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联考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23.50 KB
- 文档页数:6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第 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加速度 B.速度C.力D.质量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B.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D.物体不受外力时没有惯性3.如图所示,为a、bA.M点表示a、b两物体在t1时刻相遇B.a、b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0~t1时间内,a物体比b物体的速度大D.a、b两物体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B.物体的速度方向必定变化C.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为零D.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5.高空作业的电工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一螺母由静止从离地面45m高处脱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 螺母下落1s内的位移为10mB. 螺母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9sC. 螺母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 sD. 螺母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6.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 压着物块,使其静止在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 .物块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物块对墙壁共有两个力的作用C .物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物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随着无人机航拍风靡全球,每天都有新的航拍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成果.在某次航拍时,无人机起飞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人机经5s 达到最高点 B .无人机经15s 达到最高点 C .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75m D .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90m8.如图所示,一重锤用细绳悬挂在力传感器下,从某时刻起,某同学手持力传感器让重锤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并记录力传感器所受细绳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F-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 1-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重锤的运动方向先向上再向下 B .重锤先超重再失重 C .重锤先加速再减速D .t 0时刻重锤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答的得0分. 9.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C .物体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可能很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为零10.如图,某人由A 点划船渡河,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船不能到达正对岸的B 点 B .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置与水流速度无关-1t 1 t 2t 0C .若增大划船速度,则可缩短小船渡河的时间D .若船头偏向上游,则小船可能到达正对岸的B 点11.A 、B 两球质量分别为m A 、m B ,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 、h .现以大小相同的速度v 0同时水平抛出,如图所示,P 点为轨迹交点.已知m A <m B 、H >确的是A .A 球水平射程大于B 球水平射程 B .A 球先经过P 点C .两球在P 点相遇D .经过P 点时,A 球速度大于B 球速度1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水平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B 点为弹簧自由伸长时的位置.一物块静止在A 处,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推该物块,直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位置C,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从A 到B 加速,B 到C 减速 B .物块到达B 点时速度最大C .物块所受合外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物块到达C 点时加速度不为零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 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 (8分)小张同学在做“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时,主要步骤如下:①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拴上两条细绳套;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之 伸长,橡皮条和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记下O 点的位置及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和F 2;④按选好的标度,分别作出F 1和F 2的图示,并以F 1和F 2为邻 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对角线F ,如图所示;⑤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与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 '的图示; 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A o ▪▪F 1F 2(1)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遗漏的内容是▲(2)步骤⑤中“使其与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其中“效果相同”的含义是▲(选填字母代号) A .橡皮条拉伸长度相同 B .橡皮条拉伸方向相同C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3)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它们的夹角必须等于90º,以便算出合力大小B .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且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C .所用的细绳长度越短,实验误差越小D .在确定细绳的方向时,用铅笔沿着细绳直接画线以确定细绳的方向 (4)在步骤⑥中应比较 ▲ 和 ▲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得出结论.14.(12分)某兴趣小组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应调节滑轮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B .砝码和砝码盘质量应远大于小车的质量C .平衡摩擦力时砝码和砝码盘应通过细线与小车相连接D .当改变砝码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在平衡小车所受摩擦力时,小李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已知纸带左端与小车相连,则应将平板的倾角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些;(3)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AB =4.22 cm 、s BC =4.65 cm 、s CD =5.08 cm 、s DE =5.49 cm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 ,则打纸带上C 点时,小车瞬时速度大小v c =▲m/s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小王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和拉力F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①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 图像; ②根据你所作出的图像,计算小车的质量M =▲ kg .(5)在某一次实验中,小张同学用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表示小车所受合外力,通过a=F 合/M 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 1;小明同学用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出小车加速度为a 2.请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a 1a2(填“>”、“<”或“=”).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2分)如图所示,质量m =2kg 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用一水平恒力F =10N 作用在该物块上,使它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F 作用4s 后撤去.取g=10m/s 2,求:(1)物块在这4s 内的加速度的大小; (2)物块在这4s 内发生的位移多大;(3)撤去水平恒力F 后,物块经多长时间停下来.16.(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体A 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 的小球B 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θ=30°,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求:-2NO 0.050.100.150.200.250.300.35(1)斜面体A 对小球B 的支持力N 的大小; (2)轻绳对小球B 拉力T 的大小; (3)地面对斜面体A 的摩擦力f .17.(15分)第十六届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于2016年12月3日在张家口市崇礼区的长城岭滑雪场隆重举行.如图1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A 点水平飞出,落到斜坡上的B 点.AB 两点间的竖直高度h =45m ,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o,不计空气阻力(取sin37 º =0.6,cos37 º =0.8;g 取10 m/s 2).求: (1) 运动员水平飞出时初速度v 0的大小; (2) 运动员落到B 点时瞬时速度v 1的大小和方向;(3)设运动员从A 点以不同的水平速度v 0飞出,落到斜坡上时速度大小为v ,请通过计算确定v 与v 0的关系式,并在图2中画出v -v 0的关系图像.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C 3、A 4、B 5、C 6、B 7、D 8、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答的得0分. 9、BC 10、ACD 11、AD 12、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图2v (m/s)v 0(m/s)O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 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3.(8分)(1)③ ,同时记录两个细绳的方向 (每空1(2)C (2分) (3)B (2分) (4)F , F’ (每空1分)14.(12分)(1)AD (2分)(漏选得1分)(2)减小(2分)(3)0.49 0.43(每空1分)(4)① 如右图 (2分) ② 2 (2分) (5) > (2分)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1)由受力得 F -f=ma 1 f=μF N F N =mg所以a 1=(F -μmg)/m (3分) 代入数据得:a 1=1m/s 2(1分)(2)由2112x a t =得 x =8m (3分) (3)4s 末速度:v = a 1t = 4m/s (1分)撤去F 后:a 2 =μmg/m=μg=4m/s 2(2分)撤去F 后,物块的运动时间为: s a v t 144002'=--=--=(2分)16.(13分)(1)由受力分析得,N=mgcos θ=2mg (4分) -2NO 0.050.100.150.200.250.300.35(2)T=mgsin θ=12mg (4分) (3)对A 、B 整体受力分析可得:f=Tcos θ(4分) 方向水平向右 (1分)17.(15分)(1)A 到B 竖直方向:由212h gt =(1分) 得:sg h t 3104522=⨯== (1分)水平方向: tan hx α==60m (1分) s m t x v /203600===(2分) (2)竖直方向:y v gt ==30m/s (1分)所以1v ==(2分)5.12030tan 0===v v y θ 速度方向: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且tan θ=1.5 (1分) (3)竖直方向位移:221gt y =水平方向位移:t v x 0=tv gt x y 0221tan ==α gv t 230= (2分)232300v g v g gt v y =⋅==0220213v v v v y =+= (2分) 作图(2分)其他解法正确相应给分!!0(m/s)2210y v v v =+=。
