由于高校管理工作团队在落实管理工作内容时出现了纰漏,许多学校从事高校学生管理的人员多以学生辅导员为主,没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缺乏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技能,管理工作中缺乏对学生的关爱,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
所以建立优良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教师队伍,建设优秀的、高效率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团队是当下最关键一步,让管理工作岗位教师像下基层一样活跃在学生群体之中,了解学生的需要[2]。
此外,高校的管理岗位与教育岗位一样重要,都应重视配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须要高度重视高校管理工作教师的人才培养,因为合格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教师人才,是高校管理工作对学生的直接作用者,高素质的人才,能够使学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使管理的工作内容与管理本身的目的相和谐,使学生在校园中充分全面的发展。
如,定期开展针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教师的思想教育会议,提升管理岗位教师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对直接面向学生的管理工作岗位教师开设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处理学生突发问题的相应能力技巧。
四、做好互联网+的高校生管理辅助工作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似乎还不能看到尽头,新时代的人离不开互联网,高校的学生正是互联网发展高潮中的受益者,网民的群体也越来越低龄化。
网络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直观的,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建立起高效率的、科学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矩阵,能够有效的节约人力成本,减轻管理岗位教师的负担,降低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
现阶段互联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成功之处在于,建立起了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但管理岗位教师应注意到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因为互联网所传递的只有信息,而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不能被互联网所替代。
例如,合理的利用互联网应用,微信、QQ等,保证管理岗位教师能够时刻与学生交互,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科学的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办公管理部门,教务处、后勤处、医务部,都可以实现网络化办公,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疏漏,保证了学生隐私不被泄露,还能够收集到真实有效的反馈信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大型工程,需要得到高校的支持,也需要得到管理者自身的重视,遇到的新问题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探索与创新,以用来顺应新时期的教育政策改革实施。
高效率的、科学的、合理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型高校学生,为国家输出高素质型人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钟宇红,邱立民,田地.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时代教育, 2017(3):82-83.
[2]郭玉华. 新时期教育管理心理学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尝试[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0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