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课堂实录2)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扁鹊治病》教学实录师:人家扁鹊,说到底都是名医呀,蔡桓公却对他的话不屑一顾,瞧不起他,你们觉得扁鹊配不配名医这个称号?读书,画出相关的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句子。
生:我觉得扁鹊是个名医,蔡桓公对他不屑,但是,他没有放弃,还是去劝告蔡桓公。
师:板书“又来”“再一次”如果一个医生心里有病人的话,他会不会放弃?这可以看出他的——生:医德高尚师:医生看病有四个步骤——望闻问切,现在,扁鹊只用了——生:望师:他只用了一招,就能把病人的病看透了,这说明了他——生:医术高明师:扁鹊看病,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再读书。
(这个问题问得不恰当,但是后面学生却回答了老师想让学生了解的内容)生:扁鹊给蔡桓公看了三次病,第一次……一次比一次加深,师:板书:皮肤????????? 皮肉????????? 肠胃到了最后,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生:病入膏肓师:你认为蔡桓公最后的结局是罪有应得吗?生:是,因为……?三、学习课文:深探寓言故事的主旨师:你们认为蔡桓公死于什么?生:不听劝告师:继续读书,看看还有没有更深入的理由?生:怀疑名师生:固执性格生:自以为是师:你从哪里看出蔡桓公自以为是?生:“我什么病也没有……”师:为什么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生:可能曾经有人给蔡桓公治病时骗过他,所以他不相信了。
生:高高在上生:面子生:狭隘思想师:从哪里看来他狭隘的思想?生:读课文片断生:性格多疑师:原来一个结果的背后有那么那么多的原因。
我们再来回头看看。
如果一开头蔡桓公乖乖地听扁鹊的话,会怎么样?生:读课文师:当毛病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重视它,这叫做——生:防患于未然师:还有没有更准确的词语?生:防微杜渐师:病不等人呀,如果你今天不理我,我就会越来越猖狂,从皮肤一直往里面钻,但如果蔡桓公像一个寓言故事一样——生:亡羊补牢师:那样子,蔡桓公可能还能做几十年的大王。
?? 可是,他没有亡羊补牢。
师:我们可以知道,当有小病的时候,千万不能——掉于轻心。
《扁鹊治病》教学实录一、成语导入,引出名医: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考察一下大家的词语积累量,请听题:提到“医生”,你会想到哪些形容他的词语呢?2、大家的积累真丰富!老师这里的词多数已被大家说到了,让我们一起再巩固一下。
3、听了你们朗读的词语,一个名医的形象已经在我的脑海里出现了。
老师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名医的典故:简介《禽经》“灵鹊兆喜”。
3、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则关于名医的寓言故事,名字叫——,请大家跟我一起书空“扁鹊”。
一起读,透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4、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扁鹊的资料或故事呢?哪一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
5、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透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6、大家真会提问题,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分小组自学课文,请个同学来读一下自学要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生读要求,学生开始自学。
8、听到同学们读得特别流利,老师想先检查一下本课的生字词是否读准了。
哪组愿意开火车读?9、请看,这里面有几个特别难写的字,请小组成员在书上各写一个,并说说哪个字要注意什么?(重点引导:蔡,第八笔和第九笔)10、看来,这些字词大家都掌握得不错,那本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看,老师今天要教大家几招新的概括故事内容的好方法,想不想学?11、下面,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汇报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12、同学们的领悟力真棒,概括得真好,一下子就掌握了这么多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希望今后大家在预习中多多运用。
透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受到了扁鹊是一位名医,多次劝蔡桓公治病,现在,让我们分小组,再一次深入探究一下,扁鹊一共多少次给蔡桓公治病,分别在什么时间,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这张表格。
请注意,这里可以选取不同的方面,比如,扁鹊怎么说?蔡桓公怎么说?或者扁鹊怎么做?蔡桓公怎么做?或者分别是怎么想,什么态度等等,各组推荐写字最快的人用最简单的词语或句子填好表格,等会上来分别比赛汇报,好,小组合作比赛开始!学生汇报:次数,时间。
课题:扁鹊治病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展示”,能角色扮演扁鹊几次见蔡桓公的不同情境。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想法。
3、通过“学习策略清单”的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想法,并懂得防微杜渐,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等道理。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明白的道理。
过程:一、自主准备1.预习清单(课前学生完成):①通读全文,认识“拜见,理睬,肠胃,汤药”等词,理解“理睬”是什么意思?②扁鹊,真名,时代的著名医学家,他医术高明,真心实意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于是人们尊敬地把他称为“”。
他创造的,,,,“四大诊法”至今还被中医沿用。
③.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内容。
④请简单介绍一下作者“韩非子”。
2.谈话引入,检查预习师:课前,孩子们利用预习清单都预习了课文吧?那我来检查一下,谁来读读这几个词。
生1,生2读词。
师:发音很饱满,真是字正腔圆啊!那你知道什么叫“理睬”吗?生:我联系上下文,知道了“理睬”就是理会,文中指蔡桓公不理扁鹊。
