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清单
- 格式:ppt
- 大小:206.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均保持不变(即原子的“三不变”)。
归纳:化学反应前后(1)六不变宏观:、、微观:、、(2)一定改变宏观:微观:(3)可能改变:
用磷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锥形瓶底放细沙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铁与硫酸铜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二、化学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②
2、含义以C+O2点燃CO2为例
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如: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质量比如: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1、用含杂质的石灰石12.5克高温煅烧,完全反应后制得CO24.4克,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
2、用2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铁,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要制取0.2克氢气,(1)要用锌多少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知识清单1.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气体。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2.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依据客观反应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正确地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和加号连接;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把短线改为等号,注明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6)化学方程式的配平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基础示例1.8克硫在________克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6克二氧化硫。
2.若完全电解18克水,可生成2克氢气和________克氧气。
3.1克水完全汽化仍为1克,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4.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___元素。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为________。
6.实验室制取有毒的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氯气,其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熟石灰〔Ca(OH)2〕为原料制取漂白粉〔Ca(ClO)2+Ca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在工业生产上,可以__________,并有利于__________。
8.在反应:2Al+Fe2O3高温2Fe+Al2O3中,_________份质量的铝和_________份质量的Fe2O3反应,生成_________份质量的铁和_________份质量的Al2O3。
九年级化学第1-9单元基础知识背记清单第一单元知识背记清单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1)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3.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还常伴随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4.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5.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6.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设计出实验方案→④进行实验→⑤观察现象→⑥分析得出结论→⑦反思与评价。
7.不用手接触药品,不直接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8.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9.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为防止塞子上残留的试剂腐蚀桌面,同时也避免塞子接触到桌子上的污染物,以免污染瓶中的试剂。
所以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于桌面②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是防止液体流到试管外或洒落。
应该缓慢地倒,一是为了便于控制液体的量,二是为了防止液体飞溅。
③防止瓶口残留液体沿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标签。
所以拿细口瓶倾倒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④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倒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为下一次取用提供方便,把瓶子放回原处?10. 向烧杯或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滴管接触烧杯或试管内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