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B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540.50 KB
- 文档页数:88
工业企业统计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准确、及时地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工业企业。
第三条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应以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统计报表制度为依据,坚持客观、公正、准确、完整的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
第四条工业企业应建立健全统计机构,配备相应的统计人员,负责本企业的统计工作。
企业统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统计知识和业务能力,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二、统计内容第五条工业企业统计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生产情况、财务状况、技术开发、能源消费、产品质量、劳动工资、安全生产等方面。
第六条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应包括:企业名称、住所、法人代表、注册资本、实收资本、经营范围、行业分类、职工人数、联系电话等。
第七条生产情况统计应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品种、产品产量、产品产值、产品销售量、产品库存量、生产线数量、生产设备数量等。
第八条财务状况统计应包括: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成本费用、税费支出等。
第九条技术开发统计应包括:研发投入、研发机构数量、研发人员数量、新产品开发数量、新技术应用数量、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等。
第十条能源消费统计应包括:能源品种、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
第十一条产品质量统计应包括: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抽检合格率、产品顾客满意度等。
第十二条劳动工资统计应包括: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工资分配制度等。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统计应包括:事故发生次数、事故损失金额、事故伤亡人数、安全生产措施等。
三、统计报表第十四条工业企业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统计部门的要求,定期填写、报送统计报表。
第十五条统计报表应采用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两种形式提交。
国家常规统计调查制度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内容
(2022年统计年报和2023年定期统计报表)
一、调查目的
了解全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制度报表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调查单位,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部分报表统计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个体经营户。
三、调查内容
工业企业生产状况、财务状况、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况、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以及生产经营景气状况等。
四、调查方法
1.按照经营地在地原则对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调查单位进行统计。
2.调查单位采取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制度中各报表规定的调查内容、上报时间独立自行报送数据。
3.本制度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和编码,统计机构和调查单位须严格执行,不得自行更改。
4.按照《统计法》的要求,为保障源头数据质量,做到数
出有据,调查单位应该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和归档等管理制度。
五、调查组织方式
调查报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负责组织实施。
各级工业统计部门通过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分级审核、验收和上报数据。
六、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
根据数据调查频率,按月度、季度、年度等频率通过国家统计局外网、新闻发布会、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国家统计数据库或其他形式对公众发布。
2024年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一、统计范围
该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主要是指在我国境内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
二、统计指标
该报表制度主要涉及以下统计指标:
1. 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企业类型、所属行业、所在地区等。
2. 人员指标:包括从业人员数、工资总额等。
3. 生产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要产品产量等。
4. 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等。
5. 能源消耗指标:包括综合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值能耗等。
6. 环保指标:包括污染物排放量、废弃物产生量等。
三、统计方法
该报表制度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全面调查为主,抽样调查为辅。
对于大型企业,采用全面调查方式;对于小型企业,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四、数据发布
该报表制度的数据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进行发布,定期公布各行业的统计数据,以满足社会各界对工业统计数据的需求。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2007年统计年报和2008年定期统计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河北省统计局修订2007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必须保密。
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河北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2)三、调查表式(一)综合年报表式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B303表) (3)2.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 (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B307表) (5)(二)综合定报表式1.工业增加值(B401表) (6)2.规模以下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B305表) (7)(三)基层年报表式1.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 (8)2.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2表) (10)3.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B102表) (11)4.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表) (12)5.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B106表) (13)6.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B123表) (14)7.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冀B104表) (15)(四)基层定报表式1.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1表) (16)2.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2表) (17)3.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B203表) (18)4.工业生产与经营预计完成情况表(B224表) (19)四、附录(一)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 (20)(二)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目录 (32)(三)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 (34)(四)主要指标解释 (36)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省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并根据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统一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统计报表制度。
