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83.61 KB
- 文档页数:14
产业经济学习题汇总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产业经济学》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 产业2产业布局 3.产业分类 4.主导产业 5.基础产业6.瓶颈产业7支柱产业8先导产业9.产业生命周期10.产业发展战略11产业调整12产业结构优化13产业结构合理化14产业结构高级化15产业结构16区域产业结构17区位熵18高技术19高技术产业20传统产业21技术进步22经济增长23投入产出法24.产业关联25.产业波及26.影响力系数27感应度系数28直接消耗系数29完全消耗系数30列昂惕夫逆矩阵31.产业组织32有效竞争33市场结构34市场绩效35沉没成本36马歇尔冲突37完全竞争市场38完全垄断市场39垄断竞争市场40寡头垄断市场41.集中度42产品差别化43市场行为44产业集群45企业兼并46产业融合47.市场协调行为48产业结构政策49战略产业 50产业组织政策 51产业规制 52.规模经济 53.范围经济 54.绝对集中度指数 55.赫芬达尔指数 56.勒纳指数、二、单项选择题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C家庭D产业2..产业经济学就学科性质而言属于:(C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 应用经济学D.理论经济学3..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是(B )A.霍夫曼B.克拉克C. 费希尔D.库兹涅茨4.产业的雁行发展模式的提出者是( B )A.泰勒尔B.赤松要C.贝恩D.梅森5..根据霍夫曼定律,当霍夫曼比例小于1时,意味着:(D)A国家已实现工业化; B. 国家还远未实现工业化C.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D.国家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6.霍夫曼比例是指(A)A.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B.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C 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与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之比 D资本品工业净产值. 7.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中第一部类是指(B)A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 B.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C. 生产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部门D.生产满足发展和享受的生活需要8...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分类标准是(C)A.工业化发展阶段B.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C.产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D.产发展的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9.特别适合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是(D)A.重工业优先发展B产业平衡发展 C. 出口导向战略 D.轻工业优先发展10.配第—克拉克定理中用来反映产业结构变化的要素是(B )A. 劳动力和国民收入B.劳动力C.国民收入D.经济增长11.西蒙库兹涅茨用来反映产业结构变化的要素是(A )A. 劳动力和国民收入B.劳动力C.国民收入D.经济增长12.从总体上来说,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是(B )A.需求因素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社会因素13.产业结构理论是一种(A)A.中观经济理论B.微观经济理论C.宏观经济理论D.古典经济理论14..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本质研究的角度是(B )A.从总量的变化过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B.从部门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C.从均衡竞争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经济增长。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具有*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造,该构造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构造: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构造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构造的变化主要由需求构造、生产构造、就业构造和贸易构造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表达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构造联系,是产业构造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开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开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本钱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开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展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开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开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展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三章产业主体――企业〔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是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
2. 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即所谓“经济人〞假定);3.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吉大2020-2022学期《产业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提醒:本科目含有多少随机试卷,请核实本套试卷是否是您需要的材料!!!
