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考博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近10年题集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考博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近10年题集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考博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近10年题集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考博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近10年题集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题库

考試科目:古代歷史文化(不分導師) 2011年 3月19日14點~17點

一、名詞解釋。(3分×10)

1.藩府本

2.鐵琴銅劍樓

3.四始六義

4.九品中正制

5.改土歸流

6.貢生

7.凌廷堪

8.內藤湖南

9.《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10.李約瑟

二、寫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及其生活的朝代。(1分×10)

古文辭類纂廿二史考異楚辭章句新語佩文韻府

六經正誤四六談麈折獄龜鑒臺海使槎錄(缺一個,疑是《墨子閒詁》)

三、問答題。(20分×2)

1.列舉五本清代以前及清代重要的《論語》研究著述,并說明其主要內容、特點。

2.近年來出土了一批新的簡帛材料,談談其對學術研究的重要價值。

四、標點并翻譯。(20分)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北大中文2009博士生古典文献专业古代歷史文化

一、名詞解釋(2分*10個)

四始六義、麻沙本、六書、靜嘉堂文庫、武威漢簡、因声求义、载记、校勘四法

二、寫作者及時代

增補元史藝文志、文淵閣書目、五燈會元、唐音癸籤、四書賸言、校勘學釋例、刊正九经三

传沿革例

三、簡答題(三選二,30%)

1、新出土簡帛文獻對古籍整理研究的影響。

2、任意列舉三本清及清以前的《尚書》或《左傳》著作,并評價和優劣。(題目大意如此)

3、《四庫全書》對古籍整理及后世學術的影響。(題目大意如此)

四、標點翻譯

世道多難,儒教淪喪,文武之軌,將遂凋墜。或沈溺於聲色之中,或驅馳於競逐之路。孤貧

而精六藝者,以游夏之資,而抑頓乎九泉之下;因風而附鳳翼者,以駑庸之質,猶回遑乎霞

霄之表。捨本逐末者,謂之勤修庶幾;擁經求己者,謂之陸沈迂闊。於是莫不蒙塵觸雨,戴

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若乃下帷高枕,遊神九

典,精義賾隱,味道居靜,確乎建不拔之操,揚青於歲寒之後,不揆世以投跡,不隨眾以萍

漂者,蓋亦鮮矣。(抱樸子·勖學)

古之正義,東西南北,苟舟車之所達,人跡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後雲天子。德厚焉,澤湛焉,而後稱帝。又加美焉,而後稱皇。今稱號甚美,而實不出長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邊)長不寧,中長不靜,譬如伏虎,見便必動,將何時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於匈奴,竊為陛下不足。且事勢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蠻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蠻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足反居上,首顧居下,是倒植之勢也。天下之勢倒植矣,莫之能理,猶為國有人乎?德可遠施,威可遠加,舟車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捫然數百里而威令不信,可為流涕者此也。(《新書·威不信》)

古代历史文化2008年3月16日上午8:30-11:30

一、解释下列名词20

封禅联绵词蝴蝶装白鹿书院五山刻本(参考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三家分晋开化纸定州八角廊汉墓竹简史记三家注金匮石室

二、写出各书的作者、时代10

文渊阁书目风俗通义读史方舆纪要古文尚书冤词说文释例广韵故训汇纂集韵玉函山房辑佚书校雠通义

三、问答40(三选二)

1、什么是避讳?古书避讳主要有哪些方式?古代的避讳制度对古文献的流传、整理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2、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于1907年经其子陆树藩之手售予日本三菱财团,后来成为东京静嘉堂文库的主干藏书。其后近百年来,引起国内学术界的不同看法。试就这一情事发表你的看法。(参考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

3、简要评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四、标点并翻译30

1、《新书·威不信》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若舟车所达人迹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边长不宁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势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理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2、《汉书·儒林传》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则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氂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至于威宣之际孟子孙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考试时间:2007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20%)

三家分晋三纲五常三辅平水本和刻本诂经精舍经筵史志目录他校四始六义

二、请指出下列书籍的作者及其年代(20%)

群书治要苍颉篇东塾读书记天工开物皇清经解续编玉海小学考元史说文通训定声

三、问答题(30%)

1、试述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具体内容和历史背景。

2、王国维说的五大发现分别指什么,试取一种简述1949年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四、标点翻译下列两段短文(30%)

1、《礼记·学记》一段

2、《礼记·表记》一段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考试时间: 2006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30%)

