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 格式:pptx
- 大小:110.94 KB
- 文档页数:14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篇1教学内容: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例5、例6,做一做和练习十一第1~5题)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会根据文字题中的关键词语“和、差、积、商、除、除以”等,正确使用小括号、中括号。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题意确定计算顺序分解计算步骤,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教学难点:理解算式中什么情况使用中括号,为什么使用中括号。
教具准备:投影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激发。
1、口算:(练习十一第1题)32.8+19 0.42×0.5 0.67+1.243.06×0.2 0.51÷17 5.2÷1.38.2÷0.01 1.82-0.63 1.6×0.42、提问(1)什么是和、差、积、商?和、差、积、商各等于什么?(2)举例说明除、除以的不同含义。
3、读题口头列算式(1)637加上86与19的积,再减去1375,差是多少?(2)从72与64的积里,减去4012除以59的商,差是多少?(3)532减379的差,加上192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4、根据给出的条件列出算式(投影逐个出示)(1)计算2.4与0.48的差,列式为:2.4+0.48(2)用2.4与0.48的差乘以5,列式为:(2.4—0.48)÷5(3)用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列式为:12÷(2.4—0.48)×5,对吗?(设疑导入)二、尝试。
1、出示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2、读题讨论这题求的是什么?该怎样去想?引导学生回答:这题求的是商,必须知道被除数和除数,被除数是12,除数是2.4与0.48的差乘以5的积。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例1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简评: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学生1:200-(35×3+63)=200-(105+63)=200-168=32(元)学生2:200-35×3-63:=200-105-63=95-63=32(元)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学生2:我们也可以从200元里面依次减去买两种球各用去的钱,也得到还剩多少钱。
教师:大家非常能干,一个数学问题用多种方法去解决。
咱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2:方方用20元买了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钱)教师:讨论讨论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讨论后汇报,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解答:学生1:我们先算出方方买3支钢笔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3=(元),再算买两种文具一共用了多少钱,算式是+=(元),最后算出还剩多少钱,算式是=(元)。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一、直接写得数2.25+1.25= 346+199= 27÷2.5= 6.4÷8=2.8+9.2= 0.48÷0.8= 0.87×100= 8÷0.01=4.9+1= 2÷0.5= 2-0.08= 800-498=2.5×12= 4×0.35= 4.75+6.25= 204.8×99+4.8= 0.1×99+0.1= 1.01×99=0.25×16= 0.35÷0.7= 1.25×9×8= 3.74-1.4=4.98×74×0= 0.76+0.4= 0.4÷0.02= 10-0.99=二、文字题1.一个加数是685,比另一个加数少68,另一个加数是多少?2.10000里面有多少个25?3.一个数是321,它的5倍减去750是多少?4.甲数是798,比乙数多375,两数的和是多少?5.20个146相加的和,除以315,商是多少?6.95加上20的3.5倍,和是多少?7.6除以1.5的商,加上3,再乘以3,积是多少?8.0.9与0.6的和除以这两个数的差,商是多少?9.一个数减去4.5的差与6.4相乘得7.68,这个数是多少?10.3.5与6.5的和除以4的商,比5.75少多少?11.18个0.45减去2.4的,差是多少?12.3.75乘以0.1除0.8的商,积是多少?13.51.5减去25.5除以0.5的商,差是多少?14.一个数的2倍与3.8的和是4.6,这个数的和是多少?15.0.8与0.6的差除以这两个数的和,商是多少?16.3.7与7的积减去2.8的一半,差是多少?17.从3.5的7倍中减去85的30%,差是多少?18.比一个数的2倍少3的数是6.5,求这个数.19.比一个数的80%多12的数是45.6,求这个数.20.一个数的等于67.5的,这个数是多少?21.一个数的比12.8的60%少0.6,求这个数.22.7的倒数除6的商,比25的多多少?23.8减去与的积所得的差再除以,商是多少?24.16的比一个数的7倍多2,这个数是多少?25.甲数的等于乙数的35%,甲数是49,乙数是多少?26.12个减去18的25%,所得的差再扩大100倍是多少?