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
1、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是()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
[正确参考选择]:A
2、产业组织运用的主要分析方法是()
A定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
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
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
[正确参考选择]:B
3、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本质研究的角度是( )
A从总量的变化过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B从部门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
C从均衡竞争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经济增长
D从“次优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
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
[正确参考选择]:B
4、霍夫曼比例是指()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
[正确参考选择]:A
5、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政府保证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又以社会因素相保证的是下列哪个产业规制模式()
A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B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D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的规律。
在学习产业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习题,下面我将为大家列举一些常见的产业经济学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1. 什么是产业集中度?如何计算产业集中度?产业集中度是指在一个产业中,少数几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
计算产业集中度可以使用集中度指数,常用的集中度指数有四分位集中度指数和赫芬达尔指数。
四分位集中度指数是将市场份额按照大小排序,然后计算前四分之一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赫芬达尔指数则是将市场份额按照大小排序,然后计算市场份额累积占比超过50%的企业数量。
2. 什么是垄断?垄断与寡头垄断有何区别?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者只有少数几个卖方,它们对市场的控制能力非常强。
而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方,这些卖方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是整体上仍然具有垄断的特征。
3. 什么是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模型有哪些阶段?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业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创新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创新阶段是指一个新的产业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此时企业数量较少,市场规模较小;成长阶段是指产业开始迅速扩张,企业数量和市场规模都在增加;成熟阶段是指市场规模达到饱和,企业数量趋于稳定;衰退阶段是指市场规模开始缩小,企业数量减少,产业逐渐消亡。
4. 什么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有哪些优势?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区,同一产业中的企业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形成一种紧密的产业链条。
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和协作,共同提高生产效率;其次,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促进产业的发展;再次,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同分享市场信息和资源,提高竞争力;最后,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区域经济的聚集效应,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5. 什么是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产业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垄断市场: 指市场中存在少数企业或者一个企业垄断市场,具有市场控制力,能够影响市场价格和产量。
2. 产业集中度: 衡量一个行业中头部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指标,通常使用CR指数(Concentration Ratio)来衡量。
3. 供给弹性: 表示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通常用百分比变化来衡量。
4. 边际成本: 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即单位产品的成本变化量。
5. 产业政策: 政府制定的旨在引导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政策。
二、填空题(5道题)1.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常常通过控制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2. 产业集中度的常用指标包括CR4和HHI 。
3. 供给弹性越高,说明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越大。
4.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
5. 产业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促进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等。
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在产业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A. 价格- B. 成本- C. 结构- D. 供给答案:C. 结构2. 当CR4指数为80%,意味着前四家企业控制了市场的80%份额。
- A. 前两家企业- B. 前三家企业- C. 前四家企业- D. 前五家企业答案:C. 前四家企业3. 供给弹性的计算公式是变化的供给量与变化的价格的比率。
- A. 价格的变化量与供给量的比率- B. 供给量的变化量与价格的比率- C. 价格的变化量与需求量的比率- D. 供给量的变化量与需求量的比率答案:B. 供给量的变化量与价格的比率4. 边际成本曲线在边际收益曲线之上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 A. 利润- B. 平衡- C. 亏损- D. 垄断答案:C. 亏损5. 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法规制度、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