扬州市2012~2013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本试卷选择题9题,非选择题6题,共15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若其中一颗卫星A进入半径为R1的圆轨道,另一颗卫星B进入半径为R2的圆轨道,且R1<R2,假设两颗卫星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A绕地运行的向心加速度a1小于卫星B绕地运行的向心加速度a2B.卫星A绕地运行的向心力F1小于卫星B绕地运行的向心加速度F2C.卫星A绕地运行的周期T1小于卫星B绕地运行的周期T2D.卫星A绕地运行速度v1与卫星B绕地运行速度v2之比为R1/R22.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区域,CB为对角线,A、D分别为对应边的中点,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沿CB方向射入.当在正方形平面内有垂直于CB方向的匀强电场E时,粒子从A点飞出,速率为v1,所用时间为t1;当区域有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时,粒子从D点飞出,速率为v2,所用时间为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t2B.t1<t2C.v1=v2D.v1<v23.如图所示,A、B两球用轻杆相连,用两根细线将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O点.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小球B上,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且A、B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两球重力均为G,轻杆与细线OA长均为L.则A.细线OB的拉力为2G B.细线OB的拉力为GC.水平力F的大小为2G D.水平力F的大小为G4.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若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1小于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A.滑块在AB段重力的平均功率等于BC段重力的平均功率B.滑块在AB和BC段合外力所做的总功相同C.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左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大小5.如图所示装置中,一个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导轨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导体棒ab处于匀强磁场中,副线圈上连接有灯泡L和电容C,其余一切电阻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棒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灯泡L中有c→d的电流B.若ab棒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电容器C下极板带正电C.若ab棒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灯泡L中有d→c的电流D. 若ab棒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电容器C上极板带正电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6.将甲乙两球从相同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落下,两球在到达地面前,除重力外,还受到空气阻力f的作用,此阻力与球的下落速率v成正比,即f=-kv(k>0),且两球的比例常数k完全相同.如图所示为两球的v-t图象.若甲球与乙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1>m2B.m1<m2C.乙球先到达地面D.甲球先到达地面7.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光滑金属导轨POQ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轨间的夹角为θ,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导轨所在空间有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匀强磁场.t=0时刻将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MN,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v从O点开始向右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MN垂直于两导轨间夹角的平分线,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和金属杆足够长.下列关于电路中电流大小I、金属杆MN间的电压U、外力F及电功率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8.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有异种点电荷+Q和-2Q,以AB连线中点O为圆心作一圆形路径abcd,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场强大小关系有E a=E b、E c=E dB.电势高低关系有φa>φb、φc=φ dC.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D.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不变9.在竖直方向的电场中一带电小球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与其位移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S1过程的图线为曲线,S1~S2过程中的图线为直线.根据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一定带正电B.0~S1过程中小球始终在做加速运动C.S1~S2过程中所处的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D.S1~S2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可能不变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0.(8分)某同学利用光电传感器设计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器材有带有标度的竖直杆、光电计时器、小钢球等,小钢球的初始位置与标度O平齐,O、A、B、C、D、E间距相等.竖直杆上端固定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钢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钢球自由下落.光电门可以在竖直杆上移动.(1)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_cm;(2)先将光电门夹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量出OA的距离为h,小钢球的直径为d.则小钢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为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该同学通过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若某次实验时光电门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2t,请你判断此时光电门应固定在位置_________处(选填“B”、“C”、“D”或“E”).11.(10分)实验室有一个标签看不清的旧蓄电池和定值电阻R0,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电压表V(量程6V,内阻约为4KΩ)B.电表表A(量程1A,内阻约R A=10Ω)C.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2A)D.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Ω)(1)为了测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甲同学选用了上述器材设计了一个能较准确...测出其阻值的电路,如图是其对应的实物图,请你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2)为测出旧蓄电池的电动势E,乙同学选用了上述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下表是该同学测得的相关数据,请利用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合适的图象,并根据画出的图象求得该蓄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_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丙同学直接用电压表接在该蓄电池两极读出电压表的读数,其结果与乙同学测得的电动势相比_________(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2分)(1)如图所示,在实验室某同学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用滴管将水缓慢滴在活塞上,在此过程中_____A.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C.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再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 .则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状态B 的温度T B ______状态C 的温度T C (选填“>”、“<”或“=”).(3)在实验室中,用滴管滴出一滴油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已知这滴油的体积为V =5×10-10m 3,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 =0.7m 2.若已知该油的摩尔体积V mol =5×10-4m 3/mol .且将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请根据以上数据估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已知球体积公式V 球=316d ,π取3)B .(选修模块3-4)(12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是横波B .红外线与紫外线相比频率高,热效应明显C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D .在不同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不同方向的传播速度相同(2)如图所示,图甲为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动图象,乙图表示质点__________(从质点A 、B 、C 、D 中选填)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m/s.(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与水平面成30°的夹角斜射到水平桌面上的A 点,若将厚度为d 的玻璃砖平放在桌面上,则该光束射到桌面上的B点(图中未画出)AB 间的距离.C .(选修模块3-5)(12分)(1)某些放射性元素如23793P N 的半衰期很短,在自然界很难被发现,可以在实验室使用人工的方法发现.已知23793P N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983i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 .20983i B 的原子核比23793P N 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 .