师:你真会学习,联系上下文是我们理解词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看来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一起读读吧。
师:第一组词就是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关于扁鹊,你们课前也预习了,谁来介绍一下呢?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师补充关于扁鹊的历史故事。
二、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师:扁鹊是名医,可故事中蔡桓公却不听他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孩子们快速地打开书,大声地自由读读课文,用“——”勾出扁鹊发现蔡桓公病情的句子;用“~~~~”勾出,蔡桓公的态度的句子。
(二)小组交流【清单一】1.小组内交流,完成1号任务单中的表格。
任务一尝试用词语填充这张表格(之前有说明奖励机制,此时孩子们很积极,很想小组获胜。
课堂讨论气氛也很活跃。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扁鹊治病》优质课课堂实录精彩片段导言在四年级上学年度语文课程中,学生们接触到了《扁鹊治病》这个精彩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了解到了古代医学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对一堂优质课的实录精彩片段进行整理和总结,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收获。
课堂实录精彩片段1. 开门见山引入故事情节老师在开始上课前,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入了《扁鹊治病》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老师先让学生们想象自己生病时的感受,接着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古代的病人,你们会如何治病?”通过这样的引入,引起了学生们对医学和病症治疗的好奇心。
2. 小组讨论医术在教师讲解扁鹊的医术时,老师让学生们组成小组,讨论扁鹊的医术是如何帮助病人治病的。
学生们积极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有些学生提到扁鹊的医术可能是通过草药疗法或按摩等方式来治疗疾病,展示了他们对医学的初步理解。
3. 表演整个故事情节接着,老师让部分学生自愿表演《扁鹊治病》的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
学生们扮演扁鹊、病人、病家、观众等角色,通过表演展示了扁鹊医术的神奇和大医师的仁爱之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讨论故事背后的思想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老师引导学生们回顾整个故事,讨论故事背后的思想和价值观。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认识到扁鹊是一个真正的医者仁心,他的医术不仅仅局限于治疗疾病,还包含了对病人的关怀和慰藉。
这种讨论和交流,促进了学生们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和文化修养。
总结通过这堂优质课的实录精彩片段,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也看到了学生们在故事中思考和表达的动人之处。
《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不仅是一篇传世之作,更是一堂启发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优质课。
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实录精彩片段的分享,能够启发更多教育者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和追求,让学生们在阅读和体验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扁鹊治病》教学案例(精选14篇)《扁鹊治病》篇1(说明:在公开课上,老师们都说我的这一部分上得十分精彩,值得借鉴。
于是我把节选了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案例。
――作者)师:大家读了《扁鹊治病》,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扁鹊给蔡恒公治病去了几次?生:四次。
师:结果怎样?生:蔡恒公死了。
师:扁鹊不是当时的名医吗?怎么去治了四次,结果把人治死了?生:这不能怪扁鹊,因为蔡恒公压根儿没让他治。
师:有这事?谁能给我说说四次治病经过。
谁来说第一次?生:(读第一、二段。
)师:原来如此!你们想像、体会一下,扁鹊要为蔡恒公治病,他心里想些什么?生:讨厌人家说他有病。
生:他可能想,有些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己的高明。
生:他可能想,有些庸医,喜欢医治没病的人来榨取钱财,沽名钓誉。
师:你看扁鹊是这样的人吗?生:不是。
师:体会得好,看来蔡恒公一开始就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忌讳别人说他有病。
二、把扁鹊当做一般的庸医。
那么第二次呢?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师:这个扁鹊,人家不要你治,偏偏要上门自讨没趣,同学们体会一下,扁鹊为什么要第二次主动上门呢?生:可能扁鹊知道这病的厉害,不早治的话会无药可治了生:可能扁鹊怀侥幸心理,十几天过去了,蔡恒公已经发现自己的病了。
生:扁鹊是名医,有高尚的医德,为了治病,病人责怪他、奚落他也不在乎。
师:扁鹊诚心诚意地来治病,但是碰到“很不高兴”、“不理睬”他的蔡恒公,心里会怎么想?生:可能想“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生:可能想“这个老顽固,以后有你好看”。
生:可能想“哎,又白跑一趟了”。
师:体会得真好。
那么第三次又是如何呢?生:(读第四段)师:照理说,扁鹊坐了二次冷板凳应该也够了,为什么第三次还去呢?生:或许他想,蔡恒公已觉察到自己的病了,会让他治了。
生:或许扁鹊知道病情已经发展到最后期限了,过了这个期限就没法治了。
师:这次蔡恒公是“非常”不高兴,你们能体会他的心理吗?生:他可能想“这个扁鹊真可恶,我又没病,偏要多事”。
扁鹊治病教学课堂实录课程简介扁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之一,他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医史上留下了极为丰硕的贡献。