- A. 技术创新- B. 供给弹性- C. 法规制度- D. 价格操纵答案:C. 法规制度四、多项选择题(5道题)1. 以下哪些属于垄断市场特征?(多选)- A. 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 B. 有高度壁垒进入市场- C.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D. 单个企业控制市场- E. 不存在利润- F. 企业间自由进出市场答案:B. 有高度壁垒进入市场;D. 单个企业控制市场2. 以下哪些是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多选)- A. 生产成本- B. 技术水平- C. 价格水平- D. 市场需求- E. 政府政策答案:A. 生产成本;B. 技术水平;C. 价格水平;E. 政府政策3. 产业集中度的计算通常使用哪些指标?(多选)- A. CR4- B. HHI- C. GNI- D. CCI- E. MCI答案:A. CR4;B. HHI4. 以下哪些属于产业政策的目标?(多选)- A. 促进创新- B. 提高产业竞争力- C. 限制企业数量- D. 提升生产效率- E. 保护环境答案:A. 促进创新;B. 提高产业竞争力;D. 提升生产效率;E. 保护环境5.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处于哪种状态?(多选)- A. 利润最大化- B. 亏损状态- C. 平衡状态- D. 进入状态- E. 退出状态答案:C. 平衡状态五、判断题(5道题)1.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通常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一专题总论作业题一、什么是产业?一般分类方法有哪些?答:1.产业的含义⑴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⑵产业是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⑶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⑴关联方式分类法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
⑵三次产业分类法⑶国家标准分类法⑷国际标准分类法⑸两大部类分类法⑹农轻重产业分类法⑺生产要素分类法3.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不同层次的剧透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三、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内容?答: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运用产业组织研究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产业结构-产业行为-产业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 框架);并通过对市场关系的各个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提出政府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
SCP框架以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为依据,将现实处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进行分析。
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在SCP分析框架中,作为市场结构指标之一的市场集中度和市场绩效标准之一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处于重要核心地位。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
四、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比较(可以简要分析)答:首先,两者坚持的理论观点不一样。
哈佛学派所依据的是微观经济理论中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基础,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和完全竞争状态的接近,经济基本上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1.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有助于理解经济现象有利于指导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竞争策略有利于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公共政策的制定,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丰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的完整体系2.产业分类法(第6页)(一)生产结构分类法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生产生产资料部类(第Ⅰ部类)生产消费资料部类(第Ⅱ部类)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二)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以人们生产活动的发展阶段性为主要依据,以资本的流向为主要标准,把产业分为三个层次。
(三)标准产业分类法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实用性联合国分类标准(ISIC)中国标准产业分类(四)其他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地位分类法: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1.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2.结构-行为-绩效含义和哈佛学派政策主张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行为又决定绩效。
为获得理想的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结构。
哈佛学派政策主张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产业组织政策来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3.芝加哥学派政策主张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介入,以扩大企业和私人自由的经济活动范围。
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
吉大17春学期《产业经济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专门对工业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霍夫曼比率是( )A. 霍夫曼比例=消费品产值/资本品产值B. 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产值/消费资料工业产值C.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D. 霍夫曼比例=资本品产值/消费品产值正确答案:2. 科斯定理主要强调的是( )A. 交易成本的问题B. 新古典企业理论的缺陷C. 企业的边界D. 市场机制的调节正确答案:3. 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B. 个人消费结构C. 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D. 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正确答案:4. 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是()A. 投入系数表B. 逆阵系数表C. 投入产出表D. 最小二乘法正确答案:5. 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B. 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C. 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D. 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正确答案:6. 在其著作中详细分析了产业的关联效应的是()A. 赫希曼B. 马歇尔C. 罗斯托D. 周振华正确答案:7. 产业组织是指()A. 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B. 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C.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D. 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正确答案:8. 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包括()A. 产业组织政策B. 农业政策C. 金融政策D. 环保政策正确答案:9. SCP理论指的是()A. 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B. 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C. 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绩效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铲平状况正确答案:10. 差别化的内在来源包括()A. 产品质量上的识别性、产品品种的可挑选性B. 企业长期建立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吸引力C. 产品的外观特征、产品的价格D. 售后服务正确答案:吉大17春学期《产业经济学》在线作业二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第一章一、单选题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