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C .衰变过程中共有4个中子转变为质子(2)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知用频率为γ的某种光照射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v m,设光电子的质量为m,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____.若将入射光的频率提高到2γ,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_原来初动能的2倍(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使滑块A以2m/s 的速度向右运动,滑块B以3m/s的速度向左运动并与滑块A发生碰撞,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1kg、2kg,滑块B的左侧连有轻弹簧,求:①当滑块A的速度减为0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②两滑块相距最近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5分)如图所示,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用一垂直于ab边的恒定外力将正方形线框以速率v1匀速拉进磁感应强度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当正方形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后立即将外力撤去,线框最终能完全离开磁场,若测得cd边刚要离开磁场时速率为v2,已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宽度为5L,正方形线框每条边的电阻均为R,求:(1)恒定外力的大小;(2)线框ab边刚进磁场到刚要出磁场时所用时间t和cd边刚要离开磁场时的电势差U cd;(3)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14.(16分)如图所示,半径R=0.45m 的光滑14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轨道的最低点,B点右侧的光滑的水平面上紧挨B点有一静止的小平板车,平板车质量M=2kg ,长度为 0.5 m,小车的上表面与B点等高,距地面高度为0.2 m.质量m=1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g取10 m/s2.试求:(1)物块滑到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将平板车锁定并且在上表面铺上一种特殊材料,其动摩擦因数从左向右随距离均匀变化如图乙所示,求物块滑离平板车时的速度;(3)若撤去平板车的锁定与上表面铺的材料,此时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815,物块仍从圆弧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请通过分析判断物块能否滑离平板车.若不能,请算出物块停在距平板车左端多远处;若能,请算出物块落地时距平板车右端的水平距离.15.(16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坐标原点为O处存在一粒子源,现沿与y 轴左右均成30 °的范围内不断发射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率为v的负离子.理想直线边界MN通过O点,且与x轴成θ=30°,在MN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MN下方存在与x轴成30°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求离子打到OM上的最大距离;(2)求沿+y方向射出的离子从射出到第二次经过MN边界所需要的时间;(3)若匀强磁场仅在MN上方某个区域内存在,要使得这些离子均以平等于+x方向的速度通过OM,求该磁场的最小面积.。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高二物理 2013.06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将每题的答案或解答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干簧管是一种由磁场控制的开关B .楼道里的灯只有天黑时出现声音才亮,说明它的控制电路中只有声传感器C .光敏电阻能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D .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减小2.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如图所示的抛物线,则A .质点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B .10s 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C .在10~20s 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 .质点10s 后与10s 前的运动方向相反3.某电源输出的电流既有交流成分又有直流成分,现在我们只需要稳定的直流成分,下列设计的电路图中,能最大限度使电阻R 2获得稳定直流的是4.用电高峰期,电灯往往会变暗,其原理可简化为如下物理问题.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连接两只灯泡L 1和L 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原线圈输入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压,当开关S 闭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灯泡L 1两端的电压增大B .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C .副线圈输出电压减小D .电阻R 两端的电压增大5.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所示.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以忽略,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当沿拖杆方向的推力为F 时,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则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θθcos sin F mg F -B .θθcos sin F mg F +C .m g F θsin D .θθsin cos F mg F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A .两条细绳必须等长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C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适当远一些D .实验前要将两只弹簧秤校准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静止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倾角θ=30°,质量为m 的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静止于斜面上,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悬线对小球拉力是m g 33B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是m g 33 C .将斜面缓慢向右移动少许,悬线对小球拉力减小D .将斜面缓慢向右移动少许,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 8.如图所示,图线a 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 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图中t = 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 B .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 C .交流电a的有效值为D .交流电b 的最大值为8V 9.一小球自t =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 与运动时间t 关系如图所示,取g =10m/s 2.则A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20m/sB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10m/sC .小球第二次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25mD .小球将在t =6s 时与地面发生第四次碰撞℃三、简答题:本题包括A 、B 、C 三小题,共60分.请选定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都作答则按A 、B 小题评分.) 10.【选做题】A .(选修模块3-3)(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微观结构决定的B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能量耗散不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D .小昆虫水黾可以站在水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B .两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更快C .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相同D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中大量分子运动速率的分布服从统计规律B .用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C .能源就是能量,是不会减少的D .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4)在“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将浓度为η的一滴油酸溶液,轻轻滴入水盆中,稳定后形成了一层单分子油膜.测得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为V 0,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 ,则其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如果把油酸分子看成是球形的(球的体积公式为316V d π=,d 为球直径),该滴油酸溶液所含油酸分子数约为 .(5)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洗衣机缸内水位升高,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当洗衣缸内水位缓慢升高时,设细管内空气温度不变.若密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在上述空气体积变化的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做了0.6J 的功,则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了 J 的热量;当洗完衣服缸内水位迅速降低时,则空气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小”). (6)某同学利用DIS 实验系统研究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实验后计算机屏幕显示如图所示的P -t 图像.已知在状态B 时气体的体积为V B =3L,问:① 气体由A →B ,B →C 各作什么变化? ② 气体在状态C 的体积是多少?洗 衣缸细管空气 压力传感器B .(选修模块3-4)(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坐在高速离开地球的火箭里的人观察到地球上的钟变慢了B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一定等于其固有频率C .波源与观察者发生相对运动时,声波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光波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D .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波是机械波,其中既有横波也有纵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波是纵波B .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大的光波,越容易绕过去C .泊松亮斑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 .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振子相继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摆球的动能必相同B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C .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光的全反射的应用D .