扁鹊治病的方法独特而有效,受到了广大医学界人士的高度赞誉。
本教学课程旨在介绍扁鹊治病的历史背景、治疗方法以及其对现代医学的影响,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理解扁鹊治病的重要性和价值。
扁鹊治病的历史背景扁鹊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医学虽有杏林、隐士等一些医药流派,但基本还处于萌芽状态。
扁鹊在此时期展现出了卓越的医术和深刻的医学思想,他广泛采纳民间疗法和自身经验,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颇具成就。
扁鹊曾侍奉各个王公贵族,为他们解除疾病之苦。
他们也赏识扁鹊的医术,甚至向天子推荐,使扁鹊成为当时社会地位最高的医生。
扁鹊治病的方法扁鹊治病的方法主要以针灸和吃药为主。
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他往往采取药针并用的方式进行治疗。
此方式在当时的医学中并不常见,但却被证明是一个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扁鹊认为人的身体是由五大要素构成,即土、金、水、火、木。
当五行出现偏差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扁鹊对症下药,主张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方式来增加人体的阳气,加速人体内药物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扁鹊治病对现代医学的影响扁鹊的治疗方法不仅在当时医学中属于先进、独特的方法,至今也在现代医学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
扁鹊强调防病和治病的重要性,并推崇医者先治其病,再治其心,即内因和外因同等重要的思想。
扁鹊的医学思想强调病骨不痊、病权不肃,旨在强调医者的义务和责任。
他认为,医学不仅是治病,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公益事业。
这种思想至今依然蕴含在中医的基本理念里,成为中医警惕商业化和追求利益的道德标杆。
总结扁鹊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被现代医学广泛应用,并在中医学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同时,他的中医思想也给后来的医学家指明了方向,不断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
课题:扁鹊治病目的: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展示”,能角色扮演扁鹊几次见蔡桓公的不同情境。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的想法。
3、通过“学习策略清单”的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想法,并懂得防微杜渐,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等道理。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明白的道理。
过程:一、自主准备1.预习清单(课前学生完成):①通读全文,认识“ 拜见,理睬,肠胃,汤药”等词,理解“理睬”是什么意思?②扁鹊,真名,时代的著名医学家,他医术高明,真心实意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于是人们尊敬地把他称为“”。
他创造的,,,,“四大诊法”至今还被中医沿用。
③.请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内容。
④请简单介绍一下作者“韩非子”。
2.谈话引入,检查预习师:课前,孩子们利用预习清单都预习了课文吧?那我来检查一下,谁来读读这几个词。
生1,生2读词。
师:发音很饱满,真是字正腔圆啊!那你知道什么叫“理睬”吗?生:我联系上下文,知道了“理睬”就是理会,文中指蔡桓公不理扁鹊。
师:你真会学习,联系上下文是我们理解词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看来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一起读读吧。
师:第一组词就是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关于扁鹊,你们课前也预习了,谁来介绍一下呢?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师补充关于扁鹊的历史故事。
二、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师:扁鹊是名医,可故事中蔡桓公却不听他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孩子们快速地打开书,大声地自由读读课文,用“——”勾出扁鹊发现蔡桓公病情的句子;用“~~~~”勾出,蔡桓公的态度的句子。
(二)小组交流【清单一】1.小组内交流,完成1号任务单中的表格。
任务一堂讨论气氛也很活跃。
)2.师:听着孩子们书声琅琅,老师知道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孩子,现在我们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一下!谁能看着表格,把课文大意讲讲呢!生: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第一次扁鹊诊断蔡桓公病在皮肤,蔡桓公不信……3.(隐去字幕)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得再简练一点。
扁鹊治病教学实录时间:2011年4月下旬地点:荆门市群众文化中心执教:咸宁市实验小学李霞学生:荆门市实验小学四年级某班整理:潜江市园林一小姚莉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好!我们来互相认识一下好吗?生:好!师:我姓李,木子李,你们可以叫我……生:李老师。
师:我来自咸宁市实验小学,你们来自荆门市实验小学,真高兴认识你们!师:我们通过刚刚简短的交流,你们对老师有什么评价呢?生1:我觉得老师态度很和蔼。
师:听你这么说,我更高兴了。
生2:我觉得老师很亲切,很温柔。
师:那我说话更要轻轻的了。
师:今天我们来聊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跟寓言故事有关。
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生1:我学过《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任何事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2:我学过《守株待兔》,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能不劳而获,做任何事都必须付出辛苦劳动才会有所收获。