版心周公庙遗址三纲五常三通等韵殿本馆阁碎义逃难嫌名数术方技

二、请指出下列书籍的作者及其年代

异域志楚辞集解史记会注考证论语集解义疏诸子辨故训汇纂国榷十七史商榷千顷堂书目直斋书录解题史记志疑三国志

三、论述二选一

1、试述敦煌文书和出土缣帛

2、试述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

四、标点翻译下列两段短文

1、《风俗通义·正失篇》一段

2、《孟子·梁惠王上》一段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考试时间: 2005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

清代四大藏书楼利马窦明堂开宝藏三省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墓竹简齐衰正始石经二、请指出下列书籍的作者及其年代

观堂集林古文四声韵文史通义经籍访古志尚书今古文注疏三苍

三、论述

1、简述古籍整理的方法及其存在的缺陷。

2、简述清代考据学的特点、代表人物,并择其代表著述进行评价。

3、二十世纪文献学的成就及其局限。

四、标点翻译

1、《礼记?曲礼》

2、《韩非子?外储说上》

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典文献学考博试题

古代历史文化

一、名词解释

<周易>出土本、<老子>出土本、蝴蝶装、禅宗、会典、春秋三传、净土宗、山长

二、著作作者时代

茶经

三、论述

1 疑古派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2王国维学术思想演变的脉络

3什么是宗法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和影响?

四、标点翻译

1左传一段

2孙子兵法一段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考试时间: 2004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

逸诗四科十哲九流十家

二、论述

1、什么是《诗经》“六义”,谈谈对它的理解

2、“述而不作”、“以意逆志”、“诗无达诂”、“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出处和理解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考试时间: 2003

一、解释下列名称术语

齐衰巫蛊之乱郡望汲古阁貌阅禹贡转语右文说银雀山竹简马王堆汉墓帛书

二、翻译下列短文,并解释加点的词

《汉书·李广苏建传》:“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吕氏春秋·任地篇》:“草諯大月,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

三、标点翻译下列两段短文

1、《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告而从之

2、《礼记·曲礼》:人生十年曰幼学……非礼也

四、请简述二十世纪中国文献学的成就与问题

考试科目:古代历史文化考试时间: 2002

一、解释名称、术语(20%)

柱下史太史公书逸周书谥号斩衰章句居延汉简曹洞宗遣唐使谱牒

二、请指出下列书籍的作者及其时代(10%)

《汗简》《考工图》《先秦诸子系年》《古书通例》《日本访书志》《考信录》《龙龛手鉴》《独断》《四部正讹》《新学伪经考》

三、问答题(3题选2题)(40%)

1、试述四库全书总目在学术史研究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请选择清代至20世纪前半叶(1644-1949)的一、二位有代表性的学者,论述其学术的特色与贡献

3、请列出郭店楚简中儒家简的主要篇名,并简述这些竹简对儒学研究的意义

四、标点翻译下列两段短文(方括号中的只标点不翻译)(30%)

1、《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楚楚子飨之曰……与君周旋

2、刘知几史通曰竹书纪年……[按纪年……未见竹书也]

考试科目:古代文史知识考试时间:2001年3月18日下午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30%)

籀文古文五德终始三星堆遗址差遣天台宗皇史宬律吕拗救四渎周礼六官

二、指出下列著作的作者(10%)

困学纪闻释名博物志史记会注考证十驾斋养新录新学伪经考方言笺疏两唐书北堂书钞读史方舆纪要

三、问答题(选二)(30%)

1、简评“走出疑古时代”说(15%)

2、请列出清代说文研究四大家的《说文》研究著述,并简述各书的得失优劣(15%)

3、简述宋及宋以后理学的发展脉络(15%)

四、标点今译(标点于原文,今译写于另纸)(30%)

1)《史记·汲郑列传》:黯为人性倨……直谏不得久居位

2)《韩非子·难势》:慎子曰飞龙乘云……而贤智之不足慕也

3)《左传·隐公八年》:无骇卒……公命以字为展氏

北京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校训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北京大学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现名。 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正值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黑暗时期,当时的北京大学校政极其腐败,官僚积习很深,不少人以上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对学问研究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课堂讲授敷衍塞责。学校里缺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为改变这种局面,蔡元培号召学生们要去研究高深学问,不要追求做官发财的仕途之路;强调自己的治校方针是:“依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要以西方国家为榜样,采用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的主义,其主要用意,就是要让新文化、新思想能够进入北京大学。因此蔡元培就职后第一次对学生训话时就说:“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后来,蔡先生又提出了“十六字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两年后,北大成为中国的精神“圣地”,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成了北大的校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发扬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贡献”。从此,北京大学便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八个大字作为校训,把“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作为北京大学精神。 学校排名

