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
- 格式:ppt
- 大小:647.50 KB
- 文档页数:35
什么是矿物质导言:矿物质是构成地球壳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构成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必备元素。
它们在许多生物体的生理功能、代谢过程和组织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矿物质的定义、种类、功能以及人类对矿物质的需求。
一、矿物质的定义矿物质是指地壳中非有机物质的总称,是构成地壳的无机化合物或元素。
它们是地球形成过程中告不溶于水的物质,通常以晶体形式存在。
矿物质包括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两大类。
金属矿物主要由金属元素组成,如铁、铜、锌等。
非金属矿物包括石英、石灰石、方解石等。
二、矿物质的种类矿物质有很多种类,其中一些是生命必需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矿物质及其功能:1. 钙:钙是人体最为丰富的矿物质之一,它在骨骼和牙齿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钙还参与神经传递、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块形成等多种生理过程。
2. 铁: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参与氧气的运输和储存。
缺铁会导致贫血,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
3. 锌:锌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对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锌还有助于伤口愈合和维持皮肤健康。
4. 碘: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对正常的代谢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智力发育。
5. 锰:锰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参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抗氧化反应。
缺锰会导致生殖和生长发育异常。
6. 铜:铜是多种酶的辅助因子,对红细胞的形成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
铜还参与组织修复和神经传递。
7. 硒:硒是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护细胞的健康。
它还对甲状腺功能和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三、矿物质在人体中的功能矿物质在人体中起着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1. 维持体液平衡:钠、钾和氯等电解质矿物质参与调节体内的水平衡,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和血液循环。
2. 参与酶反应:许多矿物质是酶组成部分或辅助因子,参与代谢过程、能量生成和细胞信号转导等重要生化反应。
3. 维持骨骼健康:钙、磷、镁和维生素D等矿物质在骨骼的形成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矿物质
人体内的元素除碳·氢·氧·氮以有机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为矿物质。
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共有20多种,其中体内含量较多(大于0.01%体重),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100mg以上者,称为常量元素,有钙·镁·钾·磷·钠·氯共6种;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小于体重的0.01%,每人每日膳食需要量为微克至毫克的矿物质。
1995年FAO/WHO提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碘·锌·硒·铜·铬·钼·钴8种。
其中,氟属于可能必须的微量元素。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骨骼·牙齿中的钙·镁·磷,蛋白质中的硫·磷等;细胞内外液的成分,如钾·钠·氯与蛋白质一起,维持细胞液内外适宜渗透压,使机体组织能储存一定量的水分;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如钾·钠·氯离子和蛋白质的缓冲作用;参与构成功能性物质,如血红蛋白中的铁·甲状腺素中的碘,超氧化物歧化酶中的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中的硒等;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及细胞膜的通透性。
矿物质矿物质(又称无机盐),英文mineral。
矿物质是人体内无机物的总称。
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
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须的元素,矿物质是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每天矿物质的摄取量也是基本确定的,但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环境、工作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
目录1概述2砸?▪种类▪特点3生理功能4作用▪对人体:▪对头发▪对母猪5功能注意:▪钙▪镁▪钠▪钾▪铁▪锌▪锰▪铬▪钼▪磷▪硒▪铜▪碳▪偏硅酸▪锶▪锂▪碘▪溴▪钴▪镍▪钒▪砷▪氟▪氡6加工损失1概述编辑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各种元素的总称,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
人体中含有的各种元素,除了碳、氧、氢、氮等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以外,其余的60多种元素统称为矿物质(也叫无机盐)。
其中21种为人体营养所必需。
钙、镁、钾、钠、磷、硫、氯7种元素含量较多,约占矿物质总量的 60%~80%,称为宏量元素。
其他元素如铁、铜、碘、锌、锰、钼、钴、铬、锡、钒、硅、镍、氟共14种,存在数量极少,在机体内含量少于 0. 005%,被称为微量元素。
虽然矿物质在人体内的总量不及体重的5%,也不能提供能量,可是它们在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外界环境供给,并且在人体组织的生理作用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如钙、磷、镁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原料。
矿物质也是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正常渗透压的必要条件。
人体内有些特殊的生理物质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甲状腺素等需要铁、碘的参与才能合成。
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矿物质通过粪便、尿液、汗液、头发等途径排出体外,因此必须通过饮食予以补充。
但是,由于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因此过量摄入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根据无机盐在食物中的分布以及吸收情况,在我国人群中比较容易缺乏的矿物质有钙、铁、锌。
如果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生理条件下,也存在碘、氟、砸、铬等缺乏的可能。
第6章矿物质(Minerals)6.1概述所谓矿物质(Minerals)是指食品中各种无机化合物,大多数相当于食品灰化后剩余的成分,故又称粗灰分(Crude ash,CA)。
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较少,但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有些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研究食品中的矿物质目的在于提供建立合理膳食结构的依据,保证适量有益矿物质,减少有毒矿物质,维持生命体系处于最佳平衡状态。
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植物可以从土壤中获得矿物质并贮存于根、茎和叶中;动物通过摄食饲料而获得。
食物中的矿物质可以离子状态、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的形式存在;有些矿物质在食品中往往以螯合物或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6.1.1 矿物质的功能6.1.1.1 机体的构成成分食品中许多矿物质是构成机体必不可少的部分,例如钙、磷、镁、氟和硅等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磷和硫存在于肌肉和蛋白质中;铁为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
6.1.1.2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作为体内的主要调节物质,矿物质不仅可以调节渗透压,保持渗透压的恒定以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形态;而且可以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6.1.1.3 某些特殊功能某些矿物质在体内作为酶的构成成分或激活剂。
在这些酶中,特定的金属与酶蛋白分子牢固地结合,使整个酶系具有一定的活性,例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酶系中的铁,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中的硒等。
有些矿物质是构成激素或维生素的原料,例如碘是甲状腺素不可缺少的元素,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等。
6.1.1.4 改善食品的品质许多矿物质是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它们对改善食品的品质意义重大。
例如,Ca2+是豆腐的凝固剂,还可保持食品的质构;磷酸盐有利于增加肉制品的持水性和结着性;食盐是典型的风味改良剂等。
6.1.2矿物质的分类食品中矿物质按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为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非必需元素(No Essential element)和有毒元素(Toxic element)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