(B)工业统计报表制度(2001年统计年报和2002年定期报表)北京市统计局2001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北京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4)二、报表目录 (6)三、调查表式 (7)(一)年报表式 (7)1.个体经营工业主要指标(B309表) (7)2.高技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相关指标(B102-2表) (8)3.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表) (9)4.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105表) (11)5.工业用水情况表(B105-3表) (12)6.能源产购销情况表(B105-5表) (13)(二)定期表式 (14)1.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2表) (14)2.主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销售与库存(B202-1表) (15)3.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3表) (16)4.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205表) (18)四、附录 (20)(一)高技术工业产品目录 (20)(二)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 (26)(三)主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销售与库存季报目录 (33)(四)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目录 (35)(五)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36)(六)指标解释 (37)1.工业统计指标解释 (37)2.部分工业产品指标解释 (44)3.能源指标解释 (44)一、总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1]5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国民经济核算和各级政府部门需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特制定我市工业统计2001年年报和2002年定期报表制度。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指的是关于工业企业数据收集、汇总和报表编制的规定和程序。
它是为了了解和评估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的有效手段。
下面是一份关于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的篇幅为700字的介绍。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统一统计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工业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报表编制的制度。
制定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能够确保企业的数据收集行为的合法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为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数据基础,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由企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
首先,企业应该明确需要进行统计的数据内容和指标,并确定相应的数据收集方法和时间节点。
其次,企业需要明确每个部门的统计职责和权限,并制定相应的数据报送和审核程序。
最后,企业要对统计数据的编制和报表的格式进行规范,并建立相应的统计档案和数据库。
在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报表编制和数据存档。
首先,企业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数据采集系统和统计问卷、调查表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
其次,数据整理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排序、分类和加工处理的过程。
数据整理需要结合数据分析和运筹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清洗和筛选,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度和完整性。
然后,数据报表编制是将整理好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和标准进行组织和汇总的过程。
数据报表编制根据数据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维度,如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报表、分项生产能力报表、市场需求报表等。
最后,数据存档是将编制好的数据报表和相关的统计文件和材料进行归档保存的过程。
数据存档要求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要进行定期的备份和更新,以防止数据的丢失和篡改。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是指对工业企业进行统计和报表制度规范化的管理。
下面将从制度实施目的、内容、流程和管理制度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实施目的1.落实全国工业统计法律法规,加强工业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2.提高企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效率,快速获取准确的统计数据。
3.以数据为支撑,优化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和销售计划。
4.为政府和投资机构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企业获得政策支持提供依据。
二、制度内容1.建立工业统计制度根据国家工业统计法规,建立企业的工业统计制度,包括制定企业工业统计体系、统计报表的制作和报送、报表检验的程序、统计数据的保密等内容。
2.规范数据收集流程对数据的收集进行规范,统一制定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存储方式等,将数据来源的控制放在中央,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3.实现数据共享与传递通过建立联网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等方式,实现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数据共享,促进数据传递的高效和及时性。
4.制定报表标准和样式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和规模制定不同的报表标准和样式,确保数据的准确度和真实性。
同时,要确保报表更新及时,数据更新快速。
三、流程制度1.数据收集流程规定数据收集的具体流程,包括数据源(如报表、财务报表、生产报表等)梳理、审核、整合和输入等流程,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2.统计报表制作流程规定企业各类型报表的制作、审核和订正的具体流程,确保报表准确定。
3.报表上传流程规定报表上传的具体流程,包括选择上传方式、网络上传和邮件上传等,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快捷性。
4.报表统计流程规定报表统计的具体流程,包括数据查看、数据的处理和导出等流程,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管理制度优化1.强化员工教育通过内部培训和讲座等,加强员工对工业统计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能,推动制度落实。
2.完善监管机制通过完善监管机制,对统计数据进行监管和检查,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统计报表制度
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为了规范和统一统计报表制作和使用,设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它包括了统计报表的内容、格式、制作方法、审核流程、使用范围、更新周期等要求。
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比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为决策提供依据。
具体来说,统计报表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报表内容与格式:规定各类统计报表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要求,包括报表的标题、时间范围、统计指标、统计单位等。
2. 制作方法与流程:制定统计报表的制作方法和流程,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和填写等步骤,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审核与审批:设立统计报表的审核和审批机制,对报表的数据和计算进行审核,确保报表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4. 使用范围和权限:明确统计报表的使用范围和权限,指定报表的接收方和使用方,防止报表被滥用或泄露。
5. 更新周期和频率:确定统计报表的更新周期和频率,确保报表的及时性和更新性,便于决策者及时获取最新的数据。
6. 监督与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统计报表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