三、计算下面各题(1)28.35÷(14-9.5) (2)1.21×42-(4.46+0.14)(3)8.6+(5.6-4.8)×13 (4)1375+450÷18×25(5)375+450÷18×25 (6)404×0.25-0.45÷0.9(7)(4.5-0.004×800) (8)2145-640÷16×25(9)948-450÷18×25 (10)3.8×8.4+8.4×5.2+8.4(11)(0.125×8-0.5)×5 (12)1.47÷(5-24×0.15)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13×(3.69-1.8)+1.11×0.13 (2)4.27-3.35+5.73-2.65 (3)46×25%+55×0.25-0.25 (4)7.01-2.625-3.375(5)0.75×67.5+31×0.75+1.5×75%(6)14.2×25%+5.8×0.25 (7)0.25×125×32 (8)12.5×0.25×32(9)808×125 (10)4.23÷0.125 (11)999×0.7+111×3.7一、根据已知条件,将题目补充完整,使之成为用正比例解答的应用题.不解答.1.一列火车6小时行360千米,()?2.新生工程队计划挖一条长3250米的水渠,结果3天修完210米,()?3.李师傅5小时可以制作35个机器零件,()?二、根据已知条件,将题目补充完整,使之成为用反比例解答的应用题.不解答.1.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7小时到达.()?2.新生工程队计划挖一条水渠,每天挖70米,15天完成,要12天完成任务,()?三、应用题.(用比例方法解答)1.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30个,72天完成,实际每天加工36个,实际多少天完成?2.李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0页,18天可以看完,如果要6天完成,每天看多少页?3.一架飞机5小时可以飞行3500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练习题来源:作者:时间:2008-03-18 点击:一、判断.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5.分数的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6.铺地面积一定,方砖的边长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二、选择.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成反比例关系是().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一、四则运算的意义(见教材84页)1.分数、小数加法、减法和除法,与整数加法、减法和除法的意义相同。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1一、教学目标: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数学教案-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点: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A、准备题:19 ×(935-875÷ 25) [51÷(120 -103)+24]×64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让学生独立完成。
校对。
B、导入新课: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C、讲授新课:例 3 :4.38 ÷ (36.94 + 34.3×0.2)提问: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
校对。
4.38 ÷ (36.94 + 34.3×0.2)=4.38 ÷(36.94 + 6.86)=4.38 ÷ 43.8=0.1例 4 : [(5.84 - 3.9 ) ÷0.4 + 0.15] ×0.92提问: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独立完成。
校对。
3、做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5.84 - 3.9 ) ÷0.4 + 0.15] ×0.92=[1.94 ÷0.4 + 0.15] ×0.92=[4.85 + 0.15] ×0.92=5 ×0.92=4.6D、巩固练习:1.8×(1.4 - 0.26 ÷2) [7.6 - 5 ×(0.3 + 0.9)]÷10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抽两名学生板演。
E、课堂小结:在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什么?F、布置作业:P - 52 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
小数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在数学中,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符号结合使用的运算方式。
而小数运算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处理包含小数的数值。
下面将介绍小数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原则是根据运算符号的优先级进行计算,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然后是乘法和除法,最后才是加法和减法。
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需要遵循这个原则。
举例来说,计算表达式3.2 + 1.5 * 2.4 - 0.6的结果。
首先,按照优先级先计算乘法,即计算1.5 * 2.4的结果。
这个结果为3.6。
然后,将原表达式转化为3.2 + 3.6 - 0.6。
接下来,按照优先级计算加法和减法。
依次计算3.2 + 3.6和6.8 -0.6。
结果分别为6.8和6.2。
因此,原表达式3.2 + 1.5 * 2.4 - 0.6的运算结果为6.2。
小数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运算的步骤一致,只是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除此之外,小数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还需要注意数值精确度的问题。