医疗上用X 射线进行胸透,是因为X 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更强(4)利用单摆测量某地的重力加速度,现测得摆球质量为m ,摆长为L ,通过传感器测出摆球运动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ϕω+=t A x sin ,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该处的重力加速度g = ;若减小振幅A ,则周期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图甲为某一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动图象,P 为其传播方向上的一个质点,图乙为质点P 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波的传播速度为 m/s ,波沿x 轴的 方向传播(选填“正”或 “负”),质点P 振动12s 所通过的路程为 m .(6)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为一个三棱镜的截面,折射率为n (n>1.5),直角边AB 的长为a .一束很细的单色光从AB 中点垂直入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① 在图上画出该光束在棱镜中的光路图; ② 求该单色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为多少?C乙m甲C .(选修模块3-5)(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 .电子可以在大于基态轨道半径的任意圆轨道上运动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核反应He Th U 422349023892+→属于裂变B .原子核的半衰期不仅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有关,还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有关C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D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现象证实了电子也具有波动性B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C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4)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 =4向n =2的能级跃迁时,会 (填“辐射”或“吸收”)光子,这种光子照射在某金属上,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eV .现有一群处于n =4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 种.(5)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某金属,测量其反向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得到U C -ν图象,根据图象求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νC = Hz ,金属的逸出功W= eV ,普朗克常量h = J·s .(6)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 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出一个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v 的α粒子,设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新原子核和α粒子的动能,真空中光速为c .求: ① 衰变后新原子核速度大小为多少? ② 衰变过程中质量亏损为多少?14Hz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9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4分)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金属导轨MN 、PQ ,间距为L ,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和理想交流电压表,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导体棒ef 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其它电阻不计,现让导体棒在ab 、cd 之间往复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关系为t Tv v m π2sin=(v m 和T 已知). (1)写出导体棒产生的电动势的表达式,并求出电压表的示数;(2)求一个周期T 内R 中产生的焦耳热Q ; (3)若ab 与cd 的距离为x ,求导体棒从ab 滑到cd 过程中通过电阻R 的电量q .12.(15分)交管部门强行推出了“电子眼”,机动车违规现象大幅度减少.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行驶速度v 0均为54km/h .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红灯亮起,于是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2t ∆=0.4s ,反应时间内视为匀速运动).已知甲车、乙车紧急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21/5s m a =、22/6s m a =.(1)若甲司机看到红灯时车头距警戒线m L 30=,要避免闯红灯,他的反应时间1t ∆不能超过多少? (2)乙车刹车后经多长时间速度与甲车相等?(3)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刹车前的距离x 0至少多大?2013年6月高二期末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Pf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 D 5.B 二.多项选择题:6.BCD 7.AD 8.CD 9.BC 三.简答题: 10.【选做题】A .(选修模块3-3)(30分)(1)ACD (4分) (2)BD (4分) (3)AD (4分)(4)0V η(2分), 0V S η(2分) ,32206S V πη(2分)(5)放出(2分), 0.6(2分), 减小(2分) (6)① A →B 作等容变化 (1分)B →C 作等温变化 (1分) ② P B = 1.0atm ,V B =3L ,P C =1.5atm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B V B =p C V C (2分) 得 V C =2L (2分)B .(选修模块3-4)(30分)⑴ AD (4分) (2)BCD (4分) (3)AC (4分) (4)2πω (2分),2L ω (2分), 不变 (2分) (5) 1(2分) ,正(2分) ,0.6(2分)(6)①如图(2分)②设单色光的临界角为C 则12sin 3C n =<, 45C <︒单色光射入三棱镜后,在AC 界面上的入射角45i C =︒>,故发生全反射.反射角45γ=︒,光垂直于BC 边射出,在三棱镜中的路径长度为a单色光在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 c v n = (2分)则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 a a nt v c==(2分)C .(选修模块3-5)(30分)(1)AD (4分) (2) CD (4分) (3)ABC (4分) (4)辐射(2分),2.55(2分),4(2分)(5)5.0×1014(2分), 2.0(2分),6.4×10-34 (2分)(6)(6分)①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M m v '=- (1分)mvv M m'=- (1分)② 22211()222()Mmv E mv M m v M m '=+-=- (2分)由2E m c =∆⋅亏损的质量为222()Mmv m M m c∆=- (2分)四.计算题:11.(14分)(1)t TBLv BLv e m π2sin == (3分) 2mB L v E =()r R R BLv E r R RU m R +=+=22 (3分) (2)()222222r R RT v L B RT r R E Q m +=⎪⎭⎫⎝⎛+= (4分) (3)rR BLx r R t I q +=+∆=∆=φ (4分) 12.(15分) (1) L a v t v =+∆120102 (3分)5.01=∆t s (1分)(2)()21020t t a v t a v ∆+-=- (3分)2=t s (1分)(3)s m t a v v /320=-= (1分)m a v v x 6.21212201=-= (2分)m a v v t v x 2422220202=-+∆= (2分)m x x x 4.2120=-= (2分)。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单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 m、 N、 kgB. kg、 m/s2、 sC. m、 kg、 sD. m/s2、 kg、 N2.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位移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3.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C.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4.某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32sB.23sC.25sD.52s5.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A.7 m/sB.10 m/sC.14 m/sD.20 m/s6.如右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A受到的作用力是A.重力、弹力和下滑力 B. 重力和下滑力C.重力和弹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7. 斜面上放着的木盒刚好能沿斜面匀速滑下,若在盒中加入砝码,则木盒将A.匀速下滑B.加速下滑C.减速下滑D.静止在斜面上8.右图中所示x、y、z为三个物块,K为轻质弹簧,L为轻线.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现若将L 突然剪断,用ax 、ay 分别表示刚剪断时x 、y 的加速度,则有 A.a x =0、a y =0 B.a x =0、a y ≠0 C.a x ≠0、a y ≠0 D.a x ≠0、a y =09.钢球在很深的油槽中由静止开始下落,若油对球的阻力正比于其速率,则球的运动是 A.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 B.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加速后减速最后匀速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10.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0,450和300,这些轨道交于O 点.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3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3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右图,物体滑到O 点的先后顺序是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B.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C.甲.乙.丙同时到达D.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1. 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A .t =1s 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t =2s 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t =2s 时,回到出发点D .t =4s 时,回到出发点1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2所示。
江苏省扬州市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物理2012.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 2011年12月5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中新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代号为“开普勒22b”,它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