北京大学发展历程

北京大学发展历程 批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

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矗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矗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人物并称大全

人物 二圣:(1)周文王、周武王。(2)周公、孔子。 二王: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乔:三国时期一对姐妹花,以美貌出名。大乔为孙策妻子,小乔为周瑜妻子。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三圣:(1)尧、舜、禹。(2)禹、周公、孔子。(3)文王、武王、周公。 三杰:西汉张良、萧何、韩信。 三曹:三国曹操、曹丕、曹植父子。 三李:唐朝李白,李贺,李煜称为“诗家三李”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 三苏: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被称为“三苏”三绝:唐文宗时,诏以李白之歌诗,裴旻之剑舞,张旭之草书为三绝 四君:春秋孟尝君(齐)、平原君(赵)、春申君(楚)、信陵君(魏)。 四杰: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四家:北宋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 四才子:明朝祝枝山、唐寅、文征明、周文彬被称为江南四才子。 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称为“苏门四学士” 四圣:草圣张旭,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为唐朝四圣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五圣:孔子及其弟子(含再传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颜子,即颜渊,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复圣”;曾子,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宗圣”;子思,孔子之孙,被后世尊为“述圣”;孟子,孔子再传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 五霸: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五子: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六君子: (1)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害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

北大的历史名人

北大的历史名人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 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北京 大学办校役班和平民夜校,在上海创办爱国女校,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胡适原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任北京大学 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 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全国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对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茅盾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常用的笔名。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著有《茅盾文集》10卷集等,并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马寅初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1882年6月24日生于浙江嵊县。曾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并于1919年出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在他著名的《新人口论》中,较系统的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 钱玄同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1913年始,先后任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大学教授。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杂感,力主“文学革命”。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部分试题

1.隋唐以来,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 A.建立军功B.科举考试C.弃农经商D.门第出身 2.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堀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诗赋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 3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这里“全新的创造”是指 A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强调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以此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 D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4、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君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中庸之道”,如“勇敢是鲁莽和懦弱之间所存在的美德”。下列各项对两人思想相似之处理解准确的是() A、都推崇中正平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B、都出现于各自文明的创新转型期 C、都提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 D、都主张采用以德治国的政治纲领 5.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C.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D.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6.“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为 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春秋繁露》 7.古代某时期,《孟子》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孟子被朝廷追封为邹国公,学者们纷纷重新编注“四书”。该时期是 A.战国B.汉朝C.宋朝D.明朝 8.“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此言出自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9.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

北京大学历史学研究生复习经验

北京大学历史学研究生复习经验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 ==== 北京大学历史学研究生复习经验 成昱臻博仁2012级学员北京大学世界史 今年终于考上北大世界史了,北大今年通过了13个人参加复试,最终要了7个,总体还是不错,复试完了,终于可以放松一段时间了,大概就讲一下怎么复习好了撒。跨考……嗯。 一、英语:70+ (原本四六级都是勉强过线的水平。。。。)英语真题很重要,这个重要性几乎所有人都在强调。我只上过考研英语辅导班,老师们基本就强调翻译真题。这个工作虽然最初做起来有点麻烦,但是真的很有用。关于真题选择我用过黄皮书和绿大本,都不错按照自己喜好选择就好。黄皮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试卷独立成册,一个是按照专题编排阅读理解模块,把试卷打乱。关于真题单词方面个人喜欢绿大本,基本就是肚子里的蛔虫,不会的单词几乎全有备注。 阅读:我真题的阅读理解前前后后翻译了三四遍,包括阅读理解后面的选项。每一个错误的选项都标出错误点在哪里,属于哪一类,例如:该选项的某关键词保留但是关键词的修饰成分与原文相反、细节不够全面、文中未提错误延伸等等。每篇阅读理解后写一个几句话的小tips,提醒一下自己哪些情况是做题的时候容易忽略的,如何处理关键词信息等。另外,阅读理解的真题是积攒写作句子的好来源。不要求多,但要求精。