A.国民经济总量B.企业C.家庭D.产业正确答案是:d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2.最早提出“组织”是第四生产要素的是()。
A.萨伊B.贝恩C.马歇尔D.斯蒂格勒正确答案是:c产业组织理论起源于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在该书中,在讨论生产要素问题时,丰富了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理论,提出了第四生产要素:组织。
3.()书的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
A.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B.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C.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D.贝恩的《产业组织》正确答案是:d贝恩在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当时被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代表作。
同时,也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正式形成。
4.()学派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A.哈佛学派B.芝加哥学派C.新制度学派D.新奥地利学派正确答案是:b1968年,施蒂格勒也出版了《产业组织》一书,在该书中,他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的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学派那样只重视是否阻碍了竞争。
布罗曾也指出,兼并未必反竞争;高利润率并不一定是垄断定价的结果,而完全有可能是高效率的结果。
由于芝加哥学派极为注重效率标准,人们也称芝加哥学派为“效率学派”。
5.将产业划分为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等是属于()分类方法。
A.技术关联分类法B.钱纳里—泰勒分类法C.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D.生产流程分类法正确答案是:c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
它是根据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在特定时期内,可将产业划分为幼小产业、成长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淘汰产业等类型。
6.关于“哈佛学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贝恩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是该学派的代表作B.其主要贡献是建立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C.也被称为“结构主义学派”D.该学派强调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是:d由于哈佛学派十分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决定作用,为此,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者把哈佛学派称为“结构主义学派”。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1。
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2.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3。
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4. 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5。
吉大15春学期《产业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
1. 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是()
A. 费歇尔
B. 瓦尔拉斯
C. 马歇尔
D. 霍夫曼
-----------------选择:A
2. 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下列不属于产业规制的是( )
A. 政府规制
B. 社会规制s
C. 企业规制
D. 行业自律规制
-----------------选择:C
3. 差别化的内在来源包括()
A. 产品质量上的识别性、产品品种的可挑选性
B. 企业长期建立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吸引力
C. 产品的外观特征、产品的价格
D. 售后服务
-----------------选择:A
4. 可用来解释纳什均衡的模型是()
A. 古诺模型
B. 囚徒困境
C. 斯塔克尔伯模型
D. 重复博弈
-----------------选择:B
5.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
A. 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感
D. 便于收集资料
-----------------选择:C
6. 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中最常用的方式是( )
A. 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B. 事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C. 逻辑联系和联系方式
D. 技术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选择:A
7. 下列哪个不属于在产业和地区层面上的控制方法( )
A. 生产技术控制。
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2019级《产业经济学》作业题答案第一单元什么是产业?一般分类方法有哪些?1、产业的含义(P3-5)(1)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2)产业是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2、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P6-12)(1)关联方式分类法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
(2)三次产业分类法(3)国家标准分类法(4)国际标准分类法(5)两大部类分类法(6)农轻重产业分类法(7)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17)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内容?(P17)在哈弗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
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这种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级,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
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哈弗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弗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哈弗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
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正文第一篇:产业经济学(作业)03版产业经济学(二班) 2021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是如何界定的?答:(1)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2)通常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答:国际学术办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容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演化规律、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区域布局等。
3、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1)产业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
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