假设其半径约为地球的a倍,质量为地球的b倍,则该行星表面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g′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的比值为()A. ab B.ba C.ab2 D.ba22. 在高尔夫球场上有一种放置备用球的装置,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光滑平板组成,如图所示.有1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的光滑高尔夫球,静止放置于该装置中,平板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则第2个球对第3个球的作用力大小为()A. 4mgB. 8mgC. 43mgD. 83mg3. 如图所示,半圆光滑绝缘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O为其圆心,匀强磁场方向与轨道平面垂直.现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自M点由静止释放,它将沿轨道在MN间做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在M点的重力势能大于在N点的重力势能B. 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所受合外力大小总相等C. 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总相等D. 小球由M到N所用的时间大于由N到M所用的时间4. 一个成人以正常的速度骑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则成人骑自行车行驶时的功率最接近于()A. 1 WB. 10 WC. 100 WD. 1 000 W5. 如图所示,两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直导线MN垂直跨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电容器的电容为C,除电阻R 外,导轨和导线的电阻均不计.现给导线MN 一初速度v 0,使其向右运动,当电路稳定后,MN 以速度v 向右做匀速运动时( )A.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BLv 0B.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BLv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CBLvD. 为保持MN 匀速运动,需对其施加的拉力大小为B 2L 2vR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 2011年7月以来,“奥的斯电梯”在北京、上海、深圳、惠州等地频出事故,致使大家“谈奥色变”,为此检修人员对电视塔的观光电梯作了检修.如图是检修人员搭乘电梯从一楼到八楼上下的vt 图象(取电梯向上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检修人员在2~6 s 内对地板的压力相同B. 检修人员在0~2 s 和在4~6 s 内处于超重状态C. 0~2 s 内和4~6 s 内电梯对检修人员做功相同D. 0~2 s 内和4~6 s 内合外力对检修人员做功相同7. 生活中处处用电,而我们需要的电都是通过变压器进行转换的.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分别接有理想电流表A 和额定电压为100 V 的灯泡L ,交流电源的电压U 0=400 V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范围为0~150 Ω.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片位置,当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测得电流表A 的示数为1 A ,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则( )A. 灯泡的额定电流为1 AB.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50 WC.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300 WD. 滑动变阻器上部分接入的电阻值为50 Ω8. 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 、B 用一轻弹簧拴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 拉动木块A ,使木块A 向上做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从木块A 开始运动到木块B 将要离开地面时的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 A. 木块A 的加速度一定先减小后增大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 木块A的动能可能先增大后减小D. 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一定增大9. 如图所示,MN是一半圆形绝缘线,等量异种电荷均匀分布在其上、下14圆弧上,O点为半圆的圆心,P为绝缘线所在圆上的一点,且OP垂直于M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心O和圆上P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圆心O和圆上P点的场强大小不等,方向相同C. 将一正检验电荷沿直线从O运动到P,电场力始终不做功D. 将一正检验电荷沿直线从O运动到P,电势能增加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 (8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以高纯度的单晶硅棒为原料的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1) 如图所示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厚度,其读数为________mm.(2) 为了初步研究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该太阳能电池,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了该电池的IU曲线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短路电流为________mA,电源电动势为________V.甲乙(3) 请定性描述随着输出电压的变化该太阳能电池内阻的变化特点.甲11. (10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理想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 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设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1) 从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2) 该同学利用纸带计算出重锤实际下落的加速度a=________.(3) 若该同学在实验时测得的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乙A. 重锤质量较大B. 重锤质量较小C. 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D. 操作时先释放纸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选做题12. (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两题作答,并填写在相应的位置,如都作答则按A、B两小题评分.)A. (选修模块33)(12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变大而斥力变小B. 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C.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D. 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时,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也一定增大(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该气体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对外界做________.(填“正功”或“负功”)(3) 为确保火箭的顺利发射,气象监测站释放探空气球进行相关气象探测活动.若某种气体充入后气球的容积V=280 L,该气体的密度ρ=0.5 kg/m3,摩尔质量M=2.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试估算气球中气体分子的总个数N(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 (选修模块34)(12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真空中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不同的,它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有关B.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 雨后公路积水上面漂浮的油膜看起来是彩色的,这是光的衍射现象D. 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2) 如右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 m/s.P点是离原点2 m的一个介质质点,则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________,在t=1.5 s时质点P的位移为________.(3) 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射向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O,入射光线与底边的夹角为60°,折射光线与底边的夹角为45°,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求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v.C. (选修模块35)(12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C. 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高低无关(2) 如图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A为阴极,K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 eV的光照射阴极A,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 V,则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_.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若用光子能量为12 eV的光照射阴极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3) 关于人类对原子核的研究,历史上曾用α粒子轰击氮14发现了质子.设α粒子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已知碰撞前氮14静止不动,α粒子速度为v0=3×107 m/s,碰撞后氧核速度为v1=0.8×107 m/s,碰撞过程中各速度始终在同一直线上,请写出这个核反应的方程式,并求碰撞后质子的速度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15分)用质量为m、电阻为R的均匀导线做成多边形线框,各条边长如图甲所示.将线框置于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在线框的右侧存在竖直方向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边界间的距离为L,磁感应强度为B.在垂直于MN边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线框以垂直磁场边界的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在运动过程中线框平面水平,且MN边与磁场的边界平行.求:(1) 线框MN边刚进入磁场时,M、N两点间的电压U MN;(2) 以线框MN边刚进入磁场时为计时起点,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线框在穿越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规定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3) 线框在穿越磁场的过程中,水平拉力对线框所做的功W.甲乙14. (16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滑块从光滑圆弧槽高为h=0.8 m的A处无初速地滑下,槽的底端B与长度L=8 m的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6 m/s,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1) 滑块到达圆弧槽底端B时的速度v;(2) 传送带将滑块从B运送到C所用的时间t;(3) 传送带由于运送滑块电动机需增加消耗的电能E.15. (16分)电磁学中有一种收集带电粒子的特殊装置如图甲所示,左侧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2l,极板长度为4l,两极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t=0时上极板带正电),以极板间的中心线OO1为x轴建立坐标系,在x=4l直线的右侧合适的区域加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圆形匀强磁场.现在平行板左侧入口处有大量的电子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初速度v0射入两板间,经过一段时间后所有电子都能从平行板右侧出口水平射出,经过圆形磁场区域后所有电子均打在x=6l直线上的同一点.