师:你们都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明白了这么深刻的道理,真让老师佩服,这也是寓言故事的特点。
生3:由一个小故事,明白一个大道理。
师:用六个字概括就叫……生(齐):小故事,大道理。
师:(板书)语言文字多么神奇啊!师:第二个话题跟名医有关。
知道什么叫名医吗?生1:医术高明的人叫名医。
生2:有名气的医生叫名医。
师:你能说出一两个你知道的名医吗?生2:李时珍。
生3:华佗和扁鹊。
师:(出示古代四大名医图像,生齐读)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
师:(出示扁鹊图像及简介)读一读,从扁鹊的简介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扁鹊原名叫秦越人。
师:那扁鹊是他的?生:尊称。
师:你知道中医的四大诊法吗?生2:知道,是望、闻、问、切。
师:望闻问切这四大诊法,被中医一直延用至今。
二、导入新课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名医有关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空。
师:请同学们注意“扁”字下面只有一横,我用红笔标出。
师:齐读课题。
扁鹊治病课堂实录及反思《扁鹊治病》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扁鹊拜见蔡桓公,多次规劝蔡桓公治病,蔡桓公总是不听,最后因无法医治而病死。
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这个故事短小精悍,寓意深刻。
那么,如何指导四年级学生学习这则寓言呢?一、揭示学习任务师:今天,我讲的故事的名字叫——《扁鹊治病》。
怎样才能把故事讲清楚呢?第一步,把故事读通顺;第二步,把故事想明白;第三步,把故事讲清楚。
二、把故事读通顺师:现在,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生自由朗读—同桌检查朗读—全班开火车展示朗读,师随及正音,纠正停顿错误的地方,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三、把故事想明白1.把故事内容想明白(1)想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师:这则寓言写了发生在扁鹊与蔡桓公之间的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生读,指名讲述。
)(2)想明白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师:这个故事中扁鹊、蔡桓公在不同的时间,分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请你边读边想。
(3)想明白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师:我们透过文字听到,看到了扁鹊、蔡桓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却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我们揣度到他们的内心活动?生: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语言、行动去猜测他们的内心想法。
师(满脸笑容,向学生竖起大拇指):真棒!谁能根据我此时的动作、神态,猜出我在想什么呢?生:你可能在想“这个孩子真是太聪明了”!师:猜得真准!请同学们采用这个方法,四人一小组,一人扮演扁鹊、一人扮演蔡桓公、一人扮演手下人、一人读叙述部分,读一读,演一演,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生自读、自演、自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师:请第一小组来展示。
(第一小组上台演读。
)师:现在,咱们先来评评“扁鹊”演得怎样?生:我认为扁鹊虽是名医,但毕竟是蔡桓公的臣民,他应该尊敬大王。
宋红在表演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时显得很有礼貌。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出示: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扁鹊治病》教学实录及反思(第二课时)执教:郭志艺指导:方艺云实录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联系有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过程: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初步读了《扁鹊治病》这则寓言。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电脑里的动画片《扁鹊治病》,边看边想,扁鹊见蔡桓公,共见了几次,蔡桓公的病经历了几个阶段?(播放课件)师:同学们已经看了这个小动画,那么请问:扁鹊见蔡桓公,见了几次?蔡桓公的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同学举手回答)(四次,四个阶段:皮肤(学生回答,师板书)皮肉肠胃骨髓师:从以上的板书能够看出,蔡桓公的病一次比一次——(生答:重),最终病死了。
二、指导朗读。
1、第二自然段的朗读。
师:可是,我们早在上一节课就知道,扁鹊是个举世无双的名医,为什么蔡桓公最终还是病死了?生:因为他不听扁鹊的话。
生:因为他认为自己没病。
生: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不听医生的话。
…………师:蔡桓公不听扁鹊的话,大家从哪里能够看得出来?请个同学来回答。
生: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生:还有,“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生:老师,我还能说,第三段里有“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还有哦,第四段还有“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
”这些地方都能看出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
师:“回答得真好啊。
那么,文中最早写出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是在哪儿啊?生:第二段呢。
《扁鹊治病》教学课堂实录2一、谈话导入,复习寓言,课题质疑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