(2)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弟,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4、简述市场结构的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答: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即构成产业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
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①产业集中度很低;②产品同一性很高;③不存在任何进入或退出壁垒;④完备信息。
产业经济学(二班) 2021(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①产业集中度非常高;②无替代产品;③进入或壁垒非常高。
1:与通过一体化增加垄断利润相反,厂商可以通过一体化来消除其他厂商的市场垄断势力。
也即,下游企业可以兼并上游垄断企业来消除上游企业的垄断势力。
正确错误2: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
正确错误3:市场集中度就是反映买卖双方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标,所描述的是:某一市场上卖方和买方所有的数目及其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简称为集中度。
正确错误4:厂商缔约成为卡特尔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高价,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正确错误5:国际贸易是通过外国产品出口刺激本国需求增长和外国产品的进口以增加国内供给来影响本国的产业结构的。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使产业结构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了重新的整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必然要发生重要的变化。
正确错误6:产业组织政策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实现有效的垄断竞争,即政府通过协调竞争与经济规模的矛盾,维持健全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正确错误7:产业组织政策的一般目标就是产业组织政策最终要达到的市场状态,即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提高产业外部的资源配置效率。
正确错误8:市场集中度是反映某一产业市场买者或卖者的规模结构。
可分为卖方集中度和买方集中度,通常是指前者。
正确错误9:单向联系是指A、B、C、D等一系列产业部门间,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供其生产时直接消耗。
正确错误10:市场供应不足时,往往价格是唯一的调节机制,因此,厂商愿意一体化来保证自己的投入品供应,维护生产的稳定正确错误1: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企业中,代理人不占股份或占有很少的股份,因此,责任风险是对称的。
正确错误2: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产业经济学作业(答案)1、如何理解产业的涵义?答: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具有某种同类属性是产业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产业分类的基准。
而这一同类属性则随研究问题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使得产业的范围可大可小,它既可以是国民经济部类,也可以是生产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者的集合。
2、按照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分为哪几类?你认为河南省应如何处理好发展这几类产业的关系?答:(一)按照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纺织、制革、服装、食品、零售、餐饮等;资本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交通、钢铁、机械等;知识密集型--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依赖程度较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
如,航天、生物、信息、电子计算机等产业。
这种分类法的意义在于:一是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地,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大,说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二)我省的产业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1、鼓励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先进适用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技术扩散效应,具有较好的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能够充分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挥促进技术创新机制和消化、推广扩散作用,而且不会因资源枯竭或环境的压力而使之衰亡,可以确保所在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目前,该产业已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省产业发展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各方面资本积极投入该产业发展。
2、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河南省还应依托较强的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的政策扶持优势,实现交通、钢铁、煤炭等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通过聚集经济和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发挥主柱产业的功能。
2011-2012第2学期《产业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2.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3.掠夺性定价:指原有企业将价格消减至对手平均成本之下,以便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遏制进入,即使遭受短期损失。
一旦对手离开,原有企业就会提高价格以补偿掠夺期损失。
4.进入壁垒:某一产业存在的经济利润(超额利润)为新企业提供了进入这一产业的经济激励,对于潜在进入者,它们更关注在进入某一有利可图的产业时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即进入壁垒。
5.混合并购:混合并购是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6.策略性行为:策略性行为是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范围经济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规模经济的一些成因,如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也是范围经济的成因。
此外,产生范围经济的主要原因还包括:(1) 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向标准化、通用化发展的趋势,这些具有通用性的生产技术设备,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技术设备的利用率。
(2) 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可以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因而可以增加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批量,取得因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
(3) 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企业一项研究开发技术的成果往往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从而有利于扩散研究开发成果,大大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究开发成本。
(4) 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费用。