统计报表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企业或组织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供准确、及时、可比的统计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支持。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4)三、调查表式(一)年报综合表能源产购销情况表(B105-5) (5)(二)定期综合报表1.工业总产值、增加值汇总表(B710表) (6)(三)定期基层报表1.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2表) (7)2.主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销售与库存(B202-1表) (8)3.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工业总产值(B202-2表) (9)4.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3表) (10)5.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与库存量(B205表) (12)6.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205-1表) (13)四、附录(一)《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销售与库存目录》及说明 (14)(二)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目录 (26)(三)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26)(四)指标解释1.工业统计指标解释 (27)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解释 (35)3.能源指标解释 (36)一、总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4]8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国民经济核算和各级政府部门需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制定我市工业统计2004年年报及2005年定期报表制度。
本制度是国家及北京市统计调查的一部分,是北京市统计局对各区县统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和有关单位的要求,各级统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按照制度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目录,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一、工业统计制度修订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的精神,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统计年报的部分内容纳入普查范围,2004年年报不再另行布置,本制度为未纳入普查范围的年报及2005年定期报表制度。
1.“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2表)①免报“工业总产值(按上年价格计算)”指标。
②取消工业产值按行业小类分组指标,将这部分指标单独设置报表,报表名称为《大中型企业分行业产值》(B202-2表),上报时间为月后4日下午5点以前。
○B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2019年统计年报和2020年定期统计报表)国家统计局制定2019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 2 -二、综合表式.................................................. - 3 - (一)工业生产月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 3 -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3 - 工业分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4 - 分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 5 - 工业分大类行业出口交货值......................................... - 6 - 100种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8 - 分地区57种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 11 - (二)工业效益月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 1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 1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 16 - (三)工业年报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 17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 17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 - 21 -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 22 -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 23 -一、总说明(一)为了解全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是指在工业企业中进行统计和汇总数据的制度和规定。
这一制度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自身的运营状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报表类别和内容:1. 生产报表:包括生产能力、产量、产值、质量指标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工厂的生产状况和效率。
2. 销售报表:包括销售额、销售数量、销售渠道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产品市场需求和销售策略的有效性。
3. 成本报表: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效益。
4. 资产报表: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企业的资产状况和负债情况。
5. 环境报表:包括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环境污染等主要指标的统计报表,用于评估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和合规性。
二、报表制度和流程:1. 统计标准和方法:确定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数据采集和整理:各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数据采集,然后由统计部门进行数据整理和校对。
3. 报表审核和分析:由专门的报表审核人员对报表进行审核和核实,然后由管理层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报表发布和使用:报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布,并通过内部沟通和会议等方式进行报表的使用和分析。
5. 审计和监督:定期进行对报表制度的审计和监督,确保报表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报表制度的意义:1.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企业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自身的生产、销售、成本、资产和环境状况,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报表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3. 加强内部协调和沟通: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沟通提供了基础,使各部门能够共同面对问题并共同解决。
B工业统计报表制度(B)工业统计报表制度(2002年统计年报和2003年定期报表)北京市统计局2002年10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北京市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5)二、报表目录 (10)三、调查表式 (11)(一)年报表式 (11)高技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相关指标 (11)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情况 (13)工业企业财务状况 (15)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 (19)工业用水情况表 (21)能源产购销情况表 (22)(二)定期表式 (24)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 (24)主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销售与库存 (26)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7)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与库存量 (30)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 (31)四、附录 (33)(一)高技术工业产品目录 (33)(二)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月报目录 (45)(三)主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销售与库存季报目录 (58)(四)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目录 (60)(五)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61)(六)指标解释 (62)Ⅰ、工业统计指标解释 (62)Ⅱ、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解释 (78)Ⅲ、部分工业产品指标解释 (80)Ⅳ、能源指标解释 (82)一、总说明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02]3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国民经济核算和各级政府部门需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特制定我市工业统计2002年年报和2003年定期报表制度。
本制度是国家及北京市统计调查的一部分,是北京市统计局对各区、县统计局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的要求,各级统计部门应按照制度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目录,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一、工业统计制度修订内容(一)年度报表1.取消“个体经营工业企业主要指标”(B309表)。
2.增加“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情况”表(BG01表)。