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1) 交变电压的周期T和电压U0的值;(2) 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3) 当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取最小值时,所有电子是否同时到达同一点?若同时,请算出这一时间;若不同时,请算出最长运动时间和最短运动时间的差值.甲乙江苏省扬州市2012届高三调研测试试卷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D2. A3. B4. C5. C6. AD7. AC8. BCD9. BC 10. (8分)(1) 0.200(2分) (2) 11.2(2分) 3.8(2分)(3) 随着输出电压的增大,电池的内阻一开始几乎不变后逐渐减小(2分) (“随着输出电压的增大电池的内阻减小”同样给分)11. (10分)(1) mg(s 0+s 1)(2分) m (s 1+s 2)232T 2(2分) (2) s 2-s 14T 2(3分) (3) D(3分) 12A. (1) C(4分) (2) 吸收(2分) 正功(2分) (3) 设N 2的物质量为n ,则n =ρVM(2分) 氮气的分子总数N =ρVM NA(1分) 代入数据得n =3×1024(1分)12B. (1) D(4分) (2) 2 s(2分) -10 cm(2分)(3) 入射角i =30°,折射角r =45° 折射率n =sinisinr =2(2分)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v =c n =2c2(2分)12C. (12分)(4分)10.5 eV(2分) 增大(2分)14 7N +42He →17 8O +11H(1分)系统的总动量守恒m He v 0=mOv 1+mHv(2分) v =-1.6×107 m/s质子的速度大小为1.6×107 m/s(1分)13. (15分)线框MN 边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动势E =BLv(2分) 两点间的电压U MN =E R ×78R =78E =78BLv(3分)图正确2分,标度正确2分(4分)线框的右半部分进入磁场时此时电动势E 1=BLv I 1=BLvR (1分)线框的左半部分进入磁场时此时电动势E 2=BLv I 2=I 1=BLvR(1分) 出磁场时此时电动势E 3=BLv I 3=2BLvR(1分) F 1=BI 1L F 2=BI 2L F 3=BI 3L(1分)水平拉力对线框所做的功W =2F 1L +F 3L =4B 2L 3vR (2分)14. (16分)(1) 设滑块到达B 点的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12m 2v 2(2分)v =2gh =4 m/s(2分)(2) 设滑块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1分) a =2 m/s 2(1分)滑块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v 0-va=1 s(1分)滑块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 =v 20-v22a=5 m(1分)滑块随传送带匀速运动的时间t 2=L -sv=0.5 s(1分)传送带将滑块从B 运送到C 所用的时间t =t 1+t 2=1.5 s(1分) (3) 传送带与滑块间的相对位移Δs =v 0t 1-s(2分) 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 =μmgΔs.(2分)电动机需增加消耗的电能E =Q +12m(v 20-v 2)=12 J(2分) 15. (16分)(1) 电子在电场中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l =v 0nT(2分) T =4lnv 0(n =1,2,3…)(1分)电子在电场中运动侧向总位移 l =2n·12a ⎝⎛⎭⎫T 22 a =eU 0m (2l )(2分)U 0=nmv 22e(n =1,2,3…)(1分)(2) 若使电子经磁场偏转后汇聚于一点,则电子的运动半径与圆形磁场的半径相等(1分)当所加磁场为图中小圆时磁感应强度为最大值,此时r min =l2(1分)由ev 0B =m v 20r 得B max =2mv 0el(1分)当所加磁场为图中大圆(与直线x =4l 相切)时磁感应强度为最小值,此时r max =2l(1分) 由ev 0B =m v 20r 得B min =mv 02el (1分)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mv 02el ≤B ≤2mv 0el(1分) (3) 当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取最小值时,各电子到达同一点的时间不同(1分)t max=2lv0+T′2=2lv0+2πlv0=2l(π+1)v0(1分)t min=2lv0(1-cos30°)+T′3=2lv0⎝⎛⎭⎫1-32+4πl3v0=(6+4π-33)l3v0(1分)Δt=t max-t min=(2π+33)l3v0(1分)。
----------------------------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 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各试题答案必须在答题纸上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否则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2.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及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B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变化却向西。
D .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物体初速度υ1,末速度υ2,速度变化Δυ,三者关系做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F f A 和f B ,则有( )A . T=fB B .T=f AC .F=f A + f B -TD .F=f A +f B +T5.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F 1=5N ,方向沿x 轴的正方向;F 2=6N 方向沿y 轴的正方向;F 3=4N ,方向沿x 轴的负方向;F 4=8N ,方向沿y 轴的负方向,则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A .第四象限B .第三象限C .第二象限D .第一象限6.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拉力F 的作用在B 上,A 、B 一起沿水平面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1μ和B 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2μ有可能是:( )7.如图,一物体受到与水平面成θ角的拉力F 作用,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则物体受力个数可能为(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8.如图,重为G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受到水平向左推力F 作用而静止,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则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 )A .B .Gcos θC .F/sin θD .Gcos θ+Fsin θ9.质量为m 的物体用弹簧秤悬在升降机顶棚上,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最小( )A .升降机匀速上升B .升降机匀加速上升,且a=g 21 C .升降机匀减速上升,且a=g 21D .升降机匀加速上升,且a=g 31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小木块A 和B 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时A 和B 的加速度为a 1和a 2,则:( ) A .a 1=a 2=0;B .a 1≠a 2,a 2=0; m 1,a 2=a m m m 212+;2 2Δυ υ2 υ1Δυ υ2 υ1 D CA000 D0C000 B0A 21212121≠≠≠≠μμμμμμμμ,.=,.,=.=,=.----------------------------精品word 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a 2=-a m m21。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一政治2013.1试卷分第Ⅰ卷与第Ⅱ卷两部分。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和答卷的密封线内,请将考试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其吉祥物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迅速进行了商标注册。
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吉祥物标志A.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2.2012年7月1日,扬州市物价局公布:瘦西湖景区门票基价重新核定为每张120元,其中7月1日至10月9日,按原价每张90元执行,10月10日起,票价按每张120元执行。
货币在门票定价中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是观念中的货币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④是现实的货币A.①④B.①② C.③④ D.②③3.某市民用银行信用卡在网上定购瘦西湖景区门票一张。
该市民使用的银行信用卡A.是一种特殊的价值符号B.是一种电子货币,具有货币所有职能C.可以在任何商场买东西D.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4.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100美元)时间美元人民币2012年6月20日100元632.92元2012年12月20日100元624.15元上表情况说明A.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B.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D.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5.十八大之后,中央领导密集发声反腐,一批贪腐官员相继落马,这些贪官均受到法律制裁,违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缴。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高一生物(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考生答题前将自己的学校、某某、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答选择题时,将题号后的答案选项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缺少Ca2+时会出现肌肉乏力现象 B.Mg2+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C.不同种类生物体内所含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D.生物大分子一般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2. 有人将氨基酸结构通式和人体结构进行了如下类比,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氨基酸结构通式的中心C原子可以类比成人体的躯干部分B.图中人有一只左手,一只右手,就如每个氨基酸也仅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C.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取决于R基的不同,就如我们每个人的脸孔各不相同一样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可以类比成人与人手拉手排成队的过程3. 某蛋白质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31个氨基酸,B链有42个氨基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分子该蛋白质含肽键数是72个B.一分子该蛋白质含游离的氨基数和羧基数都是73个C.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是128,只考虑脱水缩合,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为8066D.此蛋白质中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4. 下图中的生命活动过程,不一定...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 B C D5. 下列各个结构式表示的物质是组成DNA基本单位的是A B C D6.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B.单糖是不能继续氧化分解的一类糖C.多糖是生物大分子,其中糖原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储能物质D.葡萄糖中的能量可以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7. 