------------------------------------------------------------------------------------------------------------------------------ (单选题) 1: 判断宏观经济结构均衡与否的主要观察对象是()A: 产业结构B: 产业关联C: 产业布局D: 产业政策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在其著作中详细分析了产业的关联效应的是()A: 赫希曼B: 马歇尔C: 罗斯托D: 周振华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的是()A: 费歇尔B: 瓦尔拉斯C: 马歇尔D: 霍夫曼正确答案:(单选题) 4: 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 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B: 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C: 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从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D: 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可用来解释纳什均衡的模型是()A: 古诺模型B: 囚徒困境C: 斯塔克尔伯模型D: 重复博弈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创立了投入产出法,为产业关联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是()A: 里昂剔夫B: 克拉克C: 库兹涅茨D: 罗斯托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政府保证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又以社会因素相保证的是下列哪个产业规制模式()A: 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B: 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C: 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D: 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产业政策评估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其理论依据是( )A: 生产力标准B: 福利经济学C: 凯恩斯经济学D: 国际竞争力标准正确答案:(单选题) 9: 产业结构理论是一种()A: 中观经济理论B: 微观经济理论C: 宏观经济理论D: 古典经济理论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霍夫曼比例是指()A: 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 供给与需求的比例C: 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D: 以上都对正确答案:(多选题) 1: 四次产业分类法划分的经济活动包括( )A: 农业B: 工业C: 服务业D: 信息业正确答案:(多选题) 2: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指()A: 农业、工业、服务业B: 取自于自然的产业、加工取自于自然的产业、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C: 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D: 第一和第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正确答案:(多选题) 3: “囚徒的困境”说明了()A: 信息不对称B: 人性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C: 人之初性本恶D: 博弈论在现实中没有可行性正确答案:(多选题) 4: 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 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B: 以工业为主导的阶段C: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D: 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正确答案:(多选题) 5: 伯特兰德模型的假设有()------------------------------------------------------------------------------------------------------------------------------ A: 产品同质B: 两厂商之间不存在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C: 产量竞争模型D: 价格竞争模型正确答案:(判断题) 1: 产业波及效果的分析指标包括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和直接劳动消耗系数。
课程论文题目:张掖玉米制种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作者姓名:巩旭东完成日期: 2015 年 6 月 23 日二○一五年六月摘要张掖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宜开展多种作物繁育种生产,尤其适宜开展杂交制种玉米生产,被商家和专家称之为“天然制种玉米生产王国”。
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如政府的引导、企业自身、制种农民、金融和物流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严重的阻碍了张掖制种玉米市场的发展。
本文针对张掖制种玉米市场现状,玉米制种市场发展方面的优劣势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如何进行玉米制种市场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制种玉米;市场化;一体化张掖玉米制种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改革开放30年来,张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经过试验示范、基地壮大和市场化改革三个阶段的市场磨砺和历届市委、市政府的精心呵护、扶持培育,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玉米制种大市[1]。
制种产业优势和特色的充分发挥,不仅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增收机制的创新,而且成为连接龙头群体最大、带动农户最多、产值效益最好和农户参与最广泛、利益联接机制最密切的主导产业,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玉米市场及制种玉米市场现状(一)国外(美国)玉米市场现状据美国农业部2010年10月8日最新月度报告,本次报告大幅调低了美玉米供应数据,主要是玉米产量的大幅下调所致,而产量的大幅下调主要是因为前期玉米生长情况不容乐观,美玉米单产被大幅调低所致[2];与此同时,在本月报告中还调高需求方面的数据,主要原因是随着四季度来临,玉米的饲料用量增加;产量大幅调低,玉米使用量却有一定幅度的调高,进而使得供需整体呈趋紧态势,表现在数据上是美玉米期末库存及库存消费比继续被较大幅度调低,尤其是美玉米库存调到了15年来的新低,随即国内外玉米出现飙涨。
还有玉米加工燃料乙醇等等。
针对目前态势,对制种玉米的需求也将有上涨趋势。
(二)国内(新疆)玉米市场现状去年我国玉米产量在1.55亿吨左右,各机构普遍预期今年的玉米将增产,产量在1.58-1.68亿吨之间,较去年增产2%-8%之间,产量的预期增加仍然会对玉米市场产生一定的压力。
因此对制种玉米市场形势概括为:玉米面积增加、种子满足供应、两大品种博弈、价格从高走低,种子市场还会出现少有的混乱和许多不确定因素[3]。
从近几年新疆玉米抽检情况来看,存在一些质量意识淡薄、种子质量管理工作还明显跟不上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要求等不容忽视问题。
但总的来讲,全区生产的玉米亲本种子、杂交种子的达标率在逐年提高,具体数据如下:玉米制种平均亩产量400公斤,每公斤市价2.1元,亩投入约300元,每亩纯收入在500元左右,同时,新疆在加强制种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丰富种质资源,培植拥有多年制种经验、高素质制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确保对外制种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三)张掖制种玉米市场现状张掖市制种玉米生产主要分布在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5]。
1996年以前,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不到1250hm2,种子产量仅750万kg,随着中种、奥瑞金、正大、德农、东亚等国内大型种子企业都在张掖市设立分公司,建立种子生产基地。