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哟,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行吗?生:行。
师:你们知道周杰伦吗?生:(诧异、兴奋、踊跃)知道!师:知道谢霆锋吗?生:(更踊跃)知道!师:(故做神秘状,强调)知道“罗爱丽”吗?(一小会儿犹豫后,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知道)师:知道的请举手。
(几个学生举起了手)师:请你说一说她是谁?生:(有些羞涩地笑)是你!师:(惊奇)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几分得意地笑)刚才主持的老师说出了你的名字!师:(赞赏)你真是一个留心周围事物的孩子,善于发现,将来说不定会成为中国的名侦探呢!不知道其他的孩子是不是也像他那样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呢?老师想做一个小小的测试,敢接受挑战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敢。
师:好像信心不够喔。
生:(坚定、响亮)敢!师:(出示课件中的第一幅图片)请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请用一个词把你的发现概括出来。
生:守株待兔。
(师依次出示后两幅图片)生:拔苗助长,(思考一会儿后)亡羊补牢。
师:你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祝你挑战成功!请你们再认真思考,刚才他说的这三个词语讲述的故事属于我们曾经学习过的哪一类故事?你发现了吗?生:(纷纷举手)寓言故事。
(引导学生学习归类盘点词语。
)师:好,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一则新的寓言,题目叫《扁鹊治病》。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师:请读一遍课题。
(生齐读)师:学习时不仅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还要善于提出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才会提高学习的效率。
看看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呢?生:我想知道扁鹊给谁治病?生:他是怎么治的呢?生:扁鹊是谁?师:学习中提出了问题后,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方式去解决问题,你会采用哪些方式呢?生:可以查工具书。
生:可以从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找。
生:可以查其他资料。
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还可以上网查资料,上图书馆查资料,向老师、同学、家长和身边的人请教。
扁鹊治病课堂实录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擅长听取别人正确看法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争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的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舞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望闻问切你知道这几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什么人吗?〔神医〕师:你觉得怎么样的医生才配上“神医”、“名医”?生:冶病的技术很高,别人很难医治的病他都能治好.师:这叫……生:医术高超师:板书。
还有吗?生:品德高尚师:板书“医德高尚”生:助人为乐师:这也属于——医德高尚生:对病人负责这也属于——医德高尚今日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神医——扁鹊师: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
它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师:说扁鹊是名师,神医,相信吗?生:〔有说相信,有说不相信〕师:证据在课文里,打开课文。
二、自读自悟。
1.请同学打开书,轻声读课文。
2.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设计2的目的是练习同学的概括技能,同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边读边写: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疑问或自己受到的启示,预备与大家沟通。
〔设计3目的是援助同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质疑、批注〕三、沟通争论。
全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简短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沟通疑问,找出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全班争论。
1、扁鹊是名医,蔡桓公却病死了,扁鹊是否徒有虚名?(1)围绕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字,词,句,并做好批注。
(2)同学沟通汇报。
①扁鹊——医术高超同学可能会找到“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超;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的确是名医;说明病理,可以看出扁鹊是名医;最末蔡桓公确如扁鹊所说,因病而死,证明他是名医。
《扁鹊治病》课堂实录黄安毅(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寓言故事吗?是啊,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请看这两幅图片(出示《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插图),让你想起了什么寓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生:交流师:一则则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总是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今天,我们将阅读一篇新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强调“扁”的写法。