翻译:推荐一本考研翻译书,很详细很全面当然正确度相当高。(不是打广告,看过其他同学用的各种机构翻译书后的真心推荐。。。。。。)水平和我这样英语一般般的同学还推荐用一本高教版的《单项训练阅读理解A、B》韩鹏主编吧。题目难度适宜,与真题的出题点模拟度相对较好。但是貌似没有答案解答小小的遗憾。 再来说说作文,其实我觉得作文不用投入太大的时间,但是一定要自己去写。我作文最后一个月才看,估计大小作文在24分上下,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讲义,十篇大作文十篇小作文,大概跳了三四个种类背了背,仿写了几篇。建议在答题纸上写,这样到考试的时候便心中有数,每段布局,写到什么地方合适。(特别是小作文,经验是字要写的小然后把那块小区域填满字数才勉强够。你要是写的很大老师看一眼就知道你字数不够,就先在心里扣分了。)最好形成比较固定的写作模式,第一段3-4个句子,第二段6-7个句子,第三段3-4个句子。其实作文不难,但是千万不能被懒惰的情绪渲染。一定要练习。我一般都是去吃饭的路上捏着抄下来的一边范文念一念~~~~或者~~~你懂得~~~大家早上都要去卫生间待一段时间的。 最后说说大家最头疼的完形填空吧,经常悲剧的发现文章中出现的单词都认识,但是就是选不出来正确答案。所以小建议不要纠结了,适当练习保持感觉就好。当然真题还是要认真分析一下的。 二、政治:75+ 懒到不爱背书的孩纸们都看过来吧,给你们介绍个好方法不知道有没有效。总之经验小谈啦。我也不爱背书,我考的是北京大学历史研究生,历史有那么多要记得,再背政治,~OMG饶了我吧。当然,不背书你再不看书天上不会掉下来分数砸你脑袋上哒。所以一本红宝书,你就看吧看吧看吧看到地老天荒好了。那些什么什么背诵版什么什么狂记版都比不上你与红宝书的地老天荒。每天中午饭后一个半小时,晚饭后一个半小时,晚上一个小时足矣。当然建议一开始一边看一边画个笔记

北大的历史

北京大学有110年历史了。我国最早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 1898年,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学。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 1902年12月,京师大学堂恢复。 ★国立北京大学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朱家骅、胡适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北大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教授“南陈北李”相约分别在南方和北方筹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当选为第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毛泽东自1935年至1976年去世长期作为中共实际的领袖人物。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再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复员北京,于1946年10月正式复校,胡适出任校长,整合了北平大学医学院、农学院以及北洋工学院在北平的部分师资和学生。 ★合并后的北京大学

最新北京大学历史系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教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北大校训