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逐年增长。
2004年到2006年以及2007年到2009年这五年产量逐年增长,但是2006年到2007年突然下降,这是张掖制种玉米最萧条的一年。
同时在2009年到2014年,平稳发展,而且有上升趋势,如图所示。
2004—2014年张掖制种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及收入情况表该表数据来源于甘州区农业局注:平均产量和平均收入以每亩为计算单位年份总面积(亩)平均产量(公斤)总产量平均收入(元)总收入2004 465000 378.89 176183850 1005 467325000 2005 705000 387.78 273384900 1112 783960000 2006 825000 391.21 322748250 1243 1025475000 2007 615000 398.34 244979100 1243 764445000 2008 735000 393.42 289163700 1275 937125000 2009 975000 420.12 409617000 1389 1354275000 2013 928500 452.45 420099825 1800 1671300000 2014 996000 498.23 496237080 2500 2490000000从图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种植面积、产量以及收入的增长为正相关,但是我们还可以从图1看出,种植面积2009年到2014年增长平缓,产量曾长迅速,这与政府决策、企业的创新、个人(制种农户)的制种技术的进步分不开、尤其是收入增长更加迅速,物价上涨是一方面,政府的补贴和企业对制种农户的重视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但是与东北、新疆等国内玉米种植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与国外相比较,更是天壤之别。
因此,张掖制种玉米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借鉴他国优势,认清和改善自身的不足,努力提高制种玉米市场竞争力。
二、张掖制种玉米市场优劣势分析(一)优势分析根据国内外制种玉米市场情况看,不外乎有几种情况。
自然、地理等条件的优越性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优越性。
张掖地区上面两种优势兼而有之。
1.自然、地理等条件自然地理优势:张掖大部分地区介于北纬38°—39°之间,沿山地区海拔最高3600米,最低1670米,平原地区海拔最高2230米,最低1410米。
目前全区的农业用地有128万亩,其中已种熟地96万亩,其他三荒地(荒山荒地荒滩)32万亩,主要是有发源于祁连山地区的黑河冲积而形成的冲积平原。
境内农田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地肥沃,质地均一,是张掖制种玉米的主要种植区。
水资源优势:甘州区境内有黑河、山丹河、酥油口河、大野口河等河流贯穿而过,年径流量24亿立方米。
随着国家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全区农田河水灌溉和地下水井灌体系配套设施也日益完善,为发展制种玉米提供了充裕的水资源灌溉条件。
气候优势:甘州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季多风少雨,冬季较为寒冷。
年平均降水量在113—120mm,年蒸发量为2291mm,空气干燥,玉米生长中病虫发生很少,全年日照时数达3106小时,6、7月份日照时数达89小时,年平均气温7.0摄氏度,日温差为14-17摄氏度,无霜期138-179天,白天气温较高,光合速率高,夜间气温比较低,呼吸消耗少,因此所产制种玉米子粒饱满、纯度高、商品性好。
2.社会、经济条件政策优势: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连续七个一号文件的主题都事关“三农”尤其是自去年,国家大量的强农惠农政策,为张掖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等。
近年来,不论是优惠政策方面还是投资支持方面,市委市政府都在积极倾斜和支持制种玉米产业的发展。
交通优势: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上游,南依祁连山,出扁都口与青藏高原相连,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直达蒙古大漠,东接镍都金昌,与中原腹地及东南沿海相通,西接酒泉,过新疆可到中亚及西亚诸国,东南西北交通在这里形成了显明的十子路口[7]。
国道312线227线兰新铁路横贯区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随着张掖至西宁客运专线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等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甘州区将成为由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网架构成的交通枢纽,成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区,为发展制种玉米产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二)劣势分析张掖市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市。
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快,片面追求产量,在基地建品种产权、技术创新、市场经营、行政管理、物流、金融上没有及时跟进。
企业与农民、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等各种矛盾已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该市玉米产业发展的瓶颈,玉米制种产业有下滑的趋势。
同时,政府、企业、个人、金融之间的互动性差,没有形成联动机制。
1.政府行政管理欠缺市场不规范,行业监管不到位:企业自发生产、无证生产、不合法的委托生产问题仍然存在。
一些无证生产单位和个人插足制种业,影响种子产业健康发展,损害农户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8]。
据调查,种子生产重点区域的甘、临、高三区县种子管理站现有人员共22人,人均管理面积在4万亩左右,根本无法适应繁重的监管任务需求,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再加上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种子站服务功能和监管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合同履约率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基地农户是平等的经营主体,然而,在种子市场高峰期,谁能落实基地,谁就可淘得第一桶金,在这种情况,基地农民处在优势地位,于是在签订的合同中,有保产值,提前投入,借支水费一系列优惠条款,在收购时,放宽标准,全数尽收在这种显示公平的情况下,基地农户尝到了不守合同的甜头,为不履约埋下了伏笔[9]。
2009年是制种市场极端混乱的一年,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不法商贩抢购套购造成的,其实质是农户单方违约,不遵守合同,在违约而不能依法受到惩戒的情况下,出现了2009年抢购套购者,不但有种贩子,也有基地农户;不但有村社干部,也有社会其他人员;不但有个人,也有群体;但有企业,也有企业内部职工,这些无视合同约定随意违约的违法行为,在眼前利益的引诱下,肆意践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终影响着制造市场的稳定,去年如此,今年也是如此。
生产、管理运作机制不合理、不完善:“保亩收入”的合同形式使农民的懒惰观念有了明显表现,同一作物、同一区域不能同价,挫伤了高产农户的积极性,助长了农户倒种、留种的不正常现象[10];“保亩收入”缺乏竞争意识,不能很好地调动群众积极性,部分群众联合对付公司,放松田间管理,减少投入,不积极预防各种自然灾害,制约了制种玉米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法律规范欠缺:执法管理能力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查处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不够,管理中还有缺位、不到位的地方。
主产区的种子管理站普遍人员少,执法力量不足[11]。
虽然《种子法》赋予了行政执法权,但由于体制不顺,往往形不成执法协调的联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子市场监管职能的行使。
2.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科技育种欠缺:企业没有整合资源,实行联合开发,育种投入,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没有提高种子科技含量,改变种子品种、市场、利税在外的局面,使种子企业没有强有力的市场竟争力。
企业管理混乱:有些企业人员素质偏低、种子质量差、管理不规范,尤其是面对种子生产和种款兑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缺乏认真研究和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