为全面了解全市工业更新改造投资规模、结构等状况,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增加“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情况”报表,填报范围为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报送时间为2003年1月10日前。
3.“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表)作以下调整:①取消“股票投资收益”、“已分配股利”和“分配给个人的股利”三项指标;②增加“废品废料销售值”指标;③“国家补贴收入”改为“补贴收入”,“利息净支出”改为“利息支出”,“劳动、失业保险费”改为“劳动、待业保险费”。
4.“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105表)作以下调整,①在消费合计中增加“车辆用油”指标。
②填报范围由“全部法人工业企业”改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5.“工业用水情况表”(B105-3表)作以下调整,①取消补充新水量、井水、河水、产值、复用率、产值单耗指标,增加工业取水总量、地下水、地表水、其他水及其相应金额指标,重复用水量中增加其中项“封闭系统内的循环水量”指标。
②填报范围由“全部法人工业企业”改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二)定期报表1.“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2表)。
①1~11月继续由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填报。
12月扩大到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填报。
②本表补充资料增加“固定资产完成投资”和“其中:更新改造完成投资”两项指标。
③2002年12月限额以下企业免报产品产量。
2.“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3表),“利息净支出”改为“利息支出”;“劳动、失业保险费”改为“劳动、待业保险费”。
3.增加“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与库存量”季报(B205表),填报范围为年耗标煤在5000吨以下的限额以上工业企业。
4.“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季报”(B205-1表),取消“车辆用油”指标,补充资料中增加“用水量指标”。
二、报表实施范围1.“高技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相关指标”(B102-2表),由生产高技术工业产品的企业按《高技术工业产品目录》填报。
2.“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情况”(BG01表)由全部法人工业企业填报,调查对象为计划总投资2万元及以上的更新改造投资。
3.“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表),由全部法人工业企业填报。
4.“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B105表)由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填报。
5.“工业用水情况表”(B105-3表)由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填报。
6.“能源产购销情况表”(B105-5表),由燕山石化总公司、首钢集团公司、北京市焦化厂、北京市京煤集团、北京市燃料油公司、中国航空油料公司华北公司填报。
7.“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2表),1~11月填报范围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
12 月份填报范围扩大到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补充资料中的两个指标调查对象为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
8.“主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销售与库存”(B202-1表),由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根据《主要工业产品(实物量)销售与库存季报目录》填报。
9.“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3表),由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填报。
10.“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与库存量”季报(B205表),填报范围为年耗标煤在5000吨以下且没有能源加工转换的限额以上工业企业。
11.“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季报”(B205-1表),由年耗标准煤5000吨以上(含5000吨)及年耗标煤在5000吨以下但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企业填报。
三、有关资料的取得为满足编制北京地区能源平衡表的需要,下列单位抄报以下各表的年度汇总数,直接报送北京市统计局,上报时间为2003年2月底前。
北京市京煤集团:《京煤集团销售对象统计月报表》、《燃料油销售对象统计年报》、《国家统一分配煤炭分配月(年)报》中国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北京地区电力收支分类表》、《北京地区行业用电分类表》。
首钢总公司:《首钢总公司能源平衡表》。
四、工业统计的有关原则、规定:本制度是为工业企业制定。
判断一个法人单位是否适用工业统计报表制度,首先要确定该法人单位是否属于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部门。
工业生产活动主要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对农副产品和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但对日用工业品的修理应列入居民服务业,不属于工业生产活动)。
工业统计范围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划入工业门类的全部工业。
目前,工业统计调查单位确定为两类,即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
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是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2)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3)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工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
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活动;(2)单独组织工业生产、经营业务活动;(3)独立核算收入和支出。
各工业企业要严格执行工业统计调查单位的确定原则。
即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原则和在地统计原则。
在地统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我市各类企业在京外地区兴办的并在当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法人企业应向当地统计部门报送资料。
(2)我市各类企业在京外地区兴办的产业活动单位(即未经法人登记的非独立核算单位),应随法人单位在我市进行统计。
(3)京外地区在我市兴办并在我市登记注册的法人企业,应按在地原则在我市报送统计资料。
(4)京外地区在我市开办有工业生产活动,但未作法人登记的非独立核算单位,随法人企业统计。
二、报表目录一、年报表三、调查表式(一)年报表式高技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相关指标表号:B102-2表制表机关:北京市统计局文号:京统发[2002]130号执行期限:2003年6月底止企业法人代码:□□□□□□□□-□企业详细名称: 200 年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年月日说明:1.填报范围:生产《高技术工业产品目录》规定的高技术产品的工业企业。
2.报送时间及方式:2003年3月底前综合单位报基层数据软盘。
3.产品代码、名称、计量单位按目录填报;本表2、3、5、6栏填代码。
4.技术来源:是指产品生产技术来源于①国外及港澳台②科研机构③高等院校④本企业与外单位合作⑤本企业开发⑥其他5.技术水平:是指产品生产技术处于①国际领先②国际90年代③国内领先④国内先进⑤本市先进6.销售方向:是指产品销售的地区①国外及港澳台②外地③本市;按销售量比例大的填报销售方向7.使用方向:是指产品用于①投资类产品②消费类产品。
8.表中第7、8两栏均为现行价格,11栏出口收入按折人民币单位填报。
工业企业更新改造投资情况法人单位代码:□□□□□□□□-□企业4名称(盖章):建设性质:□开工时间:□□□□□□表号:B G01表竣工时间:□□□□□□制表机关:北京市统计局标识码□□□□□□□文号:京统发[2002]130号上报单位代码:□□□□2002年执行期限:2003年6月30日补充资料:200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7)________;200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8)______万元;2001年完成更新改造投资额(29)__________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30)________万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03年月日本表逻辑审核关系:1.1≥22.2≥33.3≥44.3≥55.5≥6+7+8+96.5≥107.10≥11 8.10≥129.13≥14 10.13≥1511.16≥17 12.18≥1913.19=20+21+22+23+26 14.23≥2415.24≥25 16.27≥317.28≥29 18.29≥30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表号:B103表制表机关:北京市统计局文号:京统发[2002]130号执行期限:2003年6月底止计量单位:千元企业法人代码:□□□□□□□□-□企业详细名称: 200 年千元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年月日说明:1.本表由各区、县统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局报送分企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