北大校训 北大全称为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校训 由于复杂的历史渊源,今天的北京大学并无官方确认的正式校训。 最早关于北京大学校训的记载始于西南联大时期。1938年10月16日,西南联大常委会根据当时教育部的要求制定西南联大校训、校歌。委员会依据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训为基础,讨论联大校训。“国立北京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文字首次见于档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语出《中庸》第十九章)委员会后确立“刚毅坚卓”为西南联大校训。 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院系调整而被解散并入北大的燕京大学,其校训为“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广为流传而被误认为是北京大学校训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实际上是指北京大学的校风,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则是北京大学的学风。 校歌 北大现在并无正式的校歌,但《燕园情》在北大学子之中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传唱最广的歌曲。由周保平作词、孟卫东作曲。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学校文化 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成长了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北京大学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同重大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使学校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语言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里走出的代代骄子无不都具备“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试题(1-5)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一)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儒家六经,即、、、、、,四书即、、、。 2、神话传说凝结着民族精神,据《史记》记载、、、、,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他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文化注重伦理的核心特征。 3、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关系密切,不同时代各有其最为发达的学术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学发达,两汉盛行。魏晋风靡士林,隋唐独步一时,宋明理学精致高妙,清代达到极盛。 二.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 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以上答案都正确 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 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的发展 A.儒学 B.道学 C.玄学 D.经学 6.宋明理学改变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集大成者是() 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王重阳 7.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A.日本 B.朝鲜 C.越南 D.上述三国 8.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 A.韩非 B.商鞅 C.申不害 D.李悝 9.华夏族最终形成于() A.夏 B.商 C.汉 D.春秋战国 10.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 A.汉 B.唐 C.宋 D.清 11.佛教“四谛”是指() A.生老病死 B.四大皆空 C.脱苦 D.苦集灭道 12.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文献通考》 13.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 A.汉太学 B.唐国子监 C.宋书院 D.明宗学 14.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大地古已有之的。 A.水稻 B.大豆 C.粟 D.西瓜 15.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 A.天文学 B.数学 C.农学 D.中医学 16.把中国古代各行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传统优良,历史辉煌: 本系始创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历经110年的风风雨雨,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长盛不衰。1903年开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屠寄、王舟瑶、李大钊、朱希祖、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寅恪、冯承钧、何炳松、傅斯年、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受颐、陈垣、顾颉刚、范文澜、张星烺、刘崇鋐、冯家升、毛子水、劳干、姚从吾、郑天挺等史学名师先后在此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精华汇入本学科,翦伯赞、向达、张政烺、邓广铭、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铁崖、邵循正、苏秉琦、田余庆、罗荣渠、张广达、宿白、严文明等名师云集,再创辉煌。 学科齐全,师资强劲: 本系目前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含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教学科研实体,20个挂靠的研究虚体机构,2个藏书30多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分馆。1998年即获全国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师资岗位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目前一大批占有广阔学术前沿的中年教师已成为主力,一代史学新秀正在茁壮成长。教师中有过6位现任和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田余庆、何芳川、朱凤瀚、罗志田、钱乘旦、李剑鸣),4位北大文科资深教授,现有4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马克垚、阎步克、钱乘旦、李剑鸣),5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5位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试卷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期末卷 1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________ 2 一、单项选择(4×15) 3 1. “北京人遗址”在北京的( )。 4 A .西南的卢沟桥 B .元大都遗址公园 C .昌平的白浮泉 D. 北京西南 5 周口店 6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 )。 7 A.唐诗 B.诗经 C.乐府诗 D.楚辞 8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这话的人是( )。 9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10 4.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家是( )。 11 A .道家和墨家 B. 兵家和农家 C .道家和墨家 D. 儒家和道12 家 13 5. 创立儒家的人是( )。 14 A .朱熹 B. 孟子 C .韩愈 D .孔丘 15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 )。 16 A .汉朝 B. 秦国 C .齐国 D .秦朝 17 7. 开创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新纪元的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 )。 18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19 8.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 )。 20 A .西汉末年 B. 唐代初年 C .南宋末年 D . 东汉时期 21 9. 民间喝腊八粥的习俗源于( )。 22 A .儒家 B. 道教 C .佛教 D.伊斯兰教 23 10.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著名人物是( )。 24 A .张衡 B. 郭守敬 C .蔡伦 D .祖冲之 25 11. 旗袍式样来自( )。 26 A .汉族 B. 满族 C .蒙古族 D .白族 27 12. 现在全国佛教寺院大多数都属于( )。 28 A. 法相宗 B. 律宗 C. 禅宗 D. 天台宗 29 13.科举制度创立于( )。 30 A. 隋 B. 唐 C. 明 D. 清 31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201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系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不低于345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180分。 世界史:复试所占权重为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由专业外语笔试、考生资格审查、面试三部分组成,其中笔试占20%,考生资格审查占10%,面试占20%; 中国史:复试所占权重为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由考生资格审查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其中考生资格审查占20%,面试占30%。 最终录取成绩为初试(50%)+复试(50%)+英语听力成绩的总和。 具体计算方式为: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各门总成绩+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大历史学系就业,北大历史学系学费,北大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 一、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大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北大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三、北大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 北大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 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 其考试科目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或世界史) 考北京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是分专业分科目考试的,也就是说考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课方面只考中国史,不再考是世界史;同样,考世界史的研究生不考中国史。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世界历史双学位招生简章 一、培养要求、目标 历史学本科双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报名条件: 1、在校2004级和2005级本科生(专科起点本科 除外),没有不及格课程且全部课程的GPA绩 点在2.0以上,学有余力者; 2、每人只能选修一个辅修或者双学位;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如有疑问,请咨询62757444) 总学分:38学分,其中:

修满15学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世界历史辅修 一、培养要求、目标 历史学本科辅修课程位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的史学素质教育,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不同领域对于具有一定史学素养的人才的广泛需求。要求学生通过较为系统的学术训练,掌握一定的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结合今后各项工作的需要,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搜集、考订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现象和材料,善于思辩、表述和写作,能够独立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28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16或18学分 方案①中国古代史8学分 中国近代史4学分 中国现代史2学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学分 共16学分 方案②世界上古史3学分 世界中古史3学分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导语:常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常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