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舍入误差导致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合适的数值精确度保留小数位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运算,最后再将结果转换为小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数运算中除法运算存在被零除的情况。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需要检查被除数是否为零,并避免除零错误的发生。
综上所述,小数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需要按照运算符号的优先级进行计算,同时注意数值精确度和避免除零错误。
通过正确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准确地进行小数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得到正确的结果。
(此为示例文章,实际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和具体情况进行内容的编写。
)。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数学中,小数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一种数的表示形式。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应用于小数的数值之间。
通过使用这些运算符和一些数学规则,我们可以对小数进行各种计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加法运算小数的加法运算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小数的数值相加。
为了执行小数的加法运算,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对齐小数点:将参与运算的小数按照小数点对齐。
2. 按位相加:从小数点右侧开始,将对应位上的数值相加。
3. 处理进位:如果相加的两个数值相加大于等于 10,需要将进位部分加到左侧位上。
例如,将 1.25 加上 0.75:```1.25+ 0.75------2.00```二、减法运算小数的减法运算是指将一个小数的数值减去另一个小数的数值。
执行小数的减法运算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 对齐小数点:将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2. 按位相减:从小数点右侧开始,将对应位上的数值相减。
3. 处理借位: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需要从左侧借位。
例如,计算 4.2 减去 1.75:```4.20- 1.75------2.45```三、乘法运算小数的乘法运算是指将两个小数的数值相乘。
要执行小数的乘法运算,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忽略小数点:将小数看作整数,进行普通的乘法运算。
2. 确定小数位数:计算出乘法结果后,从右侧开始,找到小数点应该放置的位置。
3. 插入小数点:将小数点插入到正确的位置。
例如,计算 1.5 乘以 0.6:```15× 6-----90```根据乘法结果,需要在结果中插入一个小数点,得到最终答案为0.9。
四、除法运算小数的除法运算是指将一个小数的数值除以另一个小数的数值。
执行小数的除法运算要遵循以下步骤:1. 扩大除数:将除数的小数点右移,变为整数。
2. 扩大被除数:将被除数的小数点右移,使除数成为整数。
3. 除法运算:对两个整数进行常规的除法运算。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同时使用不同的运算符进行计算。
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并注意小数的运算规则。
下面将通过实例来详细介绍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例一:加法与减法的混合运算计算:3.2 + 1.5 - 0.7解析:首先进行加法运算,得到 3.2 + 1.5 = 4.7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得到 4.7 - 0.7 = 4例二:乘法与除法的混合运算计算:2.5 × 3 ÷ 0.4解析:按照数学运算的顺序,先进行乘法运算,得到 2.5 × 3 = 7.5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得到 7.5 ÷ 0.4 = 18.75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需要根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一般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进行。
如果遇到括号,我们需要先计算括号里的内容,再进行其他运算。
例三:带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2.3 + 1.8)× 0.5 - 0.7解析:首先计算括号里的内容,得到(2.3 + 1.8)= 4.1然后,进行乘法运算,得到 4.1 × 0.5 = 2.05最后,进行减法运算,得到 2.05 - 0.7 = 1.35在计算小数的混合运算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当小数点两边位数不等时,我们需要对齐小数点,使其对应位数相同,再进行运算。
例四:小数点对齐的混合运算计算:1.2 + 0.05 × 0.4解析:根据小数点对齐的原则,将 0.05 扩大十倍,得到 0.5 × 0.4 = 0.2然后,进行加法运算,得到 1.2 + 0.2 = 1.4通过以上实例,我们了解了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运算顺序、小数点的对齐以及括号的运算。