(一笔横,两扇门)(二)小组预习检查环节师:同学们,现在就在学科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合作检查预习吧!小组展示预习成果1.字词关(1)师:出示要求:读准字音(2)生:小组其余三人一人一行,学科长最后全部领读一遍。
(3)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行词语分别是关于哪一方面的呢?板书:扁鹊、蔡桓公(请伸手和老师一起写写他们的名字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小组交流词语意思,重点点出“扁鹊”,出示资料。
(5)词语组长交流易错生字的记法,其余同学补充。
(6)发现多音字,齐读。
(7)练写生字“烫”。
2.朗读关要求:正确、流利、读好人物对话。
师:扁鹊和蔡桓公是我们文章中的两大主人公,他们之间的对话也是我们品读的重点。
这是文章当中主人公的一则对话,同桌互相合作,任选你喜欢的角色,看看谁能走进人物的内心。
生:读师:哪一组同桌准备好了,想来挑战一下?(2对)生:大家对我们读的有什么建议么?师:哪一组同桌善于学习,能读的更优秀?师:这次读的怎么样?是啊!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3.感悟关(1)师:概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你能用上起因,经过,结果的形式简单的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生:交流师: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的语言越来越简练,希望同学们的概括能力能不断提高。
(2)小组合作探究:师:病情探究调查,完成表格。
(学科长为代表,2——3人),生:总结(刚才同学们都交流了很多,现在我来总结一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有一天,病在皮肤,诊断措施是用热水敷烫,但蔡桓公认为自己没病。
过了十来天,病在皮肉,诊断措施是扎针,但蔡桓公很不高兴。
故事里的故事——《扁鹊治病》教学实录走上讲台,我笑问孩子们:“今天该上哪一课了?”孩子们马上翻开课本,大声回答:“《扁鹊治病》。
”“好,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老师讲故事有瘾,今天老师讲好不好?”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话音未落,孩子们一边答“好”,一边鼓掌。
孩子们最喜欢我讲故事。
“不过,这个故事是老师在30多年前读的,现在记性也不好,你们听认真点,老师讲错了,你们给指出来好不好?”学生齐声答“好”。
“那好,老师开始讲故事了——“有一天,神医扁鹊来到蔡国,拜见蔡桓公,扁鹊远远地看着蔡桓公,说蔡桓公生病了,病在腠理。
”我一边讲,一边板书:病在腠理。
“我原来读的是文言文,意思是,病还在身体机体表层,就是说病还很轻。
”“蔡桓公冷冷地看着扁鹊表演,心里在嘲笑:小样儿,还说我有病,你才有病!你的病叫贪图名利,跑到我这来诈骗来了。
我没病,说我有病,然后就说治好了,于是就远近闻名了。
想得美,我偏不上你的套,没门——”我一边讲一边演,绘声绘色,孩子们止不住地爆笑。
“扁鹊看着蔡桓公那高冷的模样,也毫无办法,摆摆头,叹息着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扁鹊放心不下,毕竟医者仁心嘛!”板书:医者仁心。
“他又来拜见蔡桓公,说病在肌肤。
”板书:病在肌肤。
“蔡桓公看着扁鹊装神样儿,终于‘扑哧’笑了,冷嘲热讽说,扁大神,你真行了,好像我的病还长着腿,还会跑呢。
”“扁鹊看着蔡桓公那高冷的模样儿,拿他也无可奈何,又叹息着走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扁鹊终于又忍不住了,跑来拜见蔡桓公,说他病在骨髓。
”“老师,老师讲错了。
”有几个学生急忙喊。
我停下来,请一名学生讲。
他说:“老师少讲了一段儿,还有‘病到了肠胃里’。
”我板书:病在肠胃。
“哎呀,老师记性太臭了,你把这一段讲一讲。
”那名孩子讲完,我带头鼓掌,并鼓励说:“讲得太好了!”大家,也跟着热烈鼓掌。
这时候,有孩子突然说:“老师,张平浩在睡觉。
”我回头一看,张平浩果然睡得正香。
我走过去,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和手,然后轻声说:“还好,这天不冷,适合睡觉。
《扁鹊治病》课堂实录一、课前谈话师: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生1:我学过《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任何事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2:我学过《守株待兔》,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能不劳而获,做任何事都必须付出辛苦劳动才会有所收获。
师:你们都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明白了这么深刻的道理,真让老师佩服,这也是寓言故事的特点。
生3:由一个小故事,明白一个大道理。
师:用六个字概括就叫……生(齐):小故事,大道理。
师:(板书)语言文字多么神奇啊!师:第二个话题跟名医有关。
知道什么叫名医吗?生1:医术高明的人叫名医。
生2:有名气的医生叫名医。
师:你能说出一两个你知道的名医吗?生2:李时珍。
生3:华佗和扁鹊。
师:(出示古代四大名医图像,生齐读)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
师:(出示扁鹊图像及简介)读一读,从扁鹊的简介中你知道了什么?生1:扁鹊原名叫秦越人。
师:那扁鹊是他的?生:尊称。
师:你知道中医的四大诊法吗?生2:知道,是望、闻、问、切。
师:望闻问切这四大诊法,被中医一直延用至今。
二、导入新课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名医有关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空。
师:请同学们注意“扁”字下面只有一横,我用红笔标出。
师:齐读课题。
生(齐):扁鹊治病。
三、初步了解课文,引导概括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师:课文中有些词语你是否能读准确呢?(师出示词语。
指名读词。
)师:(提示)“蔡桓公”的“桓”字跟“恒”是有区别的。
(出示两字)“桓”是木字旁。
“恒”是竖心旁。
在文中读huán,第二声。
师:齐读词语。
(生齐读)师:仅仅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还不够,还要读懂内容。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生:扁鹊四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蔡桓公不听,后来,蔡桓公病死了。