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相符的是A.脂肪——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B.脱氧核糖核苷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C.无机盐——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D.葡萄糖——细胞中直接的能源物质8. 氮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下列物质不.含氮元素的是A.酶B.核糖 C.氨基酸 D.DNA9.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活细胞中水的含量仅次于蛋白质B. 越冬时植物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上升C. 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都能产生水D. 结合水可作为良好溶剂和反应介质10.下图的真核细胞中三个细胞器可以依次被喻为细胞中的A.“养料制造车间”、“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遗传信息库”B.“动力工厂”、“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C.“动力工厂”、“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生产蛋白质的机器”D.“养料制造车间”、“脂质合成车间”、“消化车间”11.右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 ④在动植物细胞及微生物细胞中广泛分布B.⑦与植物的质壁分离有关,其中的溶液称为细胞液C. 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涉及到的细胞器有①③④⑤D. ②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染色体的运动及平均分配有关12.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他们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B.大肠杆菌、鸟的胸肌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这些细胞中均有线粒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水溶性的色素D.两种细胞器都有内膜和外膜,都含有基质13. 右图所示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因为①中包含该细胞全部的DNA分子B.②所示结构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C.③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组成①的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可以通过④进入细胞核14.某同学发现尿素加热后,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显紫色,你觉得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尿素加热后产生了氨基酸 B.尿素加热后发生了脱水缩合C.尿素加热后产物分子中含有肽键 D.尿素具有还原性15.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16.右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颜色深、浅分别表示吸收量多、少),甲、乙两图分别是A.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B.叶绿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D.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17.右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三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C 2.B 3.D 4.A 5.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BD 7.AD 8. BC 9.CD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8分)(1)0.750cm (2分)(2)d t (2分) 222d ht (2分)(3)D 处 (2分)11.(10分)(1)如图 (2分)(2)如图(3分) (如果横坐标物理量不写1I但图画正确扣1分,如果画成R-I 图则不给分) 6.0(5.8~6.3都给分) (3分) 偏小 (2分)12.选做题(请从A 、B 和C 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如都作答,则按A 、B 两小题评分.) A .(选修模块3-3)(12分)(1)C (3分) (2)增大(2分) 等于(2分)(3)解:油膜直径10105107100.7V d m S --⨯==≈⨯ (2分) 每个油分子的体积3016V d π= (1分)O1.02.03.04.05.05.010.0 15.0 20.0 25.0 30.0 1I/1A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42311031.1106101(710)6mol A V N mol V π---⨯==≈⨯⨯ (2分) B .(选修模块3-4)(12分)(1)D (3分) (2)B (2分) 3 (2分) (3)解:光路示意图如图所示.由βαsin sin n = (2分)得β=30° (1分) 由题意及光路图得tan 60tan 30AB OA OB d d =-=︒-︒=4cm (2分) C .(选修模块3-5)(12分) (1)C (3分) (2)212m h mv υ-(2分) 大于(2分) (3)解:① 以向左为正方向,22112B m v m v m v -= (1分)代入数据得2/B v m s = (1分)②当滑块相距最近时, A 、B 速度相同,则'221112()Bm v m v m m v -=+ (2分) 解得:'4/ 1.33/3B v m s m s == (1分)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47分。
高三数学试卷第1页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测试试题高 三 数 学2013.05全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所有考生必做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二部分为选修物理考生的加试部分(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填写在答卷规定的地方. 2.第一部分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答在其它地方无效.3.选修物理的考生在第一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交回,再参加加试部分的考试.第 一 部 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 已知集合{1,2},{2,3}A B ==,则A B = ▲ .2. 若复数21(4),()2z a i a R a =+-∈-是实数,则a = ▲ .3. 已知某一组数据8,9,11,12,x ,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则其方差为 ▲ .4. 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n m ,分别作为点P 的横、纵坐标,则点P 在直线4x y +=上的概率为 ▲ .5. 运行如图语句,则输出的结果T = ▲ .6. 若抛物线28y x =的焦点与双曲线221x y m-=的右焦点重合,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7. 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1,,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 8. 将函数()2sin(),(0)3f x x πωω=->的图象向左平移3πω个单位得到函数()y g x =的图象,若()y g x =在[,]64ππ-上为增函数,则ω最大值为 ▲ .高三数学试卷第2页9. 已知O 是坐标原点,点(1,1)A -,若点(,)M x y 为平面区域212x y x y +≥⎧⎪≤⎨⎪≤⎩上的一个动点,则OA OM 的取值范围是 ▲ .10. 数列{}n a 中,12a =,1n n a a cn +=+(c 是常数,123n = ,,,),且123a a a ,,成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则{}n a 的通项公式是 ▲ . 11. 若对任意x R ∈,不等式23324x ax 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范围 ▲ . 12. 函数4log ,0()cos ,0x x f x x x >⎧=⎨≤⎩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 对称的点有 ▲ .对.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是椭圆221259x y +=上的一个动点,点P 在线段OA 的延长线上,且72OA OP ⋅=,则点P 横坐标的最大值为 ▲ .14. 从x 轴上一点A 分别向函数3()f x x =-与函数332()||g x x x=+引不是水平方向的切线1l 和2l ,两切线1l 、2l 分别与y 轴相交于点B 和点C ,O 为坐标原点,记△OAB 的面积为1S ,△OAC 的面积为2S ,则1S +2S 的最小值为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题,计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sin()2cos()cos 22f x x x x x ππ=⋅--+⋅+.(1)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2)在A B C ∆中,c b a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若4)(=A f ,1=b ,ABC ∆的面积为23,求a 的值.16.(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直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D ⊥平面A 1BC ,其垂足D 落在直线A 1B 上.(1)求证:平面A 1BC ⊥平面ABB 1A 1;(2)若3=AD ,AB=BC=2,P 为AC 中点,求三棱锥1P A BC -的体积。
[键入文字]
2012-2013 学年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I 卷(选择题共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甲地到乙地的高速公路全程是197km,一辆客车8 点从甲地开上高速公路,10
点到达乙地,途中曾在一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10 分钟,这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车速是
A.98.5km/h
B.27.4km/h
C.107km/h
D.29.8km/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存在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增大
B.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为正,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可能越来越小
D.加速度在减小,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可能都在增大
1。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说明:单项选择题第1、2题和多项选择题第9题可换,保持原知识点及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时,其速度一定发生改变B.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答案】BA、加速度不为零时,物体速度一定发生改变,故A正确;B、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错误;C、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确;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B。
【考点】加速度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B.汽车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答案】D惯性唯一的量度是质量,与其他物理量无关。
故选D。