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则,才能准确进行小数的混合运算。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和经济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小数四则运算综合知识点及例题一、运算定律 ⑴加法交换律:a b b a +=+的等比数列求和⑵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⑶乘法交换律:a b b a ⨯=⨯⑷乘法结合律:()()a b c a b c ⨯⨯=⨯⨯⑸乘法分配律:()a b c a b a c ⨯+=⨯+⨯(反过来就是提取公因数) ⑹减法的性质:()a b c a b c --=-+⑺除法的性质:()a b c a b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c -÷=÷-÷上面的这些运算律,既可以从左到右顺着用,又可以从右到左逆着用.二、要注意添括号或者去括号对运算符号的影响⑴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 都不变;⑵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 改变,其中“+”号变成“-”号,“-”号变成“+”号;⑶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都 不变,但此时括号内不能有加减运算,只能有乘除运算;⑷在“÷”号后面添括号或者去括号,括号内的“⨯”、“÷”号 都改变,其中“⨯”号变成“÷”号,“÷”号变成“⨯”号, 但此时括号内不能有加减运算,只能有乘除运算.例一计算:1999 3.14199.931.419.99314⨯+⨯+⨯.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原式1999 3.143=⨯⨯200019.4218830.58=-⨯=() 答案:18830.58例二计算:....⨯+⨯=103734171926 .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10.37 3.4 1.719.26⨯+⨯()10.37 3.4 3.49.6310.379.63 3.420 3.468=⨯+⨯=+⨯=⨯=答案:68例三计算:2.009×43+20.09×2.9+200.9×0.28= .原式20.09 4.320.09 2.920.09 2.8=⨯+⨯+⨯20.09(4.3 2.9 2.8)200.9=⨯++= 答案:200.9例四计算:200.920.08200.820.07⨯-⨯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原式200.920.0820.08200.7=⨯-⨯20.08(200.9200.7)=⨯-20.080.2=⨯4.016=答案:4.016例五计算:199.919.98199.819.97⨯-⨯解析1:使用原式199.919.9819.98199.7=⨯-⨯19.98(199.9199.7)=⨯-19.980.2=⨯3.996=解析2:使用凑整法来解决.原式(2000.1)19.98(2000.2)19.97=-⨯--⨯20019.980.119.9820019.970.219.97=⨯-⨯-⨯+⨯2 1.996=+3.996=答案:3.996例七计算:20.0931.5 2.009317200.9 3.68⨯+⨯+⨯= .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原式 2.009315 2.009317 2.009368=⨯+⨯+⨯()2.009315317368=⨯++2.00910002009=⨯=答案:2009例七计算:6.258.2716 3.750.8278⨯⨯+⨯⨯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原式 6.25168.27 3.750.88.27=⨯⨯+⨯⨯8.27(6.2516 3.750.8)=⨯⨯+⨯8.27(1003)=⨯+8.271008.273=⨯+⨯851.81=答案:851.81例八计算:20.0962200.9 3.97 2.87⨯+⨯-⨯= .原式20.096220.093920.09=⨯+⨯-()20.0962391=⨯+-20.091002009=⨯=答案:2009例九计算:2.8947 1.53 1.4 1.1240.112880.530.1=⨯+-⨯+⨯+⨯- .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原式=2.88×(0.47+0.53)+0.47+1.53+(24-14)×0.11-0.1=288+2+1=291答案:291例十计算:2237.522.312.523040.7 2.51⨯+⨯+÷-⨯+= .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原式2237.5223 1.252300.2570.251=⨯+⨯+⨯-⨯+2238.752230.251223912008=⨯+⨯+=⨯+= 答案:2008例十一计算:19.9837199.8 2.39.9980⨯+⨯+⨯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原式19.983719.982319.9840=⨯+⨯+⨯19.983723401998=⨯++=() 答案:1998例十二计算:3790.000381590.00621 3.790.121⨯+⨯+⨯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原式 3.790.0381590.00621 3.790.121=⨯+⨯+⨯3.790.0380.1210.159 6.21=⨯++⨯()3.790.1590.159 6.210.159 3.79 6.210.15910 1.59=⨯+⨯=⨯+=⨯=()答案:1.59例十三计算78.16 1.45 3.1421.841690.7816⨯+⨯+⨯解析:使用四则混合运算之提取公因数,不难看出式子中7816出现过两次:78.16和0.7816,由此可以联想到提取公因数原式78.16 1.45 3.1421.84 1.6978.16=⨯+⨯+⨯78.16=⨯(1.45 1.69+) 3.1421.84+⨯78.16 3.14 3.1421.84 3.14100314=⨯+⨯=⨯=答案:314例十四计算:7.816×1.45+3.14×2.184+1.69×7.816=_____。