师:只要掌握方法就简单了,我们今天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扁鹊治病》教学课堂实录5篇《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以下是整理的《扁鹊治病》教学课堂实录,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扁鹊治病》教学课堂实录1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蔡桓公”等词语。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体会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1. 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Hello, how are you today?生:(自由回答)师:I am fine,too.我很高兴今天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在这里上学。
老师有一个疑问想问问大家,假如你们生病了,你们会怎么做呢?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寓言故事,来看看故事里的病人生病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课件呈现课题并板书:扁鹊治病师引入“扁鹊”一词的介绍以及扁鹊的真名秦越人的介绍。
二、自读自悟,读悟文章主要内容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这篇课文,大概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回顾上次课学习的课文中的生词,生齐读)师: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师生一起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感悟故事情节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1、指名读2、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思考从文中的“站了一会”“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能得到什么启发?(扁鹊医术高明)。
师:作为医生,都有给病人记录病情的习惯,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扁鹊,一起为蔡桓公记录病情。
完成第一张扁鹊专用诊笺。
第三自然段的学习1、指名读,齐读,师矫读2、完成第二张扁鹊专用诊笺。
第四自然段的学习1、指名读,齐读,师矫读2、完成第三张扁鹊专用诊笺。
扁鹊治病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聊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跟寓言故事有关。
你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生1:我学过《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任何事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2:我学过《守株待兔》,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能不劳而获,做任何事都必须付出辛苦劳动才会有所收获。
师:你们都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明白了这么深刻的道理,真让老师佩服,这也是寓言故事的特点。
师:由一个小故事,明白一个大道理,用六个字概括就叫……
生(齐):小故事,大道理。
师:语言文字多么神奇啊!
师:第二个话题跟名医有关。
知道什么叫名医吗?
生1:医术高明的人叫名医。
生2:有名气的医生叫名医。
师:你能说出一两个你知道的名医吗?
生2:李时珍。
生3:华佗和扁鹊。
师:(出示古代四大名医图像,生齐读)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
师:(出示扁鹊图像及简介)读一读,从扁鹊的简介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扁鹊原名叫秦越人。
师:那扁鹊是他的?
生:尊称。
师:你知道中医的四大诊法吗?
生2:知道,是望、闻、问、切。
师:望闻问切这四大诊法,被中医一直延用至今。
二、导入新课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名医有关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师:(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扁”字下面只有一横,我用红笔标出。
师:齐读课题。
生(齐):扁鹊治病。
三、初步了解课文,引导概括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中有些词语你是否能读准确呢?
(师出示词语。
师:仅仅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还不够,还要读懂内容。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扁鹊四次请求给蔡桓公治病,蔡桓公不听,后来,蔡桓公病死了。
师:只要掌握方法就简单了,我们今天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出示“起因经过结果”)现在我们再请人看着大屏幕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1:《扁鹊治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扁鹊想给蔡桓公治病,可是蔡桓公认为自己没病,后来病死的事。
师:再请人说一说。
生2:《扁鹊治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扁鹊看出蔡桓公有病,想为他治病,可是蔡桓公偏不相信,最后蔡桓公病死的事。
师:我们来一起概括一下本课的主要内容。
起因是扁鹊看出蔡桓公生了病,想为他医治,经过是几次向他说明,(四次)那我们可以说多次,结果蔡桓公根本不听,最后病死。
师:(小结)我们刚才不仅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我们收获了一种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我们仅仅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还不够,应该读得更深入一点。
这样才会有深度,才会有内涵。
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想法
师:你能不能了解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什么想法?