【考点】惯性3.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的大小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sinθ C.Gcosθ D.Gtanθ【答案】A人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人受力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力,另一部分是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得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即大小是G。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一物理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甲地到乙地的高速公路全程是197km,一辆客车8点从甲地开上高速公路,10点到达乙地,途中曾在一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10分钟,这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车速是A.98.5km/h B.27.4km/h C.107km/h D.29.8km/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存在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增大B.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为正,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可能越来越小D.加速度在减小,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可能都在增大3、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升降机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以加速度a加速下降B.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C.以加速度a减速上升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4、如图所示,物体P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A.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也不断变化B.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但方向只改变一次C.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D.有一段过程,P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5、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由M到N(如图所示曲线).关于质点通过轨迹中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a的方向,下图中可能正确的是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整“神舟九号”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B.以太阳为参考系,润扬长江大桥是静止的C.伽利略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D.打羽毛球时,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在先,球对球拍的作用力在后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间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电动自行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驱动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向前C.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D .只要物体运动的速率保持不变,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零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 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加速度a 越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越小B .若加速度a 逐渐变大,斜面对球的弹力不变C .若加速度a 逐渐变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减小D .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大于m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答的得0分。
9、下列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作出推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10、一小船要渡过50m 宽的河,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 ,水流速度为3m/s ,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小船渡河的位移一定大于50mB .小船渡河的速度一定小于等于5 m/sC .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12.5sD .若船头指向不变,则小船渡河时将作匀速直线运动1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所示为车站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1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 间的距离为2 m ,g 取10 m/s 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1 m/s 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去B 处取行李,则A .行李到达B 处的速度为2m/s B .乘客比行李提前到达B 处C .行李到达B 处所用时间为2.5sD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可以比乘客提前到达B 处 12、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轻绳先后绕过挂有m 1的动滑轮和定滑轮b ,悬点a 与定滑轮b 左边缘间的距离大于动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A .m 2可以大于m 1 B .m 2一定大于21mC .m 2可能等于21mD .θ1一定等于θ2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 18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9分)(1)关于“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CA .实验中体现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B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C .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2)右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 .如果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那么闪光时间间隔是 s ,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小球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14、(9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 F 及质量m 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 打一个点,纸带上每两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 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丙)中的A 图线, 另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B 图线.试分析①A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 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如图所示,A 、B 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 ,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固连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两球静止时,弹簧位于水平方向且与AB 两球心连线共线,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 ,求: (1)细线中拉力的大小; (2)弹簧长度的压缩量.16、(15分)如图甲所示为一风力实验示意图.开始时,质量为m =1 kg 的小球穿在固定的足够长的水平细杆上,并静止于O 点.现用沿杆向右的恒定风力F 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t 1=0.4 s 后撤去风力.小球沿细杆运动的v-t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10 m/s 2) .试求: (1)小球沿细杆滑行的距离;(2)小球与细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风力F 的大小.v /(m/s) 12 打点计时器小车纸带钩码电源插头图甲 aFaFAB图乙图丙θOA B17、(17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一定速度匀速运动,将质量m =1kg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上的P 点,物块运动到A 点后被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 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弧轨道下滑.B 、C 为圆弧上的两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对应圆心角106θ=,A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0.8m .小物块到达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与B 点相等,并沿固定斜面向上滑动,小物块从C 点到第二次经过D 点的时间间隔为0.8s ,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3μ=,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取sin 530.8=o ,cos53°=0.6,求:(1)小物块从A 到B 的运动时间;(2)小物块离开A 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 (3)斜面上C 、D 点间的距离.扬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A 2.D 3.B 4.C 5.B 6.C 7.B 8.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9.CD 10.AB 11.BC 12.ABD 三.简答题: 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3.(9分)(1)D (3分) (2)0.1(2分) 1.5(2分) 2.5(2分)14.(9分)(1)3.2(3分)(2)①随着钩码质量的不断增加,将不再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这一要求(3分)②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导致形成斜面的倾角过大(3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
15.(10分)16.(15分)解:(1)由图像可得1=v m/s ,(2分) 故小球沿细杆滑行的距离2.1==t v x m (3分) (2)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5.22=∆∆=tv a m/s 2(2分)2ma mg =μ (2分) 25.0=∴μ(1分)(3)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51=∆∆=tv a m/s 2(2分)1ma mg F =-μ(2分) 5.7=∴F N (1分)17. (17分)解:(1)A 到B 做平抛运动 221ABgth =(2分)故4.02==gh t AB s (1分)(2)物块在B 点的竖直分速度4==AB y gt v m/s (2分)故小物块离开A 点时的水平速度大小353cot ==y A v v m/s (2分)(3)553cos ===A B C v v v m/s (2分)由几何关系可知,斜面的倾角53=α沿斜面上滑的过程:1cos sin ma mg mg =+αμα 解得101=a m/s 2(1分) 从C 点上滑至最高点的时间5.011==a v t C s (1分)上滑的最大距离25.1212111==t a s m (1分)沿斜面下滑的过程:2cos sin ma mg mg =-αμα 解得62=a m/s 2(1分) 从最高点下滑至D 点的时间3.012=-=t t t s (1分) 从最高点下滑至D 点的位移大小27.0212222==t a s m (1分)所以斜面上C 、D 点间的距离98.021=-=s s s CD m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