2019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招生指南

2019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招生指南 一、本系简况 (详见本系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f10615793.html, ) 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始于1899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史学堂,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国立史学高等教育机构。历经百余年的风雨坎坷,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长盛不衰。1903年开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民国初年增设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等课程体系。新文化运动中在陈独秀主持下,北大史学学科体系改革,与国际接轨,得风气之先。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史学门改称史学系。李大钊、朱希祖、马叙伦、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衡哲、冯承钧、何炳松、傅斯年、陈寅恪、李济、董作宾、孟森、钱穆、陈垣、陈受颐、顾颉刚、范文澜、冯家昇、张星烺、刘崇鋐、毛子水、姚从吾、郑天挺等史学名流先后在此执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燕京等名校的史学精英汇入北大,翦伯赞、向达、张政烺、邓广铭、齐思和、杨人楩、周一良、侯仁之、王铁崖、邵循正、苏秉琦等名师云集,再创辉煌。 历史系1998年获得首批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史、世界史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并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球大学历史学科排名中也位居前列。历史系拥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实体科研机构(西方古典学中心),2个藏书共达40万册并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专业图书馆。本系还设有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希腊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所、台海两岸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外关系史研究所、孙中山思想国际研究中心、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韩半岛研究中心等虚体研究机构。 历史系师资队伍的建设向国内外开放竞争,择优选用一流人才。目前有教授43人,副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51人,硕士生导师58人。教师整体水平在全国历史学科处领先地位,有资深教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7人,博雅讲席教授5人。 本系一直追求高水准的教学质量,严格控制招生数量。在研究生培养中率先实行了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和导师在答辩中回避评议的制度。1999年以来在历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共获得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中国古代史5篇、中国近现代史1篇)。 本系学风是潜心治学,不追风逐浪;努力创新,贵精不贵多。大力推进国际化,拓展海内外学术合作交流,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韩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十几所一流高校的相关系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进行国内外的合作研究,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等。 二、2019年招生的博士生导师简介 (导师排列次序按招生专业划分,各专业内以姓氏拼音为序。以下博士、硕士生导师的详细情况见本系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f10615793.html,。)

北京大学文化介绍

北京大学文化介绍 校园文化被视为大学的风骨。(北京大学文化介绍) 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百年来,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始终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人就一直有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的传统。北大的历史是不断革新的历史,北大是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在不断求得自我革新中发展起来的,这使北大产生了许多重要人物和思想,成为百年名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术积淀是北大校园文化的基础。在北大的校园里,老师是一盏盏明灯,是他们为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铸造铁打的营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是北大的主人,各地精英在北大的空气中自由呼吸、展翅翱翔,他们突破创新、碰撞出绚烂的思想火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大校园文化生活;北大精神是神奇的,它使老师和学生在这里自由快乐地交流、畅快淋漓地讨论,更使他们在这里水****融、共同进步。 北大校园文化的政治文化生活也别具特色。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从1981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1984年国庆35周年道出“小平您好”的由衷呼唤、到1997年初发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的深情呼唤,北大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会等积极开展各类政治文化活动,更加完善了从学校、团委到基层、班级、支部立体的综合学习活动。 “大学的重要在其学术上的生命精神。”学术是北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北大的学术传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此谓学术。除日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北大校园文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术实践和理论研究。北大团委下设学术实践部和理论研究室,有针对性地对校园的学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活动进行协调和指导,有的放矢。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也在此方面有常设部门,特别是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开展的北大研究生“学术十杰”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九届,他们通过对北大学术之星的评选活动,肯定了北大学子的学术研究成果,也鼓励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术研究活动中来。许多学术大师都曾来北大开办讲座,与老师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更为北大校园文化的学术生活增添了活力和发展动力。“北大的讲座”被誉为浓缩精华的“知识快餐”。它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开放课堂。在这里有最快的信息来源,最广的知识领域,完全自由的参与和交流;演讲者讲得精彩,听众的问题也精彩,相互启迪,相互砥砺,一个讲座,一个大课堂。北大的讲座也吸引着其他高校的老师和同学前来北大,和北大人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提高。(北京大学文化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01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系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不低于345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180分。 世界史:复试所占权重为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由专业外语笔试、考生资格审查、面试三部分组成,其中笔试占20%,考生资格审查占10%,面试占20%; 中国史:复试所占权重为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由考生资格审查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其中考生资格审查占20%,面试占30%。 最终录取成绩为初试(50%)+复试(50%)+英语听力成绩的总和。 具体计算方式为: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各门总成绩+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就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 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 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 其考试科目如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 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或世界史) 考北京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是分专业分科目考试的,也就是说考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课方面只考中国史,不再考是世界史;同样,考世界史的研究生不考中国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