生: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我觉得扁鹊是非常诚恳的想为蔡桓公治病。
师:能不能带着这种感情去读。
生(读):“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身体内发展。
”
师:扁鹊是名医,还应带着关心去读,还有谁来读。
(指名读;齐读。
)
师:同学们从扁鹊的语言中体会到了扁鹊的内心,还可以从什么体会扁鹊的内心?
生:动作。
师:那谁来说说你从扁鹊的什么动作中体会到了?
生:我从“一会儿”体会到时间很短暂。
师:是啊,扁鹊不愧是名医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而且是一会儿就看出蔡桓公有病,这可见扁鹊的医术高明。
(板书:医术高明)
师:再读读蔡桓公的语言,你能从蔡桓公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
生1:蔡桓公很傲慢。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病人治病。
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
师(评):体会得好,读得也流利,还有谁能读出傲慢的?
(生读)
师:蔡桓公是国王,他的声音很大,还有谁能读吗?
(生读)
师:声音大多了,你还能体会到大王的什么吗?
生:蔡桓公很自以为是。
(师板书:自以为是)
师:那请你读读。
(生读)
师:看到同学们读,我也想读出蔡桓公的自以为是、傲慢,听听老师怎么读。
师(读完):听出来了吗?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蔡桓公的傲慢、自以为是,谁再来读读。
(生读)
师:听听有一点感觉了,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完)
师:确实是一位自以为是的蔡桓公啊。
师: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件出示学法: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
师:大家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三次拜见的情形,你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变化了吗?
五、自主学习后两次见面情形
(学生用以上方法自学,教师出示自学目标:
1.扁鹊心情有什么变化?
2.揣摸蔡桓公的心理?
3.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出他的内心想法?)
师:扁鹊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从扁鹊的语言中体会到扁鹊越来越焦急。
师:会学以致用了,他为什么会越来越焦急了呢,你抓住了重点。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第一次:“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
第二次:“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
第三次:“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
师:(引导朗读)扁鹊是一位有责任的名医,看到蔡桓公明明有病,却不肯医治,他急啊!
生(朗读):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师:看到大王的病越来越严重,他急啊!
生(朗读):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师:看到大王的病更加严重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他心急如焚。
生(朗读):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师:我们把扁鹊的三次劝说放在一起,要读出扁鹊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
师:可是蔡桓公呢,对扁鹊的劝告有什么表现?
生1:不高兴。
生2:不屑一顾。
师:蔡桓公面对扁鹊一次又一次的劝说,会怎么想?
生1:扁鹊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像这样才能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生2:什么有病,我身体好好的,哪儿像有病了。
生3:总说我有病,难道这样就能说明他的医术高明吗?
生4:我明明没有病,摆明吓我,再来,我就把他抓起来,杀头。
师:作为蔡桓公要怒了,他怎么想?扁鹊一遍又一遍说他有病,蔡桓公却一次又一次否认,蔡桓公怎么样?
生:固执。
师:有个词叫“固执己见”。
(板书)
师:我们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得更深入了,扁鹊一次又一次冒死进谏,你觉得扁鹊怎样?
生1:有责任心。
生2:很高尚。
生3:很爱国。
师:(小结)是啊,这都体现了扁鹊的医德高尚。
(板书:医德高尚)
师:(再次总结学法)那么作文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高明的写作方法。
师: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时,他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了。
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完成一份蔡桓公的病历。
(课件出示以下表格)
时间病在治法
第一次皮肤热水敷烫可治
过了十来天皮肉之间针灸可治
十来天后肠胃里服几剂汤药可治
又过了十几天深入骨髓只能等死
(师引导读病历)
师:蔡桓公是一个明君,他在位时到处招贤纳士,想有一番作为,可惜年仅44岁就病死了,蔡桓公死于什么呢?
生: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六、理解寓意,拓展延伸
师:找到了死因,再看病历,刚开始只是微小的毛病我们用“微”来概括(板书),结果不治,不听劝告,病情渐渐加重,我们用“渐”来概括(板书),最后病死。
这说明要活好,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防”啊(板书),用一个词来概括“防微杜渐”(词语补写完整)。
这充分说明了小错不改会酿成大错。
师:(小结)为了不让蔡桓公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防微杜渐。
知道了寓意,我们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呢?
(课件出示学法)
生(齐):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寓意深入。
师:希望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下课后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明白更多的道理。
下课。
附板书:
扁鹊蔡桓公
医术高明自以为是
医德高尚固执己见
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